中國江南自古多名妓,錢塘的秀山媚水,就曾經育出過不少才貌俱佳的青樓紅顏。
她們猶如別人手中的玩偶,一生難得為自己做一次主。
她們附庸風雅、攀權附貴,無非是為了結束自己浮華而空虛的風塵歲月,找到意中人,過上平靜的生活。

回看唐詩宋詞明清小說,花街柳巷常常是文學的主題,三千年風花雪月的歷史,很難一言以蔽之。
煙花女子們也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影響著歷史。不論你接受與否,中國歷史裡始終繞不過這個主題。

她們天生麗質,才華橫溢,能歌善舞,技壓群芳,脫穎而出。
縱然有著千般才華,也難逃命運的作弄。可即便如此,也掩蓋不了她們在書畫藝術上的光芒。

01
才高八斗 膽識過人

柳如是,生於明末清初,浙江嘉興人。本名楊愛,後改姓柳,字如是。
因讀辛棄疾詞: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是秦淮河畔如雲佳麗中的一枚奇女子。

柳如是自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
妙齡時墜入章臺,改名為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

柳如是《香遠益清》
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
就文學和藝術才華,被稱為「秦淮八豔」之首。

柳如是《人物山水冊》之八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柳如是書法作品
書畫也負名氣,她的畫嫻熟簡約,清麗有致;
書法深得後人讚賞,稱其為「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

柳如是書畫作品

柳如是書法作品
後來柳如是嫁給了時任南明禮部尚書錢謙益。
錢氏與柳心有靈犀,還為美人修建了「絳雲樓」和「紅豆莊」。
而「紅豆莊」內一棵碩大的紅豆樹令人注目,是柳如是最喜歡的。
她享受著丈夫的疼愛和體貼,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踏實和滿足,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電影《柳如是》劇照
此外,柳如是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
徐天嘯曾評價:
「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王國維曾題詩:
「幅巾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鬚眉?」
在他看來,在國破家亡的危難時刻,包括柳如是的丈夫錢氏在內的那些在屈膝變節的士大夫們,在氣節和操守方面是遠遠不如柳如是這個「下賤」妓女的。

恩愛的日子如行雲流水,充滿詩意。
無奈在1664年,錢氏去世後,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如是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竟用縷帛上吊自盡。
惡棍們雖被嚇走,一代才女卻就這樣結束了一生。
柳如是死後葬於虞山佛水山莊。

02
才貌雙全 傳奇一生
李師師

北宋末年,京都名妓李師師,不僅美麗、善良、多情,而且是一名民族意識強烈、深明大義的奇女子。
她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連宋徽宗聞其名也想一親芳澤。

電視劇《李師師》劇照
李師師幼時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被鄰居撫養長大,漸漸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膚白皙。
被經營妓院為業的李媼將她收養,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
一時間李師師成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

宋徽宗趙佶一生生性輕浮,除了愛好花木竹石、鳥獸蟲魚、釧鼎書畫、神仙道教外,還嗜好女色如命。
後來更是終日沉湎其中,放浪形骸,不能自拔。
一見到李師師,宋徽宗就覺得這些年簡直是白活了。
李師師不卑不亢、溫婉靈秀的氣質使宋徽宗如在夢中。

宋徽宗趙佶《五色鸚鵡圖》波士頓美術館藏
宋徽宗玩物喪志,對邊境上的危機滿不在乎,終於在靖康之難成了俘虜。
金軍本想連李師師一起俘虜,但沒有成功。
與李師師青梅竹馬的張小郎,最後竟死於她曾愛戀的皇帝的刀斧下,在臨刑之前,師師與小郎花燭成婚。
宋國淪喪,李師師身陷金營,毅然以死殉國。
一代名妓從此香消玉殞。

03
衝冠一怒為紅顏
陳圓圓

明清鼎革,風雲變幻。
剛愎自用的崇禎、趨炎附勢的田弘遇、反覆無常的吳三桂、驕傲自大的李自成、粗俗狂妄的劉宗敏、陰險狡詐的牛金星,專權好色的多爾袞……
這些權重一時、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男人分為三方,書寫了一段錯綜複雜,驚心動魄的歷史。

多爾袞
然而,一位亂世佳人突然出現於這一舞臺上,頓時成為這個男人世界的焦點。
她起到了所有男人起不到的作用,使歷史法碼失去了平衡,讓這些男人,不失時機、不惜代價地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於是風雲突變,改變了他們自己的歸宿,更改了中國的歷史。
陳圓圓,這位秦淮河畔的絕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傾;
帝星殞落,霸王為僧,當世梟雄,為之搏命;
生靈塗炭,傾國傾城。

陳圓圓色藝雙絕,名動江左。
她自幼冰雪聰明,豔驚鄉里。
時逢江南年穀不登,重利輕義的姨夫將圓圓賣給蘇州梨園,善演弋陽腔戲劇。
初登歌臺,圓圓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臺下看客皆凝神屏氣,入迷著魔。
陳圓圓「容辭閒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明豔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

但畢竟那樣動盪的年代不是一個女子可以改變的,她所起的僅僅是「推波助瀾」的作用。
身負國賊之名的吳三桂以陳圓圓作為精神支柱,自山西,渡黃河、入潼關、克西安、平李闖、定雲南、驅永曆,可謂風塵僕僕,東征西伐,為清廷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04
豔冠群芳 傳奇才女
董小宛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蓮,別號青蓮女史,她的名與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她聰明靈秀,神姿豔發,窈窕嬋娟,為秦淮舊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

她的姿色曾引起一群名公巨卿、豪紳商賈的明爭暗鬥。
但這個流落風塵的女子,鄙視權貴,巧與周旋,堅持底線。
而明末四才子之一冒闢疆,富於才氣、容貌俊美、風流倜儻,人稱「美少年」,兩人一見鍾情。

小宛入冒氏之門後,闢疆的母親和妻子特別喜歡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順從,服侍她們比婢女還要用心。
閒暇時,小宛與闢疆,常坐在畫苑書房中,潑墨揮毫,賞花品茗,評論山水,鑑別金石。

董小宛《仕女圖》
小宛初進冒家,仿鍾繇帖,學曹娥碑,每天寫幾千字,既不錯字,也不漏字。

董小宛書法作品
她善於在自然平實的日常生活中領略精微雅緻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脫和清澄的詩意人生。

董小宛《蘭花圖軸》
後因躲避清軍,冒家財產被洗劫一空,一貧如洗,董小宛仍不離不棄,想盡辦法勉力支撐家計。
殫精竭慮,積勞成疾,最後貧病而死,年僅二十八歲。

05
亂世名姬 柔腸俠骨
李香君

明天啟四年(1624年),李香君生於江蘇蘇州,號「香扇墜」,原姓吳。
她與董小宛、陳圓圓、柳如是等被稱為「秦淮八豔」。
因家道敗落,飄泊異鄉。
在李香君八歲的時候,隨養母李貞麗改吳姓為李。
她歌喉圓潤,但不輕易與人歌唱,絲竹琵琶、音律詩詞亦無一不通。

李香君長得娟娟秀美、嬌小可愛,她性格活潑,才藝雙絕,因此人送綽號「香扇墜」,惹得各方風流名士紛紛前來一睹芳容。

李香君《雨景山水》
在秦淮八豔中,她沒有陳圓圓那樣的豔麗嫵媚,也沒有柳如是那樣超群的詩畫才情,但傳劇《桃花扇》一出,「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香君忠貞剛烈之名,幾乎舉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贏了最高聲譽。

她忠於愛情,矢志為侯方域守貞,支持心愛之人去投奔史可法的抗清鬥爭。
為此她洗盡鉛華,閉門謝客,等候侯方域歸來。
忠肝義膽超越男兒,在魏逆權臣阮大鋮面前公然唱出「於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寧不教鬚眉愧煞。
其凜然正氣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此改寫。

後來,李香君為逃避清軍,一路顛沛,終於病倒。
彌留之際,她掙扎著讓好友卞玉京為自己剪下一綹青絲,小心翼翼地用紅綾包好,再把它綁在比生命還珍貴的桃花扇上。
然後交給卞玉京,請她轉交給侯方域。
並留下遺言說:「公子當為大明守節,勿事異族,妾於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
這些貌美而薄命的女子,她們從來不入正史的法眼。但是在歷代的稗官野史中,她們留下了流光溢彩的一筆。多情、俠義、溫柔繾綣,充滿靈性的生命姿態,為我們這個民族增添了另外一道多姿多彩的歷史符號。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