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玩壞了

馬保國

文: 大碼哥 

1

但凡騙子都有一條三寸不爛之舌。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大師馬保國讓人給一拳揍暈,但腦子卻清醒得很。被30秒KO以後,大師說,「 功夫是不分高低的,都是人類文明瑰寶」。雖然我人輸了但我的拳術沒有輸,我的拳術不是騙術而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不得不佩服,大師雖然拳技不行但口技了得。

馬保國的拳術聽起來很神秘,他的門派叫做「 渾元形意太極門」。太極本來就很深奧了,再加上一個不知所謂的渾元,這一門功夫聽起來就更神秘了。在中國神秘的東西才有市場,不神秘的東西很難有市場。這又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傳統武術裡不是沒有真東西,比如蒙古跤,技擊性就很強。老一代著名評書藝術家連闊如先生,不僅說過水滸、岳飛、三國,膾炙人口,還寫過一本書《江湖叢談》,對舊社會各種江湖騙術、江湖行當大揭其底。武術在傳統江湖行當裡叫「 掛子行」,摔跤是掛子行里最貨真價實的一類。有清一代親王、貝勒、八旗子弟很多人玩跤,甚至於在官辦跤場裡摔死人不用償命。

但這種貨真價實的東西太不夠神秘了,不符合中國人神神叨叨的氣質,所以在江湖上一度沒落,以至於在天橋練攤都要被人嗤笑。真東西沒人看,假東西趨之若鶩,連闊如先生曾對此很感慨。但不得不說,這就是咱們中國人的弔詭之處。

今天馬保國這類人說自己是傳武,掛渾元、太極這種羊頭賣自己的狗肉,用不堪一擊的下三濫把式沽名釣譽,實在是侮辱傳武的聲名,欺負老一輩練家子們不能從棺材裡爬出來飽他們一頓老拳。

2

太極這個東西太有市場了,是個人都想拿它來行騙。畢竟國粹、傳統文化,是有底蘊和背書的。馬保國說自己的拳術是「 太極」,李一道長說自己的養生方是太極,各門各類騙子大師們都喜歡打太極的旗號。

其實太極並沒有那麼神秘,其歷史遠沒有我們想像的古老。太極跟道家關係密切,最早從宋代開始才有比較具體的概念。最初它是一種關於《易經》的學術,後來演變成老道們忽悠人的騙術。

宋朝有一位文學家叫周敦頤。周敦頤就是寫「 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那位。除了喜歡創作《愛蓮說》這種散文,週還喜歡研究學術,創作了《太極圖說》。周敦頤本來是詮釋哲學思想,但他沒有想到,從此中國人就開始中了太極的毒。

太極這套理論加持了道家的神秘感,給老道們蒙上一層光環之後,在有宋一代,就很受皇帝喜愛。真宗皇帝就很吃這一套。

有個劉姓太監知道皇帝好這一口,就跟皇帝講了一個故事。說有個叫王捷的人路遇一道士,道士教了他煉丹術之後,嗖得一下就不見了。道士還告訴王捷,說自己姓趙。真宗皇帝一聽,道士姓趙定是本家先祖,一開心就給這姓王的封了一個官做。

明朝的嘉靖皇帝更誇張,因為喜歡符瑞齋譙這一套,誰祝詞寫得好誰就得寵,甚至讓道士邵元節做了禮部尚書。

這種東西聽起來像兒戲,實際上是一種佞人​​政治。上之所好,下必有甚。上頭的人喜歡什麼人,這類人就會變成紅人。上頭的人喜歡什麼,下面的人就會變本加厲地證明什麼,宣傳什麼。 90年代氣功火熱,如今「 偽傳武」 橫行,某種意義上都是這樣的產物。

3

佞人政治的傳統在當代社會並沒有絕跡,很多時候它只是改頭換面,換了一種方式。比如,大師王林、道士李一這類人之所以讓社會精英、商界名流趨之若鶩,起初都不乏佞人政治的元素。

李一早年走了一泡狗屎運,偶然給一位市領導治好了病,於是領導就安排他在市政禮堂旁邊開起了推拿館。因為搭上了領導這條線,圍繞他的人就越來越多。只要有朋友圈,佞人能通天。圍繞他的人越是非富即貴,就越是有非富即貴趨之若鶩。你看看王林的朋友圈,有官有商,基本也是這樣。

王林空杯來酒不過是個小魔術,李一辟穀是偷偷往礦泉水里打營養劑,他們的騙術都很容易拆穿。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各行各業精英怎麼會被王林、李一這樣的人騙了呢。其實這些都是表象,無非是有所求。

馬保國算是個跑江湖的,連闊如先生所說的「 掛子行」。他不像道家同行李一能聚集高端的人脈,但他仍然有法律空子可以鑽,有弘揚傳統文化的大勢可藉、大旗可張,有太極、八卦、渾元此類國粹可以包裝。他本身雖不足道,但他藉以行騙的這一套東西,卻足以讓我們反思。

4

傳統不總是壞的,只是我們在讓它變壞。 《宋史·陳摶傳》記載了太極祖師爺陳摶的故事。陳摶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道士,據說活了120多歲,很長壽。太極思想據說最早就是從他那里傳下來,到周敦頤等學者們手裡發揚光大。

宋太宗趙光義聽說他道行很深,專門召他來問道,搞座談會。大臣們對如何修煉很感興趣,央求他給大家分享一二,陳摶回答他們說,我是山野草民,仙丹滴、吐納滴、養生滴、統統滴不會,你們做臣子滴恰逢太平盛世,君臣同心同德搞建設就是最好滴修煉,何必再求所謂「 異術」呢。

私以為,這才是富有意義的太極思想。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