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月 浮生雜記中國人, 美食, 香椿香椿這麼好吃,但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吃?! 作者:徐龍 春天真好啊,看完小黃花小粉花,吃完蒿子粑粑、青團、艾米餜、榆錢窩頭、刺龍牙炒雞蛋……這不就該吃香椿了嘛! 香椿 圖/B站@最美家常菜 我們年年春天都能在市場上見到香椿,但人們對它的態度非常... 閱讀全文
064 月 文學藝術中國人, 魯迅阿城:「硬骨頭」魯迅為什麼老要逃跑呢? 01 魯迅為什麼老要跑呢? 我上初中的時候,學校組織去北京阜城門內的魯迅博物館參觀,講解員說,魯迅先生的木箱打開來可以當書櫃,合起來馬上就能帶了書走,另有一隻網籃,也是為了裝隨時可帶的細軟。 我尋思這... 閱讀全文
153 月 時事評論中國人, 雙重標準中國人有哪些雙重標準? 文:馮學榮 我們經常笑別人「 雙標 」 ,也就是雙重標準,寬於律己,嚴以待人, 但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中國人自己,也有許多雙重標準的行為。 說得難聽一點,其實我們自己,也是雙標狗。 今天,我... 閱讀全文
053 月 歷史人文中國人, 名字, 詩經中國人的名字可以驚豔到什麼程度? 未見其人,先聞其名, 名字, 是一個人一生的印記, 承載了父母、長輩的殷切期許, 他們仔細琢磨,精挑細選, 這份愛意,伴隨一生。 名以正體,字以表德, 漢字... 閱讀全文
252 月 時事評論中國人, 自媒體, 電影中國人看電影,都怕跟別人不一樣 文:北遊 一 截止2月18日0時,春節檔票房已經突破80億元,同時也創造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週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 其中主要票房集中在《唐探3》和《你好,李煥英》兩部影片。 這兩... 閱讀全文
2611 月 時事評論中國人, 法律, 法治, 美國從華人在美國的「 遭遇」,看國人對「 法治」的誤解 文:北遊 一 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裡,法律佔的比重並不高。 不到萬不得已,中國人一輩子可能都不會想跟法律打交道。 相對而言,美國人的日常好像不太一樣。 一位網友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1992年,他帶著... 閱讀全文
1810 月 浮生雜記中國人, 喝茶, 茶坊明人喝茶,半是風雅半煙火 文: 物道君 梁實秋說:「 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茶。」 無論是山間的一人飲,小院深處的功夫茶,還是擺在街頭的大碗茶,中國人的茶,可陽春白雪,亦可下里巴人。 圖|清涼地兒-了琹 © 沒有人說得清楚,... 閱讀全文
1010 月 歷史人文一日三餐, 中國人, 吃飯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為何後來改成了三頓? 文:張嶔 雖然說起「 吃飯」這事兒,現代人早已習慣了「 每天吃三頓」。但放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史上,「 一日三餐」卻曾是大多數古人的奢求。 比如在兩千多年前,那個公認「 人給家足」的中國古代著名盛世「 文... 閱讀全文
309 月 歷史人文中國人, 八十年代, 姚明, 食物八十年代的中國人都吃什麼? 文:張嶔 說起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都吃什麼」的話題,身為「80後」的中國籃協主席姚明,相信就有難忘的記憶。 1984年,這位未來的「美職籃巨星」,還是個4歲的「小吃貨」。飯量奇大無比:每天要吃兩個... 閱讀全文
309 月 浮生雜記中國人, 家居生活, 李安, 豐子愷飯桌之上,藏著中國人的一生 文:物道君 相比廚房,飯桌低調, 但廚房裡的故事,遠沒飯桌上豐富。 圖|山倉林食 © 飯桌之上,有五味雜陳的生活, 在那裡,我們成長、相愛、離別、重逢, 一遍遍演繹著風塵僕僕的故事。 飯桌之上,有時間... 閱讀全文
219 月 歷史人文中國人, 過年, 食物煙火氣,是中國人最好的生活方式 文: 物道君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好像興起了一陣極簡風,審美上要簡約,生活上也要簡約。極簡雖好,卻不一定適合生活。 圖|偶爾拍拍 © 曾有段時間想過一種極簡生活,但保持極簡需要成本,不開火做飯,因為油煙... 閱讀全文
029 月 時事評論中國人, 千元以下, 收入, 李克強中國人的收入到底有多高 文|兔透射 啟德 聶日明 中國有多少窮人? 總理李克強給了一個算得上官方權威的回答:中國有「 6 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 1000 元左右」。 這個數字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他們難... 閱讀全文
288 月 時事評論中國人, 中國制造, 海外購買, 補貼為什麼中國人要去海外買中國製造? 中國把一類貨出口,二類貨自己用,國外正好相反。 因為是質量標準的緣故才會有雙重標準,國外質量要求高,國外的次等貨可以達到我國的標準,這就是前段時間的N95口罩出口美國被拒,但是在中國是最好的原因。 很... 閱讀全文
267 月 老照片館中國人, 中國農民, 表情老照片:中國人的表情 中國人的表情。 攝於1917-1919之間(戴維·甘博) 中國農民。(1917-1919) 1919年,杭州,裝大碗茶的大壺。 生意人與賬房先生。 (1917-1919)他們神情自信,生活富裕。 北京... 閱讀全文
176 月 時事評論中國人, 北京疫情, 復發, 自救北京恐成武漢2.0 中國人快自救 文:程曉容 北京疫情升溫,外界高度關注。6月16日晚,北京市宣布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從三級上調為二級,要求民眾非必要不出京。此前,政府已宣布北京進入「非常時期」和社區防控戰時狀態。目前,全市... 閱讀全文
085 月 時事評論中國人, 仇富中國人仇的不是富,仇的是富人的錢來路不正 文: 李幺傻 昨晚看《安陽嬰兒》,看得徹夜難眠。 巨大的貧富差距讓人氣憤難平。 一邊是連吃一碗麵條都沒錢的下崗工人,一邊是坐著轎車吆五喝六的黑幫老大。 下崗工人想要勤勞,然而他連工作的機會都沒有。黑幫... 閱讀全文
055 月 歷史人文中國人, 蘇聯電影從好戰友到臭流氓:中國人在蘇聯電影中的變遷史 「 你簡直想不到這有多詭異。沒聲音、沒顏色。所有的東西——土地、樹木、人、河流、天空——都是灰色調的……然後一輛火車出現在熒幕上。火車飛速沖你駛來……嚇人!感覺要直接碾壓坐在黑暗放映廳中的你……」 這... 閱讀全文
154 月 時事評論中國人, 出國旅游, 護照大量中國人出國旅遊的時代已經過去 文:張林 最近幾年,中共不斷收繳中國公民的護照。先是分批收繳各級中共官員,尤其是中高級官員。主要是擔心他們逃跑。 中共官員好不容易貪污勒索來的大量錢財,不敢存放在國內銀行,也不敢買太多房地產或進行投資... 閱讀全文
014 月 時事評論中國人, 口罩, 疫情就是這類人,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文:李么傻 一個臉龐豐滿的中國女人,在美國佛羅里達中部,開著房車,橫掃所有超市的口罩。 她洋洋得意地宣揚:不留給美國人。 當前,美國疫情已經相當緊張,全美被感染者,已達18萬人。 很多人到超市購物,不... 閱讀全文
243 月 時事評論不生氣, 中共病毒, 中國人, 武漢肺炎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文:顏純鉤 今天文章標題的版權屬於龍應台。龍應台當年剛從外國回台灣,看到台灣社會很多不合理的現象,開始寫文章作文化批判,她第一篇文章的標題就是「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這一問,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武漢... 閱讀全文
183 月 小強文集中國人, 回國, 武漢肺炎, 海外華人夏小強:中共正在為宣布疫情爆發做輿論鋪墊 武漢肺炎如今在全球進入爆發期,僅3月16日單日在全球(中國除外)新增1.28萬例,死亡625人。特別是歐洲,意大利確診人數達2萬7千多人,西班牙、法國等確診肺炎和死亡人數也快速增長。 世界各國政府紛紛... 閱讀全文
292 月 時事評論中國人, 俄羅斯, 武漢肺炎, 歧視俄羅斯歧視中國人?他們遇到疫情時對自己人更狠! 文:關不羽 俄《新報》公布了2月24日,中國駐俄使館向莫斯科市政府遞交的照會表示,當今世界上任何國家,包括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都沒有對中國公民進行特別監視,中方理解流行病學措施的必要性,但是不能過度和歧...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