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疊瑤
現實是,高昂的學費永遠擋不住對MBA趨之若鶩的考生們。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全稱工商管理碩士,在研究生教育領域一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在影視劇中,MBA幾乎和精英階層畫上了等號。韓劇《德魯納酒店》男主具燦星的設定就是畢業於哈佛MBA的精英酒店管理人,而國產電視劇《歡樂頌》中古靈精怪的富二代曲篠綃也對讀MBA情有獨鍾。
韓劇《德魯納酒店》劇照
然而,在現實中,動輒幾十萬元的學費、對工作年限和年薪的要求,以及相對學術型碩士更簡單的考試,讓很多人認為MBA不過是大佬們「混圈」,順便提升學歷的一種手段。
在一些特定行業,MBA的學校前綴比MBA項目本身更有價值,但這份價值只會是事業上一個小小的推力,更大的助力在於MBA帶來的人脈、閱歷等「虛」的方面。
讀MBA的人身份背景各異,目的也不同。有人謀求職業轉型,有人為了創業和投資結交人脈,還有人只是想要一個名校學歷,甚至有人是以婚戀交友為目的。
不論出於何種目的,現實是,高昂的學費永遠擋不住對MBA趨之若鶩的考生們。從2010年到2020年,全國MBA報考人數呈總體上升趨勢,從近8萬人暴增到約22萬人,在這10年間漲了近兩倍。
在牛津大學讀MBA
有人夜夜笙歌,有人晝夜苦讀
10月16日,在英國牛津大學讀MBA的曉琳在朋友圈發了一條視頻。一群身著黑色燕尾服或黑色西服裙的學生帶著滿面笑容,魚貫進入禮堂參加新學年的開學典禮。作為同屆300多人中為數不多的華人學生之一,曉琳也難掩心中的激動。
曉琳是個典型的川妹子,畢業於國內某985大學化工專業,並取得了國外某知名大學化工碩士學位。在國外讀書期間,她意識到自己缺乏工科天賦,以後可能不會繼續從事化工類相關工作,於是通過自學考過了CFA(特許金融分析師)一級,想轉行進入金融行業。
後來,曉琳的丈夫成功申請上了英國牛津大學的博士。她在英國陪讀期間,也幸運地找到一份紐約證券交易所駐倫敦代表處分部的數據分析工作。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曉琳發現自己周圍的圈子都很固化,在職場上也遇到了瓶頸,於是萌生了讀全職MBA的想法。
牛津大學萬靈學院。/圖蟲創意
可能是曉琳的工科背景以及公司中唯一一位女性員工的身份讓牛津大學的招生官印象深刻,曉琳最終順利被牛津大學MBA錄取。
MBA課程的授課方式主要以案例討論為主,比起聽老師給出標準答案,和同學們討論的過程給曉琳更大收穫。在課堂上,學生們還需要時常與老師鬥智鬥勇。一次,老師拿出了一個存錢罐,讓所有同學參與競價購買,價高者得。最終經過「合謀」,所有同學聯合起來,都只寫用一分錢購買,讓老師賺取差價的「陰謀」徹底失敗。
除了完成日常課業,曉琳幾乎把剩下的60%的時間都用在了社交。「讀MBA的同學玩得很『瘋』。通常是下午上完課,先去吃晚飯聚餐,然後轉場到酒吧喝酒,最後去蹦迪,折騰到淩晨一兩點。」曉琳說,「當然,社交的花銷也很大,幾乎和學費差不多。」
音樂群、滑雪群、寵物群……曉琳一共加入了十幾個由MBA同學組成的興趣愛好群和討論群,每天都能蹦出三四百條未讀消息,根本看不完。
「我們會組織20多個人跑到5小時車程以外的地方去衝浪,還會組織70多個同學跑到蘇格蘭,白天在車裡面唱歌,晚上在酒吧裡唱歌。」曉琳說,「當然,這些活動你也可以不去。但我覺得不去的話,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讀MBA的意義。」
讀MBA收穫的不止學歷與知識。/unsplash
最近,學校給所有MBA學生放一周的假,讓他們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論文。但幾乎所有人都不會留在牛津,紛紛跑出去旅遊。曉琳和丈夫也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去一趟西班牙。
「一屆300多位同學,每天都有同學過生日。」曉琳說。前段時間,曉琳剛剛參加了一位菲律賓同學的生日聚會。據說,這位同學家中的家族企業是亞洲最大的製造「偉哥」的葯企。
曉琳的同學中,有戴著大金鏈子參加活動的非洲酋長,有墨西哥某市前市長,還有剛畢業工作第一年就賺了500萬元人民幣的青年才俊。「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曉琳說。
據曉琳透露,身邊同學大多非富即貴,但都很低調。有一次,她陪同學去看畫展,沒想到同學直接就把畫展上的畫買了下來。過了很久她才知道,這位同學家裡有好幾家上市公司。
但也有部分同學需要完全靠獎學金才能讀下來這個項目。因為財力有限,他們通常也不會過多參加社交活動,一心讀書。
有人夜夜笙歌,有人晝夜苦讀,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unsplash
「讀MBA讓我面對未知時不再恐懼」
受到MBA課程和同學們的影響,開學不到一個月,曉琳就萌生了回國創業的念頭。她想把丈夫在實驗室中的技術進行市場化轉型。在生物化學能源行業討論群中,曉琳剛剛拋出這個想法就收到了同學們的熱情回復。從工廠選址、渠道搭建到產品品控,每個環節都有人給她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開學的第一個月,曉琳還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競選MBA學生會職位,為華人群體發聲。為此,她制定了一個競選策略——聯合了MBA同學中的20多位華人同學和其他一些少數族裔同學,再積極爭取其他選票。
最終,因為競爭對手過於強大,曉琳以42票惜敗。但她不後悔這段經歷,也很感恩朋友們為她的競選出謀劃策、幫助她演練、改演講稿,更珍惜和朋友們一起走過的這一過程。
「在這裡,我每天都在飛速成長,就像在進行一場旅行,在這場旅行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能有這樣的經歷,我覺得特別值。」
與曉琳一樣,曾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西安校區就讀非全日制MBA的趙博也十分感恩這段學習經歷。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圖蟲創意
五年前,趙博還是一家跨國化妝品公司西北大區的培訓經理。已經工作近十年的她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通過在業餘時間讀個書提升一下自己。
「讀MBA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面對未知時不再恐懼。」趙博說。
曾經的趙博,雖然數學基礎還不錯,但成年後看到金融、財務相關的名詞就頭疼。家中的財政大權她也主動雙手奉上,任憑丈夫說了算。
趙博清楚記得,有一年買車,丈夫申請了一筆消費貸,本來要和她商量,但她完全給不了意見。結果還完貸款後,丈夫算了下利率,大呼決策失誤,損失幾千塊利息,她也只能看著他鬱悶。
但在學了基礎財務類「硬課」後,趙博這個曾經看到數字就發暈的小白對數字終於不再抵觸。前不久,有人向她介紹理財產品,她用學到的知識算了下收益,果斷放棄,還能跟對方說上一兩句,再也不怕被人牽著鼻子走。
從0到1,是人生中最難的一個門檻,也是質的突破。/圖蟲創意
現在,當她看到一些關於金融、經濟類的相關文章,也能讀一些,不像以前只能直接忽略。「有了這些工具,我的視野半徑擴大了。」趙博說。
除了學習到財務方面的基礎知識,讓趙博更懷念的是離開校園這種單純環境多年,在身邊圈子已經相對固定之後還能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已經畢業多年,趙博依舊會和當年的MBA同學經常聚會。
讀MBA,比去相親靠譜?
有人說,如果單身女性想脫單,不如去讀個MBA。高昂的學費、嚴苛的面試、一定工作年限和薪酬要求已經幫你篩選出一個高質量男性的基礎畫像。你所需要做的,不過是考察性格、人品這些軟性條件。
娛樂圈女星和民營企業家相識的場合很多也發生在MBA的課堂上。據報道,田樸珺和王石就是因MBA而結緣。
因此,早在若幹年前,MBA就被戲稱為married but available (已婚但可約)。有博主還特意在小紅書上分享了「單身女性讀MBA脫單指南」,建議女生們可以以工作人員或志願者的身份參加各校之間的MBA聯誼活動、學校的行業協會和聯合會活動以及MBA群體的大型活動,增加脫單機會。
據該博主介紹,MBA組織的活動特別多,比如沙漠友誼賽、龍舟賽、賽艇等。這類活動需要長期的團隊合作和訓練,所以日久生情的機會很多。
對這一點,曉琳深有同感。在開學前三周,牛津大學商學院會出面組織本校MBA學生與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MBA的學生進行三校聯誼活動。開學一個月,就成了好幾對。
「當然,這種事還是要靠緣分。」曉琳說。她的一位主要抱著找對象目的的女性朋友成功申請到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成都分校的MBA項目,已經畢業了卻依舊單身。她還認識一位朋友,抱著同樣的目的申請到了中歐商學院的MBA項目,雖然也沒有脫單,但結識了一群上海本地名流,成功轉行做了醫藥代表,工資翻倍。
除了婚戀交友,有一些已婚女性會利用讀MBA這段時間懷孕生子。曾在華東理工大學就讀MBA的瑩瑩當年就見過這一效率極高的神奇操作。那名女性是瑩瑩的一位同學,在職業上碰到了瓶頸,於是一申請到MBA就辭了職。
「她在第一學期剛結束的時候懷了孕,正好利用讀MBA這兩年半的時間生了娃,帶了孩子,還順便拿到了研究生學歷和上海戶口。」瑩瑩說,「所以對已婚有生娃打算的女性來說,讀MBA也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不論是曉琳、趙博還是瑩瑩,她們都不後悔自己讀MBA的選擇。三個人都在職場遇到了瓶頸,想通過讀MBA跳脫出原有的交際圈,同時思考自己究竟適合做什麼。
剛剛就讀MBA的曉琳現在還沉浸在開學初的興奮中,沒想好自己畢業後究竟是找工作還是創業;趙博轉換了職業賽道,從培訓經理轉行到互聯網成人教育講師;而瑩瑩則沒有換工作,一直在一家外企做市場營銷,但因MBA收穫了學歷和一群好朋友,讓獨自在上海打拚的自己不再那麼孤單。
也許正如趙博的北大MBA老師所告誡的那樣:「永遠不要把讀MBA當成你人生中的救命稻草,這樣反而能收穫更多。」
來源 599期《新市井力》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