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成立至今的內外部鬥爭,拍成長篇電視劇都綽綽有餘,而這部「宫鬥」史,必須從邁克爾·艾斯納說起。
(邁克爾·艾斯納)
艾斯納是迪士尼歷史上非常特別的存在。1984年9月22日,他以董事會主席兼CEO的身分入職迪士尼,成為迪士尼史上第一個從外部直接「空降」的高管。
艾斯納給迪士尼帶來的改變,可用脫胎換骨來形容。這種巨變,不同人從不同角度,可解讀出不同意味。
從經營層面看,艾斯納無疑極度成功。作為在娛樂行業摸爬滾打多年、成績顯赫的老手,艾斯納把當時略顯陳腐、陷入財務困境的迪士尼,一舉從泥潭裡救了出來。
他一上台,就大刀闊斧地把一千個員工掃地出門,引入了60名新高管,其中包括卡岑伯格等傳奇動畫製片人。新的迪士尼誕生了。
從企業文化層面來看,艾斯納給迪士尼帶來了利益至上的行事風格,一切皆可為盈利讓步。
這種價值導向,滋生了許多從前的迪士尼不曾出現過的問題:
包庇戀童癖和偷窺癖員工、入股付費色情頻道、抄襲、放任員工間的身體侵犯、對高事故率置之不理等等。
身處危險中的孩子
1997年7月,迪士尼樂園運輸主管克里斯托弗·萊伯被警方逮捕。
警方在三個月前就盯上他了。起因是他們接到了一個母親的報警,她說自己13歲的兒子通過網絡聊天室,被萊伯誘導見面,並發生了三次性關係。
於是,警方也採取了同樣方式給萊伯設圈套,並將其逮捕。
警方發現,萊伯引誘小孩的過程中,使用的一個重要道具就是他迪士尼員工的身分。他可以給孩子們提供各樣周邊商品。
他的做法並不罕見。迪士尼是許多戀童癖實施犯罪的重要場所,而這也不是迪士尼獨有的現象。許多吸引兒童的地方,同樣也是吸引戀童癖的重災區。
但問題是,迪士尼的應對方式只有兩個字:掩蓋。
參與辦理過相關案件的警官馬特·厄文說,迪士尼在這方面的處理上,問題是最大的。他們的戀童癖員工一般不會受到多少處罰,其中不乏在行業內頗有影響力的人物。
另一個同樣名叫克里斯托弗的人,也被警方用同一種方式在1997年4月6日逮捕。被捕人全名克里斯托弗·布拉德利,他以動畫師身分參與製作的《小熊維尼歷險記》贏得1989年、1990年兩年的艾美獎最佳動畫獎。
(《小熊維尼歷險記》海報)
布拉德利最後被控121項罪名,其中包括試圖猥褻兒童、私藏兒童色情影片等等。
1995年3月15日,迪士尼員工約翰·馬什克因撫摸13歲女孩、私藏兒童色情影片,被控三項罪名。
迪士尼在這方面的不作為,與他們利益至上、負面公眾形象最小化的價值觀有關。
為打擊戀童癖,佛羅里達州曾組建特別工作組,而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當地許多兒童聚集的遊樂場所的配合,才能順利進行。工作組進行了相關宣講,並安排了培訓。根據工作組成員道格·瑞曼的反饋,無論是海洋世界、環球影城等知名樂園,還是當地的一些小樂園,都對此積極響應。
唯一的例外,是迪士尼。他們拒絕進行培訓,也拒絕在園區設置便衣人員。
佛羅里達州前助理州檢察官邁克爾·吉本斯與瑞那·布瑞為此組建了一個叫Kids in Danger of Sexploitation的組織。布瑞的女兒也曾被迪士尼樂園的員工騷擾過,而且後來布瑞發現該員工不是初犯,但迪士尼從未對該員工採取任何處罰措施。
迪士尼也不對入職員工進行犯罪記錄調查。1996年11月15日,吉米·李·丹尼斯因猥褻兒童被逮捕。後來,他順利地在迪士尼樂園娛樂部門找到了一份工作,其崗位職責是穿上玩偶服扮演動畫角色。沒過幾個月,他丟了工作。但這不是因為迪士尼舉報了他,而是因為他之前的案子出了判決結果。
1991年4月,佛羅里達州奧西奧拉郡的代課老師大衛·韋恩·費捨,因數次對學生有不當舉動,而被學校開除,但他同樣很快在迪士尼找到了一份工作。1994年3月28日,兩名遊客向當地警方舉報費捨對幾個女孩有不當舉動,最終費捨被逮捕。
那麼為什麼迪士尼不進行員工背景調查?調查成本雖是一部分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因為該公司不願影響其公眾形象。
1995年,迪士尼還投資並發行了曾五次因戀童相關罪行被處罰的導演維克多·薩爾瓦的電影《閃電奇蹟》。
(維克多·薩爾瓦)
該電影的劇本是薩爾瓦在獄中寫出來的,而他坐牢,是因為之前拍攝電影《小丑屋》時,猥褻了片中的小演員內森·溫特斯。
(《小丑屋》海報)
溫特斯的媽媽聽到孩子的轉述後嚇壞了,於是向《小丑屋》的出資人之一、傳奇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求助,但後者不僅無動於衷,還威脅說溫特斯如果敢離開劇組就會被起訴。
(科波拉,代表作《教父》)
溫特斯的媽媽於是報了警。警察突襲了薩爾瓦的家,找到了大量證據。薩爾瓦只能認罪,但毫無悔意。
薩爾瓦的戀童癖身分在電影圈無人不知。《閃電奇蹟》上映時,受到公眾的憤怒聲討,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的職業生涯。
(《閃電奇蹟》海報)
時至今日,他依然在不斷拍戲。
對新同事的身體侵犯
1988年5月,約翰·康威入職迪士尼,職位是消防員。
某天下午,當康威進行例行巡邏時,一群同事突然衝出來抓住他,脫掉了他下半身的所有衣物,並把一根鉛筆插到他的屁股裡。最後,他們把康威和另一個新員工鎖到了一個屋子裡。
康威受到極大驚嚇。但當他把此事匯報給助理主管李·威爾遜時,得到的卻是嘲笑。
康威遠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看到許許多多新同事都遭受了同樣的經歷。受害者被脫掉褲子、銬上手銬,屁股裡被塞滿墨水筆、鉛筆、小刀等各樣物品,然後被迫在其他同事面前「遊行」。
還有一種「迎新」方式:老員工們會把新員工壓在地上,並在新員工身上「疊羅漢」。這給新員工的身體造成了極大傷害。
丹特·巴提拉被如此折磨後,尿了兩天血。他在1995年1月向佛羅里達州人力資源委員會提起訴訟,並與迪士尼達成私下和解。
康威最後也提起了訴訟,並與迪士尼達成和解。在此之前,他曾向迪士尼內部所有可能會處理此事的部門進行過無數次反饋。但沒有任何一個部門給他提供一丁點幫助。
大多數受到折磨的新員工,不敢像康威和巴提拉這樣採取法律手段,有些員工甚至被襲擊過二十多次。他們不敢馬上離職,很多人甚至不敢和妻子提起這件事。這背後,存在很複雜的心理因素。
女員工的日子也不好過。1994年,一群女消防員因職場性騷擾聯名起訴迪士尼,並最終勝訴。根據記錄,這些女消防員們在1988年至1992年間,遭受了140次性騷擾,其中包括在女同事面前裸體、在女更衣室小便、當著女同事的面看色情片等等。
很黃很暴力
曾經的迪士尼對「腥膻色」內容是徹底禁絕的。其嚴格程度可從一個小故事窺見一斑。
科幻作家哈蘭·艾利森曾講過他在迪士尼的經歷。1970年的某日,他入職迪士尼,並在午餐時和同事開玩笑說要拍一個迪士尼主題的色情片,還模仿了各個迪士尼經典角色在其中的樣子。
當時的迪士尼CEO羅伊·迪士尼碰巧在附近聽到了這些對話。於是,艾利森吃完飯回到辦公室時,便發現自己已經被開除了。他在迪士尼總共工作了四小時。
艾斯納來了之後就不一樣了。
他敏銳地捕捉到按次付費電視節目的市場潛力,於是在1989年年中成為該行業先鋒公司Viewer’s Choice(下文簡稱VC)的主要合伙人,並藉此成為第一個進入該領域的大公司。
1993年2月1日,VC上線了名叫Hot Choice的新頻道。該頻道專門播放、製作成人內容。包括迪士尼在內的合伙人,斥重金簽約貝姬·樂葆、瑪麗蓮·錢伯斯等色情片影星。
VC的訂閱用戶,從數百萬迅速發展到5900萬人,迪士尼也賺得盆滿缽滿。但Hot Choice的名字從未在迪士尼的年報上出現過,迪士尼也從不在公開場合談起其合伙人身分。
自求多福
艾斯納入職迪士尼後,通過漲票價等方式,把迪士尼樂園變成了超級印鈔機。
與收入同時飆升的,還有員工和遊客的受傷率。迪士尼樂園的事故致傷率一直是同類遊樂場的近一倍。
事故高發的原因,是因為迪士尼引入了一種叫「每小時運載量」的考核標準。為了達到這個標準,每個遊樂設施都必須不停運轉,容不得任何耽擱,因為數據一旦有下降,相關運營人員便會被問責。於是,無論乘客是否系好防護措施,無論天氣是否適宜,遊樂項目的機器必須動起來。
另外,為降低成本,各項目配備的工作人員被壓縮到最低,員工安全培訓次數也有所減少。迪士尼還一直在解僱技術人員,單在1997年,他們便解僱了50名設備部門的技術工人。風險進一步升高了。
而事故一旦發生,迪士尼只考慮如何降低負面影響。園區員工遇到遊客受傷的狀況時,需要第一時間報告給上級領導和負責專門處理客戶投訴的部門,之後,才可以撥打急救電話。
1986年10月10日,8歲的保羅·聖馬利亞在迪士尼樂園露營地池塘餵鴨子時,被突然游來的鱷魚咬到腿,所幸他最後掙扎著逃走了。保羅的父母拿著醫療費帳單找迪士尼報銷,卻遭到拒絕,保羅父母的律師說不賠償就打官司,迪士尼才同意付錢。
迪士尼員工邁克爾·奧卡什說,1995年年中,曾有個小女孩被一個遊樂設施砍掉了一根手指。迪士尼的客訴處理部門比救護車更早到達事發地,並開始忙著和女孩的監護人簽署各類文件,以確保在女孩被救護車帶走前把所有法律風險處理乾淨。
不過,雖然迪士尼對遊客的傷情很「寬容」,但他們在某些方面又異常嚴厲。
遊客薇姬·普魯思諾夫斯基曾與家人一同前往迪士尼樂園。期間她獨自一人從影碟店買了兩部電影,出店後被誤以為偷了東西。保安完全不聽她的解釋,給她銬上手銬,進行了全身搜查,並把她放到一個隔間裡關了幾個小時。
瑪麗蓮·多奇的女兒17歲那年曾在迪士尼打工。某天下班時,她忘了檢查制服,於是保安扣留了她,對她盤問了兩個小時,期間還不許她給家人打電話。
迪士尼在這方面的嚴厲,與他們對戀童癖的寬容,形成了鮮明對比。
他們只對損害他們財務利益的行為很嚴厲。
抄出來的代表作
在《冰雪奇緣》第一、二部及《超人總動員》第二部上映之前,迪士尼動畫電影票房第一名一直由《獅子王》穩穩占據。除票房豐收外,該片還贏得次年的奧斯卡兩項大獎、金球獎三項大獎。
(《獅子王》海報)
然而這個迪士尼動畫王冠上的明珠,卻抄襲自日本動畫《森林大帝》。
(《森林大帝》海報)
兩部片子之間的相似之處,多到難以盡數:
故事主人公分別叫辛巴和金巴;正派老國王都被害;年輕王子都被逐出家門,歸來後發現王位被臉上有疤的反派霸占;主人公身邊都有狒狒和小鳥,都是吃著蟲子長大的;反派身邊都有鬣狗……
(兩部片子的部分相似之處)
面對質疑,迪士尼的說法是,這些統統都是巧合,主創沒看過《森林大帝》。
但事實上,1966年至1978年間,《森林大帝》曾在美國各大電視台熱播,該劇主創手冢治蟲生前是迪士尼的超級粉絲,迪士尼高管曾在日本和美國多次與他見面。
(手冢治蟲)
手冢治蟲1989年去世,而《獅子王》上映於1994年。按照時間推算,迪士尼基本是在手冢治蟲去世後,便馬上開始了他們的抄襲工作。
迪士尼連員工的點子都不放過。1988年,迪士尼禮品商店的員工戴裡安·菲羅想出了一個創意:將粉末裝到瓶子裡,作為精靈粉出售。
由於迪士尼有員工提意見項目,於是戴裡安把這個想法提報給加州的產品開發部門,但得到的答覆是該創意未被採納。
四個月後,戴裡安發現他被騙了。迪士尼完全使用了他的創意,並開始以6美元/個的價格出售這個精靈粉瓶。
戴裡安自然找到迪士尼討說法,但迪士尼完全回絕了他。
幸好戴裡安留了個心眼,早早就把這個創意進行了註冊。經過幾番法庭戰,雙方最終達成私下和解。
導演保羅·阿爾特在1977年構想出一個電影劇情: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因基因變異,變成了巨人。1980年,他把在此基礎上寫出的劇本遞交給迪士尼,但最終被否決。
然而,阿爾特看到1992年上映的某部迪士尼電影時,卻大受震驚。這個電影名叫《親愛的,我把孩子放大了》,其中有17處主要橋段,與阿爾特之前提交給迪士尼的劇本相同。
阿爾特立刻狀告迪士尼,並在1993年11月勝訴。
(《親愛的,我把孩子放大了》海報)
天花板上的眼睛
1991年6月20日,迪士尼樂園的舞者莎農·格林,在洗澡時感到異樣。她懷疑自己被偷窺了,於是大喊一聲。果然有人聞聲跑走了。
不到一個月後,迪士尼安全調查員麥克·克魯斯匯報說,他抓到了正打算偷窺舞者的管理員里克·布拉德利。此人那時才入職幾個月,卻已經對哪裡適合偷窺了如指掌。
北喬治亞大學犯罪學教授傑克·恩特爾說,偷窺現象在迪士尼之所以屢禁不止,是因為這裡幾乎被縱容出了一種偷窺的亞文化。
迪士尼安保團隊早就知道女更衣室和女浴室的天花板上有偷窺洞,早在幾年前迪士尼的燈光技術人員特裡·紐德克就把這個情況反饋給園區經理瑞克·哈賓,但無人採取任何應對措施。
舞者們曾結隊去找迪士尼安保管理人員詹姆斯·赫托格斯理論,但後者對此毫不在意:「這種事在迪士尼已經存在二十年了。」
迪士尼員工約翰·吉安格羅西經常錄下女舞者在更衣室或浴室的視頻,並與其他男同事分享。有人向瑞克·哈賓報告了此事,但過了好幾個月,哈賓才採取行動,在哈賓再次犯案時拍下了他的偷窺行為。
但在證據已如此完備的情況下,迪士尼依然沒有及時報警。警察邁克爾·克菲爾德是在和迪士尼的幾個保安閒聊時,才偶然知曉此事。他通過迪士尼得到了證據錄像,然後出警抓捕了吉安格羅西。
而把攝像機借給吉安格羅西的另一個迪士尼員工羅伯托·瑞弗拉,之前也爆出過多次性騷擾同事的問題,卻沒有受到任何處罰。
偷窺行為乍聽之下似乎並不嚴重,但實際上,其背後存在極大隱患。在FBI工作了三十年的比爾·凱利說,偷窺往往會發展成極嚴重的性犯罪。70%的強姦犯都是偷窺狂。
那麼迪士尼在偷窺犯員工被捕後,有採取任何補救措施嗎?依然沒有。1992年5月6日,幾名女舞者寫了封聯名信給哈賓,反饋說偷窺現象依然存在,且愈演愈烈。
1992年8月27日,一個叫埃森斯·弗里西亞諾的迪士尼維修工在偷窺時被抓了個正著。安保部門發現,這個人在過去十八個月裡因毆打、拒捕、偷竊等罪名被逮捕過四次,但迪士尼從未開開除他。
除女職員外,女遊客也會成為偷窺的目標。維修工文森特·阿瑪托就因此被抓到過,但迪士尼沒有開除他,只是把他調到了其他崗位上。
參考資料
[1] #MeToo 韋恩斯坦倒台記
[2]傳奇經紀人奧維茨
[3]娛樂之王大衛·格芬
[4]CIA對好萊塢的控制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