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佛仙人
一
前段時間,張小斐的後援會和官方粉絲團都解散了群聊,微博的超話主持人也被大碗娛樂公司接手。
起因是張小斐通過《你好,李煥英》爆紅之後,人氣暴漲,商業價值一路提升,她的粉絲後援會也因此有了底氣,從以前的默默支持,逐漸開始為偶像發聲,之後向張小斐公司及經濟人公開喊話要求他們向粉絲匯報藝人發展方向。
甚至寫了一篇千字長文,情真意切的表達對偶像的關愛,聲稱絕不走飯圈一套,但卻要求公司提供藝人行程、發展等以方便粉絲做數據、接機、應援、粉絲群發福利。
嘴上說著不要飯圈,字裡行間全是飯圈。
然後沒有得到張小斐和其公司的回應,經濟人退出粉絲群,超話被公司接管,後援會默默解散。
是大碗娛樂是一股清流麼?
不是,這是聰明的風險管理。
一個明星會怕很多事情,怕自己拿不到戲,怕競爭對手打擊,怕自己慢慢過氣,但明星最怕的其實是自己的粉絲。
粉絲玩不好,明星死的早。
二
明星為什麼會怕粉絲?
這得從明星這一職業的基礎講起。
不說具體的演員或是歌手又或是老藝術家,廣義上的明星,是一種靠輸出固定形象,獲取用戶支持的職業。
大眾對你的了解,是基於你的作品和在公開場合塑造出的形象,粉絲愛的是流量和公開信息塑造出來的那個虛擬的人物。
而不是真實的你。
現實中,往往是距離產生美,你離一個人的距離越遠,你往往會對他/她腦補一堆有的沒的特點,但如果你和他朝夕相處,往往幻想就會破碎。
他也會摳鼻屎,他上廁所也臭,他在家也十分邋遢,他笑起來也很缺德,親友眼中無聖人就是這個道理。
就像我看起來是個死胖子,其實我是彭于晏一樣。
過去,明星和普通人的距離其實很遠。
但互聯網和科技的發展使得信息流通效率極為高效,要隱藏自己真實的形像變得越來越困難。
所以很多明星在直播之後開始翻車,在日常吃個飯就能被爆出各種醜聞,出去旅個遊就能讓人看到自己在管理時間。
放在一般人身上,這沒什麼,但放在明星身上,這就是最大的罪孽,因為粉絲會發現,你,並不是ta愛的那個人。
陽光健康的你,怎麼能抽煙呢?
單純可愛的你,怎麼會不帶套呢?
天真善良的你,怎麼就有倆娃了呢?
學富五車的你,怎麼會不知道知網呢?
愛他就要接受他的一切?別鬧了,距離產生美才是真理。
當年羅伯特帕丁森在百無聊賴之下,帶著一個堵了他好幾天的私生飯吃了頓飯,席間吐槽了兩小時,兩小時之後,粉絲脫粉了,因為她發現眼前這個人不是自己幻想中的吸血鬼王子,而是一個腦子可能有問題的話癆。
最後,她讓帕丁森買了單,而這家餐廳,還是她家開的。
粉絲對偶像的喜愛是帶有執念的,他們瘋狂的喜歡著自己心中那個虛幻的形象,容不得有一絲污穢,所以在萬物飯圈的情況下,只要一小點問題,就是「 塌房 」 ,就是大量的粉絲流失。
當你被粉絲發現人和幻想不一樣的時候,脫粉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要知道,極致的愛帶來的,還有可能是極致的恨。
當年把劉德華搞得焦頭爛額的,是他的粉絲;
對著約翰列儂連開五槍的,同樣是他的粉絲。
偶像其實不怕自己有問題,最怕的是粉絲知道自己有問題。
三
極端到毀滅的粉絲是少數的。
少數粉絲極端粉絲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大量失控的粉絲。
飯圈是偶像行業利益最大化的一個選擇。
通過飯圈,偶像可以將大量的粉絲聚集起來,利用飯圈的組織性,最大程度的榨取粉絲身上的利益。
同時飯圈作為一種適應了當代互聯網信息傳播效率的組織形式,能夠最大效率的將偶像流量擴大化,飯圈就是偶像工業利益最大化的產物。
儘管偶像們嘴上都說著不要飯圈,不要打榜,不要刷數據,但行動上,自己比誰都老實。
但飯圈裡的粉絲,不是工具,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只要是人,那就一定是不可控的。
人在極端的感情下,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愛當然也是一種極端的感情。
偶像想要的是粉絲給自己買單,給自己打榜,給自己做數據,而粉絲想要的是偶像天下第一。
由此產生的問題,是粉絲會給偶像樹敵或使偶像被捧殺。
偶像喜歡玩遊戲,粉絲就攻占遊戲圈;
偶像希望看動漫,粉絲就攻占動漫圈;
偶像跟其他藝人同台,粉絲就瘋狂踩一捧一,各種吊打,制霸,艷壓的詞全部用上。
你竟然不認識我家哥哥?你算什麼老藝術家,你就是個食古不化沒名氣的老玩意。
我家哥哥翻唱你的歌,你竟然不評價?你算個什麼玩意,一個過氣老明星也配跟我家哥哥相提並論?你粉絲有我家哥哥多嗎?
現實中,私生飯惹怒整個小區,接送明星堵塞交通的各種案例不要太少。
你說要為我對抗全世界,我就先幫你惹怒全世界。
粉絲爽了,但是其他人呢?
路人肯定是不爽的,原本你給你偶像打榜做數據圈地自萌也就算了,憑什麼侵入我們的生活?憑什麼對老藝術家,對國民歌手指指點點?憑什麼堵著路不讓過?
偶像自己呢?慌得一批。
他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麼?他敢去跟那些頂級藝術家叫板麼?敢去碾壓天王天后麼?槍打出頭鳥,粉絲的過度吹捧既是在敗壞偶像的路人緣,也是在對偶像進行捧殺。
最可怕的是這種捧殺還經常撞在槍口上。
當明星偶像出了什麼事被點名批評的時候,竟然還有粉絲出來洗地對沖,公然挑戰社會道德底線,先沖大眾再衝官媒。
路人都蒙了,大家都只是想讓你涼,粉絲直接要你死。
在這種情況下,「 德不配位 」 成了大多數普通人人對流量明星厭惡的根源。
於是每次粉絲惹了什麼事,偶像都要趕緊出來發聲明、致歉,生怕連累了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說,偶像甚至有點無辜。
四
你說偶像能管得住粉絲嗎?
大部分時候,管不住,甚至都不敢管。
偶像面對粉絲,無任何有效管理手段,因為偶像的業務邏輯,以及粉絲打著愛你的名義,對偶像而言,自己無法佔據道德高地。
這其實是一種綁架,但偶像因為自己就是靠粉絲起來的,所以反而不敢隨意掙脫這種綁架,因為粉絲可以隨時換個偶像,偶像卻不能擺脫粉絲的支持。
偶像怕本身不是問題,但問題是他們得一直怕下去。
因為偶像面對粉絲帶來的麻煩是缺乏有效解決方案的。
張小斐面對粉絲對她的干預,是直接切割,關閉粉絲後援會,拒絕粉絲的捆綁。
類似的事情在王凱身上也曾經發生過。
而能夠拒絕粉絲,是因為他們不靠粉絲經濟賺錢,他們靠的是作品,是路人緣,是觀眾。
當你不靠粉絲的時候,你當然無所謂粉絲脫粉。
但這是偶像和流量明星無法做到的。
因為偶像的根本業務就是討好粉絲,為粉絲創造幻想。
粉絲既是偶像的金主,也是偶像的天敵。
而且你是無法對粉絲進行教育的。
只要你試圖對粉絲進行教育和管控,結果就跟教老闆做事一樣。
心態好的能接受,心態不好的直接炸,連你一起炸那種。
之前有過很多明星怒懟私生飯,結果呢?
結果得到的,是「 給臉不要臉 」 ;
是「 我給你花錢了,你還那麼多廢話 」 ;
是「 老子喜歡你才拍你 」 。
你能怎麼辦?跟他們講道理麼?
誰要聽你講道理,真要聽你講道理,人家不如去上網課。
追星,追的就是一個爽,就是一個自我感動,你不讓人家爽,人家就讓你慘。
這很魔幻,但也很現實。
偶像面對粉絲就是天然的處於道德和利益的雙重窪地。
出錢的,是大爺。
五
偶像害怕粉絲惹事的同時,也害怕粉絲搞事。
相對於一般的路人而言,粉絲對自己追的那個偶像的了解更為深入,也就是說粉絲更知道偶像的痛點,偶像的黑料,當他們脫粉回踩的時候,造成的麻煩遠比一般人更大。
輕者放出未修原圖,曝光家庭地址,重的各種和後援會勾結的勾當,抽煙喝酒約炮的垃圾事,致命的還有各種讓你足夠被全網封殺的黑料。
這不是幻想,而是實際發生過的。
之前就有粉絲脫粉後放出了明星的未修原圖,確實那些個圖,挺真實的。
爽子姐生娃哥的事情在被實錘前,網上就有流言,內容跟後來的結果一分不差,除了圈內人和粉絲以外,很難想像有誰能了解得這麼清楚。
洗白弱三分,黑化強十倍。
普通人戰鬥力只是五,粉絲的戰鬥力可能在一萬以上。
而且吧,粉絲中是有著職業粉和反串粉這兩種特殊存在的。
職業粉說白了,就是只想當粉絲,但是粉誰人家無所謂。
這個偶像糊了,他就找下一個,人家享受的只是當粉絲的快感,或者從中能夠收取的利益。
甚至當他早一步獲得偶像黑料的時候,他自己就會搶先一步把偶像給賣了,拿到利益,反正搞死你了,還有下一個,工業化的時代,從來不缺偶像。
收集信息,製造矛盾,引發黑點。
內部破壞,殺傷力總是更大。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為這些偶像心疼,覺得他們無辜。
其實大可不必,所有的亂像,本來就是這個行業中的正常現象。
廣東有俗語:食得鹹魚抵得渴。
意思是,好處拿了,代價你也得收著。
利益越高風險越大,相比於收益而言,偶像承擔的代價其實並不算高,甚至於無數人擠破頭想要承擔這個代價。
一切都不過是一物降一物罷了。
大家自有算法。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