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家暴庇護所也阻止不了瀋陽男人挨揍

家暴

文: 三棱鏡

一位上身穿著紀梵希短袖套著短款黑貂,臉上腫著紫包的中年大哥,獨自坐在瀋陽街口吃著烤羊腰子,拿著哈啤的左手無名指上還戴著一個金戒指。

乍看上去總能讓人聯想到一個手下小弟全軍覆沒的滄桑大佬在獨自買醉,謀劃著東山再起的故事。但看到他下身穿著的棉睡褲和棉拖鞋,又覺得劇情可能有些出入。

直到他站起身結了賬,徑直走向了瀋陽市家暴庇護中心,真相才昭然若揭。

瀋陽市的家暴庇護中心,在2017年3月8日正式開設了專為男性開放的空間。

比起全國其他城市的男人,瀋陽男人多了一個不用在街頭流浪的選擇,專屬的男性空間是他們自尊的最後一層護盾。

庇護所的男士宿舍裡,沒有對你的遭遇評頭論足的大爺大媽,只有二人間裡傷在不同部位的兄弟和你訴說著相同的痛苦。

庇護所男士宿舍

任何受到家庭暴力的男性,只要辦理完基本的手續,就可以申請到在這裡免費食宿最長十天時間。

這裡有獨立的心理訪談室、音樂放鬆室,增添了些許人性的溫暖,不至於覺得自己在蹲監獄。

庇護所還特地設置了宣洩室,供他們盡情發洩自己的委屈。人偶還印的是男人的臉,可能是為了避免再次喚起男人們對東北媳婦兒的恐懼。

貼心的地墊,防止你再添新傷。

無數瀋陽男人的淤青和眼淚,讓他們擁有了全國唯一的男性家暴庇護所。在一份700多人的瀋陽市男性抽樣調查中顯示,約有20%的瀋陽男性在家庭中遭遇過家庭暴力,剩下則有超過65%的男性稱遭遇過包括經濟暴力在內的家庭冷暴力。

一位身高近兩米的男子,身體1.68米以下的部位總是遍布傷痕。

「 就打了會兒麻將回的家,完了還沒說話,媳婦就給我咔咔一頓錘。」

一位網友在瀋陽貼吧訴苦時表示,自己從不抽煙喝酒打麻將,每個月工資大部分都上交給妻子,但她卻仍沒有對自己手軟。

「 我媳婦打麻將回來就讓我給她按摩,按的不好就動手打我兩下。有一次手勁重了,她脾氣就上來了,結果她把我按到在地的時候自己不小心把腳扭傷了,就非說是我還的手,用擀麵杖把我頭都打破了。」

這種狼狽的經歷跟東北男人普遍壯實的形象實在有些出入,以至於瀋陽男人在得到關懷和幫助之前,往往還要先遭受質疑。

「 我沒有別的意思哈,你們東北人怎麼可能打不過老婆?」

「 不都是東北人打老婆嗎?」

刻板印象太坑人了

當有些女性還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時候,也有一些人把家暴轉化為自己的武器。

家住瀋陽鐵西區的王某時常酒後與妻子爭吵,用開水燙傷妻子後,不僅繼續毆打,還抄起了斧子意圖襲擊妻子和女兒。

其妻子忍無可忍,奪過斧子並將王某當場劈死。

反抗家暴一旦不成功,往往會迎來加倍的痛擊。一名被妻子家暴近二十年的中年男子,在一個平安夜下定決心要捏轉乾坤,買了一壺烈酒準備藉著酒意壯膽,家暴一次妻子一雪前恥。

當晚8點,瀋陽軍區總醫院整形外科梁久龍醫生接到了患者,據梁醫生形容當時的情況:

「 受傷男子渾身酒氣,滿臉是血,雙眼被打得青紫,像熊貓眼一樣。最嚴重的傷口在右側顴骨,另外,眉毛處掀開一口子,深度已傷及骨膜。」

對強暴者的盲目模仿,救不了一個被強暴者壓迫的人。

媳婦不好惹,是瀋陽男人從父輩就傳下來的生存法則,但凡試圖撼動這條法則的人都只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 就算你僥倖,佔著點便宜,你丈母娘呢?你老丈人呢?你大舅哥、大姨姐、小姨子呢?你不用平時多社會,三吹五哨五馬長槍的,惹了她你家都不敢回!你自己爹媽都得幫著她錘你。」

但凡能領教到媳婦一家人的拳打腳踢,就說明他們還把你當家里人,對瀋陽男人來說,真正的滅頂之災,是你去了媳婦娘家,但只見到小舅子一個人。

「 這不過年了嗎,我想讓我小舅子跟他姐好好說說,跟我回家過年。我也沒想到他能砍我!」躺在擔架上的陳先生捂著流血不止的頭。

趕到媳婦娘家道歉的陳先生,希望小舅子幫助自己挽回媳婦,起初小舅子閉門不見,但陳先生依然堅持要接媳婦回家,小舅子突然同意和陳先生好好聊聊,但沒有想到開門後直接砍了他五刀。

 

一些遭受媳婦嚴重暴打的瀋陽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根本無從表白自己的傷痛,但凡對人說自己被媳婦打了,得到的回答只有:

「 挨媳婦打多正常啊!」

「 你不惹她她能打你?」

就連自己的親爹親媽,都免不了在兒媳婦面前捶你兩下

「 給你養這麼大個兒就是讓你跟媳婦計較這點蛋事兒的?」

在家暴這個議題裡,我們長期面臨無法解決問題的困境,大部分時候只是解決了提出問題的人。

這也讓一些男人進化出了些許黑色幽默的樂觀心態。

山東一名男子將妻子告上法庭,聲稱自己的工資每個月上交,而妻子卻只給自己留1000元零花錢,最終法院判定其妻子屬於經濟暴力。

瀋陽網友們對此表示,一個月500我都能買煙停車喝飲料,綽綽有餘了!

在瀋陽人眼裡,不挨媳婦揍就不錯了,「 經濟暴力」是啥玩意兒啊?

無處訴苦的瀋陽男人在無奈之下,通過向婦聯求助才能得到不偏不倚的關懷。

翻開瀋陽市婦聯的「 紅梅瀋陽婦女熱線」接線簿時,令人震驚的發現,近年來,有三分之一的電話都是來自男性市民。

「 我媳婦兒老揍我,你們想想辦法。」

當工作人員建議電話對面的受害者去庇護中心住幾天的時候,卻往往都被掛斷電話。

在我以為他們還是礙於面子不好意思向庇護所救助的時候,電商部的瀋陽大哥給了我最終的答案:

「 啥面子不面子的,挨了老婆打最多出去喝兩杯悶酒,哪敢不回家啊?」

在這種兩難的困境當中,一些瀋陽男人對於被媳婦揍這件事,也越來越豁達,既然難以改變現狀,倒不如將它變為一種「 美德」。

向家暴庇護所尋求幫助在這種美德的對立下,就顯得十分小氣,和東北爺們一貫彪悍的氣質不相符。

只是不知道這裡面有多少人是真的看開,又有多少人是在慷他人之慨。

在網上一句表示自己對挨媳婦打​​不在乎的發言隨隨便便就能有破萬的點贊

深夜裡徘徊在家暴庇護所門口的瀋陽男人總是無法選擇踏入那扇門,留在地上的空酒瓶和一地的煙頭第二天就會被打掃的干乾淨淨。

或許即便他們進了那扇門,也不過和在門口轉悠了一圈沒有什麼區別,但一直在「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習俗當中兜圈,不論應然的將所有忍耐都扔進一種名為「 美德」的髒衣簍裡,是對疼痛的不尊重。

來源        公路商店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