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位頂尖電影編劇的創作方法!

35位頂尖電影編劇的創作方法!

在劇本創作中,有時最大的挑戰是找到自己最有效的專屬寫作過程。

舉個例子來說,每個編劇都有不同的方法來完成以下的環節:

  • 提煉關鍵情節
  • 創建角色
  • 運用潛台詞
  • 深化主題
  • 生成對話
  • 掌握節奏
  • 優化結構
  • 嚴於律己,按時交稿,管理工作量
  • 靈感持續輸出

……

編劇之間各有千秋,所以他們的寫作過程也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小編整理了一份35位業內頂尖編劇名單,分享了他們的創意寫作過程,尋找靈感的場所和方法,以及他們用來發揮自己最大潛能的戰術和策略,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01 比利·懷爾德

代表作:《控方證人》《倒扣的王牌》

「如果你感覺到三幕式有問題,那麼真正的問題應該在第一幕中。」

三幕式必須在節奏和情節上建立,建立,再建立,直到最後一幕。

 

02  科恩兄弟

代表作:《大地驚雷》《老無所依》

03  查理·考夫曼

代表作:《暖暖內含光》《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三幕式似乎是每個人都固守的固有劇本結構,我真的不感興趣。對我來說,這就像在你做畫時,總是需要在某個地方畫天空,某個地方畫人,某個地方畫地。」

我的寫作方式幾乎是漫無目的的。當我有一些感興趣的事情我會決定去探索它。我不知道角色的走向是什麼,我不知道電影或劇本要些做什麼。對我來說,那是保持活力的方法。

 

04   伍迪·艾倫

代表作:《藍色茉莉》《午夜巴黎》《賽末點》

05  奧利佛·斯通

代表作:《刺殺肯尼迪》《天生殺人狂》《尼克松》

「當我與另一位編劇合作時,我往往會付出很多努力。當我與一位編劇合作時,我對名譽不感興趣,但我一直在向他提供我認為對塑造劇本很重要的東西。」

為自己設限。先把思路想出來,最起碼以論述的形式把構思呈現出來,因為論述可以激發買家的想像力,但是去完整一個劇本,並且全力以赴,也可能會碰一鼻子灰」

 

06   卡莉·克里

代表作:《末路狂花》

07   艾倫·索金

代表作:《茉莉牌局》《點球成金》

我從來不寫讓我沒興趣再寫一次的劇本。我還想再寫一次《好人寥寥》,現在也是。我不知道我當時在寫些什麼,我現在還想把它寫好。如果他們允許的話,我會再寫一遍《社交網絡》,我會再寫一遍《點球成金》,再寫一遍《白宮風雲》。」

當我在寫作的時候,我會表演所有的劇本內容,會大聲把台詞讀出來,會為自己所寫的一些東西感到激動。雖然在我寫作的時候並非常態,但是它是一種極好的體驗——我會從椅子上站起來,走來走去,如果我在家的話,回過神來我會發現自己離家已經兩條街了。」

 

08   斯派克·李

代表作:《黑色黨徒》《為所應為》

09  斯坦利·庫布里克

代表作:《全金屬外殼》《發條橙》

「你坐在棋盤旁邊,忽然怦然心動。你顫抖的手拿起一枚棋子並且移動著它,但是下棋能教你的就是,你坐在桌旁的時候必須要冷靜地思考當下的想法是否正確,並且斟酌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我所認為的重中之重是一個人要善於知道自己的缺點並且公之於眾,如果他足夠強大的話,則可以決定自己的弱項並且表現出來。並且永遠不要試圖解釋他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也不要替他的所作所為找原因。

 

10  黑澤明

代表作:《七武士》《用心棒》

 

11  弗蘭克·德拉邦特

代表作:《肖申克的救贖》《綠裡奇蹟》

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就得像老華納兄弟拳擊電影裡,那些暈頭轉向的拳手一樣:愚蠢到連倒都不會倒的程度,你就不停地打,然後再站起來。

「我認為一個故事應該花費時間來講述,只要它適合這個特定的故事。」

「我仍然在學習。所有事情都是一個學習曲線。每次你坐下來,看任何節目的任何一集,都是一個學習曲線。你正在學習和如何講故事有關的新東西。但是之後,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電視、專題或其他的事。導演或寫作,對我來說都像開學的第一天一樣。」

 

12   理查德·林克萊特

代表作:《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

13  昆汀·塔倫蒂諾

代表作:《好萊塢往事》《被解救的姜戈》

「我從每一部電影裡偷來的,如果人們不喜歡,那就別去看,好嗎?我什麼都偷,偉大的藝術家都偷竊的,他們不會去致敬。」

「我寫作的方式就像是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大部分的工作我都讓角色自己來做,他們開始說話,他們在前面帶路。」

我的寫作就像一場旅行,我會提前知道有哪些停靠站,有些站我會停,有些站我不會,我到了有的站以後會覺得它設立得頗具爭議。你知道一般劇本裡你都要安排四到六個基本場景,這也是你劇本中間所有的場景——不是什麼難事兒——從來都不是個難事兒——但是你也得寫,你的角色就是從基本場景中來的。」 

14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代表作:《魅影縫匠》《血色將至》

15  韋斯·安德森的寫作過程

代表作:《布達佩斯大飯店》《月升王國》

「通常,當我拍電影時,首先想到的是視覺效果,我們如何以最有趣的方式讓場景上演,然後是我們如何才能為這個故事創造一個觀眾從未體驗過的世界。」

如果沒有衝突,就沒有故事。令人難忘的事情通常不是大家如何團結在一起。每個人都有孤獨和困惑的時候。我認為這或多或少是一種常態。」

「你知道編劇們常說讓角色接管一切嗎……但我也或多或少地感覺到了這一點。儘管這只是描述大腦如何工作的一種方式,但它仍然是你傾向於感覺到的。」

 

16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代表作:《第三類接觸》《人工智能》

17   索菲亞·科波拉

代表作:《迷失東京》《珠光寶氣》

「對於寫作,我需要很多坐著什麼也不做的時間。但現在我有了孩子,就沒那麼奢侈了。我有一個保姆每天照顧孩子三個小時,這也就是我必須要寫作的時間。」

「每當我拍完一部電影,我通常都會經歷這樣一個時期,覺得自己再也沒有靈感了。然後,不知怎麼的,就會有另一個想法。」

 

18  斯蒂芬·德·索薩

代表作:《虎膽龍威》《虎膽龍威2

19  保羅·施拉德

代表作:《出租車司機》《憤怒的公牛》

如果你寫了一些有意思的角色,你就會吸引有趣的人來扮演它們。如果你筆下的角色充滿了細微特質和矛盾,並且為他們寫下有意思的對白,演員們會趨之若鶩。」

「我當時寫的時候只是在碰運氣,當時我覺得我碰碰運氣能寫得更快,直到到你提出一個想法然後決定去做的時候,你就可以寫劇本了。」

20   艾瑞克·羅斯

代表作:《阿甘正傳》《本傑明·巴頓奇事》

21   奧遜·威爾斯

代表作:《公民凱恩》《簡愛》

「我想給觀眾一個場景的暗示。 如果給觀眾太多,他們自己就不會做任何思考。給觀眾一個暗示,他們就可以與你一起創作。這就是戲劇成為一種社會行為時被賦予的意義。」

「如果觀眾想要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取決於你選擇在哪裡讓故事停止,不要給觀眾他們想要的,給觀眾他們認為不可能的。

 

22   馬丁·斯科塞斯

代表作:《好傢夥》《純真年代》

「在我自己的作品中,主題通常是關於我認識的人,我自己的一些方面,我的朋友。」

希望電影能表達你不得不說的話。

23   亞歷山大·佩恩和吉姆·泰勒

代表作:《杯酒人生》《關於施密特》

「對於一部有著大量拼寫錯誤的新電影來說,未經打磨的好創意比一個製作精良但是老掉牙的劇本要好一百倍。」——吉姆·泰勒

「如果你做出一個像樣的作品,就不愁沒機會。」——亞歷山大·佩恩

24   羅伯特·湯

代表作:《唐人街》《碟中諜》

25   羅賓·史威考德

代表作:《本傑明·巴頓奇事》《藝伎回憶錄》

「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做筆記,在腦海里想像一些小場景,來弄清楚故事的中心主題和人物相關的事情。我想像各種方法使它儘可能的視覺化,一些場景將如何推動其他場景,或者誰的聲音將在人群之中被聽到。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我寫作的地方對著一個花園,所以我沒有感覺我像在監獄裡。我有很多自然照明,我的桌子上有一盞燈,我的書到處都是,這讓查找東西變得很容易。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房間來創作,但我認為重要的是不能睡在你工作的房間裡。」

「把筆記交給不止一個人看的好處是,這些筆記最後不會那麼私人。如果我把它給幾個人看,總有人會喜歡。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只聽到過一次,可能是錯的,但如果你聽到同一個問題很多次,你就必須要注意它了。

 

26   阿齊瓦·高斯曼

代表作:《美麗心靈》《史密斯夫婦》

27   羅納德·巴斯

代表作:《雨人》《偷天陷阱》

尋找靈感對我來說從來沒有那麼重要。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我並不一定是那個最初有想法的人。他們可能來自任何地方,個人經歷,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通常是買方告訴我他們的想法,然後我再圍繞這個想法寫故事,就像在沙粒上旋轉珍珠一樣。」

「劇本就是提煉故事和人物的精華。你必須找到你故事的核心和靈魂,並堅持下去。」

 

28  迪亞波羅·科蒂

代表作:《朱諾》《詹妮弗的肉體》

「我總說,當你在寫書的時候,你就是一支『光杆樂隊』,然而,當你完成一個劇本的時候,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寫的東西不算是自傳,但它是關乎於個人的,如果說得通的話。它把所有的小事件和人物從我的生活中抽離出來,然後扭曲了它們。」

 

29   妮可·哈羅芬瑟

代表作:《你能原諒我嗎?》《無須多言》

30   約翰·辛格頓

代表作:《街區男孩》《殺戮戰警》

我會記下我在電影中看到的真正打動我的東西,比如《祖與占》的結局。」

「我寫作都是先手寫,然後再把內容打出來。我覺得思維的速度可比你在鍵盤上的手更快。如果你能把想法寫下來,你可以調整你的想法,你把它寫在你的筆記本上,是實體的。它就在那兒,你可以摸到它,感受到它。」

我在寫作的時候,我不是只寫,我還會在寫的同時即興創作對白。所以,我寫作的時候我會對著自己念對白。

 

31  威廉姆·高德曼

 代表作:《危情十日》《總統班底》

32  弗蘭克·皮爾森

代表作:《一個明星的誕生》《迷戀荷爾蒙》

「寫作會讓人上癮,如果你每天不在紙上寫一些東西,就會出現戒斷症狀,變得非常糟糕。」

你的潛意識一直在寫作,它不會停止。在參加晚宴中途或和狗狗一起玩,或者是做任何事的時候,你會突然有想法。有時候把它寫下來是很重要的,如果這是個好想法,它會在你腦海中揮之不去。如果這是個壞想法,你將會把它忘掉。

33  切薩雷·扎瓦蒂尼

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雲中漫步》

34  艾德·索羅門

代表作:《驚天魔盜團》《黑衣人》

我的創作是一步步的。當我有想法時可以輕鬆地把它寫在一頁紙上,甚至可以寫出一段話,然後我就停下來。幾天後我又重新開始,試圖把它擴展到幾頁。然後繼續擴展,直到我有一個完整的劇本。

「我開始相信,我們講的每個故事都有其獨特的需求。它遵循自己獨特的原則。它想要制定一種講述方式,你的工作便是傾聽,然後參與進來,一起去創作、發展這個故事。」

 

35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代表作:《教父》《教父2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