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中新的文章:
年輕人決定提前還房貸。
按照這十幾年來被反複灌輸的經驗,不該是反過來的嗎?
因為房貸是普通人可以借到的最大額、最便宜、期限最長的資金,而且隨著貨幣放水和通貨膨脹,越晚還越劃算。
為甚麼很多年輕人會選擇提前還款?
我摘錄幾個例子:
張瑩在北京,每個月要還2萬元的房貸,240 萬元商業貸款,原來需要還近 180 萬元利息,提前還了46萬後,能節省下來 60 多萬元利息,感覺賺了。
肖曉在鄭州,貸款 50 餘萬元,利息也要50萬,每月月供 3000 多元,一半的工資要交房貸,攢了四年錢的肖曉分三次把房貸還清了,今後花錢不用再瞻前顧後了。
楊明在天津,背了兩套房貸,房子不好賣,手裡現金剛從P2P逃出來,無處可去,炒股、基金、理財都不一定能跑贏房貸利率,索性提前還了。
基本上,選擇提前還貸的人,大多和上面都有相似之處,炒房的就算了,不在討論範圍。
– 2 –
怎麼看這種現象呢?先看下面的視頻:
1、大的背景是樓市的預期被打掉了
手裡有錢,如果樓市還是隔兩年就翻番,我幹嘛不再買一套,一轉手又是幾百萬進賬。
現在的樓市分化嚴重,一線核心依舊保值,但是門檻太高接不起,三四線倒是便宜,誰還敢跳火坑,最近縣城要搞起來了,你會去投資嗎?
有數據印證的:
居民中長期貸款負增長,15年來首次,一方面不貸款了,另一方面提前還貸了,能不負增長嗎?
4月份降準了,馬上金融數據也要出來了,看看提振效果明不明顯。
2、單純看收益,理財收益跑不贏房貸利息
今年以來,股票、基金、理財都不行,前兩個都是虧損為主,今年不少理財產品都是負收益,低風險的大額存單都要到靠搶。
最近看到一些人把錢存到了邨鎮銀行,就是因為利息高,結果現在錢都提不出來。
3、指望M2放水跑贏通脹的可能也要傷心了
M2和M1剪刀差加大,一月份甚至出現了M1負增長,說明錢被沒有流通到市場上,資金空轉了,3月份降準最先拿到錢的企業們,並沒有把錢花出去,而是直接存起來了或者買了理財,錢生錢了,不敢投資賺錢了。
通脹還是滯脹還是通縮,不好說啊。
4、疫情對現金流和預期的影嚮
疫情第三年了,收入降低的人會對現金流印象深刻,特別是房貸對現金流的擠壓,太讓人抓狂了。
我估計這種抓狂情緒會促使一些人決定在未來某些時候提前還房貸。
另外未來全球經濟會好轉嗎,估計短期樂觀不起來,沒錢的扛著,手上有閑錢的要修複一下負債表了,降低一下槓桿過冬了,所以提前還房貸的也就多了。
綜合以上幾個原因:
所以提前還房貸的人變多了,也不奇怪。
– 3 –
結語
提前還房貸有合理性,但是並不完全適合所有人。
一方面要量力而行,不要為了提前還房貸而導致現金流出問題,那就得不償失了。
另一方面技術上也要選擇時機,如果是30年房貸,比如都還了10年了,等額本金利息都還了一半了,等額本息的利息都快還完了,提前還的意義不大,10年以內的可以考慮在7、8年的時候還比較劃算,公積金貸款就算了,那個利率基本是最低的了。
來源:中產先生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