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幅《詩經》圖,你能看出來幾首?

《詩經》圖

:呼蔥覓蒜 / 張敏傑

前段時間,一段中學女生課堂彈琵琶解讀《琵琶行》的視頻在網路上走紅,受到了網友的贊嘆,也引發了一些對古詩文教育的討論。

或許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是拓展想象力的邊界,例如《詩經》——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集,也僅以文本形式留存、流傳於後世。即使學生時代不斷摘抄、反複吟誦,似乎也很難想象其音律之美,讓充滿詩意的畫面「歷歷在目」,更並非容易。

而就在不久前,一位愛好傳統文化的九零後畫師(微博博主「呼蔥覓蒜」),受疫情影嚮做了個大膽的決定——把《詩經》畫下來。據她說,自己沉迷於「設計」和「裝修園林」,最終成稿的每一張畫中小世界,她都親自「住」過、「玩」過。

本文摘自這本《詩經繪》,摘選了詩經中十首詩,亦是十首逝去的歌,配以呼蔥覓蒜充滿想象的圖畫,作為經典的註解一種。

《關雎》

《野有死麇》

《式微》

《氓》

《黍離》

《採葛》

《碩鼠》

《蜉蝣》

《木瓜》

《君子偕老》

本文節選自

《繪詩經》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品方:博集天卷

出版年: 2021-9

編輯 | 巴巴羅薩

主編 | 魏冰心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