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豐
繼郝海東、葉釗穎之後,又有運動員遭到網友的圍攻,她就是前跳水世界冠軍勞麗詩。
圖▲勞麗詩微博截圖。
「因為轉發條微博,被各種指責,有指責我讀書少的、有指責我腦子進水的……哈哈哈,突然很開心,因為沒有活成你們喜歡的樣子,要是活成你們這些人讚美的樣子,我立馬從十米台跳下,跳水池沒水的那種」。
勞麗詩發的這條微博,充滿智慧和力量,但是在很多網友的撕咬面前,她也只能且戰且退,忙著拉黑那些語言極端的人。
勞麗詩和賈樟柯遭遇的「網暴」
勞麗詩是中國體育界的功勳運動員,曾奪得世錦賽和奧運會冠軍。退役之後,她和很多冠軍一樣,曾轉型到公家單位上班。
後來,她決心離開體制內,也離開自己的「冠軍光環」,辭職做一個網店店主。
就在前不久,勞麗詩還參加一個直播帶貨活動,幫忙推銷家鄉的產品。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家鄉,勞麗詩都盡了一個公民的本分。
▲勞麗詩
她有時候會轉發一些社會新聞,甚至對一些醜惡現象進行批評,也是為了讓社會變得更好——在這個意義上,她還是那個跳台上的女皇,保持了奮鬥的精神。
那些圍攻她的人,可能沒有耐心做一個簡單的搜索,而是一言不合,上來就開罵。某些社交、信息平台上這樣的輿論氛圍,無疑讓人擔憂。
就在昨天,一個電影公號也注意到了這種網絡暴力現象,發了一篇文章《網暴他們?我不同意!》,頗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擔憂——也因如此,文章傳得挺廣。
文章講述了幾位知名人士的遭遇。賈導因為拍攝一部紀錄片,反映一個城市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被一些人在網上持續攻擊。
作為一名知名紀實片導演,賈樟柯關注的題材多為社會現實。他的作品極為寫實,往往通過展示社會和生活中比較真實粗礪的一面,以引起廣泛的注意,來促進改進。
但在有些網友(數量相當龐大)看來,這就是「負能量」,是「消極的情緒」。他們要麼不承認這些「陰暗面」的存在,要麼認為沒必要說出來。
持這樣的看法,當然也沒問題。但這些人並不滿足於討論問題,也可能不會或者不願意討論問題,而是上來就開罵,甚至對當事人展開「人肉搜索」,給「工作單位打電話」,給他們帶去線下的騷擾。
他們通常都是「集團作戰」,對事情缺乏基本了解,也不關心「證據」和「邏輯」,而是以情緒宣洩和謾罵為主。
弔詭的是,他們雖然口口聲聲要求別人要「正能量」,但是自己發言的時候,語言風格卻往往是惡毒的、有攻擊性的,有時候威脅對方人身安全,比如「被潑硫酸也不冤枉」,還有nmsl和各種咒罵……有些話其實已逾越了法律界限。
面對網暴,需要大聲反對
但由於這些人數量龐大,大多數發言也不實名,要起訴他們幾乎也不可能。
面對這種集團作戰的「網絡暴力」,即便是賈樟柯這樣有意志力的人,也不得不退避三舍,「我對形成共識越來越沒興趣,太消耗創造力」,言語中表達了隱退的意思。
更多的普通人,則出於一種恐懼心理,把自己的微博設置為「半年可見」甚至「三日可見」,只能自求多福。
之前還有大V建議,刪掉以往的微博是當下的「避槓避噴指南」——你也說不準,你哪句話就被噴子「挖墳」和過度解讀了。
個中顧慮不是杞人憂天,連張文宏建議孩子早上不吃粥都能被說成「崇洋媚外」、被很多人攻擊,你很難對網絡暴力克制抱有期待。
郝海東、葉釗穎和勞麗詩,比普通遭受到網絡暴力的人表現得勇敢一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都已自食其力。
網友指責郝海東住別墅,他還能理直氣壯地說,「郝海東掙的錢想怎樣花就怎樣花」。勞麗詩也一樣,她的生活更加普通,但也是在自食其力。另外,他們在當運動員的時候,就更有個性一點,這種性格也給他們帶來一定的戰鬥力。
遺憾的是,理性、溫和的人,通常都只代表自己發言,不願意捲入網絡論爭,或許正是因為如此,那些「網絡噴子」才長驅直入。
這兩天有不少人在支持勞麗詩,這是好現象,優秀的運動員,「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是美麗的一跳,配得上我們的掌聲。
但我們也不能只滿足於做一名觀眾。面對這樣的網絡暴力,我們必須像前面提到那篇文章那樣,大聲說出「我不同意」。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