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齙牙趙
這兩天,上海「 共享名媛」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眾所周知,我的主業是讀宋史,今天我們來結合熱點,講一個宋代的「 名媛投機」故事。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北宋明道二年十二月,在一起爭風吃醋的廝打事件之後,宋仁宗一怒之下廢掉了當初章獻太后給他指定的郭皇后。中宮空缺,接下來的事情就要尋找一個新的皇后來主持大局。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景祐元年,仁宗選定了一個姓陳的姑娘,興高采烈地告訴群臣,他準備立這個陳姑娘為皇后。
眾人都驚呆了,因為陳姑娘的出身不夠高貴,他的父親叫陳子城,是一個從壽州(安徽壽縣)來開封做生意的茶商,當然,生意是肯定做得很大的。
用今天的話來說,只是一個富二代,不是名門望族的閨女。
於是,群臣就紛紛上書表示反對,喊得最激烈的人,包括宋綬、王曾、呂夷簡、蔡齊等名臣。
仁宗皇帝的態度非常堅決,他一定要娶陳姑娘。他前半輩子一直活在劉娥的陰影之下,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次自主選擇婚姻的機會,怎麼可能再聽其他人的意見。
這件事情僵持了很久,甚至仁宗都已經開始選日子準備搞正規的冊封儀式了,但是一個宦官的話阻止了他。這個宦官叫閻文應,他對仁宗說:「 這個姑娘的爹叫陳子城,皇上你知道子城代表什麼嗎?大臣家裡的奴僕就叫’子城使’,皇上貴為天下之主,總不可能封一個大臣家的奴婢當皇后吧,這樣會被後人恥笑的。」
仁宗猶豫了很久,終於接受了建議,隨後封曹彬的孫女為皇后。壽州茶商陳子城女兒的逆襲之路,就在臨門一腳的時候被封死了。
現在的問題來了:開封有錢有勢的人多了去了,茶販子陳子城是怎麼打通關節,把自己的女兒送到宮裡,還差點當上皇后了呢?
史書上沒說原因,只模模糊糊提到一句:「 楊太后曾經許諾,讓陳子城的女兒當皇后。」
楊太后,就是真宗的楊淑妃,跟劉太后劉娥情同姐妹。當年劉太后把仁宗收為自己兒子之後,沒時間照顧仁宗的時候,就是楊淑妃負責帶孩子,所以仁宗對楊淑妃的感情,甚至比對劉娥還要好很多(以前寫過一篇作文介紹的:宋仁宗饞海鮮,饞到失去價值觀)。
從這個描述來看,陳子城是打通了楊太后的關節的。
其實不止,甚至連劉太后的關節,陳子城都打通了。
仁宗剛登基時候的天聖年間,陳子城在家裡發脾氣,打死了一個磨工(大概是在他家茶坊裡磨茶葉的)。都出人命了,朝廷自然要下文抓捕。但是沒過幾天,劉太后直接下了一道詔書,說這事兒就算了,不追究了。
著名的硬骨頭魚頭參政魯宗道不服氣,就到劉太后垂簾聽政的簾前去爭辯,說:「 不能因為陳家有錢就包庇他吧,法律豈能當兒戲?」
劉太后怒氣沖沖地回答:「 你怎麼知道他家有錢?」
魯宗道哼了一聲道:「 他家如果沒錢,怎麼可能打得通你的關係?」
劉太后氣得不行,雖然沒有收拾魯宗道,但是也沒有繼續追究陳子城,這件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
從這兩個細節來分析,陳子城在開封城花錢買路,確實是花了不少錢的。
那麼,陳子城一個普通的茶商,是怎麼搭上后宮兩位太后這條線的呢?
老趙我查了很多資料,差不多算是把這條線給捋清楚了。
陳子城在開封做茶葉生意很多年,認識了一個開封本地的同行馬季良,一來二去就混成了老鐵。馬季良運氣非常好,娶了劉美的女兒。
劉美,原名龔美,最開始是成都的一個銀匠,號稱是劉太后的哥哥——其實有很多資料顯示,他是劉太后的前夫。這麼算起來,馬季良甚至算是劉娥的女婿。
於是,陳子城就通過馬季良的關係,搭上了劉太后這條線。鑑於楊太后是劉太后的小跟班,陳子城又順利地搭上了楊太后這條線。
等到劉太后去世、仁宗廢掉郭皇后之後,陳子城頓時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決定把自己的本就很漂亮的女兒好好包裝一下,利用楊太后的影響力,推薦給仁宗,然後冊為皇后,自己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茶商變成國丈,不知道有多風光。
於是,這一起精心包裝的「 名媛上位」事件就這麼轟轟烈烈地上演了,若不是閻文應的一番無法反駁的胡扯,陳子城還真的成功了。
現在,我來回答這個最核心的問題:為什麼群臣要反對仁宗立陳姑娘為皇后,是真的覺得她出身低微嗎?
其實不是的,出身再低微,低得過窮苦人家出生、還離過婚的劉太后嗎?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把持朝政劉太后剛去世沒多久,不管是仁宗也好、大臣也好,都在想盡辦法清除劉太后這條線的勢力。
但是很明顯,郭皇后、楊太后、馬季良、陳子城,都算是劉太后一條線上的人,大傢伙兒好不容易清除了一個郭皇后,如果再換上一個劉太后這條線的陳子城的女兒當皇后,那豈不是前功盡棄、給自己找麻煩嗎?
正因為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陳子城精心策劃的名媛上位計劃才沒能成功。
而這一大盤棋裡,唯一懵懵懂懂的人,就是色令智昏的宋仁宗。
所以,大傢伙兒明白,為什麼這麼多姑娘想盡一切辦法、哪怕是AA拼房拼車拼絲襪也要假扮名媛了吧,這個收益真的是太高了……
來源 英俊的齙牙趙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