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除暴》與真實的90年代:槍戰、殺警與連環劫殺案

除暴

文: 鳳凰戰士

最近,有這麼一部叫作《除暴》的片子,講述了一場20世紀90年代的警匪故事。

電影中匪徒吳彥祖的原型,是90年代被稱為「 中國近代第一悍匪」的張君。

有人說吳彥祖演得特別狠,但我覺得吳彥祖並沒有演出張君這個頭號大劫匪狠勁的80%。

不是因為阿祖演技不好,而是真實世界裡的20世紀八九十年代,包括張君在內的各色江湖人物實在是太瘋狂了。

一、悍匪往事

對於經歷了90年代的人民大眾來說,黑色勢力,多少都會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

《中國刑事犯罪發展十論》中顯示,自1989年改變立案不實的情況後,國內的刑事犯罪數量飆升,達到了一個犯罪高峰。

80年代末刑事法案數量暴增

這些黑色勢力和你如數家珍的東北喬四、山西「 狼幫」張永強、河南「 教父」宋留根完全不一樣,從來不和你玩什麼傳統幫派體系和俠盜浪漫主義。

經典標語,藥指「 火藥」,意思就是搞槍就得蹲大牢

當時,人們可以看到無數種搶劫的方式。比如用鈍器襲擊路人頭部的撲頭黨,用摩托車進行搶劫的飛車黨,以及在公路鐵路附近對司機、乘客進行盜竊搶劫的車匪路霸……

舉個例子,在《西部大案紀實》裡面,有個成都大媽說自己坐著三輪車,耳環就被小偷活生生揪下來了,留了兩條血道。

警方在看了監控錄像之後,這才目擊到了嫌疑犯搶耳環的一幕,猖狂至極。

在這犯罪江湖之中,張君卻被成為頭號悍匪。他的瘋狂、謹慎、組織能力、策劃能力,極其像是20年代芝加哥的黑手黨教父阿爾卡彭。

張君

殺人放火金腰帶,張君所使用的武器包括但不限於自製槍、汽油桶、鐵鎚、繩子、五四式手槍、突擊步槍、消音器手槍,每起案件都幾乎帶血。

張君的部分作案道具

1991年6月25日,張君拿汽油把湖南津市門市部香煙批發市場一個門市部的木門燒開,進屋後開槍打傷老頭,隨後動手搶錢,這是他第一起案件。

嚐到甜頭的張君在1993年再次出手,這次他穩妥起見,約了曾一起蹲過號子的劉保剛。

兩個人準備了一把鋼珠槍夜間闖入一間副食店。搶劫過程中,張君開槍誤傷了同伴劉保剛。這時,鄰居們聞聲驚醒,二人只能匆忙逃跑。張君背著劉保剛跑了幾里地,把他藏到了河邊,自己回鄉打探情報。

第二天早上,村里廣播找衛生員開會,張君以為東窗事發,奔赴河邊求證,看到劉保剛還在河邊,但張君害怕劉保剛會拖自己後腿,索性用鐵鎚把劉保剛砸死,屍體丟到了河裡。

此後,張君開始精密地籌劃著每起劫案的各個細節。

1. 在逃亡路上,張君會閱讀警用的培訓手冊強化自己,提高自己的反偵查意識以及犯罪技巧。

並且在策劃犯罪後,購買有報導自己的報紙,复盤自己的犯罪流程。

這是他最愛看的書之一

警方在後來抓捕到張君後,也向重慶新聞媒體表示感謝,多謝他們沒在報紙上透露過多警方的行動細節,才讓張君更容易被繩之以法。

2. 張君也基本不坐火車實施劫案,原因有二:

第一,火車上沒法逃跑,跳車容易出事
第二,他是外地人,異地被抓了沒人幫忙撈

3. 張君作案的主要受害者通常是沒有什麼勢力、沒有什麼聲音的農民、婦女、服務員等等。

1994年,張君在重慶活動。他通過錢包厚度來選擇搶劫對象。這天,他遇到了一個賣挂面的農民當街數錢,後尾隨其進了偏僻的公廁,持槍實施了搶劫。


練了幾次手後,張君謀而後動的犯罪習慣開始走向大成。

在搶劫長沙友誼商城黃金櫃時,張君進行了三次踩點,把櫃檯的尺寸摸通透後,做出了1∶1的櫃檯模型,團伙分工演練多次,最後實施搶劫,搶得黃金飾品價值人民幣137.2萬元。

張君越乾越大,最後開始琢磨搶銀行。

最開始,他「 練手」的都是小儲蓄所,在搶劫套路越來越熟練後,張君盯上了運鈔車。

電影片段,真實情況和這個一樣

2000年9月1日,張君團伙在湖南常德匯聚,因錢財已揮霍一空,便準備搶銀行,這次的計劃堪稱天衣無縫。

首先,搶劫的常德農行江北支行是運鈔車的最後一站,同時周圍地形複雜,錢多又好跑。

其次,張君找到了之前打過交道的農行職員許軍,內鬼把銀行內部地形和盤托出。

接著,張君繪製了地形圖分發給同夥又多次演練,並給隊員總結出了一個二二一原則,即歹徒離警兩米遠,下手舉槍時間20秒,一槍擊中頭部解決問題。

最後,幾人乘坐張君搶劫的出租車離開現場。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次行動中,張君的下屬因太過激動,把運鈔車車門鑰匙擰斷了,運鈔車裡的錢一毛都沒搶到。

不過幾個人打死了經警搶走了兩把衝鋒槍,這兩把槍的價值在禁槍多年後的2000年極為珍貴,張君對這兩把槍親了又親。

從1983年17歲的張君進少管所,到2000年張君被捕,張君的犯罪史能夠橫跨十多年,主要原因是所有的目擊者都被他殺了。

4. 作案時,張君有一個原則,為了防止有人記住他的長相,就是他作案時,十米以內的人都要死。

1997年11月,流竄到湖南的張君團伙持槍搶劫了長沙友誼商城,這一次有兩個人被槍殺,其中一個正是因觸犯張君「 10米內到20米內不得有人」的原則被射死。

他的殘忍不止對外,對內也毫不遜色。

重慶6·19搶劫案中,下屬陳世清把桑塔納掛壞了,差點影響了計劃。

張君看在陳世清是自己老鄉的面子上,讓他砍斷一根腳趾作為代價。

有的隊友如果犯了大錯,張君則更是嚴懲不貸。

1998年8月,張君和自己的三個骨幹帶著一個為自己做過事的人來到山頂,用膠帶封上這個人的嘴,給他套上頭套,稱這個人出賣自己人,遂命令成員把他幹掉。

隨後幾人用釘錘等器械將其打死。

張君被逮捕後,人們才知道警方為了抓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排查流動人口150多萬人,對比指紋380萬枚、調查6263名出租車司機……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人民幣。

兩名新華社記者採訪了他,總結出了張君的幾個特點:

就像電影裡說的,吃完這頓,就想好了下一頓

張君團伙究竟可怕在哪裡?張君又是怎麼管理他的團伙的?

我總結了兩個詞彙,企業化經營,以及粉紅兵團。

二、粉紅兵團和黑幫KPI

張君的「 崛起」,離不開每個黑道江湖人士所謂的「 女人和兄弟」。

張君的情婦們,別名「 粉紅兵團」,在他的犯罪生涯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

人民網的張君專題中,「 情婦」兩字出鏡率很高

張君情婦眾多,但張君卻「 管理」得井井有條。

他會根據情婦不同的身份和性格,實行不同的勾搭方式。

比如說妓女出身的嚴敏。張君採用金錢攻勢,配合甜言蜜語,迅速讓這個女人淪陷,這個妓女甚至願意把積攢的出台錢交給張君去買手槍。

嚴敏

而出租車司機全泓燕,則是在離婚後不久遇到了張君。

在出租車上,張君用30元的小費接近全泓燕並邀其共進晚餐,飯桌上,張君藉口想讓全泓燕教他學車,練車時打表,按價付錢。

這種好事全泓燕自然不會錯過。練車時,兩人難免肢體接觸,張君趁機試探態度。多天之後,芳心大亂的全泓燕便成了張君的女人,之後承擔起槍械彈藥運輸的職責。

全泓燕

以社交能力征服女人後,張君的真正意圖這才緩緩展開。

張君想建立一個粉紅兵團,讓他的情人們為他的犯罪大計服務。

在管理能力極強的張君計劃中,每個女人在滿足個人慾望的同時,還各自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比如說,1995年,張君在重慶渝中區實施搶劫。情婦嚴敏就負責蒐集信息。

情婦秦直碧膽子很大,1995年12月22日,張君和女扮男裝的秦直碧持槍搶劫了金店。

1997年,「 萬元戶」這個詞才開始消失

其他幾個情婦也是一樣,被愛情沖昏頭腦後,她們在張軍的安排下分工合作。

輕則負責過運輸彈藥、做偵察任務配合劫殺;重則參與過搶劫活動,甚至親手殺過人。

張君的團伙除了和性有關的「 女人」,就是具有千絲萬縷關係的「 兄弟」,避免警察混入團伙,與《教父》的家族經營模式十分相似。

趙正洪是張君女人胡某的姐夫
李金生的妹夫是張君的熟人
李澤軍是張君的侄子
陳世清、嚴若明是張君的老鄉
……

案犯嚴若明,張君老鄉

想要成為張君的兄弟,除了底子乾淨外,還需要兩個必要條件——「 敢殺人」和「 聽話」。

張君招募人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新人要殺一個人做投名狀。手上沾了血才有「 干大活」的勇氣,另外,他們也因為犯了殺人罪,無處可去,只能依從張君。

依托這種招人模式,張君前前後後招攬了十多個極度忠誠的人。

有了人手之後,就要開始進行「 企業培訓」。

張君小時候夢想做大將軍,長大後,張君對自己的手下,也推行了他所謂的軍事化管理。

給大家看看張君的培養體系。

幾乎每個要案,張君都會提前實彈演習、踩點、模擬推演,以此做到精確犯罪,甚至左右手在哪個地點要分別做出什麼動作,該開槍還是該裝金條,張君都有嚴密規劃。

根據張君的死刑判決書,他主導的第一次團隊實彈演習起始於1996年,在搶劫上海第一百貨公司重慶店黃金屋之前,張君與老鄉嚴若明進行了實彈演習。

1997年,張君為了搶劫長沙友誼商城金店,在實彈演習的基礎上,增加了摩托車駕駛的訓練項目,此後,摩托車駕駛又成了張君團伙的必修課。

對於不同科目,張君會拿著一個小筆記本對不同成員進行考核評分,比如說實彈演習,就要記錄打靶分數,1分最低,10分最高,成績高者會受到張君的嘉獎,成績差的,張君就會施以毒打,甚至殺掉。

在軍事化管理下,張君的下屬對他形成了近乎強烈的崇拜,這個團體的犯罪行動也被推向了高潮。

警察問都不說,跟洗腦一樣

張君逍遙法外了多年,與他個人命運和他的團伙能力有關,也與當時中國底層社會的大環境有關。

三、天不藏奸

犯人永遠是犯人,在審訊室裡,戴上手銬的時候,他們就什麼都交待了。

怎麼抓的就不說了,網上有很多

張君如此,東北喬四如此,《征服》中劉華強原型張寶林也如此。

張君

他們的結局如此一致,甚至穿過頭顱的那顆子彈,都像是同一顆。

2001年5月20日,張君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

他成了中國刑事犯罪史上的一個歷史文化符號,供後人警醒。

張君只是那個90年代黑色組成部分之一,相似的還有白天放《古惑仔》晚上放毛片的錄像廳、蹲在街頭巷尾一頭黃毛的混混、警告你不要亂跑小心人販子的老媽,以及在你同齡人嘴裡口口相傳的黑社會故事。

成倍增長的犯罪群體,是一個時代對上一個時代​​的總結。

中國經濟在1991年開始回升,四年內GDP從1991年的17681億升到了1994年的27502億,發展中心從第一產業不斷轉移。但代價是農改、城改等因素後的一億的流民。

再加上90年代下崗大潮,伴隨著蘇聯的解體,讓找不到工作的人倍感迷茫。

這批失業人口往往在「 文革十年」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心理畸形,沒有就業競爭力。他們缺少一個像三和一樣,能給老鼠人一口飯吃的地方,於是飢餓和愚昧讓他們選擇了犯罪。

當槍械與迷茫的失業群體相遇,二者便擦出了火花。

張君落網後,警察們搜查出了他的裝備,在那個警察人均小手槍的年代,張君團伙的手槍是標配,長槍更有20多把,彈藥數千枚。

這種匪徒比警察裝備好的景象,在那個年代隨處可見。

1993年9月11日上午,湖南省郴州市兩村械鬥,雙方動用了土炮、手槍、鳥銃等熱武器,約5000人參戰,死傷無數。

 

次年,廣西北海市兩村因掃墓引發械鬥。這次參戰人數高達18900人,從獵槍、砂槍到土炮、炮筒、雷管都有出現。

生活在這樣一個時間段的罪犯,他們除了槍什麼都沒有,他們只能搶劫,因為他們不知道停止搶劫後自己能幹什麼。

這就像是從高山之巔滾落的雪球,最後變成一次雪崩。

時代變遷,從九年義務教育到產業升級拉動就業,從福利保障到槍械管制,那些90年代的瘋狂景象,隨著你的長大漸漸消失。

以史為鑑,希望你從過去這段瘋狂的流氓史中,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現在的美好。

來源       X博士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