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淳剛 | 編譯·撰文
攝影:奧古斯特·桑德,亞歷山大·羅德琴科,多蘿西婭·蘭格,哈裡·卡拉漢,伊芙·阿諾德(中國影像),何藩(中國攝影),寇德卡,唐·麥卡林,大衞·霍克尼,索德克,莎莉·曼
奧古斯特·桑德:農場女人和她的孩子,1920-1925年
樹林邊,草地上,母女三人。
女孩很美,長長的辮子,笑得燦爛。
母親抱著小孩,看著鏡頭,
生活幸福的一家人。
這是肖像攝影之父奧古斯特·桑德的作品,
雖是擺拍,卻如此生動,
距今已經100年時間。
亞歷山大·羅德琴科:母親的肖像,1924年
前蘇聯攝影大師羅德琴科代表作之一。
母親用手扶著老花鏡,
頭上黑底白花的頭巾,
和明亮的臉龐形成強烈的對比。
臉部的輪廓異常清晰,
而她的兩只眼睛陷入黑暗中。
幾乎是一首凝練的詩。
多蘿西婭·蘭格:移民母親,1936年
最著名的母親照片,
代表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真正生活。
這位母親名叫Florence Owens Thompson,
她只有32歲,卻滿臉皺紋,
因為她要為7個孩子整日操勞。
為了工作,她背井離鄉,
帶著一群孩子游走在美國。
這是一張令人感動的「新聞照片」,
遠景的照片雖然不美,但更為真實,
因為她們住在用木樁支起的帳篷裡。
但這張照片是在暗房中動過的:
母親扶在木樁上的另一只手的拇指被去掉了。
多蘿西婭·蘭格:移民母親,加利福尼亞州,尼波莫,1936年
一家人住在簡陋的帳篷裡。
經濟大蕭條時期,
尋找工作的希望十分渺茫。
這組照片發表以後在美國引起轟動,
聯邦政府為加州尼波莫地區的失業者,
籌集了2萬磅的食品,
各地民眾籌集了24萬美元的救濟款。
《移民母親》更是登上國際攝壇,
成為不朽的經典。
多蘿西婭·蘭格:移民母親,1936年
這是《移民母親》的原圖。
可以清晰地看出,木樁上左手的拇指。
但拇指出現在那裡很突兀,
畫面不夠完美,
所以在暗房中糢糊化、移除了。
哈裡·卡拉漢:艾莉諾和芭芭拉,芝加哥,1953年
卡拉漢是美國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
他拍攝人體,只拍自己的妻子和女兒,
通過借助剪影或者戶外空曠的空間,
展現母女之愛,
更展現了人與世界的存在關系。
哈裡·卡拉漢:艾莉諾和芭芭拉,芝加哥,1953年
卡拉漢拍攝下巨大的水面空間,
女兒芭芭拉和妻子艾莉諾顯得很小。
這樣的畫面,帶著強烈的時間性和空間感,
其意義是多元的,不只是愛。
哈裡·卡拉漢:艾莉諾和芭芭拉,芝加哥,1954年
母女兩人出現在空曠的野外。
作為背景的自然成為了前景,
作為前景的人物成為了遠景。
芭芭拉和艾莉諾顯得更小更小。
三棵樹木漆黑,寂靜,清清楚楚。
這就是自然、世界、存在與愛。
我們知道甚麼是自然嗎?
甚麼是世界嗎?
甚麼是存在嗎?
甚麼是愛嗎?
哈裡·卡拉漢:艾莉諾和芭芭拉,芝加哥,1954年
母親和孩子,
赤裸著身體在牀上,
百葉窗射進來明亮的光芒。
畫面如此寂靜、神祕而又日常。
母親和孩子,
她們都是來到凡間的天使。
伊芙·阿諾德:剛出生的小孩攥住母親的手指,1959年
一個小孩剛出生五分鐘的場景。
母親伸出手,去撫弄嬰兒的小手,
而嬰兒無意識地攥住了母親的手指。
這就是愛。
這就是決定性瞬間。
這就是不朽的照片。
何藩:香港,1950-1960年代
何藩的攝影,光影極致,
更註重刻畫小人物的生活史。
兩位母親一前一後,背著孩子,
走在光線彌漫的樓道中,
好像出現在人生的舞臺上。
這樣的作品,簡單樸素,卻令人難忘。
何藩:香港,1950-1960年代
過去女人沒人給帶孩子,
只能用結實的布條把孩子綁在背上,
騰出兩只手來幹活。
這是一位漁民母親,
她們打漁為生。
寇德卡:吉普賽人,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
《吉普賽人》是寇德卡的代表作。
廣角鏡頭的使用,使畫面顯得異常飽滿,
同時影調凝重,顯得堅實有力。
兩個孩子一位母親,
形成牢固的三角構圖關系:
生存的關系,愛的關系。
唐·麥卡林:印巴邊境難民,1971年
一幅和《移民母親》同樣偉大的作品。
陷入戰火中的人們,生活艱難。
母親表情凝重,看著鏡頭,
孩子嚎啕大哭,鼻涕都流了出來。
危難中的母女,只能相依為命。
伊芙·阿諾德:重慶,1979年
一位母親正在門前的木盆裡洗衣服,
旁邊是她的三個兒子。
那個年代,人們住著瓦房,
衣著都很樸素。
牆上寫著當時著名的標語:
「打倒四(人幫),人民(喜洋洋)」。
伊芙·阿諾德:中國,在醫院生完孩子的母親回家,1979年
過去農邨的女人,
都需要到鎮上或縣城生孩子,
過幾天休息差不多了,就收拾回家,
坐在墊著被褥的架子車上,
家人拉著,孩子推著。
伊芙·阿諾德:武漢,軍人家庭在度假,1979年
一家三口的動人場景,滿滿的回憶。
那時城裡人度假,
更多是帶著孩子去公園裡游玩。
大多數人都來自農邨,
還沒有爬山涉水,去農家樂的愜意。
大衞·霍克尼:我的母親,1982年
藝術大師大衞·霍克尼以拼貼攝影而著稱。
霍克尼拍攝了很多張母親的照片,
然後重新拼接起來,
打破了攝影畫面的方形效果,
衍生出更多的意義。
兩只棕色的皮鞋是他的,
印證著他和母親的關系,
以及攝影師和被攝者的複雜關系:
我們到底看到了甚麼?
莎莉·曼:十二歲,1988年
12歲的女孩和母親相擁在一起。
母親懷孕了。
這張照片表達了甚麼?
愛的主題,
但又仿佛浸透著時光,帶著意味深長的惆悵,
生命的惆悵。
索德克:親吻即將出生的小弟弟,1980年代
一個孩子親吻著母親懷孕的肚皮,
他的弟弟快要出生了。
這張照片的構圖和立意都很完美,
表達著母愛,
更表達著孩子對母親愛,
對即將來到這個世界的弟弟的愛。
莎莉·曼:兩位新媽媽,1989年
女孩從小就會扮演母親,
因為母親溫暖、勤勞、偉大,
奉獻自己,從不索取。
甚麼是母親?
母親有時是一個具體的概念,
有時又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尤其是心理概念。
而「愛」,是一個永恆的概念。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