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年輕人最討厭的火鍋涮菜,香菜第三,誰排第一?

火鍋

吃甚麼,大概是全人類永恆的困擾。

沒辦法,好吃的東西可太多了。但如果有甚麼美食能收獲全國人民的一致認可,那必然是火鍋

而就在吃火鍋這件事上,各地也有自己獨特的風味,港式打邊爐、老北京涮火鍋、重慶辣火鍋……非要說哪種更好吃,大概可以吵上個三天三夜。

除了地方風味派系,新式火鍋也不按套路出牌。甚麼冰淇淋、臭豆腐,沒有甚麼是不能下鍋涮的。看著火鍋店裡的年輕人用調料包把清水變身濃湯,DT君深感這門飲食藝術的博大精深。

那麼,大家吃火鍋時都愛點甚麼?火鍋怎麼吃最好吃?我們翻閱了微博和知乎相關話題下的安利和分享,為你獻上這份《民選火鍋指南》。

話不多說,都在鍋裡

要選對火鍋,第一步先要看它的湯底。一碗火鍋對不對味兒,全在這鍋湯裡了。

街頭巷尾的火鍋店也深諳其道,紛紛打起鍋底牌,甚麼紅顏花膠雞、胡椒豬肚雞,不僅味道要鮮美,底料要豐富,還得從功能性上延伸拓展,用美容養顏、滋陰補腎鎖死老饕們的胃和心。

從網友們對火鍋鍋底的口味偏好來看,番茄鍋以絕對優勢穩居第一。其次是牛油、麻辣這類川渝火鍋的經典味道。

雖然在四川人眼中,不辣的火鍋根本不配稱為火鍋,但對大部分口味清淡的朋友來說,火辣辣的紅湯總是令人望而卻步。不同於清湯的寡淡,牛油的厚重,酸酸甜甜的番茄濃鬱而不失鮮美,成為廣大不吃辣朋友們的不二之選。尤其在開吃之前先喝上一碗湯,整個胃裡都浸潤著番茄的鮮甜。

另一方面,抖音等社交媒體催生出各種火鍋花式新吃法,讓番茄鍋成為火鍋新玩法的最強陣地。不論搭配牛肉粒,還是打個雞蛋變身西紅柿蛋花湯,番茄鍋不斷解鎖新鮮吃法,任誰吃過後不誇贊一句鍋底界YYDS!

如果說鍋底是火鍋的靈魂,那一碗逆天好吃的火鍋蘸料,則能直接拔高食客們對美味的認知。雖說「看鍋下蘸碟」是吃火鍋的基礎哲學,但大家心中總有各自鐘愛的調味偏好。

上榜的火鍋蘸料主要分為兩個派系——以芝麻醬為主的北方派,和以香油為主的南方派。在我們採集到的數據中,雄霸北方火鍋調料盤的芝麻醬,以第一名的優勢擊敗南方油碟,成為最受歡迎的火鍋蘸料。

麻醬作為北方系蘸料的標配,幾乎就是一整碗調料的全部。北方人愛吃芝麻醬,起初是由於芝麻醬的濃厚可以包裹住羊肉的腥膻味,這種習慣發展到今天,已經演化成了萬物皆可蘸麻醬的風味哲學。

芝麻醬拌上腐乳、韭菜花,再撒上些蔥花和香菜,這樣的香潤溢滿咽喉,就是每一個北方人再熟悉不過的經典配方。

而以川渝火鍋為代表的南方辣火鍋,則鐘愛油碟調味。溫油搭配香菜、蒜泥、蔥花,不僅完美中和了辣鍋底的嗆口感,還能起到降溫作用。

雖然年輕人在火鍋吃法上奇招百出,但在調醬汁方面,我們並沒有發現甚麼特別奇葩的玩法。這也可能和火鍋店自備小料有關,如果真的任由年輕人隨意發揮,恐怕牛油果泥、番茄醬都按捺不住出場,火鍋餐廳要變身黑暗料理集結地。

點菜,開吃!

說了這麼多吃火鍋的準備工作,我們正式來到了幹飯環節。雖說萬物皆可涮,年輕人在吃火鍋的時候,到底更鐘意甚麼菜品呢?

我們統計了網友們在知乎和微博相關話題下的留言,繪制了一份最受歡迎食材圖譜。

和傳統認知一樣,在最受網友歡迎的葷菜中,毛肚、牛肉、蝦滑等都是火鍋店必點菜品。毛肚是重慶火鍋的代表菜,對無肉不歡的年輕人來說,新鮮毛肚最美味的吃法,莫過於丟進辣鍋,七上八下的沖涮。即使不能吃辣,放進芝麻醬裡滾一圈,也另有一番風味。

牛肉就更不用提,在潮汕火鍋火遍全國的勁頭下,年輕人對牛肉各個部位的吃法均有研究,吊龍軟嫩、匙柄緊實、肥胼肥美……這份對牛肉火鍋的熱愛,讓沒見過牛的年輕人靠吃自行修煉成牛肉品鑒專家,也讓草原上的牛聞之傷心。

鴨血、鴨腸、黃喉、腦花等也紛紛上榜,如果你是面對菜單選擇困難的天秤,那太好了,不妨參考這份我們為您甄選的民選指南,保你一定不會出錯。

讓我們再來看看蔬菜,土豆、金針菇(屬於菌類蔬菜)味壓群雄,成為最受歡迎的蔬菜TOP 2。出乎意料的是,印象中被不少人深惡痛絕、唯恐避之不及的香菜,在網路上卻收獲了不少贊聲。

沒辦法,在反香菜聯盟浩大的聲勢下,香菜愛好者們仿佛沉默的大多數般失去了聲音,就連在網路上安利香菜,都透露出一股猶疑和不自信的態度——「香菜我能吃幾碗,吃到服務生看我的眼神都不對了」。

而在葷蔬之外,被安利最多的主要是豆腐、腐竹等豆制品,和油條、寬粉、麻花等主食。

火鍋煮麻花,乍一聽仿佛出自炸廚房組的暗黑烹飪,實際上是被網路美食家強推的寶藏吃法,被火鍋湯汁浸泡過的小麻花「外嫩裡酥」「驚為天人」,讓人直呼「沒吃過的人不會懂」。

說完了大家愛吃的菜,我們再來看看吃火鍋有甚麼可能踩坑的地方。

可能會有人說,火鍋能有甚麼不好吃的,下鍋涮不就行了?你別說,還真有。在吐槽難吃這個環節上,年輕人也是卯足了馬力,恨不得掃空各大火鍋店的「難吃」貨架,為民避雷。

總體看下來,受吐槽的難吃菜和被力薦的好吃菜有不少重曡。

就拿網友眾選第一的土豆來說,愛吃的人認為「土豆片是最適合重油重麻辣的菜品了,喜歡吃爽脆一點就早點起鍋,喜歡耙軟一點就多煮一會兒」,不喜歡的人吐槽它「煮著煮著直接變成一鍋糊糊」。

看來就算是包容性極強的火鍋,也難免眾口難調。如果沒法完美安排下菜順序和起鍋時間,嫩豆腐也難逃變成豆腐渣的命運。

而總結大家吐槽的理由,這些被批評的菜品都有一個最令人頭禿的共同特點——一不小心把整個鍋都毀了!土豆糊鍋底、腦花搞混湯、丸子掉渣、香菜味大……食材們可以獨自不美麗,但不能憑一己之力搞壞整鍋湯。

畢竟大家都在一個鍋裡吃飯,連點外賣都要備註三遍「不要香菜」的朋友們,怎麼能忍受香菜擁躉們肆無忌憚的愛。除非找到口味相似的朋友一起恰飯,香菜、折耳根便可毫無顧忌地哐哐下鍋,哪怕隔壁桌眉頭皺到要求換桌,自己快樂就好。

畢竟吃火鍋,最重要的是開心嘛!

吃火鍋,配甚麼飲料最爽?

要想在翻騰的火鍋裡找到最快樂的歸宿,沒有一杯清爽解膩的飲料怎麼能行?而公認和火鍋最搭配的飲料,就是年輕人最愛的肥宅快樂水。

在網友們選的火鍋最配飲料TOP 10中,可樂、雪碧和廣義的汽水都得到了大家的青睞。年輕人對肥宅水的愛不分時間場合,而在火鍋的刺激下,這種感情越發濃烈。尤其當搭配辣味火鍋,食物的辛辣與二氧化碳產生化學反應,濃重而愉快的刺激感沖擊著口腔每一個細胞,帶給你餐桌上最刺激的快樂密碼。

酸梅湯和涼茶分別排在飲料榜的二、三位。火鍋桌上,滾燙的水汽燻蒸著熱鬧氛圍,不僅滋味上頭,也極容易上火。一碗酸酸甜甜的酸梅湯不僅生津開胃,還能起到清涼去火的功效,是年輕人首選的降火神品。

另一方面,海底撈帶火了火鍋+酸梅湯這對神仙組合,不信去問問,有多少常駐海底撈的年輕人是沖著酸梅湯上頭就知道了。

豆奶、啤酒、奶茶、酸奶等也都是火鍋餐廳的常客,前提是在前綴裡加上一個(冰)字。熱辣火鍋搭配冰鎮飲品,夏天保你吃得酣暢淋灕,冬天裡也能教你參透美味的極致。

寫在最後

年輕人喜歡吃火鍋,不光是喜歡火鍋的味道,更是喜歡那種好友相聚、談笑自如的氛圍與心情,那種對酒當歌的人生態度。

就像易中天說的,火鍋不僅是一種烹飪方式,也是一種用餐方式;不僅是一種飲食方式,也是一種文化糢式。

希望這份民選火鍋寶典能夠幫助到你。如果沒用處,就權當了解一下網友們的口味。說到底,就算每天嘗試一種火鍋,一個月可能也沒辦法嘗遍大江南北的火鍋美食。

火鍋這麼好吃,擇日不如撞日,不如現在就打開日程表,看看今晚的安排,約上朋友們一起吃頓美滋滋的火鍋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T財經」(ID:DTcaijing),作者:金花鼠,數據:龍龍龍,編輯:唐也欽,設計:張燦。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