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原
央行的論文火了,只因為他說了一句話,文科生太多,會容易掉入東南亞國家的中等收入陷阱。很多人狂批,因為很多人就是文科生。
不好意思,我也是文科生。不過我深以為然。
文科是指什麼?指的是人文社會學問。
我之所以不說科學而說學問,是因為人文社會學問中,是科學的東西太少。
政治學是科學嗎?不是。他是政府學,是一種經驗學問,他沒有邏輯的必然性。所以政政治學教授,大多是胡說八道,而政治評論,大多也是荒腔走板。
心理學是科學嗎?不是。他也是依賴猜測和經驗的學問,不過是猜測人們的心理活動,有什麼邏輯上的必然嗎?沒有。經常變成女生八卦的內容而已。
我可以列舉一堆,大多數人文學科,都是隨時處於變化過程中,往往叫作百家爭鳴,誰的都對,誰的都不對。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文學科不追求概念的精準,更不追求概念後面的邏輯分析。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爭論甚至分歧,就是源於概念的不精準,不對概念和名詞進行精準的邏輯分析導致的。
有這麼嚴重嗎?當然有,這個問題太過龐大,我就列舉一些世界上爭議最多的一些詞彙來說明這個問題。
先說個最敏感的詞:民主。
什麼叫民主?人民當家作主。這詞文科生最喜歡了,但要是理科生,就要進一步追問,什麼叫人民?人民是指所有的人嗎?
如果人民是指所有的人自己作自己的主,那民主如何會成為一種政治制度呢?既然每一個人都作自己的主,那就不需要政治制度了呀。
再繼續追問,什麼叫當家?家是什麼?家是國家。國家又是什麼?
國家是一個區域,還是一個組織,還是一個社團?
文科生就懵了,最後想了想,國家是一個區域,也是一個所有人共同成立的社團,這個社團有一個管理的組織,叫政府,有時國家也指政府。
那理科生進一步追問。
那民主是不是就指所有人都可以作政府的主?都可以做這個共同社團成立的主?
文科生又傻眼了。
不是啊,民主是指所有人採取投票的方式來決定這個共同社團或是政府的事務。
理科學生就問了
我懂了,你指的民主,並非所有人作自己的主,而是指所有人形成一個規則,採取投票多數決的方式來決定共同的事務。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文科生,因為要反映大多數人的民意啊?
理科生接下來又要問了:
第一,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就是對的?對與錯,與人數多少有什麼關係?一件事對與錯的判斷標準為何會與人數多少有必然的邏輯關係。
第二,我們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假設一個地區有10000個人,100人一個選區,採取簡單多數模式選舉,每一個選區選出一個人。再假設,每一個選區的選舉結果都是51%:49%,最後當選100人成為議員。這100個人代表了51%的民眾,然後這100個人就某一事件的決策再進行投票,投票結果也是51%:49%。這道數學題的結果就出來了,最後這件事情是由1000×51%×51%=2601人決定的。
根據這個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題,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民主代議制不能代表大多數人的意願。
文科生只能目瞪口呆,徹底傻眼。
你看文科生覺得天經地義的知識,被理科生簡單幾個問題就得啞口無言。
再比如:權利與權力
文科生經常說權力不能私有,權利不能公有。
理科生就馬上要追問了,什麼叫權力?
大多數文科生這個問題都回答不了,只能含混其詞,是一種影響力,是一種強制他人的能力,比如政府有權力,企業領導有權力。
理科生就需要繼續追問,你這個詞的來源是什麼,最原始的詞義是什麼?
文科生一查英文,權力叫power,是暴力的意思。
那誰擁有暴力呢?政府。那理科生馬上就可以反擊他的第一個定義,既然是暴力,那企業領導會使用暴力嗎?既然企業領導沒有使用暴力,那他對員工發號施令,就不是權力了。不過還沒完,理科生還要追問,既然權力是暴力,那搶劫犯也用暴力,為什麼你不會認為搶劫犯有權力?
文科生想了想,那應該叫作合法的暴力。理科生又要問題,如果是合法的暴力,那美國人家里個個有槍,擅闖家門者可以擊斃,這叫權力嗎?文科生又傻眼了,想了半天,只能說,那是指政府的暴力。
理科生再一次追問,暴力不能分類嗎?暴力應該有兩種,一種叫侵犯性暴力,另一種叫防衛性暴力。權力到底是哪一種暴力?
文科生徹底懵了。理科生則進一步對概念進行分析。
美國政府徵稅,就是侵犯性暴力,因為他是以暴力為背書,不交會坐牢,但是交了並不能一定給你什麼,所以是侵犯。但這與搶劫不是一回事,因為搶劫有風險,有後果,會判刑,但美國政府的稅官沒有後果。結論,美國政府是建立在免受懲罰的侵犯性暴力的基礎上的。權力就是免受懲罰的侵犯性暴力。
理科生進一步追問,為什麼美國政府以暴力為背書收稅就能免受徵罰,而搶劫犯搶錢卻要坐牢呢?
文科生緩過來一口氣,這個我知道。因為人民與政府之間簽了契約,偉大的思想家盧梭說,人民組織起來共同簽訂契約,授權政府擁有權力。
理科生兩眼一瞪,契約在哪,拿來我看看?
文科生嚇一跳,是啊,契約在哪呢?文科生開始發狂了,簽了,就是簽了! !
理科生一眼冷漠地看著他,有,你就拿出來,沒有你就別逼逼,你不能想像一個契約。
理科生進一步拿另一個概念來問文科生,什麼叫腐敗?
文科生來勁了,這個我知道,就是用權力尋租,就是出售權力,用權力換錢。
理科生問,好的,按你這個定義,哪個地方腐敗最嚴重呢?
文科生哈哈一笑,這還不簡單,西方政府明顯很清廉嘛,最腐敗的是發展中國家。
理科生進一步追問,既然是用權力換錢,那民眾通過選舉通過有利於自己的福利制度,這是不是將手上的權力通過政客換成錢,這是不是腐敗?
文科生一聲大喝,選票不是權力,是權利。
理科生一拍桌子,前面權力的定義討論過了,選民可以將自己的意志變成不受懲罰的侵性性暴力,這可不就是權力嗎?選民可以決定收稅及收稅的高低。
選票就是一種權力,既然是權力,那使用他獲得了征取富人的稅收用於窮人的使用,這就是一種腐敗,發達國家大量的福利制度,有那麼多窮人可以不勞而獲,這也是一種腐敗,而且是大面積巨大金額的腐敗。既然是腐敗,都應該一起反對,錢被腐敗掉了,被一個人腐敗掉還是被多個人腐敗掉是重點嗎?不是。
文科生蒙了,這可顛覆認知了,只能負隅頑抗。
窮人難道不應該得到救助嗎?
理科生立馬又追問,什麼叫窮人?窮是一個數值嗎?如果財富多少是一個數值,多少錢才叫窮?既然窮是一種財富多少的衡量標準,你定一個標准出來。
文科生又傻眼了只能強辯。
那那那,窮人是相對值,是一個國家裡錢更少的人。
理科生繼續追問,既然窮人是相對值,假設他有一百萬美元,但在這個國家裡是錢最少的那一批人,為什麼他就要別人一定去幫助他?
文科生無言以對,只能推翻相對定義,轉向絕對定義。
他說,聯合國有定義啊,人均日消費低於多少錢就算絕對貧困。
理科生再一次問,按這個標準,歐美是沒有窮人的,那這些通過選票搞福利制度的人就不是窮人了,且不說窮人是不是就可以搶,但至少以你的定義,歐美國家就不是窮人在搶富人的錢,而是一群人在相互搶!
文科生徹底暈了。
理科生呵呵一笑,明天要繼續辯論麼?繼續概念論證嗎? (注:文理科生只是像徵,邏輯能力的代表
玩個小遊戲,打賞超過200人,就繼續,金額隨意。
來源 古三古四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