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裡的李師師:徽宗南逃之後她被欽宗抄家了

史書裡的李師師:徽宗南逃之後她被欽宗抄家了

文: 齙牙趙  

前天寫作文的時候因為寫了《水滸傳》裡的幾個女性角色,有不少客官都提到一個著名的人物——李師師

在這部小說裡提到的這麼多知名女性角色中,李師師幾乎算是唯一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而且她的職業、工作地點、社會關係等,差不多都跟小說裡描述的一樣。

李師師雖然有錢、社會關係也算高端,但是畢竟因為身份所限,無法被列入正史。同樣,也因為她的身份,在後世的很多歷史題材的小說裡經常出現,於是就被很多人當成了真實的歷史。

眾所周知,我的主業是讀宋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歷史上真實的李師師。

李師師生活在北宋末年宋徽宗宋欽宗兩朝,可以說見證了北宋王朝從極盛到迅速衰亡的過程。關於李師師的出生年份,民間有一些考證,甚至有人說到她出生於1062年。

很明顯,這樣的說法是把兩個同名的人混淆了,因為以宋徽宗的品味,不到四十歲的他,是不可能喜歡一個近60歲的老藝人的。圖大姐姐什麼?德藝雙馨嗎?

所以另一種說法相對靠譜一些,李師師出生於1090年前後,跟宋徽宗如膠似漆的時候大約二十多歲。

雖然這個年紀跟宋徽宗喜歡的少女有些不太匹配,但是這個年紀的藝術修養和演唱技巧,應該是十多歲的少女比不上的。

可能這就是最吸引文藝青年宋徽宗的地方。

不出意外的話,「 李師師」是一個藝名,有人說「 師師」這個名字是因為佛教的原因。

我覺得不太可能,因為宋徽宗不喜歡佛教,道教。 《宋史·徽宗本紀》記載,宣和元年正月初八,徽宗下了一個命令,把佛祖改名為「 大覺金仙」,其他的菩薩、羅漢等改名為「 仙人」「 大士」等。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臘月初八是釋迦牟尼成道日,宋徽宗選在這一天之後的整一個月給佛祖改名字,可見他對佛教的怨念還是挺深。

如果李師師的名字是這麼一個充滿佛教意味的含義,那麼宋徽宗要么不喜歡她,要么給她改名。

他連佛祖的稱號都改,別說李師師這麼一個倡優了。

有一本記載北宋末年開封城市佈局、風物人情的書,叫《東京夢華錄》,是目前為止公認的比較準確和詳細的文獻,詳細得幾近囉嗦。

在這本書的「 京瓦伎藝」章節裡,就提到了李師師,說她尤其擅長小唱。

小唱就是酒宴開始之前唱小曲,也就是柳永詞裡的「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種唱法。在書中,作者孟元老一共提了四個擅長小唱的名角,李師師排名第一,剩下的三位是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

所以,大家看到《水滸傳》裡的「 閻婆惜」,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了?

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來,在當時的開封,李師師的知名度的確非常之高。

李師師和徽宗的關係好,這幾乎是篤定的事實,但是好到什麼程度,誰也不知道,只能由著小說自己演繹。

成書於南宋的《李師師外傳》記載非常詳細,但是裡面的很多細節經不起推敲,書裡說宣和四年徽宗特別迷戀李師師的時候,滿朝皆知,趙構的母親韋妃還私下勸諫過徽宗。

趙構的母親韋皇后其實一直都不得寵,《宋史·后妃傳》記載,大觀二年她才因為生下了趙構這個兒子,被例行封為修容,屬於后宮的第十三級別,此後也沒得到過徽宗的寵幸,一直都是慢慢熬資歷。直到靖康元年趙構主動申請去金營當人質,她才被從婉容越九級提拔為賢妃。

所以,宣和四年,韋皇后是沒有資格、地位、膽量、機會去私下勸諫徽宗的。

李師師的富裕程度應該超乎我們現在人的想像。

靖康元年正月十五日,開封城被斡離不圍攻,宋欽宗決定拿錢保平安,於是下命令要求開封的有錢人湊錢。

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其中有一道尚書省的命令甚至專門提到了將李師師抄家。

這時候,徽宗已經帶著親信南逃避禍,失去了靠山的李師師當然無法躲過這場災禍。不出意外的話,曾經在京城倡優中家財數一數二的李師師(另一位是趙元奴),在這一次抄家中損失極其慘重,應該沒留下什麼值錢的東西了。

覆巢之下,沒有完卵。

關於李師師的結局,有三種說法。

一種說法來自剛才提到的《李師師外傳》,說靖康二年張邦昌為了獻媚撻懶,將李師師獻給金兵,李師師痛罵張邦昌一番之後吞金自殺,非常有氣節。

這種說法很明顯是為了反襯張邦昌的形象,因為開封城破的時候張邦昌一直在金兵那邊當人質,直到被金人扶持為傀儡皇帝才進城,根本不可能在城裡幫金兵搜刮美女。

另一種說法來自宋人的幾部筆記,說她被抄家以後逃難到了長江流域(湖南、江浙等),嫁給了一個商人。

甚至後來還有人見過她。

第三種說法,就是李師師在被金兵俘虜北上,老死他鄉。

在沒有確鑿史料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從常理來分析。

靖康元年被抄家之後的李師師,一夜回到「 偽名媛」的經濟條件。開封人心惶惶,徽宗回來之後也無暇照顧她,可能還要面對其他仇家或者小人的報復。

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李師師南下長江流域,找個有錢的老實人嫁了,是最可靠的結果,畢竟是徽宗皇帝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再說了,你看水滸傳裡,金翠蓮、閻婆惜、宋玉蓮、白秀英等賣唱女,都是在開封混不下去之後離開京城,想在三四五線城市找一個接盤俠。

所以,儘管《宋史·欽宗本紀》記載,金兵帶著徽欽二宗北上的時候也把開封城的倡優全部劫走,我還是傾向於李師師南逃,躲過了這一劫。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說李師師被抄家之後,被安排出家當了道士,不在金人索取的倡優名單之中。

這種說法其實也只是一個美好的祝愿而已。

宋代被安排出家的女道士,大都是犯了錯誤的皇后、貴妃級別的人,比如仁宗郭皇后、哲宗孟太后等等。

李師師一個毫無品階的倡優,想要朝廷下命令讓她去當道士,怎麼說呢?

不夠這個級別。

來源     英俊的齙牙趙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