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裝過屎的碗洗乾淨也沒人用,大腸卻會被洗乾淨吃?

大腸

為什麼裝過屎的碗洗乾淨了也不會有人接著盛飯,而裝屎很長時間的大腸卻會被洗乾淨吃?

小編剛讀到這個看似粗魯的問題的時候其實內心是充滿拒絕的,但看完大家充滿「哲學」意義的回答之後,腦子裡都是對於「預期」和「價值」的辯證思考……

答主:壯貓咪attorney

如果一個基督徒在禮拜的時候天天醉酒,你會覺得他違反教規;

如果一個酒鬼業餘禮拜,你會覺得人家心誠。

好人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修成正果;

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裝過屎的碗,便不能再裝食物;

但是食物(大腸)和屎在一起,卻可以吃。

本質上的原因,是你首先把它當做什麼。

你是一開始把她當做基督徒,還是酒鬼。

是好人,還是壞人。

是食物,還是屎。

你心理把它/她/他當做什麼,就有了不同的預期。

便會出現不同的行為。

這便是期望管理。

大腸

之所以裝過「單純的屎的」碗,已經不能稱為碗,是因為已經大大低於我們的期待了。

而裝過屎的大腸,還可以稱為食物,是因為和我們期待「豬大腸可以吃」相符合而已。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讀到研究生和博士仍會跳樓?

明明他們已經比專科生、本科生好很多了啊,明明他們再差也比一部分人高啊。

因為沒有達到期望而已。他們自己的期望,讓他們無法接受。

他們覺得,研究生、博士應該是一個好碗,至少上面應該裝著大腸

結果卻因為外界是屎而難以下嚥。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碗,裝進去的東西可能是屎,也可能是大腸。

如果預期和現實反差太大,shit happens

碗便會碎,人就會跳樓。

管理自己的預期,把屎當成大腸,洗洗便能好受得多。

如果你覺得這個回答還是太哲學,可以再看看下面這個。

答主:大可

今天和老婆一起出去吃肥腸面,看到碗裡肥腸,突然就想到這個問題。

然後我就開始了我的表演,給老婆講裝屎的碗和裝屎的肥腸,順便不經意地提起我在知乎學到的「錨定效應」等名詞,還有諸如碗去裝屎是烈女失貞而肥腸洗淨是浪子回頭什麼的,以示我思想的深度。

沒想到她完全沒有被我深刻的思想所折服,在淡定地吃完一截肥腸後,她實名反對我的觀點,一如既往地表示我說的都是屁。

她又挑起一根肥腸,指著它說,為什麼我們明知道它裝過屎,還要費這麼大力氣把它洗乾淨,去除味道,做成食物?

那是因為它好吃啊,所以它值得啊!

為什麼碗裝過屎就不要了?因為現在碗便宜啊,幾塊錢的東西,丟了就丟了唄。隨便換個稍微貴點的東西,比如手錶什麼的掉進馬桶了,不是照樣撈起來繼續用嗎?

還什麼烈女失貞浪子回頭的,如果村里只有一個女的其他全是光棍,管她失不失貞都照樣一堆人當舔狗;要是那個浪子就是個偷雞摸狗的隔壁吳老二,他回不回頭誰會在乎?

然後她總結陳詞:

只要你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就算你還有一堆毛病,大家也會想辦法原諒你幫你改進;可如果你可以輕易就被取代,那你只能祈禱不要犯下一點點錯誤。

我一如既往地迅速敗下陣來,開始低頭默默吃麵……

來源       知乎日報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