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齊秦、李宗盛…30年前的歌,都很浪漫(1)

鄧麗君

作者:張先森

2019年,滾石唱片時隔34年,首次公開了《明天會更好》的官方高清MV。

2020年,再去這首歌,前奏一響,時光仿佛倒回純真的80年代,聽懂的人或許都已經老了吧……

那是1985年9月,為了迎接「世界和平年」,台灣樂壇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愛心,華語流行音樂史上最著名的合唱曲《明天會更好》由此應運而生。

該曲匯聚了港台各地20多家唱片公司及60多位歌手,羅大佑、李宗盛、蘇芮、費玉清、齊秦……

這是台灣樂壇前所未有的一次絕響,直接促成了大陸百名歌星演唱《讓世界充滿愛》;這也是華語流行音樂最具人文氣息的年代,今天我們就把那些散落在記憶深處的歌聲拼湊起來,以饗讀者。

篇幅有點兒長,且邊聽歌邊回味那個年代的美好吧。

01

上世紀7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迅猛,流行歌曲也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成為華語流行樂壇的繁盛之地,一批音樂人在這一時期崛起,劉家昌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巔峰期,劉家昌一年創作超過20首作品,代表作有《梅蘭梅蘭我愛你》《一簾幽夢》《月滿西樓》……

劉家昌還將一大批歌手帶入行,成為劉文正、費玉清、陳淑樺、甄妮等巨星背後的「教父」。他帶的第一個學生叫尤雅,她演唱了他的《往事只能回味》,竟然在台灣創下了400萬的銷售記錄,要知道當時台灣人口不到2000萬。

另一位標杆式人物左宏元,他的得意門生則是鄧麗君。他為鄧麗君定製了獨樹一幟的音樂風格,戲曲的腔,民歌的調,流行音樂的軀殼,鄧麗君的歌聲先是風靡港台和東南亞,80年代又飄向大陸,代表了那個年代的自由和浪漫,也撫慰了全球華人的心靈。

在鄧麗君的諸多經典中,最與眾不同的當屬《淡淡幽情》,專輯裡的12首歌皆改編自中華經典詩詞,傳統文化在流行歌曲的包裝之下竟如此天籟,除了王菲翻唱過幾首之外幾乎無人敢嘗試,因為有些經典註定是無法複製的。

六七十年代的華語樂壇,若說還有一個人能和鄧麗君一樣紅的,那只能是鳳飛飛。

窮苦出身的鳳飛飛,創造了那個年代最大的造星神話。尤其在和劉家昌合作時期以及瓊瑤電影時期,曾一年內發過十幾張專輯,發片速度令人咋舌。

鄧麗君、鳳飛飛、劉文正同框

鳳飛飛的嗓音和顏值天賦都不突出,好比台灣人的鄰家小妹,靠著廣泛的風格和出色的颱風老少通吃,一路從70年代紅到90年代,堪稱濃縮版的台灣流行音樂發展史,就像台灣社會觀察家詹宏志說的:

「台灣人心目中的台灣,可能是:城隍廟、擔仔麵、魚丸湯和鳳飛飛。」(待續)

來源:視覺志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