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傳姐
江西男青年為何難娶媳婦?
狗都殺了,何況是女性!
——家傳
江西殺了條狗,全網嘩然。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江西人還殺女嬰呢!
在那場全球惟一的人口計劃中,多少江西女嬰死於父母之手,至今都是個謎吧。
一 無害化處理?
虐殺寵物狗的視頻
以防疫為名,不經主人同意,江西上饒將寵物狗虐殺的新聞,近日引發了人們的極度不適。
雖然我不養狗,也不否認中國有些養狗人士的確缺乏相應的素質。但不可否認,哪怕是一塊木頭,也是私產,處理得經過主人的許可。何況,人與動物之間,其實是會建立一定的感情聯繫的,怪不得有人事後悲鳴:敢這樣對待我的狗,我要跟他拼命。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江西方面不得不承認錯誤,
經核實,舉報留在家中的「隔離寵物狗疑被撲殺」的網民所在小區為防疫封控區,需對居家環境進行全面消殺。
社區要求居民前往集中隔離點時不鎖門,當防疫人員上門消殺時,發現其家門已鎖。工作人員隨即聯繫轄區民警,在民警的見證下,開門進行消殺。但現場工作人員在未與該網民進行充分溝通的情況下,將寵物狗進行了無害化處置。
通報稱,目前西市街道辦已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調離相應崗位,並責令向當事人誠懇道歉。
什麼叫無害化處置?我們的官員們,平時一套一套的空話套話,一到輿情發生,定然口吐蓮花,什麼休假式治療啦,躲貓貓死啊,金句迭出。
這句「無害化處置」,讓人浮想聯翩,敢情不處置就是有害?或者換句話,人和寵物皆有害,但人不能隨便殺,只能隔離,而寵物則能殺,所以就「無害化處置了?」
二 殺女嬰算什麼處置?
其實,在江西一些地方,人也是可以「無害化處置」的。
在生育計劃最緊的那些年頭,江西溺殺女嬰的風氣,一直領全國之先。理由其實與這次殺狗差不多:多餘之物,無害化處置。
今年東京奧運會女子100米蝶泳冠軍,加拿大人瑪姬·麥克尼爾(Maggie MacNeil),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游泳隊,是一張江西人面孔。她的幸運在於,沒有被一生下來就溺死,而是拋棄。
冠軍與養父母
前段時間,響應《關於開展農邨青年婚姻關係調研的通知》,多地在今年下半年進行了農邨青年群體的婚戀及生育調研。其中湖南湘陰以「鼓勵女青年留家鄉」的「保被窩工程」脫穎而出,成為笑談。
江西雖然沒有相應的政策,但九江的「彩禮貸」,則在之前就已經名震華夏四海,只因江西的婚娶難,可能冠於中國。
江西性別失衡到什麼程度?一位初中學歷的江西籍女生離婚後,回鄉相親的對象全是比她年齡小的大學畢業生。
當年溺女嬰有多瘋狂,今日娶妻就有多難。
三 承認不行需要多大勇氣?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越窮的地方,越是聽不得輿論批評?
就如同那句老話:新聞有多乾淨,社會就有多骯髒,反之亦然。
越窮的地方,見過世面越少,越容易一遇事就動作變形,亂作一團。
中國人最怕亂,可你發現沒有,最怕亂的人民,其實最容易亂。出現幾例感染者,已先自行潰亂,何談秩序?
人們可以稍微回想一下,自去年初以來,除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多少地方的社會和法治秩序已經被嚴重破壞?
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這是老威廉·皮特1763年的一次演講——《論英國人個人居家安全的權利》時講的。
如今,我們雖已承認私產,但一到疫情期間的江西,什麼私產!人人不得閉戶,供防疫人員自由出入、擊殺活物。
如果說疫情初起時稍有慌亂尚情有可原,如今是防疫常態化期間,一味地高喊「戰時狀態」,秩序全然亂套,不是見識短淺、不知敬畏,又是什麼?
其實,也不是無所參考啊。今年1月21日,當上海黃浦區發現疫情居民需要隔離時,寵物可隨主人一起隔離。
2021年9月17-18日,國家在上海召開全國新冠疫情防控經驗研討會,強調「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學習借鑒上海等地經驗。」
狗都能學會,但有些人就是學不會。不但學不會,還不承認人家比自己強!
四 自證污濁
這不是江西在疫情中第一次高調了。先是鉛山縣,所有交通信號燈全部「紅」了——全縣人民直接無路可走。
就此,處於長三角的安徽《合肥日報》沒忍住,批評「無論是經濟發展水平還是社會文明程度,江西和上海的差距顯而易見,除了地理條件的不同,思想認識的差別也是重要原因。面對同樣的疫情防控事件,甚至在涉及人數上江西一個縣轄鎮要明顯小於人山人海的上海迪士尼樂園,但是處理起來卻是如此的高下立判。」
這可是揭了癩頭上的瘡疤,了不得了,江西網民排山倒海而來,直接淹沒了平日裡寶相*莊嚴的黨報《合肥日報》:編輯被「無害化處置」——批評、調離、道歉。
現在,倒是真用不著言語承認了,江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合肥日報》所言非虛!
江西這次的道歉,明顯是因為全國網民人數太多,他們的「無害化處置」能力跟不上,不然的話,怕也是會進行「無害化處置」的吧。
今日,我想再重複一次《合肥日報》的斷語:江西和上海的差距顯而易見,除了地理條件的不同,思想認識的差別也是重要原因。
這篇文章也會被「無害化處置」嗎?
來源 老幹體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