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不齊,也能當女神
圍繞著日本女生,總是有很多「未解之謎」:
身高一米七以上,為甚麼反而容易被歧視?
寒冬裡,為甚麼還能光腿穿短裙?
最近,隨著奧運臨近,東道主日本頻頻出現在新聞中。堪稱「當代列文虎克」的網友,又發現了一個盲點:
怎麼好多日本人,尤其是女生,牙齒都不齊?
01 牙不齊,不妨礙當美女
在日本,「牙不齊」幾乎不妨礙你當美女。
許多被公認為女神、美少女的明星,還有明顯凸出的「虎牙」,也就是因齒列空間不足或生長位置異常,造成的比左右牙要突出明顯、外形尖銳的犬齒。
比如,被日媒譽為「日本20世紀最後的美少女」的廣末涼子:
曾在「全日本國民美少女比賽」中獲得評委特別獎的上戶彩:
女子組合「桃色幸運草」的隊長百田夏菜子:
當然,牙齒不齊不是女明星的專屬,出演過《死亡筆記》的窪田正孝,因創造營爆火的和馬(日美混血),都有明顯的小虎牙。
相比其他國家明星「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整齊牙齒,日本人的這一特點,讓各個國家的人都感覺到了迷惑。
在被稱為國外知乎的Quora上,類似的問題屢見不鮮:日本人民的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在看有關日本的節目時,發現被採訪的日本人中,有30~40%牙齒都不齊。」
日本大部分民眾的牙齒狀況,很多都不盡如人意。
一檔東京街頭採訪節目裡,曾隨機挑選素人,問他們「給自己的牙齒打幾分」。
有兩位受訪女性,分別給自己的牙齒打出了4分和6分。
但當被問到是否有正畸的想法時,兩人卻異口同聲:
「從來沒想過。」
日本人從來沒想過整牙的一部分原因,是在日本整牙價格不菲。
牙齒矯正的價格,在50~100萬日元(約2.9~5.8萬人民幣)左右。
此外,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原因:日本人並不覺得不整齊的牙「很醜」,可能還有特殊的美感。
甚至,還發展出了特有的「虎牙文化」。
在日本,這種因為牙列不齊、「擠」出來的虎牙,叫做やえば(八重齒),字面意思是「多層」或「重曡的」牙齒。
「八重齒」的典型代表,當數AKB48前成員,板野友美。
她曾因為可愛的虎牙,被譽為「虎牙少女」「虎牙女神」。
後來,她的虎牙因為整牙而消失不見,還惹起一大波「爺青結」的哀嚎。
有網站針對日本男生在女性牙齒方面的偏好,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
相比於整齊的完美牙齒,一半以上的日本男生更喜歡不齊的、可愛的虎牙。
這並不是「不覺得漂亮,只能說可愛」之類的口是心非。
追捧不整齊的牙,他們是認真的。
在這種審美觀影嚮下,甚至有牙醫診所推出了把整齊的虎牙整歪、整突出的項目,收到了不少年輕女孩的歡迎:
「我們專門幫助那些長了一口整齊牙的倒霉蛋兒。」
除了把整齊的牙整歪,還有專門做「多餘虎牙」的業務:沒有虎牙不要緊,我們可以給你裝一顆假的「八重齒」。
當然,價格也不菲,算下來,一顆「假虎牙」要花費掉大概400美金(約2500元人民幣)。
一家牙齒美容醫院的院長,還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個「牙不齊的女子組合」:TYB48。TYB,就是「八重齒」羅馬音「tsuke yaeba」的首字母組合。
顧名思義,這個團的成員都長著「無敵可愛小虎牙」。
關於日本人能欣賞不整齊的牙齒,一種解釋是日本傳統審美觀裡,更能欣賞殘缺、不完美所帶來的美感。
但在日本流行文化中,覺得虎牙可愛的理由很簡單:
長著虎牙的女生比較孩子氣,笑起來更幼態,有「小惡魔一般的魅力」。
牙齒不齊的女性,更像是沒有踏入社會和職場的少女,有一種「天然去彫飾」的天真美。
日本動漫中,經常出現長著虎牙的可愛女性形象 /《小林家的龍女僕》
這種牙齒審美和日本二次元文化中,對白瘦幼的偏好脫不了幹系。
02 牙不好,是吃「軟飯」的鍋
風行一時的「虎牙審美」之外,日本人牙齒不好這件事,真不全是流行文化的錯。
牙齒不齊這個問題,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就在日本初見端倪。
當時,有將近一半的飛行員應試者,因為牙齒不齊被淘汰:因為牙齒不齊的人,無法咬緊氧氣面罩。
究其原因,有醫生認為,這與日本偏愛軟食的習慣脫不了關系。
675年,佛教在日本盛行,當時的日本天皇頒布了「肉食禁令」,並且多次三令五申,讓貴族階層改掉吃肉食的習慣。
當時,貴族不吃肉的主要原因,除了受佛教影嚮外,教義輪回的觀念之外,還認為只有幹粗活的下階層百姓才「吃肉」,貴族不能吃血肉這種污穢的東西。
而民間百姓,也因為生活條件所限,以及佛教的影嚮、對寺廟和僧侶的尊崇,逐漸遠離了肉食。
頒布日本第一份肉食禁令的天武天皇/Wikipedia
此後的一千兩百多年間,日本人基本沒有吃肉的習慣。
一方面,不吃肉食,下顎和牙齒會因缺乏足夠的咀嚼和撕咬,得不到鍛煉,逐漸退化、變小。
下顎變小變緊,牙齒大小卻沒有隨之改變,久而久之,就會「擠」出一口不整齊的壞牙。
而肉食禁令放開後,「吃軟食」的現狀並無多大改觀。
壽司、生魚片、蓋飯等,基本都是軟糯多汁的食物。
生魚片入口即化,牙齒基本派不上用場。咖喱、豆腐、納豆等蛋白食物QQ彈彈,入口即入胃。
為了方便咀嚼,連咖喱飯裡的胡蘿卜都要被磨成圓潤的形狀。
軟糯易入口的日式料理
這種過分精致的飲食習慣,使得牙牀很難得到發育的機會。
2013年,發表在科學雜志Science上的一篇論文就曾得出結論:「硬的食物對牙齒更好。」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一篇名為《人類下顎和牙齒的進化:牙醫學和牙齒矯正學的內在邏輯》的論文中,這樣建議現代人:
「牙齒不好?不要再吃現成的食物,像穴居人一樣咀嚼!」
文中說,遠古時期,人類祖先因為長期吃硬食、啃骨頭和大塊的肉,不斷的大力咀嚼,鍛煉了他們的下顎和牙齒。
而我們現代人,食物做得精細,牙齒和下頜缺少鍛煉,牙齒反倒越來越難看。
03 「牙好,社會地位就好」
日本在牙齒方面的奇葩審美,不只虎牙這一種。
早在平安時代,日本的貴族階層還曾一度流行過「以黑齒為美」。
這種黑牙並不是由於不護理而長出的蛀牙,而是用特殊的染料把牙齒全部塗黑。
將燒熱的鐵屑浸在淘米水中,再加入醋、酒來增添染色劑的光澤,然後在嘴裡浸泡幾小時。
如今在日本街頭,偶爾仍能碰到將牙齒染黑的藝伎。
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漆黑的陶瓷器皿的光澤很美,因此想把這種美「隨身攜帶」。
在追求「明眸皓齒」的我們看來,黑色牙齒讓人迷惑,甚至避之不及。
但在當時,這也不是誰隨隨便便就能擁有的。
整天忙於勞作的老百姓,根本無暇顧及牙齒,只有貴族才有時間和精力捯飭自己的牙。
因此,一口黑牙也成為了貴族階層的象徵。
日本繪畫中對黑色牙齒的表現
不僅在日本,英國也曾流行過類似的黑牙風潮。
原因就在於,當時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極度嗜甜,也不註重牙齒護理,長出了許多黑色蛀牙。
在當時,吃糖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吃糖吃到長蛀牙,就相當於把「我很有錢」寫在了臉上,極具凡爾賽意味。
糖的種植直到14和15世紀才傳入西歐,種植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因此黑牙便與皇室和富裕扯上了關系,貴族女子們也開始想方設法把自己的牙齒燻黑,以彰顯自己的高貴地位。
不難看出,牙齒的外形,一直與人們想展示何種社會形象掛鉤。
歐美人如今熱衷牙齒整形,也是因為整齊的牙齒往往意味著精致、健康和富有。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甚麼在美國的校園劇裡,幾乎所有的女主,少女時期都戴著牙套。
娛樂圈就更不必說,為了維持他們招牌的好萊塢笑容,歐美明星們絲毫不敢怠慢。
誰能想到,萬人迷湯姆克魯斯在沒整牙之前,居然是這副青澀男孩的形象。
其實,牙齒整齊帶來的好處裡,「美觀」只是不那麼重要的一項。
更重要的,是整齊的牙齒相對不容易藏污納垢,清潔起來也更方便、徹底。
重曡的虎牙,或許真的很可愛,但如果變成了蛀牙……可就得不償失了。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