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導演們多學《揚名立萬》

《揚名立萬》

文:半佛仙人  

昨晚去看了《揚名立萬》

噱頭很多,什麼萬合天宜的劉循子墨新人導演,什麼韓寒監製,什麼編劇是裡八神,什麼第一部劇本殺電影。

萬合天宜,裡八神,韓寒,這幾個buff一加,很容易帶好感,尤其是還有劇本殺加成。

真進了電影院,花兩個小時看完片子,再看一看他們的票房,不得不感慨。

它真是一部由一群聰明人生產的,在恰當的時刻出現在電影院的討巧作品。

註意,我不是說片子不好,實際上質量是在及格線的,在看的過程中,我也有不止一次的會心一笑,並不是爛片。

並不是爛片。並不是爛片。並不是爛片。

再強調一遍,我沒有簡單的下定論這個片是好是壞。

我的評價是,討巧,懂市場,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商業電影,也取得了合適的結果。

建議導演們多多學習這種運作思路,比整天自嗨強。

這個片子並不是一部簡單的作品,而是一部以童話故事為內核的產品,在今年電影行業萎靡的大背景下,它們在雙十一過後投放給一群被消費主義搞到心力交瘁的年輕人,然後不出意外的獲得了極高的投資回報率。

犧牲了一部分內核天花板,換來了更多讚美和票房。

非常成熟,且市場。

首先講一下電影本身。

最內核的故事是什麼?

一樁殺人案,誰殺的,殺了誰,甚至動機,一開始都清清楚楚告訴你。

故事罕見嗎?不罕見。

打開微博、知乎、豆瓣、老福特等等一眾內容平臺,類似的童話故事早就被人寫爛了。主角包括但不限於騎士與公主,道士與狐貍精,王子與龍,王子與王子,川老師和牛老師等等等等等。

糢板化,易煽情,好讀懂,改改人物設定就又是一個新童話。

在這個故事向外剝,是本篇的劇情線。

一群落魄的編劇、導演、男女主演、武替被山窮水盡的投資人攏在一起,圍繞著這個案件進行現場挖掘,實施拍攝。

所謂劇本殺,就是在這一個層面上進行的。

那這兩個故事交集在一起,比較常見的手法是交集在殺人兇手身上。

即劇本殺的角色中有一人是殺手,眾人經過排查後確認他的身份,由他來講述事情原委,真相大白。

但這個片子很有創意的一點是,一開始就打明牌,讓殺人兇手一開始就出現。

坐在現場,實時聽著所有人分析自己的殺人動機和犯案過程。

這時要第一次誇萬合天宜非常聰明,這個切入視角,確實是有創新。

論故事內核講,越簡單的故事,越純粹的動機越容易打動人,以一個騎士公主式的童話故事做內核,這個故事說的過去,拍不出問題,又容易煽情,還能夠上升到人性高度;

論劇本線來講,很多人覺得這是個劇本殺,其實這也並不全算劇本殺;

全片兇手就放這兒了,省去了你費腦子琢磨誰是兇手,誰有犯案時間,猜忌同行人的過程,直接挨個敘述人物小傳,然後還原故事真相而已。

所有最費腦最難拍最考驗劇本和演員的部分都被簡化了,新人導演和編劇繞過了最大的挑戰,餘下了內容就是隔一段時間解開一個謎團,然後用不時用段子活躍一下氣氛。

所以這個片子在一開始就進入了萬合天宜的主場,甚至即興給你來了一段《報告老闆》(我好喜歡這個系列)的劇情,一群人圍著桌子坐下,說自己該怎麼拍這個兇殺案,等你神經放鬆後,直接拉到本片高潮——男主正面對線兇手。

所有看上去光彩照人的角色在這一刻紛紛畏畏縮縮,唯獨最貌不驚人的男主挺身而出,一串連珠炮審問兇手,迅速戳破了兇手的賭徒偽裝。

你不知道明明男主只是一個記者,為什麼比兇手還對賭博規則、銀價、高利貸、外語、江湖春典等內容稔熟於胸,但這一刻,爽就完了。

與其說這是個懸疑片,在開頭片段,這可是個典型的爽文劇情。

隨後的內容,切換了幾個場景,一是夜總會舞廳現場,一是兇殺案現場。

論縝密破案過程,我覺得併不恰當,倒更像是為了扒人物小傳服務。

什麼名導?分明是爛片拍多了的導演;

什麼女主角?分明是過氣離婚女演員;

什麼男主角,分明是年老體衰的戲霸;

什麼功夫巨星?其實就是去美國挨打的野雞武替。

投資人人五人六,其實一屁股飢荒。

男主角恃才傲物,因為敢說話而被全面封殺。

就連戲份甚少的所謂當然槍神,也不過是一個槍支走火的文職捕快。

一群人互扯了半天頭花,最後發現全員善人,一群善人團結到一起,最後證實了兇手也是個善人。

如果不是這個電影中反派匆忙趕到送了人頭,留給他洗白兇手,昇華捕快人物形象的時間並不多,我懷疑他最後也會是個大善人。

最後兩股劇情線收束在一起,一群人繼承了兇手懲惡揚善的遺志,用拍電影的方式抨擊醜惡弘揚正氣,全片在陽光明媚中以童話的方式結束了歡聲笑語的兇殺案破案之旅。

這就是本片的所有劇情。

我不喜歡。

但我理解,真的理解。

本可以在半個小時內緊鑼密鼓的拍完,但是為了保證細節足夠圓滿,本片時長是兩個小時。

這兩個小時看完後,你更會覺得它像是一個童話故事,用懸疑和喜劇的方法拍了出來。

有硬傷嗎?有。

比如說全員臉譜化,恨不得大聲喊出所有的資訊點。

比如除了男主和兇手之外,其餘的角色大多沒有存在的必要,他們在不同場景下的舉動更是不合常理。

至於權勢大到能從死牢中提取犯人的金主爸爸,拍這麼個小成本電影還要賣房,還心疼膠片錢。

明明屋內擁有諸多沙發、石像的前提下,兇手卻依然選擇踩著畫逃離現場。

一個編劇為什麼能從滿是血的管道中爬來爬去,最後乾乾淨淨的從管道中鑽出來。

但這些細節都不重要了。

這是一個童話故事,是一個全年齡向的童話故事。

你知道,在真實世界中,就算是一個不正規的洗浴中心,都會設置單獨的電梯供顧客逃竄,真正頂級的黑幫大佬是不會在一樓人來人往的前提下,在二樓堂而皇之的犯罪,然後任憑一個匹夫殺光自己槍都沒有一把的小弟們,取走自己的狗命。

民國時期的捕快就是再蠢,也不會蠢到不檢查現場,不跟目擊群眾對口供。

一個戎馬半生的軍人,被自己老大哥託孤,託孤的結果絕不會是讓女孩從底層舞女打拼起,然後一路幹上了花魁。

就算他對花魁二字沒有誤解,對民國時期的歌舞娛樂行業充滿信心,應該也多多少少會害怕老大哥午夜顯靈,掐著自己脖子問這個孤你到底他媽是怎麼託的。

這可太勵誌了。

就像是異界戰神回家發現兒子流落在白馬會所,一個電話叫來十萬兄弟給兒子充卡一樣魔幻。

就算是三位大佬再蠢,他們上面的真正大佬也不會派出一個話癆碎嘴子殺手來滅口,跟所有角色們嘮了半天家常後,被人開掛暴走秒掉。

更不會讓這些事兒被一五一十的拍出來,還上映了,還開影迷見面會了。

一想到本片是個童話故事,一切都釋然了。

畢竟有句話說得好,在虛構的故事裡尋找現實,一定是腦袋有問題。

童話故事贏了,不是因為童話故事完美無缺,而是人們永遠相信童話。

這就是本片作為一個產品成功的祕訣,犧牲了內核天花板,換來了票房。

從內容層面講,設計了比較新的點子,把童話故事講圓了,比起妄自託大整天研究內核但故事都講不圓的同行們,劉循子墨這點是非常成功的;

從執行層面講,這個故事在落地過程中,雖然每一個角色都不是完美的,請來的角色也不是最大牌的,但是在這個片子中圓潤地演繹了角色,讓各方粉絲都看到了想要的東西,得到了想要的結局,這就夠了。

皆大歡喜。

從懸疑片的角度來看,這個片子有無限高、可精進的空間,可以拍的更現實更殘酷,像什麼兇手竭盡全力,幫自己喜歡的女孩逃離了現場,結果女孩還是遇到了另一件案件的兇手,被殘忍殺害;

也可以拍成什麼兇手大開殺戒毫無人性,把所有演員、編劇導演全殺了滅口,最後逃之夭夭,隱姓埋名。

深度可以直接拔高反轉。

但這些根本不重要。

作為要賣錢的童話故事來講,這就是最完美的平衡了。

可樂當然不健康,當然沒有營養,當然不是個好食品,但是它甜,有汽,含咖啡因,過癮,就是一個好商品。

它能將成本控制在幾毛以內,定價幾塊錢賣到世界各地,這就是最大的成功。

這個片子就是一款可樂式的電影,服化道、場景、演員、特效等各方成本被壓縮到能用的程度,然後在一個慘淡的十一月,斬獲了非常能打的數據。

作為一款產品,它用出色的投資回報率,贏麻了。

打開各大影評網站,被雙十一虐待後的影迷朋友們給這部片子打出了還不錯的分數,他們看得懂,他們笑了,也哭了,流淚了,下一次電影再上映,這些影迷朋友們又是潛在客戶。

新人導演拿著這部片子證明自己,去為下一步作品拉到更多投資,給投資人講出更多的故事,然後再氪金出更大的腕,更優秀的編劇,更好的服化道,去拍出更成功的作品和產品,滾起雪球。

觀眾、資方、演員、院方、導演都贏一回,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的商品就能繼續賣下去,這樣的拍攝糢式就能無限跑下去。

這是商品的勝利。

我沒有陰陽怪氣,我是覺得,現階段大家能先把電影拍成一個合格的工業品,一個合格的商品,已經足夠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希望那些花裡胡哨的導演們,照照鏡子,踏實走路。

 

來源 半佛仙人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