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區分一下,甚麼是劇本?甚麼是臺本?
然後,得看看是甚麼綜藝節目。
在一般綜藝節目中,大概率出現的東西是臺本,而不是劇本。臺本就是節目流程與主要的 CUE 點,以及主要的橋段與戲劇點,這些都有。但不會細化到每一句話和所有的臺詞。但凡在我們這個行業內,被稱為劇本的,一般都是在電影和電視劇這些劇情式的影視作品中。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所有的臺詞與表演要求,都是嚴格按照劇本來的。而綜藝節目中,臺本就寬泛很多。很多的時候,臺本只會給嘉賓們一個大框架,剩餘的,讓嘉賓們自由發揮。
不過呢,現在的綜藝節目,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脫口秀綜藝,必須是劇本式的。除了嘉賓與脫口秀演員之間的互動有即興的可能,其餘都是劇本,因為一段脫口秀,原本就是非常強的文本創作邏輯。
懸疑推理的綜藝會不會有劇本?大概率,應該大部分都是。
真人秀節目都有專業的編劇團隊,但編劇團隊只會進行精確設定,一般不會進行臺詞撰寫,要的是明星嘉賓的真實反應。
棚內綜藝,應該只有臺本,沒有劇本。
我們的《登場了!洛陽》只有臺本,沒有劇本。雖然我們有個優秀的編劇團隊,但編出來的,不是劇本,而是臺本。但我們的臺本,也應該是讓人嘆為觀止的。一共十期節目,最少的一期節目臺本是 18000 多字,最多的是 23000 多字,總共是 22 萬餘字,夠出一本書的。我不知道其它的綜藝節目會不會有這麼大的文本工作量,反正我沒經歷過。這還只是最後的一稿,每期節目,歷經十幾次修改才能定稿是常事,有的時候,拍攝的時候還在改呢。
我們這個臺本,具備很強的可讀性。我經常說,我們是 「臺本優於拍攝」,臺本不但有節目流程,還有節目的起承轉合和知識點,詳盡而紮實。相比之下,閱讀所帶來的快感比看節目還過癮。
但這個問題主要問的是甚麼?應該是問:在綜藝節目組,我們所看到的那麼精彩的橋段,是編劇編出來的,還是明星嘉賓自我的隨機應變?
回答這個問題的底層邏輯是:好的綜藝節目中那些最有料的橋段,往往是突發和隨機的。有些綜藝咖,就是吃這碗飯的。他們的應變能力,搞笑能力,就是很強。相反,在一個節目中,明星嘉賓照著嚴格的劇本來進行,並且會出彩,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如果明星嘉賓照著嚴格的劇本來做綜藝,那為何不拍電視劇
綜藝與劇集,兩個不同的物種,兩種不同的創作邏輯。一個是臺本邏輯,一個是劇本邏輯。
反正,拍戲拍得好的人,不一定能做好綜藝節目。有些好演員,是完全拒絕上綜藝節目的。例如陳道明。
而綜藝做得好的人,能拍好劇集和電影嗎?這個難度更大,簡直是不可能。那些綜藝大咖,長年累月活躍在熒屏上,人設都是很確定的,且深入人心。一旦他去演戲,觀眾總覺得尷尬,搞笑,是沒有可能給觀眾以代入感的。例如岳雲鵬,是個好相聲演員,是個很好的綜藝咖,但他無論演甚麼,觀眾都會忍不住笑,都覺得他是在上綜藝節目。
以臺本為基礎的綜藝,那些明星嘉賓,做的是自己。
以劇本為基礎的電影劇集,那些演員,只為角色而活。
來源:知乎日報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