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法庭親自撕逼,周鴻禕3Q大戰被迫出逃香港?互聯網大佬掐架史

李彥宏法庭親自撕逼,周鴻禕3Q大戰被迫出逃香港?互聯網大佬掐架史

互聯網行業就是一場沒有邊界的無限遊戲。

我一個某互聯網大廠的朋友,曾經有一個精闢的總結:創業就是造反。

後來者帶著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迅速崛起,擊敗舊的商業帝國,建立新的秩序。

既然是造反,就少不了舊勢力的絞殺,新勢力的顛覆,反賊之間也少不了互相傾軋。

張一鳴和李彥宏有過「打頭辦」、「打度辦」的競爭,程維也對老朋友王興放過狠話「爾要戰,便戰」。如今的大佬們一路上來,誰還沒懟過幾個同行?

去年我寫了一篇 ,主要講了互聯網江湖裡那些隱形的鄙視鏈和出身問題。  

今天這期內容,我想聊聊國內互聯網大佬們的掐架史。

正如扎克伯格的傳記片《社交網絡》海報上的那句slogan所寫:You don’t get to 500 million friends without making a few enemies。

如果不製造幾個敵人,你怎麼可能認識5億個朋友呢?  

在中文互聯網中,從來不缺大佬,但像周鴻禕這樣一路懟上來的,著實不多。

  

2003年,百度將3721告上法庭,這是周鴻禕人生第一次和同輩,也是同量級的創業者互懟。  

李彥宏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成為周鴻禕的第一個刀下鬼。

提一下背景,周鴻禕的3721做的是中文上網業務,也就是用戶在3721里輸入中文,就能跳轉到對應的網站,堪稱上古低科技時代的殺手級流量入口。  

3721還傍上了微軟,占據了IE瀏覽器搜索框,在市場上先手稱王。

李彥宏視3721為搜索的替代產品,是未來的競爭對手,於是上線了對標產品百度搜霸,欲除之而後快。

為了爭奪用戶的瀏覽器,雙方都採取了通過地址欄插件「神不知鬼不覺」安裝進用戶電腦的流氓軟件手段,也都上線了刪除對方插件的功能。

有時用戶每天打開瀏覽器,用的插件服務商都不一樣,堪稱吃屎一般的用戶體驗。

這場對抗是中文互聯網兩大流氓間的初次較量,也是一場狗咬狗的經典案例。

如今大公司打假,都是法務部出席,少有大佬親自出庭,王不見王。

但在當年,李彥宏和周鴻禕卻在法庭上頻繁見面同框。

在周鴻禕的自傳《顛覆者》中是這樣記錄的:

在法庭上,主審女法官向我發問:「百度指責你刪掉他們的東西,你幹了沒有?」

李彥宏搶答:「他肯定幹了。」

我趕緊笑著答:「我幹了,但是是他先乾的。我乾的所有壞事兒,他都幹了。」

這哪裡是法庭對抗,這明明是小孩子吵架告老師!

據說當時兩人從法庭出來後,依舊余怒未消,甚至差點在法院門口動拳頭。

想想如今優雅穩重的Robin李,當眾被水澆頭也只是淡淡一句「What’s your problem?」可見周鴻禕確實把他惹得不輕。

最後法院判定3721不得妨礙百度搜霸的安裝,但駁回了百度的其他請求 。 算是各打五十大板。

但在市場爭奪上,以技術著稱的百度在始祖級流氓面前還是露了怯。

這場流氓戰爭中,3721展現了「連流氓軟件都卸載不掉」的過硬技術和臉皮厚度,占據了近90%的市場份額,所到之處,其他同類軟件近乎覆滅。

周鴻禕開啟了中文互聯網的流氓軟件時代,也為自己後來做安全衛士和殺毒軟件打下了深厚的市場基礎。 而3721也在這一 年順利賣給了雅虎。

如果說李彥宏後來成為了百度帝國的霸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商業規則,那麼周鴻禕的道路和他南轅北轍,他更像是個規則破壞者。

2006年,從雅虎中國離開後,周鴻禕做了一年投資,又開始了創業。

這次創業,他把矛頭指向了自己創造的「流氓軟件」模式。先是推出了360安全衛士,專門用來查殺流氓軟件。

  

接下來又推出了360殺毒,攜免費模式進入殺毒領域。這次創業,周鴻禕同樣是一副「反賊」姿態,也同樣招來了無窮無盡的口水。

  

360安全衛士惹到的,是整個互聯網流氓軟件產業,其中還包括老東家雅虎。

當年雅虎收購3721之後,3721便更名成為雅虎上網助手,是雅虎中國最賺錢的業務,沒有之一。

  

而周鴻禕選擇了「手刃親生兒子」,將雅虎上網助手定性為流氓軟件,並且進行清除。

這事兒約等於把老東家所剩無幾的蛋糕裡最大的一塊,直接丟進了廁所,引發了一場公關互懟。

當時的雅虎執行總裁,周鴻禕的老下屬田健召開記者會,炮轟周鴻禕打擊報復老東家,號稱「誰都可以反流氓軟件,但是周鴻禕不能」

而周鴻禕不甘示弱,也開了個媒體會,媒體會有記者當場打電話給田健要求對質。

當然,360安全衛士還只是其一,2008年,周鴻禕又推出了360殺毒,主打免費和小白市場。

只花了一年多,就占據了30%的市場份額,用戶數達到1.2億。

這個「免費」策略簡直是要了瑞星、金山、卡巴斯基等廠商老命。有廠商創始人打電話給周鴻禕,痛罵「你把我們的鍋給端了!」

連傳奇大佬,中國第一程序員,金山董事長求伯君都下場發言,預言360成不了,最後會糧盡而亡。

  

一直和360合作安全衛士的卡巴斯基也坐不住了,大中華區總裁張立申公開發言勸周鴻禕「回頭是岸」

周鴻禕反唇相譏: 「反正你們也不可能打敗瑞星金山江民,不如死馬當活馬醫,一起免費推廣吧」

現在我們都知道,免費是中文互聯網的基礎模式,殺毒市場的老貴族們,既無力阻止周鴻禕這個「反賊」,也抵擋不了浩浩蕩蕩的歷史進程。

真正能對抗「反賊」的,只有另一個「反賊」。

2010年之前,中文互聯網最大的反賊,不是周鴻禕,而是馬化騰。

如果說周鴻禕只是在個別領域造反,那騰訊反的是整個天下。

依託QQ的流量,騰訊四處出擊,在每一個賽道掀起血雨腥風,先後血洗聯眾,斬殺4399,攪局門戶,出手播放器和下載。 把不少先行者打得叫苦不迭。 2010年,騰訊進軍安全領域。

上線了360安全衛士的對標品QQ醫生,並且在PC端強制捆綁安裝。

  

而且安裝完成以後,系統便會提示QQ醫生與360軟件不兼容。

  

半年後,QQ醫生升級為QQ電腦管家,全面覆蓋了360的一切業務。騰訊以為,電腦安全這個賽道的老玩家們,會和其他領域一樣繳械投降。

但殊不知,周鴻禕並不準備當騰訊的犧牲品。

為了反制騰訊,360推出了360隱私保護器,直指騰訊窺探用戶隱私。

這也宣布了3Q大戰正式開打。

隨後,雙方進行了一輪又一輪公關攻防,不惜使用彈窗等方式互相指責,360甚至在彈窗中指責馬化騰身家百億,卻仍然在領取經濟適用房補貼。

還用網友的名義創作歌曲《做人不能太馬化騰》,戰事不斷升級,逼迫周鴻禕苦思冥想如何一步到位反殺騰訊。

終於,他在知名的外掛軟件珊瑚蟲QQ的啟發下,想出了開發一套360扣扣保鏢。

  

這款軟件可以直接屏蔽QQ的廣告,禁用QQ側邊欄面板,清理不常用的QQ表情,這些都是騰訊QQ盈利的手段,而360這麼做相當於從根子上掐斷騰訊帝國的命脈。

周鴻禕召集團隊,在京郊懷柔封閉開發三個禮拜,終於造出了對抗騰訊的核武器。

10月29日,馬化騰39歲生日當天,用戶們沒有收到5個Q幣,卻迎來了360扣扣保鏢的上線。

這意味著本來是爭奪用戶電腦的搶地盤遊戲,被周鴻禕主動升級到你死我活的,更改對方軟件的惡性攻防戰。

這份生日禮物,徹底觸動了馬化騰的逆鱗,小馬哥悲憤地宣布:「再過三天,用戶可能全軍覆沒」。

很快,周鴻禕上班路上接到了那個著名的電話:公司裡來了30多個警察,你趕緊逃!

周鴻禕忙不迭翻出了車上隨身攜帶的護照,發現自己還有香港的簽注。他命令司機轉頭往北,奔向首都機場,直接飛到香港。

後來他才知道,這些警察,甚至都不是北京本地警察。很快,騰訊做出了那個艱難的決定,也就是史無前例的「二選一」。

3Q大戰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惡性競爭,同樣也是互聯網大佬掐架歷史上,撕得最狠,最難看的一次。

QQ空間宣布不支持360瀏覽器,而360發布求助信,請求全國用戶三天不用QQ。

  

最終工信部出面責令雙方停戰道歉,事情才有了一個曖昧不明的結局。事後,馬化騰曾說過「如果再咬牙堅持一週,360就徹底出局了」

可見,如果當時沒有及時停戰,360很可能會得不償失。雖然驚險無比,但3Q大戰對周鴻禕來講依然是一次成功的阻擊戰,阻止了騰訊攜流量在安全這個細分領域一家獨大。

只不過,整個事件裡雙方以每一台電腦為戰場,打得熱火朝天,成功噁心到了全國PC用戶。

大佬打架,世間醜陋,莫過於此。

更諷刺的是,幾個月後,360在紐交所上市,市盈率達到360倍,成為中國市值第三的互聯網公司。

如今提到周鴻禕,除了「安全行業大佬」、「流氓軟件之父」之外,更多的會提到,他是一個「破壞者」,喜歡高調發聲,喜歡入侵顛覆,是一門不折不扣的「紅衣大炮」。

別人都是從反賊一步步走上帝國巔峰,但紅衣主教不同,這麼多年來,他幾乎一直在做反賊。

他用流氓軟件和扁平的代理銷售模式強勢進入互聯網行業和用戶的電腦,用360安全衛士革了自己的命,用免費的360殺毒顛覆了傳統殺毒市場,用一次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五的戰鬥,阻止了騰訊帝國的擴張。

後來又殺進搜索市場,又一次狠狠地噁心了一把不可一世的百度。

企業是創始人人格在商業世界的投射這句話用在周鴻禕這個戰天鬥地的人身上,恰如其分。

3Q大戰同樣深刻影響了後來騰訊的風格。騰訊在3Q大戰之後,逐漸洗去了反賊的面目,走上了帝王之王的道路。

馬化騰也不是什麼安分的人。「全民公敵」是馬化騰在3Q大戰前最重要的輿論形象。

2006年騰訊的拍拍網搶奪淘寶商家,馬雲指名道姓:「馬化騰這招用的很好,這就是競爭的味道」;「拍拍網不過是業餘選手,幾年以後它會吞下這個苦果,馬化騰也會有這樣的後果」

  

而當騰訊後來殺入團購市場時,王興也指責過「還有什麼是騰訊不做的嗎?」。這句話成為了互聯網經典檄文《狗日的騰訊》的開篇。

  

新浪王志東指責 「馬化騰是業內有名的抄襲大王」 ,昔日好友丁磊也指責「馬化騰什麼都要抄。」

騰訊這個完全沒有邊界的商業帝國,註定要插手每一條賽道,也註定要惹怒每一個賽道上的玩家。

只不過十年前,騰訊往往是後發的「挑戰者」或是「抄襲者」,而到了近些年,騰訊的身分越來越像一家投資機構,也越來越像接受挑戰的擂主。

於是,我們發現,近幾年馬化騰的幾次互懟中,已經很少像早年一樣,出現緊張、憤怒或者不被理解的委屈。

近幾年馬化騰有過兩次公開互懟,兩次都發生在朋友圈裡。一次是和明星投資人朱嘯虎,另一次是和張一鳴。

和朱嘯虎的對話發生在2017年的共享單車大戰。

  

2017年6月19日朱嘯虎發朋友圈,稱ofo市占率遠超摩拜。

馬化騰表示不同意,並且稱ofo都是啞終端,摩拜才是真智能機。

在這場拌嘴裡,兩位大佬展現了極高的商業素質,不僅沒有互遞髒話,而是互相闡述了各自對商業模式的理解,甚至做到了分鐘級回復,與其說是互懟,不如說聊得火熱。

如今的騰訊,已經很少再親自下場參戰,而是利用投資的方式占位。這番對話的背景,更像是ofo投資人朱嘯虎和摩拜大股東騰訊為各自代理人站台。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共享單車泡沫破滅。

朱嘯虎展現出極強的逃跑能力,提前套現離場,沒有當這個接盤俠。

而騰訊本就是戰略投資,並不追求財務回報,更促成了美團收購摩拜,也不至於血虧。

果然不是自己的生意,就能保持百分百的理智啊。

而和張一鳴的互懟就沒這麼客氣了。

2018年,張一鳴在朋友圈慶祝Tik Tok獲得了Q1 App Store免費下載量的第一名,並且在評論中補充道:「微信的藉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

  

這句話引來了馬化騰的不滿,他回復了一句:可以理解為誹謗。

張一鳴回覆:前者不合適討論了,後者一直在公證,我沒想有口水戰,剛剛沒忍住發了個牢騷,被我們pr批評了。材料我單獨發給你。

馬化騰:要公證你們的太多了。

張一鳴:如果不隨便打壓封殺應用和信息流動,就是更值得尊敬的公司了。

馬化騰:平台一視同仁,你過敏了。

場面上看,馬化騰不著痕跡,只用了張一鳴四分之一的字數,態度上顯然是居高臨下,更勝一籌。

隱藏不住的是字節跳動快速崛起,給他帶來的焦慮感。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互懟發生在5月7日,而兩天前的5月5日,互聯網圈內被潘亂老師一篇名為《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刷屏。

文章從微視被戰略性放棄,到某黑色短視頻App崛起,談到了騰訊財務和投資高歌猛進的同時,正在失去產品和創新能力,自有的核心賽道產品正在不斷潰敗。

網上甚至傳出了馬化騰對這篇文章的回應,後來被證實是營銷號P的圖。

我不確定馬化騰看沒看過這篇文章,但以當時這篇文章的熱度,我猜他大概率是讀過的。

而字節跳動快速崛起,微視「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帶來的焦慮感,應當是實打實的。

況且此前,字節跳動剛剛經歷了公司創辦後最艱難的半年,旗下多個App遭受了下架、關停、整治、暫停更新、關閉功能等處罰。

張一鳴甚至發了一篇「罪己詔」性質的致歉,反思自己過去「技術沒有價值觀」的想法。

  

此後兩年,騰訊依舊沒能找到夢想,字節跳動則在App工廠和國際化道路上一路飛奔,那個黑色短視頻App,已經隱隱有了全球級霸權產品的勢頭。

這次互懟,更像是重奪呼吸權的張一鳴和焦慮的馬化騰的一次心態展現。

可能馬化騰眼裡,字節跳動就像一個更年輕的騰訊。做的事情同樣是「殺時間」和「帶流量」,同樣被視作行業公敵甚至全民公敵,連貪婪的擴張姿態都很相似。 只不過更年輕,更高效。

曾經的反賊,最害怕的就是一個更野蠻的反賊。前幾天,字節跳動又和騰訊打起了官司,官司的主題,還是兩年多前馬化騰張一鳴互懟的老話題: 騰訊的封殺。

  

只能說這幫搞互聯網的,真是一點新意都沒有。

在傳統行業,競爭對手們偶爾會有口水戰,大佬們偶爾也會下場互懟。但為什麼在互聯網行業,大佬們這麼樂於發聲,這麼熱衷於互懟呢?

一個比較簡單的理解是,互聯網是一個馬太效應非常顯著的行業。漢堡有麥當勞漢堡王,可樂有百事可口,球鞋有阿迪耐克。

但互聯網行業,一個賽道,領先者往往要拿走70%甚至更多的市場份額,老二就只有10%-20%,剩下的其他玩家再分。成王敗寇的遊戲裡,友好共存幾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個理解是互聯網還存在著比傳統行業更快速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總有新人勝舊人,總有小魚想吃大魚。

即使是不同賽道,也存在著跨界競爭和替代關係。互聯網行業就是一場沒有邊界的無限遊戲。

你以為《王者榮耀》和愛奇藝、微博八竿子打不著?其實在同一量級裡,參與的都是國民總時間的爭奪。

你以為微信跟阿里只是打打支付戰爭?人家反手就把流量放給拼多多,讓淘寶這個老大渾身難受。

當新勢力即將革掉舊勢力的命,總該允許舊勢力們抱怨兩句,喊一聲「疼」。

畢竟時代的車輪會平等地碾過所有人,無論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人,還是那些曾經高不可攀的大佬們。

來源: IC實驗室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