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變異毒株?如果全世界疫情「印度化」,或許會改變你我的人生

印度

文:南洋富商 

以前有一種說法:天氣一熱,新冠病毒就會減弱,所以大家以為到了夏天,它就會自然消失。

這說法從來沒有靠譜證據。 2003年的時候,香港,新加坡,都是很熱的天,依然疫情嚴重。在熱帶,疫情也依然持續。

這幾天的印度,已經無比炎熱,新德里最高氣溫高達40多度。我給你看一下天氣預報:

印度

以如今的印度疫情,你還相信到了夏天病毒就不會傳播嗎?世界上有幾個國家的氣溫能比印度更熱?

印度人曾經取得「階段性」的勝利。甚至逐步放鬆了聚會管制。但是,突變出來的超級病毒讓他們措手不及。印度人還是那些印度人,病毒卻已經煥然一新。一種叫B.1.617的病毒卻爆炸性傳染。還有一種B1也變得強悍。

印度

早在一年前,大家為美國疫情憂心忡忡的時候,專家們卻認為疫情能否得到控制,關鍵不在美國,而是在印度。

印度人是一個獨特的群體。他們的生活習慣,為病毒傳染打造了極好的條件。

印度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三倍。印度人喜歡用手抓食物吃。印度天氣酷熱,大眾厭惡戴口罩。印度人喜歡泡恒河水,喝恒河水。有些印度人認為廁所不潔,拒絕在家裡設置廁所。印度扎堆慶祝的傳統節日多,喜歡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聚在一起熱鬧過節。

在新聞中可以看到很多印度警察拿著警棍滿大街追打抓捕不戴口罩違規聚集的人,但是那些人似乎並不把挨揍當回事。

印度窮人多,很多人幾天不出門工作就沒錢生活。如果長期封城,因為貧窮陷入絕境的人會不計其數,危害甚至可能比疫情更可怕。

所以,在未來可以預計的一段時間,印度應該還會處於疫情肆虐的狀態中。

印度有13億人口。病毒在這樣多的患者身上演變,進化出極其危險的更可怕病毒的概率也會很大。這次造成大爆發的新病毒B.1.617,就是一個例子。或許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再來一次這樣的大爆發。

哈佛大學的一篇論文認為,即便研製出疫苗,covid19也無法在2025年前消失,最大可能是每過一段時間就突然來一次大爆發。

印度

如果病毒演變的速度超過疫苗的普及和研發,等疫苗普及的時候,新病毒已經讓舊疫苗失效,這疫情就會長期持續。

人類將會面臨何等尷尬的困境?

很自然的一種想法,就是嚴防死守,全民控制。結果是經濟下跌,人們沒有正常生活,越來越多的窮人陷入絕境。到一定程度,社會就會崩潰。

「防疫不是目的,恢復正常生活才是目的」。

1918年的大流感,印度死了1700萬,佔總人口的5%。其他國家也死了很多人。人類面對不知道什麼情況的病毒,毫無抵抗力,只能聽任病毒對人類的屠殺。

當歐洲人到達美洲,從歐洲帶過去的一些病毒,感染了沒有免疫力的印第安人,絕大多數印第安人都病死了,只有少數留下來。

歐洲人在過去也是無數次面臨病毒而束手無策,中世紀的幾次流感死了幾千萬人,一些國家就此消失。

每個歐洲人、中國人、印度人都是一代代瘟疫倖存者的後代。人類和病毒一起進化。

人類尚未普及疫苗的年代,接近一半的孩子都無法活到成年。

那種年代,人類也生存下來了。無論如何,covid19對人類的威脅,跟以前的瘟疫比,已經算很輕微。

把它當做一個特大號的流感,習慣有2%的人因為疫情死去,人類恢復正常生活,大家一起賭命——看誰屬於倖存的98%,你覺得可以接受嗎?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比另一些更不在乎生命。比如在俄羅斯,人人都知道酗酒和生活不節制會傷害身體,但是俄羅斯男人卻普遍神經大條,即便男人壽命低於女人十歲,他們依然普遍酗酒。

在美國,也有些剽悍的傢伙,覺得自由比安全更令人嚮往,甚至冒天下之大不諱,在疫情依然嚴重的時刻,照樣鼓吹他們的立場。

在瑞典,在英國,在芬蘭,這種喜歡「不惜冒險要自由」的人都挺多。

對這種粗獷人士,你跟他說感染者死亡率高達2%,他們是根本不會當回事的。即便是登山探險這種遇難率高達50%的事,也有無數人願意去做。

或許有一天,他們會覺得終於自由了,或者為他們的自由殉身。

但是,大多數人都很愛惜生命,認為生命比自由更重要。當病毒此起彼伏,不斷變異,全球都不得不採用「全民免疫」(大家賭命)的策略,你如何讓自己多一些生存機會?

第一件事,就是放棄危險的工作,選擇安全的人生。

一位群友說:因為公司派他下月去孟加拉。看到印度疫情后,他決定果斷辭職。

站在安全第一的立場,我認為他的選擇是對的。

如果生活在印度這種地方,即便他辭去工作,周邊處處是病毒,隨便去哪裡都很危險。

按照哈佛研究團隊的預測,即便你今天不在印度,也許有一天你所在的區域也會突然爆發印度這種大爆炸的情況。

人總得設法掙錢生存。躲開病毒的最好辦法,就是你可以躲在家里工作。

可以做個專欄作家,畫家,淘寶客服,網絡直播,接單的程序員和設計師,也可以做在線諮詢,網上課程,有聲讀物。自給自足的山區農民,炒股票投資者,家庭作坊手工匠人,這些職業也是可以在家工作的。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很多事情都適合在家工作。

你可以給自己打造一個安全乾淨的環境。

若是住在人口密度地的鄉村獨門獨戶房子,盡可以開窗通風。若是在人口密集的疫情地帶,就需要減少開窗。

家裡時刻有二氧化氯消毒片,時刻有一盆消毒水,甚至多放幾盆,經常洗手。經常噴消毒水消毒。

洗衣服後直接用較高溫度烘乾,可以消毒。

收到快遞先噴消毒水,把包裝扔在垃圾袋噴點消毒水封好。

偶爾出門要全副武裝:質量好的口罩,可以罩住頭髮的外套,回到家就換外套和褲子鞋子,洗乾淨或消毒。

你要鍛煉身體,保持健康,還要給自己多準備一些藥物。這非常重要。

印度暴增的死亡人數里,很多人並不都是新冠患者,卻因為疫情而死。

疫情擴大導致氧氣供應不上。大多數年輕患者,只要吸氧熬過那幾天,就可以安然無事。氧氣可以說「得之則生,勿得則死」。大家都會搶氧氣。

一旦氧氣耗盡,原本在醫院、養老院、家庭中靠吸氧維持生命的那群人,可能會因為買不到氧氣而死。

等待手術救命的人,也會因為缺氧無法做手術,坐以待斃。

即便沒有疫情的地區,氧氣也會被運到外地黑市賣高價,而造成氧氣稀缺。

在印度,氧氣罐已經需要持槍的軍人守護。

醫院被擠兌,醫生護士資源嚴重不足,很多病人得不到治療,就會死去。有些人生病了,因為擔心去醫院被新冠患者傳染,決定不去醫院,失去最佳救治機會而死。

被疫情連累而病死的並不都是新冠患者,還有許多「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病人。這些人的數量,甚至可能超過死於covid19的人。

一旦疫情大爆發,你就得靠自己給自己治病。若去醫院,也找不到醫生護士給你看病,只會看到遍地的新冠患者和來不及搬走的屍體,那地方絕對不會安全。

萬一你自己也有感染的一天,可能搞不到氧氣。

如果真有一天,全社會都是「賭命防疫」,很多人都會在家裡偷偷囤積幾罐氧氣備用,甚至搞個小型家用制氧機。因為印度今天的現實,也可能在其他地區發生。

疫情會死掉很多人。醫療擠兌可能死掉更多人。

「嚴防死守」不可持續。地球被隔離為一個個孤島,產業鏈切斷,長期下去,必然導致經濟蕭條,產生大量的絕望人群和不可預測的後果,尤其是經濟本來就差的地區,更是無法持續。這也是印度前段時間逐步放鬆管制的原因。

比大蕭條更可怕的,是社會崩潰。有些觀察家已經在討論:若是疫情無法控制,印度會不會成為第一個因為疫情而崩潰的國家。

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接受幾億印度難民。若是幾億印度難民往國外四處逃難,擴散的不僅僅是疫情,而是全球性的動亂。

上世紀30年代,全球性的大蕭條從美國開始,影響到全球。不久,發生了二戰。

如今的疫情,已經極大激發了各國之間的矛盾,也激發了各國的國內矛盾。美國大選,就到了一觸即發的邊緣。

最美好的祝愿,就是疫情僅僅是疫情,而不會帶來動盪。

但是,或許每個人都應該為可能發生的動盪做準備。

若是出現更​​可怕的新變種病毒,或許會改變很多人的人生:你的工作、居住地、房子裝修、日常準備、職業、人生規劃。

最大的改變,是變成一個時刻準備著的人。

 

來源   南洋富商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