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業主為房價不跌也太拼了

房價

說到保房價,杭州業主可是教科書級別的存在

他們自籌改造外立面、揚言要為小區修地鐵、雞娃成學區房,業主群內調控房價,讓全國業主 「頂禮膜拜」

39.png

可是,當我這一年研讀完各城市業主為了保房價的各種事跡,更是大為震撼

不止是杭州,現在這屆業主對房地產的認知,可以說已經讓很多從業者汗顏

雖然業主們甚麼房地產周期、金融政策不會天天研究、脫口而出

但是說到從把房子買回來,到如何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保證房價不跌,業主們現在已經非常專業了

01

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集資改造外立面

業主改造小區外立面之風,要說就是從杭州開始刮起來的

還記得幾年前杭州某小區自發眾籌 2000 萬升級外立面也上過熱搜,杭州業主可以說是自籌改造外立面的鼻祖

自那以後,我看到的是,各地業主對杭州業主的紛紛效仿

因為這確實也是有效果,而且是立竿見影,效仿得最快的要數南京業主了,不過人家杭州業主好歹是房子交付後升級的外立面

南京業主直接打錢給開發商,在開發商建房過程中,每戶業主自籌 2 萬塊,自費幫助開發商把房子建得更加高級一點

這個小區叫做金基嘉玥

小區業主在和開發商多輪溝通後,自費升級了幹掛鋁板外立面

基本絕大部分業主都掏錢了,每戶大概出 1.6 萬元至 2 萬元不等,小區共有 616 戶,所以升級外立面的總體費用約 985.6 萬~1232 萬

又是一個自掏腰包千萬,升級外立面的案例

開發商做了局部示範,並由業主提出建議,金基嘉玥業主還說,更改外立面已經在相關部門報批,小區預計將於明年 3 月份交付

除此之外,南京另外一個樓盤,頤和鉑灣,也和開發商協議,從真石漆改為鋁板

不僅是南京業主對小區的顏值焦慮嚴重,來自深圳的業主也請求一戰

你說,現在的業主為甚麼這麼執著於改造外立面呢

其實這也是一種民智提升的體現

以前,開發商說,我們外立面材料使用真石漆,整體呈現出更為高端的品質感

業主也就信了,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真石漆並沒有那麼高級

當現在的客戶看過了好產品,終於知道,如今,鋁板材質才是站在外立面鄙視鏈的最頂端

這就有了全國各地業主各種改造外立面的案例,主要就是將外立面升級為目前業內最高級的材料:幹掛鋁板

因為只有這樣

以後在與周邊的二手房存量競爭中,才能站到天花板的頂端

尤其是那種隔壁家小區已經是幹掛鋁板了,自己能不著急嗎

想要房價漲,就要對小區的外立面狠一點

做得更極致的業主,不僅外立面改了,還會統一把窗戶也升級了,陽臺也一起封了

講真的,當我聽到 「旭格系統窗」 這個詞的時候,我真的覺得這屆業主的專業度有點太誇張了

他們不只在乎外立面用材,連時下豪宅最喜歡用的門窗都了如指掌

這事同樣發生在南京

來自南京金茂府二期的業主眾籌成功,全屋含陽臺,全部升級為旭格系統窗

業主近期已經交完錢,約好第三方,預計很快將更換玻璃,二期將在 2023 年底正式交付,旭格作為有著 50 多年历史的德國品牌,在全國豪宅占有率很高

放在幾年前,剛買到手的房子,業主就集體找開發商換門窗材質,這樣的事情根本不敢想象

隨著這幾年業主對自家項目品質的追求,和對樓盤升值邏輯理解的深入,也就對小區交付的品質,越來越焦慮

當然,焦慮的可不止是外立面,還有內部的各種公共設施

02

於是,他們開始對小區的車庫下手了…

立面之外,業主最在意的地方就是車庫了,因為這裡是小區的第二臉面

所以,無錫某盤的近 2000 戶業主自籌 100 多萬,將自家小區的地下車庫進行了升級大改造

改造前車庫是這樣的,就是個平平無奇的水泥地下車庫,上面塗了一層綠漆

在業主們的共同努力下,把車庫直接升級為環氧地坪,主幹道也做成了彩虹跑道,整個車庫一下子變得高端了起來

改造停車庫是業主們常見的操作,一個是為了自己的使用感更好,二是對後期房價也能有所保障或者提升

安徽也有業主自費改造了自己的停車庫入戶

由於開發商建成的負一負二層地下室和車庫入戶口等於是毛坯狀態,於是安徽某小區 8 號樓的業主,決定自己籌集資金,改造樓棟地下停車庫的入戶大堂

每戶業主交款 3000 元,籌資 30 多萬,地下車庫改造後的效果圖是這樣的

一看,比起原先的入戶大堂就檔次提升不少,也因為這棟樓實際上是小區樓王,業主買的都是 200 多平的大平層,於是對社區的品質要求也就更高

所以當然也會對房價有不小的影嚮,尤其是豪宅的品質,從車庫這個地方,就能區分出品質高下來

當然,改完車庫的小區房價倒不一定漲,但是業主心裡一定更加有底氣

03

不僅指導小區二手房掛牌價,甚至成交價

業主在群裡知道小區二手指導價已經不是甚麼稀奇的事了

但我看到最震驚的是來自廣州的業主,因為成交被做低還給中介公司發了《虛假交易撤銷書》

廣州黃埔科學城時代春樹裡的業主,將自己以及自己的小區推上了風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是業主在某平臺上,發現自家小區一套房子的成交價,竟然才 2.8 萬 / 平

然後進一步,因為這套 「低價」 房源,自家小區的成交均價,由原來的近 4 萬 / 平,降到了 3.3 萬 / 平,等於 100 平的房子賬面資產損失近 70 萬

於是,一張按滿紅色手印的《虛假交易撤銷書》橫空出世,在裡面,他們義正言辭地申訴

還不忘給自己的小區來上一波宣傳:

科學城時代春樹裡,三地鐵上蓋規劃,科學城優秀學區房玉泉學校加持,三甲醫療及小時代商業廣場建設中,公園家門口,是一個優秀的小區,宜居宜商…

這批業主真的是,絲毫不掩飾自己護盤心切的焦慮啊

04

對小區名字斤斤計較

有一類業主,他們買房的時候,剛開始就是沖著某家房企品牌去的,於是在小區樓盤名字的變化上,會非常的斤斤計較

大家都知道,樓盤名字有備案名和推廣名之分

有一個叫做溪岸景園的小區

業主為了提升小區房價,自費修改了整個社區的門頭

將原本的備案名,溪岸景園換成了當時的推廣名融創 xx,據說門頭上還會設計發光燈管,讓大門更加光彩奪目

突出這裡是用融創品牌打造的小區,畢竟當時融創在這個城市多少有些品牌溢價

同樣的操作也發生在杭州濱江業主身上

當政府部門稱 「鉑金海岸」 是不規範地名,要整改成 「相江公寓境心苑」,遭到了濱江小區業主的強烈反對

很多業主表示,自己就是沖著濱江的品牌才買的房子,一旦沒有了濱江兩字,業主們不但內心不爽,也擔心小區的二手房價會受影嚮

最後抗議無效小區還是要改名,但是業主們還在為了保住 「濱江」 二字而努力

因為他們清楚,在杭州的二手市場上,有 「濱江」 兩個字的二手房,就是要賣的比周邊貴一些,因為杭州人就是認濱江這個品牌

不過,以上說的都是挺正面的案例,現在也有些業主開始採取反向操作

因為和開發商存在糾紛,業主分分鐘就把小區名字撤下

杭州有一小區,樓盤原本叫做 xx 西城年華

很明顯,這個小區就是由杭州一家房企開發的,但是如果現在你走在社區裡,不會知道這到底是哪家開發商建的房子,因為小區交付之後,業委會便立馬上演小區 「摘牌」 事件

從門頭開始

摘牌是物業做出的決定,在開發商物業一撤出的時候,就想把門頭上的房企品牌名字去掉

不僅僅是門頭摘牌,就連小區裡各類指示牌以及花壇等,都已經看不到房企品牌有關的文字和 Logo

(來源:錢報杭州)

地下停車庫裡,近千個地下車位標牌全都換掉了,上高德地圖一搜尋,樓盤名字果然也沒有留下開發商的印記,抹得幹幹淨淨

不僅如此,業委會名字也要改,還特意去換了公章,仿佛在這個小區出現開發商品牌名字,就是非常可恥的一件事

且自從引進萬科物業後,還要求萬科物業把整個小區都排查了一遍,爭取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從此只有西城年華

兩個正反面的案例告訴我們,有些房企品牌確實能夠為小區帶來溢價

業主買的其實就是一個品牌,但是當有些房企的名聲在外已經不怎麼好的時候,被 「拋棄」 也是分分鐘不留情面

說到底,不論是摘牌還是掛牌,對樓盤名字斤斤計較,其實都是為了保住房價啊

05

為甚麼這屆業主越來越懂保房價

保房價,聽起來似乎有些激進,但實際上背後也體現了現在購房者的專業,已經到了令人佩服的程度

尤其是在杭州、南京這樣的新一線城市,客戶不止買過一套房,看過房價漲跌,知道甚麼是好房子之後,不再如當初一般,相信只要買房就能漲而對品質妥協

如今有太多的業主同樣被市場教育過,比如物業很差的小區在二手市場就是不保值,所以才會出現想盡辦法換掉老物業、改外立面這些以前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

那時候的購房者相信 「買就是一切」,而現在的他們越來越知道 「好才能長久」,相信這樣的認知也會繼續下沉至更多二三線城市

這對於行業來說總歸也是一件好事,在如今這個地產時代,只有客戶不斷提升對 「甚麼是好房子 「的認知

未來,劣幣驅逐良幣的事,才會在市場上越來越少不是麼

(PS:文中所有圖片來源於網路)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