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叉少
沒了台商,香港電影人將目光放向了內地,文雋(《古惑仔》編劇)北上和姜文合拍《陽光燦爛的日子》。可惜1994年又發生件麻煩事,因為之前《藍風箏》、《誘僧》等合拍片違規操作,審核制度在這一年變得更加嚴格,香港導演的大陸之旅又被迫中止。
1996年,香港電影黃金十年早已落幕,影人們走投無路時,有部電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卻橫空出世。
拍攝周期兩週,成本僅百萬港幣,沒有大明星,上映一週卻紅遍全港。緊接著,第二部《古惑仔之猛龍過江》開拍,投資更少,製作更粗糙,拍攝周期只有11天,主角鄭伊健因為有別的檔期只拍了兩天,配角陳小春出來頂了大梁。
但《古惑仔之猛龍過江》票房比第一部更高,達2250萬港幣。1996年,《古惑仔》成為最賺錢的系列電影之一。
那時候影人們都以為《古惑仔》將挽救香港電影的頹勢,紛紛架起攝影機大拍跟風之作,卻沒想到這部黑幫題材的電影,不但沒有再續輝煌,還給香港和大陸的青少年都帶來了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香港電影市場最繁榮的時候,一年要出3、400部電影,因為出產量太高,導致導演人手不夠。很多不是這行的人紛紛下海。劉偉強就是其中一個。
中學畢業後,劉偉強進了邵氏電影當攝影小工,他頗有天分,入行八年後就有了攝影代表作《旺角卡門》。90年代初期香港電影行當遍地是金,劉偉強聽說有投資商找不到人,就乾脆親自上陣,1990年指導了自己第一部電影《朋黨》。
<劉偉強 >
劉偉強自覺水平很爛,他找到了王晶,進了他的導演工作室,學怎麼拍電影。
導演不好當,劉偉強拍出來的電影時常被人痛罵,編劇文雋就經常在電台罵他的《廟街故事》,劉偉強知道了心情很不爽,要上門打文雋。人已經到了門口,就要敲門,王晶攔下了他,說:「先不要打,讓他來公司再說。」
文雋應邀來了公司,王晶為了平息兩人的怒火,隨口說了句:「不如我們三個合作,搞一家公司吧。」
<劉偉強、王晶和文雋 >
架沒打成,三個人反而合了伙,開了一家名叫「最佳拍檔」的公司。「最佳拍檔」第一部企劃,就是《古惑仔》。
《古惑仔》的故事來源是當時一本火爆的香港漫畫,漫畫策劃吳志雄正好是劉偉強的朋友,便幫他拿下了版權。
漫畫主要劇情就是社團之間打打殺殺。王晶對這個企劃並不是很上心,也沒指望賺錢。
洽談好劇本改編後,三人就開始選擇演員,最開始他們想找劉德華扮演主角陳浩南。
《古惑仔》漫畫的作者牛佬甚至已經默認主角是劉德華了,陳浩南漫畫裡的形象照搬了劉德華在《天若有情》裡的樣子,但當時劉德華卻因為出演了太多同質化角色,拒絕了這個提議。
王晶又想找何家勁,但何家勁那會剛在內地拍完《包青天》,太紅實在沒空。
選無可選時,王晶想到了一個人——鄭伊健。
1995年,鄭伊健正處在人生低谷。
他最開始想當歌手,羅文很看好他,收他當了徒弟。但唱了好幾年也沒唱火。
唱歌的同時,鄭伊健也演戲,他在TVB主演了《蜀山奇俠之仙侶奇緣》,也沒紅,台裡就把他調過去當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的主持人。
鄭伊健心情鬱悶,就留了長頭髮,結果又被公司抓著,一連罵了幾個月。
<鄭伊健 >
但他一頭長髮,眼神憂鬱的形象卻讓王晶印象深刻。
王晶看好鄭伊健,覺得他長得實在是正點,很符合90年代觀眾的審美。王晶說:「我一手一腳,一定要做到他紅為止。」
但可惜的是,王晶接連給鄭伊健拍了三部電影,還是沒捧紅他。
開了新企劃《古惑仔》後,王晶又想到了鄭伊健,鄭伊健一開始卻不想接。
鄭伊健本身和「古惑仔」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他小時候上學,班上有女生喜歡他,他媽讓他別談戀愛,鄭伊健就老實聽話,看都不看女孩一眼。他做過唯一出格的事情,就是拿水槍射擊小夥伴的眼睛。
因為家裡窮,鄭伊健很早就出來打工,賺到第一筆工資後,他買了一個風筒給自己,買了一隻工藝小鳥給妹妹。
也是因為窮,鄭伊健才去拍廣告賺錢,順勢才進入了娛樂圈。
聽到王晶的建議時,鄭伊健很猶豫,他覺得陳浩南這個角色影響不好,他寧願選王晶的另一個少兒不宜的本子《不道德的禮物》。
但王晶當時和鄭伊健早有合約,要給他拍五部電影,《古惑仔》就是第五部。沒有辦法,鄭伊健只好答應出演。
勢不可擋
加上之前就被王晶、劉偉強看中的陳小春、謝天華、朱永棠等人,《古惑仔》的主角團基本到齊。《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因為王晶並不看好,又沒有大明星,所以製作非常粗糙,總共拍攝時間只用了7天,加上後期剪輯也才15天。
第一部的劇情,簡單說就是陳浩南的上位史。陳浩南聯合山雞一眾兄弟,搞定了洪興叛徒靚坤,然後成為了銅鑼灣「渣Fit人」(大哥)。
當時類似的黑幫片數不勝數,為了拍出點新意,編劇文雋想了個法子,把整部電影的風格往青春片上靠,所以主角幾乎都是毛頭小子。導演劉偉強更是直接提出:這部電影的關鍵是「當人們看電影,是想模仿戲裡的人。」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
為了突出烏鴉的狠辣,一開場導演劉偉強就安排演員張耀揚把關公像砸了,但現實生活中,張耀揚是個非常老實的人,實在不敢對關公不敬,他央求劉偉強把這段戲刪除,劉偉強說不行。為了安撫他,劉偉強和王晶還打了個6萬6千港幣的紅包,張耀揚才勉強答應。
三部系列電影,在半年內拍完並且上映,最終一共取得了6300萬港幣的票房,堪稱奇蹟。
但拍到這一部,很多人都已經覺察到不對。
《古惑仔》對青少年的影響太大了。
鄭伊健走到哪裡,別人都叫他「銅鑼灣渣Fit人」,電影院門口,少年們把他圍起來叫「浩南哥」,陳小春那句「我叫山雞,雞x的雞」則成了中學生的口頭禪,飾演反派的張耀揚,他的車經常被小混混砸爛,飾演配角「大飛」的黃秋生有一次遇到了一個手指頭斷了的小混混和他打招呼,對方一臉崇拜······
在拍攝途中,鄭伊健不止一次向劉偉強提出過放棄,但都被一句話頂了回來。
「你永遠都要記住,我們是在拍戲,是拍電影!你紅了,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是燈光師、攝影師、錄音室他們該怎麼辦?你不拍,他們就沒工作了。」
就算不考慮劇組,情況也已經很難控制。就如投資商所說,就算王晶、劉偉強不拍,也有的是公司搶著拍。一時之間,打上《古惑仔》標籤的電影充斥市場,很多原版中的配角,也有人願意出錢給他們開一部新戲。
這時候也出了些優秀的作品,比如銀河映像的《一個字頭的誕生》。但大部分都粗製濫造,比原版《古惑仔》更簡單直白,劇情除了打人殺人搶地盤,毫無新意。
很快,市場就被破壞了,人們也迅速審美疲勞,在大量跟風之作的影響下,原版《古惑仔》的票房受到影響,第四部《戰無不勝》的票房就已經下降到1580萬,遠不及前作。
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電影尺度收緊,片名如果再出現「古惑仔」三個字,將會被定成三級。所以第五部《龍爭虎鬥》,海報上已經看不到「古惑仔」。1998年,又遇上了亞洲金融風暴,嘉禾把電影片庫以2500萬美元全部賣給了美國華納,再想拍攝《古惑仔》,就牽扯到版權歸屬問題,所以到了第六部《勝者為王》時,編劇文雋就知道,拍不下去了。
而此時,鄭伊健也陷入了麻煩。
極速衰落
拍完劉偉強的《風雲之雄霸天下》後,鄭伊健和梁詠琪因為合作音樂劇《仲夏夜之夢》擦出火花,但當時鄭伊健還尚未和前任邵美琪分手。
媒體將鄭伊健打上了「負心漢」的標籤,並且戲稱邵美琪和梁詠琪,是「雙琪奪面」(鄭伊健綽號「伊面」)。
因為沒有處理好感情問題,鄭伊健風評極速下降。
同時那年電影院還有部叫《三五成群》的電影上映,這部電影本身票房不高,口碑也一般,但是卻是根據真實凶殺案改編。
《三五成群》說的是「童黨」街頭拉幫結夥,殺人埋屍的故事,電影1999年上映,改編自香港十大奇案之一的”秀茂坪童黨燒屍案”。
黑社會
也許不得善終,才是古惑仔的結局。
少年時期九紋龍和父親相互看不順眼,在加入黑社會後,父親將他趕出家門,罵道:
「你進了黑社會,現在還去砍人,你別回來了,滾。」
九紋龍不服,說:「有事我自己會扛,不行嗎?」
父親怒道:「你扛得起嗎?出了事還不是你朋友扛,你身邊的人扛,我們來扛?你扛不起的,你走吧。」
父親的話後來成了真。九紋龍被人打瘸了腿,逃亡過程中,女友、孩子他都顧不上,父親也在他東躲西藏的幾年中去世了。好多年後,九紋龍回到香港,成為了一個普通的茶餐廳侍應生,昔日的兄弟來看望他,說到父親的死,九紋龍眼睛濕潤,兄弟說:「被洋蔥嗆到了?」
九紋龍回答:「不是······我只是好後悔,好後悔啊。」
很多人都說,《九龍冰室》才是《古惑仔》系列真正的結局,對於鄭伊健來說也許也是如此。可能「後悔」兩個字,才是他一直想說的台詞。
部分參考資料:
[1]、《香港電影演義》,魏君子
[2]、《雙面英雄鄭伊健》,小魚兒 編
[3]、《牛佬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