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游
01
原因很簡單,因為川普「政治太不正確」,這些白左明星們「政治很正確」。
不管好萊塢明星給川普貼了多少標籤,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此。
因為「政治正確」是好萊塢明星賴以生存的意識形態,他們太需要「政治正確」的光環來維持住自己在觀眾和輿論場中的號召力和道德標杆的形象了。
哪個明星要是不對「弱勢群體」和「底層民眾」表達出發自肺腑的同情與聲援,估計一天都混不下去似的(即使這種煽情過頭了,給人一種假惺惺的觀感)。
而烘托底層民眾的善良與偉大,醜化上層人物和批判資本家的虛偽與貪婪,也一直是好萊塢電影的主旋律。
在美國娛樂圈,罵川普是一件特別光榮,還特別安全的表演。又賺名聲,又賺錢,還特安全的事情,明星自然趨之若鶩。
於是,我們看到,好萊塢明星「吃飯睡覺懟川普」都是日常操作,哪天不罵上兩句,都不好意思出門見粉絲。
從去年五月開始,大歌星「霉霉」泰勒·斯威夫特就已經在社交媒體上懟了川普3次。她對著川普有喊話說:「在你坐上總統職位後,肆意煽動白人至上和種族主義的火焰,你現在還有膽量在威脅暴力面前假裝道德優越感嗎?」並稱:「我們會在11月把你投下去」。同時,她轉發了拜登競選搭檔卡瑪拉·哈里斯的帖子,用「YES」旗幟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政治傾向。
而從來不是乖寶寶的川普迅速回懟了回去,他在採訪中直截了當地表示「我對霉霉音樂的喜愛程度減少了25%」。
川普回懟道,政治是嚴肅的事情,如果只是道聽途說,對候選人妄下評論,而不是看到整體表現和政績,那這些誤導性言論也不是什麼高尚道德的行為。
好萊塢著名演技派演員羅伯特•德尼羅也非常討厭川普,稱川普「極其自戀,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他還說,「夢想生活在一個無人承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存在的世界」。
2016年川普成功勝選美國總統後,好萊塢各路明星更是氣急敗壞、如喪考妣,各種花式表演層出不窮。
麥當娜說:「新的炮火將點燃,永遠不會放棄美國。」(我不知道她看到誰放棄了美國?)
水果姐Katy Perry把自己的twitter主頁與頭像改成黑色。更連發數條推文,表示「革命即將來臨」、「我們不會沉默」!(現在倒真是有「黑命貴」革命了,不過水果姐忙著跟精英王子拍拖生子,估計還沒時間參加革命)
素來行事乖張的雷母Lady Gaga,選舉結果一經揭曉,她便馬上手持「Love Trumps Hate(熱愛川普反對的一切)」的口號,驅車前往川普大廈樓下示威。隨後還在個人主頁上更新狀態:「我想待在一個和平的國家,上帝保佑我們。」(不知道「黑命貴」革命有沒有讓她感受到和平?)
最誇張的是Justin Bieber,看到川普當選,他驚呼「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快就要爆發了」(過去幾年了,就要爆發的世界大戰在哪裡呢?)
看到這些娛樂明星關於政治的幼稚發言,你有何感想呢?是不是跟我一樣想對他們(她們)說:還是回去唱你們的歌,演你們的電影吧,那才是你們的專業。
這些娛樂明星的政治見識,真是與同是演員的羅納德·里根沒辦法比啊,里根的政治智慧,他們怕是這輩子踮著腳尖都搆不著。
02
說到好萊塢明星怒懟川普的「名場面」,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梅姨了。
2017年梅姨(著名演員梅麗爾·斯特里普)在74屆金球獎獲頒終身成就獎時的發言,通篇沒有提到川普,但句句都懟到了川普的心坎裡。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當時的場面:
尤其是梅姨在說看到川普在公開場合肆意羞辱《紐約時報》殘疾記者考瓦裡斯基的一幕自己心碎時,竟一時哽咽、甚至無法連貫的說出後面的話來。
這事兒當然讓川普難堪,因為模仿嘲諷一位殘疾人士,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不妥的。考瓦裡斯基因患先天關節彎曲症,關節活動受限,右手及右手臂的病徵尤為嚴重。
川普之所以提到這位記者,是因為川普在講話中引用了他的一篇關於「穆斯林慶祝911的報道」,然而考瓦裡斯基卻矢口否認。氣急敗壞的川普於是在一次演講中模仿了他。
雖然川普之後辯解說,自己並沒有嘲諷考瓦裡斯基的意思,只是在模仿「改口後悔」的樣子,並辯稱自己記憶力驚人,根本不記得被考瓦裡斯基採訪過,但顯然,這樣的辯解難以服眾,支持率一度受挫,更被梅姨拿來怒懟。
這些主流精英不但要面對一個大人物如此突破底限的行為對自己造成的極度不適,而且還要面對這個「混球」最終還當選了美國總統那種絕望的心境吧。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梅姨這段話都是值得肯定的,換做任何一個國家的主流社會恐怕也不會認為刻意去模仿羞辱一個殘疾人是一個多麼體面的事情,還別說這是一國總統的所作所為。
就連川普自己也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所以打死也不承認自己在嘲諷殘疾人,賭咒發誓說自己「不知道他是殘疾人」,而且「絕不會對他的外表做任何評價」。
所謂言多必失,經常口無遮攔的川普自然惹了不少禍,在好萊塢精英看來,這種「政治不正確」完全是不可理喻的混球,更別說這樣的「混球」居然還奇蹟般的當上了美國總統。
那種絕望心境可以理解。
而川普偏偏又經常性的擺出那種「知道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所以川普總能刺激到一眾明星的痛點,讓他們對自己破口大罵。
扣帽子、打棒子,什麼「種族主義者」、「煽動仇恨者」、「自大狂」、「歧視女性」……最誇張的帽子恐怕就是把川普喻為「當代希特勒」了,總之,什麼帽子驚悚就送什麼,在他們看來,川普這麼可恨,帽子再大也能戴上。
不過,戴帽子總是相對容易的,背後真正的政治問題卻是複雜的、困難的,並非喜好煽情懟人的好萊塢明星能夠輕易洞察的。
03
我後面來仔細說說川普的其中一頂比較學術范的帽子——「民粹主義」。
川普在不被大多數人看好的情況下成功當選美國總統,被西方主流媒體驚呼為「民粹主義的捲土重來」。
大名鼎鼎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就曾將川普與法國國民陣線主席瑪琳娜勒龐、匈牙利總理奧班維克多三人像作為封面,擔憂美國和歐洲右翼民粹主義抬頭帶來的威脅。
而文化學者伊恩布魯瑪更是撰文說:
「民粹主義正在敲響警鐘,因為主流政客越來越難以找到令人信服的方式阻止它的崛起。民粹主義是民主本身的威脅。不信任精英導致不信任制度,而期盼偉大領袖讓我們擺脫職業政客的自私將導致新形式的暴政。」
而向來「左傾」的厲害的美國主流媒體就更不用說這個震驚的程度了,這些主流文化精英無法相信自己就差捲袖子親自上陣手撕的傢伙居然擊敗了優雅靠譜、精英范十足的希拉里!
看看這些標題吧:
「噩夢降臨:川普成了總統」《赫芬頓郵報》 ;
「一個美國悲劇」 《紐約客》 ;
「是美國鄉村白人族群把川普推向總統寶座」《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
《紐約時報》的導語是「令人震驚,攪局者利用民眾不滿成功上位」 ;
《紐約每日新聞》直言不諱「川普當選,華盛頓多年基業一朝盡毀」……
說「如喪考妣」可能嚴重了點,但至少可以看出歐美主流媒體、文化精英們對於川普勝選是極度失望的。他們把川普當選連同2016年的另一個「黑天鵝事件」——英國退歐聯繫到了一起,給出了一個「民粹主義捲土重來」的解釋。
04
說實話,對於川普當選我並不感到奇怪,倒是西方主流媒體如此不加思索的、隨意給自己的政治對手扣上了「民粹主義」的大帽子倒還真是驚到我了。
他們也不想想把「民粹主義」這頂帽子扣在一個靠自由市場發家致富的億萬富翁身上,扣在一個一貫依靠企業主支撐的共和黨土豪的身上是否合適?說川普是窮苦大眾的代言人,用廣東話來形容就是你有木有搞錯?
看看這一家子精英,民粹?
在如何看待川普的政治譜繫上,我倒欣喜的看到中國國內的知識精英們難能可貴的保持了高度的趨同性,那就是並不認為川普是什麼民粹主義者。
恰恰相反,川普從來就身處精英階層,他所秉持的政治理念,並沒有偏離自由市場和小政府的共和黨原則,沒有偏離給企業減稅、支持持槍這些基本的共和黨理念,這些都是典型的精英主義理念,何來民粹一說?
當然,我所說的這些「國內知識精英」跟那些對政治概念一竅不通、眼裡除了黑就是白的自干民科們一毛錢關係沒有,那些人還參與不到這種討論中,他們目前更需要的是格式化大腦重新上小學。
說到這裡,我就不得不要普及一下基礎知識了,因為我不是在寫論文給專業人士看,必須忽略掉一些基本常識。我們必須放棄掉部分學術上的精準來換取普羅大眾對於一些正經知識的順利接受。
簡單的說,如果說民主黨和共和黨是美國實體政治上相互對立的一對,那麼民粹主義就是在政治哲學範疇上和精英主義在一起的一對CP,他們相愛相殺,雖然總是吵架,但總是形影不離的好基友。
從政治理念上來看,民主黨不但不夠精英,反而是更傾向於劫富濟貧、維護平民利益的民粹,而共和黨才是維護企業財閥利益的精英俱樂部。
既然如此,何以會讓很多不明就裡的外人,甚至美國的主流媒體和知識階層產生了「民粹泛起」的臆想呢?
我認為,不明就裡的外人是因為無知,而美國的主流精英當然不是因為無知,他們是因為當局者迷了。
他們第一時間感受到的只是川普的各種大嘴巴、粗魯以及出言不遜,他們完全被川普的各種「政治不正確」吸引而喪失了基本的理性判斷。
他們哪裡是因為川普身上的民粹而感到焦慮,如前所述,他們分明是對一個國家領導人如此的「政治不正確」而感到焦慮,所以才忙不迭的給川普貼上「民粹」的標籤來和他加以切割而已。
川普可能確實是大嘴巴,前面說的話,後面興許就回被打臉,政治極度不正確,但他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不管能否實現,總還是衝著目標擼起袖子幹著實事。
這些白左明星和左派精英們,我就不知道他們在幹嘛了?煽個情,懟完人,然後呢?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