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回答共分上下兩卷:
1、上卷是內功心法:包含脂肪概念解析、脂肪攝入路徑和脂肪代謝路徑。
2、下卷是精要絕招:包含減肥方程式、八大要素和九大時期。
你即將會窺探到,隨心所欲掌控體重的核心密碼!
準備好了麼?
一場腦力激蕩又精彩絕倫的燃脂之旅,馬上開始!
上卷:內功心法篇
上卷包含三個版塊的內容
一、脂肪概念解析
二、脂肪攝入路徑
三、脂肪代謝路徑
一、脂肪概念解析任何一個減肥者,只要一腳踏進減肥領域,就會聽到一堆跟脂肪有關的概念:
比如脂類、脂肪、油脂、甘油、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等等。
是不是看得眼花繚亂?能分清楚不?
在上面一堆概念裡,脂類是第一梯隊,它的範疇最大,跟糖類和蛋白質並列。
脂類家族主要包含兩大成員:脂肪和類脂
我們分別介紹下。
先說類脂吧,類脂同樣包含兩大成員:磷脂和固醇。
磷脂這種物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而我們比較熟悉的磷脂,就是蛋黃裡的卵磷脂。
所以雞蛋黃可不是甚麼洪水猛獸,普通人多吃幾個也沒啥關系,這個央視315已經辟謠過,我在這裡就不開展了。
固醇大家就比較熟悉了,我們最熟悉的固醇物質,就是膽固醇。
對於類脂,大家只要簡單有個了解就好,接下來說脂肪。
脂肪,按照體內和體外劃分,也分兩類:膳食脂肪和體內脂肪。
咱們同樣分別介紹一下。先說膳食脂肪。
膳食脂肪同樣分兩類:油和脂肪
這兩者的劃分標準是甚麼?
我們把在常溫下呈液態的稱作——油。植物脂肪大多呈液體,比如花生油。
我們把在常溫下呈固態的稱作——脂肪。動物脂肪大多呈固態,比如豬肉脂肪(豬油)。

膳食脂肪之所以會有液態和固態之分,又得延伸出一個概念:
飽和度。
脂肪酸的飽和度,跟碳鏈中的氫原子有關:
如果氫原子是滿格的。
這就是飽和脂肪酸。
如果氫原子不滿格,存在缺失的不飽和位點(碳碳雙鍵)。
這就是不飽和脂肪酸。
為了便於理解,咱們可以把碳鏈中的氫原子,理解為我們衣服上的衣扣。

通常來說:
大多數動物脂肪酸的氫原子是滿格的,也就是衣扣齊全,能把衣服扣緊。
於是大多數動物脂肪,在常溫下就是固態的。
動物脂肪酸,主要是飽和脂肪酸。
而植物脂肪酸的氫原子是有缺位的,也就是衣扣不齊全,這樣衣服扣不緊。
於是植物脂肪,在常溫下是液態的。
植物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
高能提醒:沒有非此即彼,只有比例高低。
何解?
1、無論動物脂肪還是植物脂肪,都同時含有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只是比例高低不同。
2、椰子油和棕櫚油,都屬於植物油,但卻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
3、魚類脂肪屬於動物脂肪,但卻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
4、無論是飽和脂肪酸還是不飽和脂肪酸,只要均衡攝入,對人體健康都有重大意義。
總結:多吃魚尤其是深海魚!
接下來,我們著重說下不飽和脂肪酸。
不同的不飽和脂肪酸,缺少的扣子數量還不一樣:
有的只缺一個扣子,有的缺兩個或多個扣子。
於是我們把只缺一個扣子的稱為:單不飽和脂肪酸。
而把缺兩個或多個扣子的稱為:多不飽和脂肪酸。
比喻可能不太確切,但基本原理大抵如此,大家能理解就好。
飽和脂肪酸,扣子整齊,穿戴齊整。
這就代表著穩定。
所以動物脂肪即便露天放著,也不容易變質。
小時候家裡的的豬油,基本都是直接放在開口大盆裡,炒菜時直接挖一勺子出來。
而不飽和脂肪酸呢?扣子不齊,衣衫不整。
就容易遭受氧的攻擊,一旦露天很快就會變質。
這就代表著不穩定。
所以植物油一般都要密封保存,不然就會酸敗。
基於不飽和脂肪酸這種易酸敗的特性。
我們是不是得想想辦法:
怎麼在露天狀態下,能讓不飽和脂肪酸保存得更久一點呢?
我猜聰明的你一定想到了。
既然不飽和脂肪酸的扣子是缺失的,那咱們把它缺失的扣子給補全不就可以啦?
這種想法簡直太聰明!
而且做法也很簡單,既然不飽和脂肪酸缺氫原子, 那咱往不飽和脂肪酸充氫就好了。
沖完氫氣之後,缺失的氫原子被補全,不飽和脂肪酸就會變飽和。
然後變硬,保質期延長。
這就是人造脂肪(人造奶油)。
人造脂肪憑借其穩定的特性,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角角落落,特別是各種高溫油炸食品。
被氫化的人造脂肪裡,還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品種:
反式脂肪!
反式反式,光聽這名,就知道是個反派啊!
因為不飽和脂肪酸被氫化後,也就失去了不飽和特性以及該特性帶來的健康益處:
比如必需脂肪酸、維生素都會遭到破壞。
但最可怕的是:
反式脂肪無處不在,又極其隱蔽。
你吃的幾乎所有外賣、甜點、零食裡都充斥著大量反式脂肪。
熱量極高。
它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變胖,但你還可能覺得自己根本沒吃脂肪。
防不勝肪。

這有點博弈論的味道:
明明想要延長保質期,增強食口感,並降低成本。
但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卻又要以損失營養元素和熱量過剩為代價。
在解決一個老問題的同時,卻又不得不制造一個更大的新問題。
權衡博弈,舍得之間,收益和代價總是並存。
此事古難全。
在日常生活中:
「衣扣殘缺」的不飽和脂肪酸,通常對人體健康有利。
「衣扣齊全」的飽和脂肪酸,經常對人體健康不利。
即便通過後天人為,把殘缺的扣子補全,也未必能功德圓滿,反而可能制造更大的業障。
殘缺終有數,天地本不全。
在減肥過程中,切勿求全責備,否則欲速不達,傷人傷己。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種完美。
對了。
油和脂肪這兩種膳食脂肪,經常被統稱為油脂。而科學文獻裡也經常將這兩者統稱為脂肪。
不同概念經常被各種混用,就跟我們的大名、小名、網名、綽號一樣。
大家不要被概念迷惑了,能把握實質就好。
上面介紹的都是膳食脂肪,接下來我們再認識一下體內脂肪。
膳食脂肪被我們吃進肚子後,就成了體內脂肪,這很好理解。
吃到我們肚子裡的膳食脂肪,經過層層拆分,最終會被拆分為最小單位:
甘油分子和脂肪酸分子。
這對塑料姐妹花,既然嫁到了婆家(人體),就得入鄉隨俗——按照人體要求進行組裝。
婆家(人體)規定:一個甘油分子必須帶三個脂肪酸分子。
於是按照這種1+3的組裝糢式,就生成了傳說中的——甘油三酯。
不要問為甚麼非要這麼組裝:
1+1不行嗎?2+3不行嗎?1+4不行嗎?
這就是人體制定的霸王條款,咱也改不了。
如果我們去醫院做血液檢查,報告單上經常會見到關於甘油三酯的指標資訊。
如下圖↓

接下來咱們重點說下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在人體裡,通常被當做備用燃料儲存。
而儲存它的油箱,就是讓無數減肥者切齒痛恨的脂肪細胞。
脂肪細胞是個可伸縮的彈性油箱,性能極佳,據說可以膨脹300-500倍,跟能裝水的氣球一樣。
大家可以摸摸自己的肚子:
你的脂肪細胞,是不是被滿滿的備用燃料(甘油三酯)撐得鼓鼓的?
所以我們經常說減脂或燃脂,這裡的「脂」,就是指甘油三酯!
一旦甘油三酯儲存過量,把脂肪細胞撐大,我們就發胖了。
但當身體正在運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或者當你吃不飽飯,身體出現能源危機時。
脂肪細胞就會把甘油三酯釋放出來燃燒掉,給你提供能量。
被釋放出來的甘油三酯,會再次被拆分成:一個甘油分子和三個脂肪酸分子。
不過得特別說明:甘油和脂肪酸這姐妹倆,在供能方面的地位嚴重不平等。
脂肪酸才是明媒正娶的正室,而甘油只是個陪嫁的通房丫頭。
正因為脂肪酸才是核心燃料。
所以更準確一點來講:減脂或燃脂中的「脂」,指的是——脂肪酸。
但脂肪酸也是要分類的,按照長度不同。脂肪酸又會被分為:
短鏈脂肪酸、中鏈脂肪酸和長鏈脂肪酸。
短鏈和中鏈的脂肪酸不會被人體儲存,所以當進入人體後,就被直接燃燒掉了。
不儲存是因為不值當,你會把幾十塊的零花錢存成銀行定期麼?
在這裡稍微拓展一下:
如果你是健身愛好者,在健身圈一定會聽過,各種關於短鏈脂肪酸和中鏈脂肪酸的運動補劑。
其實這些補劑,就是利用了短鏈脂肪酸和中鏈脂肪酸不會被人體儲存的特點。
比如前面說的椰子油,在減肥圈和健身圈曾一度被吹捧得火熱。
為啥?
就是因為椰子油的脂肪酸主要是中鏈脂肪酸,進入人體後不被儲存。
關於椰子油的減肥功效,這裡不做評價。
任何企圖只通過單一要素入手,去解決系統問題的努力,都會大失所望!
總之:
咱們從甘油三酯到脂肪酸再到長鏈脂肪酸,這麼一路梳理下來。
減脂或燃脂中的「脂」,最終指向的是——長鏈脂肪酸。
恭喜你!
讀到這裡,咱們終於把跟脂肪有關的一大堆概念,梳理清楚了。
接下來馬上進入第二部分:脂肪攝入
脂肪是怎麼進入到我們肚子裡的?它又經歷了怎樣精彩紛呈的浪漫旅程?
二、脂肪攝入
脂肪是怎麼被我們吃進肚子裡的?
咱們平時攝入的膳食脂肪後,經口腔咀嚼後,脂肪會首先到達胃部進行消化。
在胃裡,大段大段的膳食脂肪會被進行精細化分割:把原本較大的脂肪分割成細小的乳滴。
這麼做的目的,是給接下來腸道中的脂肪消化酶,提供一個盡可能大的作用表面積。
這樣才能提高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效率。
不過在胃裡,這些脂肪乳滴會和胃粘膜產生粘連,我們都知道油膩的東西不好滑動。
這樣會整體延長,食糜由胃部向腸道轉移的速度。
於是胃排空的速度就會減慢,食糜待在胃裡的時間也更久。
這也是為甚麼吃油膩多脂的食物,會飽腹感強的原因。
一番艱苦跋涉,脂肪乳滴終於達到小腸。
在這裡,甘油三酯分子在特定脂肪消化酶的作用下,會被分解掉。
脂肪消化酶這種東西,大家把它理解為一把把分子剪刀就行。
甘油三酯分子的造型,跟三只腳的烏賊差不多。

所以脂肪消化酶核心作用是:
把烏賊的腳(脂肪酸分子)從烏賊的頭上(甘油分子)剪下來(略殘忍)
註意:
只有把脂肪酸分子從甘油分子上剪下來,也就是把甘油三酯拆成甘油分子和脂肪酸分子之後。
她們姐妹倆才能進入血管,然後進入人體。
這是脂肪被吸收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有了這個前提條件,我們逆向思考一下就會有驚喜了。
是的:
假如分子剪刀失效了,那甘油三酯沒法被分解成甘油分子和脂肪酸分子。
那也就意味著,我們吃到肚子裡的脂肪,不會被吸收了。
我們不就不會長胖了麼?
正解!!!
既吃了油膩的食物還能不長胖,這簡直就是懶人福音啊,想想都覺得興奮。
這種讓分子剪刀失效的化學物質還真的存在,那就是:
奧利司他。
目前應該是中國減肥市場上唯一的非處方減肥藥(OTC)。
如下圖↓

奧利司他的核心功能很簡單:
其核心成分會跟脂肪消化酶結合,讓脂肪酶失效,也就是把分子剪刀掰彎
掰彎一詞,胖掌櫃自認為用的很精妙啊。
不過等等:
那既然吃進肚子裡的脂肪,不能被人體吸收了,那會到哪裡去呢?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你猜(我捏住了鼻子)
既然沒法進入人體,當然是直接排出來啊。
這個過程,就是傳說中的——排油。
不過如果你打算通過吃奧利司他來排油,最好得換上成人紙尿褲和一次性內褲。
因為這些沒被吸收的油脂。
很可能會在悄無聲息、不由自主和不知不覺中偷偷溜出來。
這種場面該怎麼形容好呢?
菊花殘,滿地傷,你的屁股已泛黃……

評論區已經有人現身說法了↓

特別說明:
雖然奧利司他可以協助「排油」,但也僅能阻止30%的油脂被吸收。
基於這種特性,奧利司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偏好油膩食物者的發胖速度。
但任何具象的減肥方法都有適用邊界。
奧利司他這種藥物,比較適合以下三種人
1、長期攝入過多高脂食物且無法控制
2、因長期攝入高脂食物而導致發胖
3、醫生建議下的各種情況
如果你平時攝入的高脂食物比較少,即便把奧利司他當飯吃也沒啥用。
另外,大家一定要註意:
奧利司他只能排掉你一兩天內吃進肚子裡的膳食脂肪,但不能減掉原本就已經存在的人體脂肪。
一言以蔽之:
只能減緩增量,不能削弱存量。
所以奧利司他是一種排油藥,並不是減肥藥。
好了,奧利司他的故事,我們就講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繼續脂肪攝入之旅。
脂肪是不溶於水的,這個我們都知道。
所以當脂肪酸分子和甘油分子這種大宗貨物,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後,就需要運輸。
此時的運輸工具,就是轉運蛋白。
再次提醒:
脂肪在血管裡各種走街串巷,接下來會需要各種運輸工具幫忙,就跟我們出門會開車、坐公交、地鐵或騎單車一樣。
所以後面會講到各種交通工具的名字,大家不要覺得亂。
在轉運蛋白的協助下,脂肪酸分子會進入毛細淋巴管。
然後被目標明確地送往,需要它的靶器官或組織,比如肝髒、脂肪細胞或肌肉。
其中短鏈脂肪酸和中鏈脂肪酸,只能當做能量零花錢,被立刻燃燒掉。
而長鏈脂肪酸,除了一部分會被當做能量燃燒外,還會被儲存起來。
這些多餘的長鏈脂肪酸和甘油分子,想要被人體儲存,必須在人體裡重新被合成甘油三酯。
那人體是在哪裡合成甘油三酯呢?
肝髒、脂肪組織和小腸,都可以合成。
其中肝髒的合成能力最強。
插一句:肝髒究竟有多重要?
肝髒是人體最重要的化工廠,沒有之一!
人體代謝所需要的各種化工原料和化學物質。
大多需要肝髒來生成或加工,然後才能運往全身各處。
肝髒如果生病,類似於現實中的化工廠洩露或baozha。
那可是生死攸關的重大事故。
更要命的是肝髒沒有痛覺,這就等於一家巨型化工廠根本沒有任何內部預警機制一樣。
這都能開工?真是大BUG!
所以在現實中會經常出現,肝髒只要被查出問題,就已然覆水難收的人間慘劇。
特別對肥胖者,尤其是有脂肪肝的人來說。
每年的肝功能檢查是少不了的。
扯遠了,我們繼續說肝髒合成甘油三酯的事情。
肝髒這個化工廠還有個缺點,它沒倉庫。
所以雖然可以合成甘油三酯,但沒法存儲。
因此肝髒合成的甘油三酯,必須通過另外一種專門的運輸工具——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才能運出肝髒。

但這些運輸工具可不是憑空變出來的,人體生產這些運輸工具,也需要原材料。
如果我們平時因為營養不良、中毒、膽鹼或蛋白質缺乏等各種原因。
人體生產運輸工具的能力就會減退。
減退這會導致甚麼?運力不足!
那肝髒合成的甘油三酯,就會囤積在肝髒運不出去。
時間一長,只好爆倉了。
於是脂肪肝就來了。
在運力充足的情況下,肝髒合成的甘油三酯,會被源源不斷地轉運到脂肪細胞儲存起來。
如果儲存在脂肪細胞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時被消耗掉。
在日積月累之下,我們也就發胖了。
以上就是關於脂肪攝入的全部路徑。
學會了沒?
好!接下來,我們進入上卷最核心!最專業!最機密的第三部分——脂肪代謝!
三、脂肪代謝
關於脂肪代謝的流程,幹巴巴講解太枯燥了。
胖掌櫃專門畫了一張流程圖來闡述,點擊原圖就是高清版。

世間萬物,皆可拆解。
通過這張圖,我們知道:脂肪的代謝可以分三大步驟。
分別是:脂肪分解、脂肪轉運和脂肪消耗。
我們繼續抽絲剝繭逐一了解。
第一步:脂肪分解
大家看上圖的右上角「這裡開始」。這部分內容邊看文字邊看圖,會更好理解。

脂肪分解這一環節,也叫脂肪動員,這是減脂第一步。
脂肪動員這個詞很精準:
就是把脂肪細胞裡的甘油三酯給動員出來,並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但甘油三酯的要想順利分解,必須要有酶的幫助。
在這個環節,幫助甘油三酯分解的酶,叫做甘油三酯脂肪酶(HSL)。
不過甘油三酯脂肪酶,想要發揮作用,又受到激素控制。
激素是怎麼控制酶發揮作用的?
當我們處於禁食、饑餓或交叉神經興奮時。
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會增加。
這些激素,可以激活甘油三酯脂肪酶,並促進甘油三酯分解。
於是被稱為脂解激素。
與之相反。胰島素、腺苷、前列腺素E2,會降低甘油三酯脂肪酶的活性,不利於甘油三酯分解。
於是被稱為抗脂解激素。
而在抗脂解激素中,最重要的就是胰島素。
可能有點亂,到這裡我們趕緊總結一下:
腎上腺素等脂解激素的分泌,可以促進甘油三酯的分解,對減脂有利。
胰島素等抗脂解激素的分泌,會阻礙甘油三酯的分解,對減脂不利。
所以從理論上講,我們只要能創造條件。
在促進脂解激素分泌的同時,還能抑制抗脂解激素的分泌。
就會提高減脂效率。
該怎麼創造這些條件呢?這個在後面會講。
當甘油三酯被分解後,就變成了甘油分子和脂肪酸分子。
甘油分子會被直接轉運到肝髒(又是肝髒)。
在肝髒裡,甘油分子被轉化為3-磷酸甘油,然後進入糖異生路徑。
最終被轉化為葡萄糖供人體利用。
如下圖↓

甘油分子畢竟是陪嫁,是配角,播到這裡就算是領盒飯了。
默默無聞的使命到此為止,真是短暫而又不璀璨。
但我們的大女主——脂肪酸——將繼續開啓她在人體中波瀾壯闊的代謝之旅。
脂肪代謝第一步:脂肪分解。我們到這裡就講完了。
接下來的問題是:
上述內容對我們減脂有甚麼幫助呢?
根據上述對脂肪分解的專業論述。
為了提高燃脂效率,在這一步我們可以採取的行動有四個:
1、熱量負平衡
保證每天的熱量攝入<熱量消耗,營造體內熱量負平衡的環境。
這是最基本!最重要!最關鍵的條件了。
正因為體內能量過剩。
脂肪細胞才會把多餘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儲存起來。
對減肥者來說,如果減肥期間每天還一直處於熱量過剩的狀態:
脂肪消耗的速度還沒儲存的速度快。
這就等於一邊滅火又一邊放火,白白做無用功。
鄭重提醒:
我在這裡用的詞匯叫「熱量負平衡」
所以,想要減肥你先做到熱量負平衡就好,這跟節食、餓肚子、勒緊褲腰帶、清湯寡水……根本不是一回事。
減肥者務必要拋棄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思維。
關於這一部分實操內容,在下卷裡會重點講。
一定要看到最後,絕對不會失望。
2、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
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脂解激素。
一般在人體高強度運動時,分泌會迅速增多。
特別在運動強度超過70%最大攝氧量時,分泌會呈指數增加。
並且在涉及全身性的大肌群運動時,也會促進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
所以想要提高減脂效率,動起來很必要。
需要註意:
運動強度絕不是越高越好。
研究表明,中等強度的運動,對減脂最有利。
一切運動都是運動三要素的排列組合。關於運動的實操內容,也會在下卷講。
3、穩定血糖水平
眾所周知:
胰島素是幫助人體降低血糖水平的唯一激素。
我們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吸收,會變成葡萄糖進入血液。
就成了血糖。
當血液中的血糖水平升高時,胰腺就會分泌胰島素來幫助人體降低血糖。
過量的血糖,不但為脂肪酸的合成提供了大量原材料。
同時胰島素的大量分泌,還會抑制脂肪分解。
這對減肥非常不利。
所以在日常飲食中。
要盡量多吃升糖指數低的食物(低GI食物),以穩定血糖水平。
PS:如果精力允許的話,胖掌櫃在下卷,會講到「十大飲食法」。
人世間的所有飲食法:
諸如地中海飲食法、生酮飲食法、碳氮均衡飲食法、循環飲食法等等,本質都可以概括為(基礎飲食法+加速飲食法)。
你在網路上看到的,都是這些飲食法的表象資訊,而且還版本不一。
但幾乎沒有任何人會告訴你:如何在不同飲食法之間進行靈活切換,以適應不同的減脂階段。
誰掌握了基礎飲食法和加速飲食法的混用策略,就等於掌握了飲食領域的99乘法口訣。
在下卷裡,胖掌櫃會為你一一揭祕。
4、攝入適量咖啡因
既然脂解激素可以促進脂肪分解。
那直接攝入含有脂解激素的相關產品,不就可以了嗎?
其實之前市場上許多的減肥藥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或糢擬脂解激素的促脂肪分解功效來減肥的。
比如麻黃鹼。
就是擬腎上腺素藥,能興奮交感神經,藥效較腎上腺素持久。
但事實證明:
幾乎所有諸如此類的減肥藥都對人體健康有副作用。
所以絕大多數立竿見影的減肥藥,都屬於違禁藥。
對身體的傷害性很大,對心理的侮辱性極強。
關鍵還犯法!
PS:前兩年,本山大叔的一個女徒弟因為賣違禁減肥藥還進去了

不過也有一個例外,就是咖啡因。
咖啡因是已被驗證的,比較安全有效的脂肪分解促進物質。
它可以通過激活腺苷酸性環化酶,促進脂肪水解。
在運動前1小時,按照5毫克/公斤補充咖啡因對脂肪代謝很有幫助。
所以運動前來一杯咖啡,對減脂是有利的。
但還是要特別提醒:
運動前喝咖啡,本質是為了提前動員更多的甘油三酯,以及促進脂肪分解。
這樣我們在運動時,血管中的大量脂肪酸可以優先被當做燃料代謝掉。
可不是你喝完咖啡後躺著不動,脂肪就能自動消失了。
這是對咖啡減肥有甚麼誤解。
不過咖啡因對減肥有幫助也只是理論上的。
對個體而言,究竟有沒有幫助,這是一件很難證偽的事情。
我在評論區做了解答:如下圖↓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
根據脂肪分解原理,我們在減肥過程中,可以採取的行動有四個:
1、保持熱量負平衡
2、進行中等強度運動
3、穩定血糖水平
4、適當攝入咖啡因。
我們大女主——脂肪酸——終於從脂肪細胞裡被動員出來了。
即將開啓她充滿了艱辛和坎坷和漂泊之旅。
在這個旅程中,她會經歷甚麼?又會遭遇甚麼?又會發生哪些精彩紛呈故事?
脂肪代謝第二步:脂肪轉運。
馬上拉開帷幕!
第二步:脂肪轉運
我們再回顧一下這個流程圖,大家仔細看,現在到了第二步:脂肪轉運↓

甚麼是脂肪轉運?
通過血液循環,把脂肪酸轉運到肌肉或肝髒等目的地。
既然是轉運,就需要轉運工具吧(是的,脂肪酸這個傲嬌的主又換交通工具了,這是第幾次了?)
此時負責轉運脂肪酸的載具,是血漿裡的清蛋白。
一分子的清蛋白,可以結合10分子的游離脂肪酸。
它們能將脂肪酸運送至全身各處。
在脂肪轉運這個階段,有三個重要的關節點,可以幫助幫我們提高燃脂效率。
分別是:轉運目的地、轉運速度、跨膜轉運
這三個重要節點,我們繼續分別來看:
1、轉運目的地
全身很多器官都是可以利用脂肪酸來供能。但在正常情況下,血漿清蛋白會載著脂肪酸去到兩個主要目的地:
一個是肝髒,一個是肌細胞。
運送到肝髒的大部分脂肪酸,會被肝髒再次合成甘油三酯,然後重新運回脂肪細胞裡儲存起來。
這一步前面講過了,看迷糊的同學可以返回去再看看。
而運送到肌細胞的脂肪酸,就會被當做燃料燃燒掉
這就是燃脂。
對普通人來說。
在靜息狀態下,被運送到肌細胞的脂肪酸只占很小一部分。
所以大多數脂肪酸都是空轉了一圈後,又被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再運回來。
這叫甘油三酯-脂肪酸循環(身體是不是很無聊?)
不過這是在靜息狀態下,如果在運動時可就不一樣了。
因為在運動過程中,肌肉收縮需要耗費大量能量。
所以大量脂肪酸就會被轉運過來充當燃料。
不過在運動時,雖然甘油三酯被再次合成的比例會大大減少。
但依然存在。
運動狀態下脂肪酸的轉運目的地我們就不說了,重點說一下靜息狀態下轉運目的地。
在靜息狀態下,脂肪酸究竟在多大比例上會被轉運到肝髒或肌細胞?
這是門玄學!並且跟人和人之間的天賦差異有關。
有些人天賦異稟,在靜息狀態下有相當大比例的脂肪酸,都被運送到肌細胞燃燒掉。
所以這種人好像怎麼吃都不會長胖:
天生的瘦子,即便偶爾胖了也能很快減下來。
你在知乎減肥話題下隨便翻一番,絕大多數都是有圖有真相的真人秀。
這些帖子,很可能絕大多數都是這些天賦派發的。
她們往往會現身說法告訴你:
減肥究竟有多簡單,自己的方法有多牛逼,自己瘦得有多容易。
當然她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不是在故意拉仇恨。
因為她們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那些所謂的方法,其實大都是末節。
她們之所以能輕輕松松瘦下來,要麼是年齡沒到,要麼是天賦使然而已。
大家想一想自己上學時,班級的學霸就行了。
所以我從來都明確提醒:
凡是減肥困難戶,盡量不要去學習那些現身說法且有圖有真相的真人秀。
即便學習也要穩定好心態,就當是給自己找找動力就行了。
千萬別覺得人家行你也行:人家是胖起來的瘦子,而你是瘦下來的胖子。
這是基因!是天賦!也叫命!
咱們普通人千萬不要羨慕,更不要攀比,不然心態容易崩。
這是子宮彩票,不是人人都能中獎的嘛。
雖然絕大部分減肥者沒這麼好命,但逆天改命的機會依然存在。
既然做不成天賦派,就踏踏實實做個實幹派。
也就是通過後天努力,提高肌肉含量以及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這個在本節後面會細講。
轉運目的地講完了,接下來再講轉運速度。
2、轉運速度
提高脂肪酸的轉運速度,對幫助我們提高減脂效率密至關重要。
想要提高脂肪酸的轉運速度,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血流量。
而增加血流量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運動了:
運動可以加快我們的血液循環,血液循環越快,脂肪酸的轉運速度自然越快。
這個很好理解。
另外血流量的大小也跟血管阻力有關。
血管就好比是排水管道。
血管阻力越大,血流量就越小,脂肪酸的轉運速度就越慢。
反之亦然。
而影嚮血管阻力的因素有兩個:
血液粘稠度+血管半徑
這兩個因素也很好理解:
血液粘稠度越低且血管半徑越大,自然血管阻力就越小。
大家想一想排水管道就行了。
關於如何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及如何擴張血管半徑,我們一個一個分析。
友情提醒:
建議你此時揉揉眼睛,喝兩口水,然後再做幾個動作放空一下大腦。
比如,雙擊屏幕點個贊,或者再順便點個關註
嗯嗯,千萬不要看懵逼了,這還沒到高潮啊老鐵!
(1)怎麼降低血液粘稠度?
脂肪酸是通過血漿裡的清蛋白運輸的。
血液越粘稠,轉運速度就越慢。
為了降低血液粘稠度,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水。
如此看來,我等直男建議女生多喝水,似乎是在幫女生減肥哦。
真是貼心到令人感動ing
減脂期間保證充足的飲水量,可以大幅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脂肪酸的轉運速度。
特別是運動期間,保證飲水量非常關鍵。
另外甘油三酯水解成脂肪酸,這個過程也需要大量水的參與。
但絕大多數減肥者,似乎對減肥期間要多喝水這一點認識不足。
具體要喝多少水,這個在本節後面會講。
(2)怎麼擴張血管半徑?
血管半徑,是影嚮血管阻力最重要的因素:
因為血管阻力和血管半徑之間,是四次幂的關系。
所以血管半徑稍微變化一點,血管阻力就會有較大改變。
而擴張血管的主要物質有三種,分別是:
煙酸、膽鹼、肌苷。
這三種物質,常見於協助醫生治療某些疾病的輔助手段。
在運動補劑市場則更為常見。
稍微資深一些的健身人士,應該都或多或少聽說過這三種物質。
煙酸屬於B族維生素,能影嚮造血過程,促進鐵的吸收和血細胞的生成。
可以協助醫生治療一些心腦血管疾病。
而膽鹼和肌苷常常被很多健美運動員,用來當做提高訓練成績的運動補劑。
不過對於身體健康的普通減肥者來說,強烈不建議直接補充任何相關產品。
因為不同人的體質和耐受性不同,直白來講就是:
千萬不要覺得人家可以你就可以。
一旦權衡不好攝入劑量,就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並且很多補劑也存在的明顯的副作用:
比如肌苷,會提高服用者患痛風的幾率。
因為肌苷的降解產物是尿酸。
大劑量攝入肌苷,有可能引起尿酸水平的升高,從而增加痛風的風險。
以上幾種物質,雖然不建議直接通過補劑來補充。
但普通人可以通過日常飲食來獲取。
比如煙酸,在動物肝腎、牛奶、雞蛋及新鮮蔬菜中含量較多。
而高膽鹼食物,包括肝髒、雞蛋、花椰菜、蘑菇、深色綠葉蔬菜、貝類、蘆筍、芽甘藍、白菜和魚類。
肌苷人體本身就能自我合成,並廣泛存在於各類食物中。
只要正常飲食,一般都不會發生缺乏的問題。
總之想要擴張血管半徑,提高脂肪酸的轉運速度。
需要保證均衡的營養攝入,具體策略上,只要每天保證攝入九大食材就可以。
九大食材又是一個專題了,這裡先放出來:
主食、肉類、蛋類、奶類、豆類、蔬菜、水果、堅果、植物油。
一句話概括:
我們只要做到好好吃飯,其實就已經是在減肥了。
三、跨膜轉運
脂肪酸在血管裡被運輸了半天,究竟要被運輸到哪裡呢?
前面講的肝髒或肌肉,那只是宏觀目的地。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微觀世界,去看脂肪酸最終去到的微觀目的地。
脂肪酸的微觀目的地,就是號稱人體小鍋爐的——線粒體

我們都說燃脂燃脂,但脂肪究竟都在甚麼地方被燃燒掉呢?
線粒體
所以只有把脂肪酸運送到線粒體之後,脂肪酸才能被燃燒掉,從而產生能量。
但脂肪酸裝填到線粒體,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家仔細看看上圖的線粒體,是不是有內外兩層膜?
這其實是兩層關卡!
脂肪酸想要進入線粒體,必須要通過這兩層關卡。
而想要通過這兩層關卡,脂肪酸得先跟奧特曼一樣:
先經歷一次變身,再搭載一次飛船。
該怎麼變身呢?
脂肪酸想要進入到線粒體外膜,得先變身成為——脂醯輔酶A(就是個名字而已,不用在意,類似於奧特曼的名字)
這一步變身,在學術領域的稱呼叫做:脂肪酸活化。

奧特曼變身,都是有變身器的。
同樣脂肪酸變身成為脂醯輔酶A,也需要變身器。
這個變身器,就是——鎂離子。
所以減肥期間,保證充足的鎂離子非常重要。
是的,混健身圈的人都知道,鎂補充劑同樣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運動補劑。
不過普通人不用單獨補充鎂。
因為幾乎所有的深綠葉蔬菜、堅果、香蕉和雜糧,都含有豐富的鎂。
但很可惜,脂肪酸變身成功之後,還是沒辦法通過線粒體的內膜,個頭太大。
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必須得搭載飛船才可以(嗯,特麼又換交工具了!這是第幾回了?)
而這艘運載飛船就是大名鼎鼎的——左旋肉鹼。
沒有左旋肉鹼的跨膜轉運,被活化的脂肪酸就沒法進入到線粒體中去發光發熱。
左旋肉鹼直接決定了脂肪酸的跨膜轉運速度。
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也正因如此,左旋肉鹼經常被被當做減肥/健身神器,在健身補劑領域,可謂聲名在外。
不過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左旋肉鹼是人體原本就能自行合成的一種物質。
左旋肉鹼的自體產量,大約為每小時0.02克,完全可以滿足一個健康人的正常需求。
正因為身體本身就能產生足量的左旋肉鹼。
所以左旋肉鹼既不屬於維生素,也不屬於其他任何一種人體必需營養素。
地位有點尷尬。

接下來需要澄清一個問題:左旋肉鹼真有減肥功效嗎?
一個由一家權威運動雜志全權策劃並嚴格執行的實驗,如下:
36名平均年齡為27歲的女性,其體脂率大約為35%。 在兩個月內,她們以每天2次、每次2克的劑量攝入左旋肉鹼或服用安慰劑。 所有的受試者每周都快走4次,每次快走30分鐘,並且不使用任何飲食法。 這樣,實驗中就只有兩個變量:耐力訓練以及左旋肉鹼補充劑。 盡管受試者均認真配合實驗,但是到實驗結束時。 結果是:既沒有人的體重減輕了,也沒有人的身體成分比例發生了較大變化。
研究人員只檢測到,受試者在靜息狀態下的基礎代謝率有所提高。
然而在這一方面安慰劑組和左旋肉鹼組的情況,沒有任何差別。
許多知名學者認為,盡管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
左旋肉鹼對運動者在燃脂方面的功效,最多只能算尚待確定: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數據能夠證明!
另外大家不要擔心自己的左旋肉鹼會缺少,左旋肉鹼完全可以通過食物攝入。
最主要是食物來源是肉類。
除此之外,魚類和乳制品也能提供一定量的左旋肉鹼。
總結一下:
明確了轉運目的地,也知道如何提高轉運速度,再經過最後一步的跨膜轉運。
恭喜恭喜!
脂肪酸的轉運階段,終於結束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上述轉運階段的內容,對我們的減脂究竟有甚麼幫助呢?
為了提高燃脂效率,我們可以採取的行動有以下四個:
(1)提高肌肉含量
這個是老生常談了,就不用多說了。
肌肉貴為耗能大戶,當肌肉含量提高了。
在靜息狀態下,肌肉會更多使用脂肪酸當燃料。
肌肉越多,消耗的脂肪酸就越多。
這才是真正的躺瘦啊。
不過現實是,很多人分不清減脂和減重的區別,在減肥過程中,盲目追求體重下降。
最終,把以肌肉為代表的去脂體重一起給減沒了。
於是看似體重下降了,孰不知寶貴的肌肉大量丟失,基礎代謝也一落千丈。
凡是沒有肌肉量支撐的減肥,只會出現一堆瘦下來的胖子(悲傷的故事)。
接下來就是不可抑制的反彈。
關於甚麼是體重、甚麼是脂肪體重、甚麼是去脂體重。
這是我減肥思維專題的重要一篇,這裡就不放了,我會放到本篇回答後面。
大家感興趣的話,屆時可以移步閱讀。
(2)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肌肉優先使用脂肪酸當燃料,這對肌肉來說,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
除了那些拉仇恨的天賦異稟者之外,普通人都需要對自己的肌肉進行刻意訓練。
也就是你的肌肉不是天生就擅長使用脂肪酸當燃料的。
你得訓練它才行。
但伴隨著訓練的深入,肌肉優先使用脂肪酸當燃料的能力,會隨著我們運動經驗的增加而增強。
怎麼訓練肌肉呢?
就是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真相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肌細胞通過規律的運動,會漸漸學會如何將脂肪酸作為主要能量來源使用。
針對這個問題,這裡上一組學術界的專業實驗:
實驗表明在靜息狀態下,有運動習慣者和無運動習慣者,體內供能物質使用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如下圖:

通過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
在靜息狀態下,無運動習慣者脂肪供能比例只占33%。
而有運動習慣者的脂肪供能比例卻高達61%。
所以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會讓我們的肌肉學會優先使用脂肪酸做燃料。
在靜息狀態下時,可以提高脂肪酸的利用率。
同時規律的運動也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提高脂肪酸的轉運速度。
那麼怎樣才算是規律的運動習慣呢:
每周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是比較好的參考指標。
反彈是減肥的癌癥。
在減脂期間,運動的重要性是低於飲食的。
但想要不反彈,保持規律的運動才是最穩妥的殺手鐧。
至於在減脂前、減脂中和減脂後的如何安排運動,在下卷會講。
這裡就不多說了。
第三:攝入充足水分
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是降低血液粘稠度的重要方法。
除去每天吃飯時喝的水之外,建議每天額外攝入1500-1800ml的水。
飲品選擇上:白開水是最佳選擇。
當然綠茶、檸檬茶或咖啡也可以。
判定自己是否水分攝入充足,有個最簡單的標準:
觀察尿液顏色。
如果發現自己的尿液顏色是清澈透明的,這就證明你的飲水量是充足的。
第四:均衡攝入九大食材
肉類、動物肝腎、牛奶、雞蛋及新鮮蔬菜,每天要保證攝入九大健康食材。
無論是為了血管擴張還是補充左旋肉鹼。均衡攝入各種食材,非常關鍵。
大家發現了沒?
其實在減肥期間,吃得對要比吃得少更為重要。
很多人一旦開始減肥了,就只是一味追去吃得少而忽略了吃得對。
吃得對+吃得飽+熱量負平衡,在實踐過程中,完全可以全部兼顧。
又苦口婆心提醒一遍:小白減肥者,千萬不要陷入二元對立的死胡同裡出不來。
減肥思維比減肥方法更重要!
以上就是在在脂肪轉運階段,根據底層原理分別給出的建議,分別是:
1、提高肌肉含量
2、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3、攝入充足水分
4、均衡攝入九大食材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
在左旋肉鹼這位船工的幫助下,脂肪酸大小姐經過千辛萬苦的艱難跋涉。
終於邁過了最後一道門檻,抵達了它夢想的洞房——線粒體,見到了她的情郎。
在這裡,脂肪酸和情郎又將經歷一連串不可描述的耳鬢廝磨和化學反應。
幹柴烈火!風雨大作!激情燃燒!
並最終迎來春風化雨般的宇宙大和諧。
那麼脂肪酸大小姐究竟經歷了甚麼?
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走進脂肪代謝的最後一步:
脂肪yue pao
啊呸!
脂肪消耗。
第三步:脂肪消耗
一本正經:脂肪消耗是最複雜的一個過程。
把這個過程了解清楚了,大家就知道傳說中的「燃脂」究竟是甚麼情況了。
接下來我會帶大家把燃脂的底層原理剖析清楚。
敲黑板,集中註意力認真看啊,高潮來了!
慣例先上圖↓

脂肪消耗這一步,在學術領域有個專門稱呼叫:
脂肪酸的β-氧化(音:貝塔氧化)
有強迫癥患者可能會問:
為甚麼非要叫β(貝塔)-氧化,而不叫α(阿爾法)-氧化?
因為脂肪酸在氧化時,內部的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會斷開。
緊接著真正參與氧化反應的,就是β碳原子。
所以脂肪酸的氧化,就叫β-氧化。
不過我們之所以要了解β-氧化這個概念。
重點不是β,而是氧化:
脂肪燃燒需要氧氣的充分參與。
運動的價值就在這裡。
不過過來人都知道,減肥過程中即便不運動,只控制飲食,脂肪也會被消耗。
但在運動過程中,可以保證氧的充分供應。
因而可以大大提高燃脂效率。
結論:運動是燃脂的加速器。
脂肪酸的β-氧化包含三個階段,分別是:
1、脂肪酸活化為脂醯輔酶A(奧特曼變身)
2、脂醯輔酶A的跨膜轉運(搭載飛船)
3、四步循環反應(砍竹子)
在前面,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擅自把β-氧化的兩個階段,給挪到脂肪轉運了。
所以接下來我們重點講的是,β-氧化中第三個階段:
四步循環反應。
這四步循環反應分別是:
①脫氫→②加水→③再脫氫→④硫解
每一步化學反應的具體過程,太複雜,不說了。
我們只需要了解三點:
1、得加水
這一階段要大量水分的參與,大家也看到了。
這等於是再次醒:減肥期間一定要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
嗯,多喝水。
2、砍竹子
我們已經知道了:參與燃燒的脂肪酸叫長鏈脂肪酸。
有沒有人關心過:長鏈脂肪酸的長鏈,究竟有多長?
我們可以把長鏈脂肪酸,看成是一根竹子。
竹子都是一節一節的。
而一條長鏈脂肪酸總共有8節。

【脫氫→加水→再脫氫→硫解】這四步循環反應,就像是砍竹子的砍刀。

這四步每循環一次,就等於把竹子砍掉一節。
伴隨著這四步反應跟飛輪一樣循環切割。
切割7次之後,長鏈脂肪酸(脂醯輔酶A)就被一鏈一鏈地給代謝掉了。
PS:我不確定,長鏈脂肪酸究竟是7節還是8節。
因為手邊資料有限,沒有查到確切文獻,如果有該領域的大佬還請指正。
3、乙醯輔酶A(乙醯coa)
每次砍完一刀後,在氧氣的參與下,β-碳原子就變身為羧基(音:縮雞)。
然後生成一種極為關鍵的物質:
乙醯輔酶A(乙醯coa)
這個名字跟李二狗或王鐵蛋一樣。
很醜也很怪,也不知道誰給取的。
但「人」不可貌相,這種物質關鍵到令人發指:
因為它直接決定了你的減肥成敗!!!
為了方便記憶,我們把乙醯輔酶A稱為:
小乙。
最終的結論是:
一分子的長鏈脂肪酸(脂醯輔酶A),在經過7次的4步循環之後,總共會生成8個小乙。
以上就是脂肪酸的β-氧化,我們就講完了。
接下來針對β-氧化,做個精煉總結:
長鏈脂肪酸經過活化,變身成脂醯輔酶A,然後在左旋肉鹼的運載下,進入到線粒體。
進入線粒體後,脂醯輔酶A需要經過(脫氫→加水→再脫氫→硫解)這四步循環反應。
這時候,脂醯輔酶A像竹子,有8節。
而四步循環反應像砍竹刀。
在循環7次之後,把竹子一節一節砍下來。
並加工成核心樞紐產品小乙:
乙醯輔酶A。
最終一分子的長鏈脂肪酸,生成了8個小乙。
同志們!
此時我們要對脂肪酸大小姐,致以深切的緬懷和哀悼。
伴隨著小乙的出現,意味著在經歷了幹柴烈火又激情燃燒的β-氧化後。
脂肪酸大小姐終於完成了她的使命:
煙消雲散,含笑九泉!
但所幸,長江後浪推前浪。
她在彌留之際也生下了8個兒子:小乙(乙醯輔酶A)
這8個兒子將秉承她的遺志。
代她走完「人生」中最後,也是最波瀾壯闊的一段精彩旅程。
而這最後一段旅程,就是在學術界大名鼎鼎的:
檸檬酸循環。
又叫三羧酸循環。羧(音:縮)
還叫克雷布斯循環。
不過在講檸檬酸循環之前,我們還得再專門拿出一節專門介紹:
小乙(乙醯輔酶A)
為甚麼要單獨介紹小乙?
因為小乙不只是脂肪酸的兒子,還是糖類和蛋白質的兒子。
小乙是三位母親共同的兒子!!!

正因為小乙如此搶手。
所以只有搞明白了小乙在三大物質代謝中的地位。
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減肥的真諦!
所以接下來,非常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糖類代謝和蛋白質代謝。
限於篇幅,不會說得太過詳細。
只講幹貨和框架,大家不要犯困,要集中註意力,認真學習才可以。
先說糖類代謝:
糖類的分解有個專有稱呼:糖酵解。
如下圖↓

從上往下看,整個糖酵解的過程有10個步驟。
每一個步驟就不專門講解了。
我們只需要知道,葡萄糖經過10步代謝之後,最終生成了:
丙酮酸。
我們稱之為小丙。
因為葡萄糖可以在無氧的情況下,被分解掉為人體供能。
所以我們在進行短促劇烈的力量訓練時。
通常都是肌肉裡的葡萄糖(糖原),通過糖酵解來提供能量的。
因此我們也把各種力量訓練,稱之為無氧運動。
那麼小丙(丙酮酸)生成之後去哪裡了呢?
關於小丙的去處:
可以分氧氣供應不足和氧氣供應充足兩種情況。
1、在氧氣供應不足時
氧氣供應不足就是你在劇烈運動時。
此時,人體會將小丙還原生成乳酸。
而乳酸會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肝髒(又是肝髒),重新氧化成小丙(丙酮酸)。
小丙再通過糖異生,然後被轉化為葡萄糖。
註意:
如果你的運動量過大。
肌肉產生乳酸的速度,超過了肝髒的調節速度。
就會導致肌肉乳酸堆積而使肌肉疲勞。
大家在健身房擼鐵的時候,是不是練一段時間後就會全身酸痛?
這就跟乳酸堆積有關。
但休息一兩天之後,肌肉就不再酸痛了。
這因為乳酸被慢慢運送到肝髒裡,並被代謝掉了。
PS:
對了,到了植物那裡,丙酮酸就不會被轉化成乳酸了。
而是被轉化為乙醇和二氧化碳。
乙醇是甚麼?
酒精。
這就是傳說中乙醇發酵——釀酒!
胖掌櫃去年曾親手釀過葡萄酒,醇香可口,味道那叫一個正點……
其實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都非常簡單。
只需要……
算了……扯遠了……我們還是繼續講正事吧。
2、在氧氣供應充足時
小丙會進入線粒體,並最終生成小乙(乙醯輔酶A)。
然後這時候,小乙又會有兩個去處:
(1)進入檸檬酸循環(後面會講),然後被徹底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這就是糖的有氧氧化。
(2)轉化為脂肪酸
看到「轉化為脂肪酸」大家一定都非常關心:
為甚麼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會轉化為脂肪呢?
為了講明白這個問題,我又特意畫了一張圖。
如下↓

這張圖的左半部分是脂肪代謝,右半部分是糖類代謝。
大家看看處在C位的小丙(丙酮酸)和小乙(乙醯輔酶A)
小丙和小乙之間有一個箭頭:
小丙可以轉化為小乙,然後小乙再轉化為脂肪酸。
這就是為甚麼:
碳水化合物(糖類)吃多了會發胖的原理!
但我們要註意:
小丙和小乙之間的箭頭是單向的。
即:小乙不能再轉化為小丙。
所以,脂肪酸不能直接轉化為糖類。
為甚麼呢?
因為沒必要呀!
人類儲存脂肪酸是當備用燃料的,這相當於五年期的大額定存。
而糖類呢,最多算個餘額寶活期,即取即用,順便漲漲利息。
從來都是攢小錢再存大錢,才合乎邏輯。
如果小乙(乙醯輔酶A)再轉化為小丙(丙酮酸)。
就等於你把大筆的五年定存現金取出來,又存成零零碎碎的餘額寶。
這得是甚麼腦回路呢?
身體不會這麼傻叉+無聊。
所以就把這條路直接堵死了,只準小丙轉化為小乙。
最後咱們做個總結:
葡萄糖代謝到最後,生成小丙(丙酮酸)。
小丙在無氧的情況下,會轉化為乳酸。
因為乳酸堆積,而導致讓我們在進行力量訓練時肌肉酸痛。
但最終乳酸會被轉運到肝髒代謝掉。
PS:
究竟是不是乳酸堆積而導致的肌肉酸痛,在學術領域存在爭議。
在有氧的情況下,小丙會轉化為小乙(乙醯輔酶A)。
而小乙恰恰又是生成脂肪酸的重要原料。
所以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多了。
就會發胖。
以上是關於糖類代謝和脂肪代謝的關系。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下糖類代謝和蛋白質代謝的關系。
為了說明白這兩者的關系,我又畫了一張關系圖(好累……)
如下圖↓

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
大家看上圖↑
中間部分是糖代謝路徑(包括檸檬酸循環),而兩側藍色的大括號裡的,就是各種氨基酸。
光看這張圖的整體結構,大家有沒有想到一個成語:
涓流入海!
無數的氨基酸就像一條條小支流,最終匯入到糖類代謝的幹流之中。
為甚麼要專門提這個?
大家都知道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當你糖類攝入不足時,身體就會分解肌肉,然後轉變成糖類為人體供能。
為甚麼身體這麼想不開呢?
因為要為更重要的細胞,比如紅細胞和腦細胞提供能量。
紅細胞沒有線粒體,所以沒辦法代謝脂肪酸供能。
而腦細胞又存在血腦屏障,脂肪酸個頭太大,沒法進入腦細胞裡燃燒供能。
所以紅細胞和絕大多數腦細胞,不得不完全依靠糖類來供能。
很多人在減肥時,視碳水化合物為洪水猛獸。
直接不吃主食或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
但紅細胞和腦細胞確確實實需要碳水化合物(糖類)呀!
怎麼辦?
既然你不主動攝入,身體就只好分解肌肉,然後轉化為糖類來供能。
因為對身體來說,紅細胞和腦細胞的生死存亡,可比肌肉細胞重要多了。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在減肥時,看似體重下降很快。
但其實真正減掉的,都是寶貴的肌肉。
短期來看,體重確實減下來了。
但需要付出的代價是:肌肉流失、基礎代謝大降、大姨媽也不來了……
然後為了對抗反彈又得耗盡心神。
想想都覺得好累。
不過人體是輕易不會分解蛋白質來供能的。
一是太浪費,一是不幹淨。
太浪費是因為蛋白質是構成人體各個器官的核心材料。
很多人為了追求體重下降,搞到身體最後都需要分解各個器官的蛋白質來供能了。
這是典型的作大死。
所以我們發現:
很多人在暫時減重成功後:體質變差、免疫力下降、思考力削弱、月經紊亂……
原因就在這裡。
這是在實打實的消耗生命啊。
為甚麼不幹淨?
因為分解蛋白質容易造成污染。
氨基酸就兩部分組成:氨基和碳骨架。
對氨基的代謝,會產生有毒的胺。
這種有毒物質,需要肝髒(又是肝髒)和腎髒來轉化成尿素,然後排出體外。
這是一種負擔。
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蛋白質吃多了,會增加腎髒負擔。
對腎功能正常的人來說。
一般不會吃到對腎髒造成負擔的程度。
你一天能吃幾斤肉?

大家看上圖中:
處於C位的還是小乙(乙醯輔酶A)和小丙(丙酮酸)
所以蛋白質,可以通過小乙、小丙和檸檬酸循環,轉化為糖類和脂肪。
為此氨基酸可以分兩大類: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1)生酮氨基酸:
亮氨酸、賴氨酸。
(2)生糖氨基酸:
甘氨酸、絲氨酸、纈氨酸、組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穀氨酸、穀氨醯胺、天冬氨酸、天冬醯胺、甲硫氨酸。
(3)生酮兼生糖氨基酸:
酪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之所以列出來,是給廣大健身愛好者提供一個參考:
你在健身過程過中,一定會遇到各種五花八門又琳琅滿目的補劑產品。
要抓本質!
基本所有氨基酸相關補劑,主要成分都脫離不了上述各種氨基酸。
你了解清楚一種產品的主要成分後,再對照著上圖。
就知道這種補劑有甚麼功效了。
當全部了解完脂肪、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路徑後。
我又畫了一張終極圖譜:
把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這三大供能物質的代謝路徑給合並在一起了
如下圖↓
紅色是糖類代謝、綠色是脂肪代謝、藍色是蛋白質代謝。

看著眼花繚亂對不對?於是我又畫了一張略醜的精簡版↓

簡版和詳版一定要曡加在一起看。
閉上眼睛,把上述人體代謝流程,想象成一幅3D齒輪動態圖。
各條代謝路徑,如此生生不息地帶動著生命的運轉!

總之,無論是脂肪代謝、糖類代謝還是蛋白質代謝。
萬法歸宗。
最終都會在檸檬酸循環匯合。
然後徹底走完最為波浪壯闊的一段路程。
接下來,我們走進代謝的最後一步:
檸檬酸循環!
甚麼是檸檬酸循環?
開講之前,咱們先認識一下這尊大神:
Krebs(克雷布斯)

Krebs(1900-1981)是英籍德裔生物化學家。
1937年,他發現的檸檬酸循環(三羧酸循環),被公認為世界代謝研究領域的裡程碑。
1953年,他憑此發現,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由此可見:
檸檬酸循環在學術領域,是諾獎級別的成果,更是堪稱碉炸天的存在。
據我跟學醫的朋友了解:
檸檬酸循環,幾乎是所有醫學生,都必須背誦並默寫的核心專業課內容。
考試必考!
評論區有醫學生在打卡了↓


接下來,胖掌櫃就帶大家體驗一下醫學生們的學習日常:
被檸檬酸循環支配的恐懼。
準備好了不?
檸檬酸循環在網上有很多流程圖。
不過普遍像素太低並且太醜,為此我又專門畫了一張(我特麼真是靈魂畫手)。
如下圖↓

看圖就知道,檸檬酸循環是個大圓圈,總共有八步。
我們可以稱之為天龍八部:
第1步:乙醯輔酶A與草醯乙酸縮合成檸檬酸 (需要:檸檬酸合酶)【不可逆】
第2步:檸檬酸經順烏頭酸轉變為異檸檬酸(需要:順烏頭酸酶)【可逆】
第3步:異檸檬酸氧化脫羧轉變為α-酮戊二酸(需要:異檸檬酸脫氫酶)【不可逆】
第4步:α-酮戊二酸氧化脫羧生成琥珀醯輔酶A(需要:α-酮戊二酸脫氫酶系)【不可逆】
第5步:琥珀醯輔酶A合成酶催化底物磷酸化成琥珀酸(需要:琥珀醯輔酶A合成酶)【可逆】
第6步:琥珀酸脫氫生成延胡索酸(需要:琥珀酸脫氫酶)【可逆】
第7步: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蘋果酸(需要:延胡索酸酶)【可逆】
第8步:蘋果酸脫氫生成草醯乙酸(需要:蘋果酸脫氫酶)【可逆】
這八個步驟跟減肥究竟是甚麼關系?
如果直接硬講的話,估計99.9%的人都會一臉懵逼。
所以為了把檸檬酸循環講清楚,我們需要先對三個概念有基本認知:
酶、代謝和ATP。
友情提醒:
大家不要被這三個概念給嚇到了,其實原理非常簡單。
接下來我會把專業難度,降低到幼兒園水平。
為大家把這三個概念講清楚:
1、甚麼是酶?
大家看以上檸檬酸循環八步的後面,都專門標註了對應的酶。
酶是甚麼?催化劑!
當年初中生物課上,我們學習到的第一種酶是:
唾液澱粉酶。
當然了,澱粉酶也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第一種酶。
1878年,酶作為這種物質的正式稱呼被確定下來。
詞根來自希臘文,意思是「酵母中」。
所以酶還有一個被玩壞了的稱呼:
酵素。
酶究竟是幹嘛的?
我們現在一提化學反應。
自然會聯想到化學課上發光、發熱、冒煙那種劇烈的化學反應。
這些劇烈反應,在外部自然環境下:
需要高溫、高壓、強酸、強鹼的條件才能發生。
但在人體這種溫和的環境裡,肯定無法滿足這些條件。
既然無法滿足,那人體各種物質的代謝反應,該怎麼進行呢?
這時候就需要英雄的降臨:
酶!!!

人體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系統,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成百上千的化學反應。
而幾乎所有化學反應。
都需要特定且專屬的酶,來催化著進行。
我們可以把每一步化學反應,看成是一把鎖。
而參與反應的酶,就是打開那把鎖的鑰匙。
身體嚴格規定:
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禁止一鎖多開或萬能鑰匙!
但是如果哪一把鑰匙丟了、壞了、彎了或其他各種原因不中用了……
從而導致與之對應的鎖打不開了。
你猜會發生甚麼?

任何一把鑰匙的異常都是「很要命」的。
我們比較熟悉的白化病,就是因為缺少「酪氨酸酶 」引發的。
並且現在很多極難治愈的遺傳病和罕見病,大多是因為控制某種酶的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的。
即便以現在的醫療水平,如果基因鑰匙出了問題。
那也是不好配啊。
先天的基因問題對酶的影嚮,我們就不說了。
重點說一下後天影嚮。
後天因素對酶的影嚮,我們只需要關註兩點:
酶的材質和酶的脾氣
我們先說一下酶的材質。
如果給酶做個分類,主要分兩種:
單純酶和綴合酶。
單純酶是甚麼意思?
即這種酶僅僅含有蛋白質,所以叫單純酶。
那綴合酶呢?
綴合酶是由蛋白質部分和非蛋白質部分組成。
蛋白質部分叫酶蛋白,非蛋白質部分叫輔助因子。
酶蛋白和輔助因子的關系,就跟螺絲和螺母的關系一樣。
綴合酶想要發揮作用,必須得把螺絲和螺母擰在一起,組成全酶才可以。

那輔助因子又是甚麼材質呢?
輔助因子又分兩種:
一種是B族維生素的衍生物;一種是金屬離子,大約三分之二的酶,都含有金屬離子。
所謂金屬離子,就是我們熟悉的各種礦物質。
在前面,我們講到長鏈脂肪酸變身成為脂醯輔酶A。
需要鎂離子作為變身器。
這裡的鎂離子,就起到輔助因子的作用。
沒有鎂離子這個變身器,你就沒法變成奧特曼保衞地球。

通過了解兩種酶的材質。
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一點甚麼?
如果你平時蛋白質、維生素補充和礦物質補充不足。
於是:酶的合成受到影嚮,從而直接降低代謝。
很多長期勒緊褲腰帶搞節食減肥的人,經常會抱怨:
哎呀!我的代謝變慢了,體重越來越難減了。
怎麼辦啊?
現在知道自己代謝變慢的原因了麼?
為甚麼我們經常會聽說:
保證均衡營養攝入就等於在減肥!
其中一個非常核心原因就在於:
酶!
講完酶的材質,接下來再說下酶的脾氣。
正因為酶對人體非常重要,她也認為自己非常重要。
所以酶就飄了。
這位千金大小姐,有非常嚴重的公主病:
動不動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尋死覓活撂挑子。
矯情!

酶的這種矯情勁,跟她是蛋白質有關。
蛋白質很容易「變性」。
比如大家煎個雞蛋,是不是生雞蛋一下熱鍋,雞蛋清就變成雞蛋白了?
這就是蛋白質的變性!
所以酶作為蛋白質,對反應條件極為敏感且苛刻。
並且每一種酶,都有最合適的反應條件。
這些條件就包括:酸鹼度(ph)、溫度、濕度、壓強……等等。
任何極端ph、酶的抑制劑、高溫、高壓等因素,都會導致酶失去活性。
而想要讓酶保持充分的活性。
必須要為酶的反應創造一個充滿安全感的內外部環境:
比如常溫、常壓、中性ph值以及規律的生活狀態……
說一句稍微有些冒犯女性的話。
酶的秉性和大多數女性的需求高度一致:
追求安全感+需要穩定性。
所以各種破壞身體安全感和穩定性的不良因素,都可能酶反應造成負面影嚮。
而這些因素又分兩類:劇烈因素和非劇烈因素。
先說劇烈因素:我們能感覺到不舒服的因素都可以稱為劇烈因素!
比如身體發燒、酸鹼度失衡、亂服用藥物等等,這些因素我們都能明確感知到。
舉個例子:
有一種很有名的減肥方法,大家都聽過:
生酮飲食法。
限於篇幅有限,這裡不評價生酮飲食法的優劣,以後可能會單獨寫。
生酮飲食法會讓人產生成酮體,而酮體是酸性物質。
這種酸性物質一旦長期累積,就會打破人體的ph平衡。
而這種ph失衡的狀態,必然會對人體裡各種酶的活性造成影嚮。
所以絕大多數採用生酮飲食法的人,通常都會出現各種能明確感知到不良反應。
比如思考力下降,腦子不轉了以及膽結石或甲減等……
極端情況下甚至會讓人酮癥酸中毒。
PS:生酮飲食的各種副作用,酶只是因素之一,同時還涉及到其它各種因素,這裡就不講了。
特別說明:
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內,我幾乎不反對任何減肥方法。
因為所有減肥方法都只是工具,而任何工具都存在適用邊界和操作方法。
只是生酮飲食法的使用門檻較高。
減肥的核心從來都不是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人。
好了。
劇烈因素對酶的影嚮,我們講完了。
無論如何,劇烈因素對酶的影嚮,我們容易察覺。
但那些相對不劇烈的因素,卻常常被我們忽視。
諸如高壓的環境、焦慮的情緒、長期的疲勞、混亂的睡眠等等……
其實都可能破壞人體內環境,並對酶的活性造成潛移默化的負面影嚮。
比如很多人明明已經吃得很少了,但似乎就是減不下來。
其中一部分原因:
就可能跟長期焦慮、高壓、熬夜等因素有關。
這些因素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嚮酶的活性,從而間接影嚮到人體代謝。
但很可惜的是:
這些負面影嚮,既不能量化,也很難檢測。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
關鍵還具有潛移默化的累積效應。
因此具有明顯滯後性,一時半會也看不出來。
就非常容易被我們忽視。
通過酶的特性,大家一定要認識到:
減肥是一項系統工程。
而系統思維,是所有理智派減肥者都應當具備的元思維。
其實我全篇回答,都是在進行認知上的鋪墊。
最終在上卷末尾:
我會把全篇回答給出的所有建議,全部梳理+整合+串聯起來。
向大家呈現出一套:
理論清晰+架構完整+邏輯嚴謹的減肥系統。
拭目以待!
最後我們做個總結:
正因為有酶的存在,所有人體裡的各種化學反應,才能高效有序進行。
各種化學反應和對應的酶,具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嚴格對應關系。
影嚮鑰匙開鎖的因素,有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種。
先天因素大多是由跟基因突變有關。
後天因素對酶的影嚮,主要跟酶的材質和酶的脾性有關。
根據酶的材質,我們需要補充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根據酶的脾性,我們需要為酶的活性創造安全穩定的內外部環境。
比如要避免高壓、焦慮、熬夜等不良生活狀態。
總之: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正因為脂肪代謝需要一堆酶的參與。
所以我們只有深刻了解酶的材質和脾氣。
才能知道該如何創造條件,來保持或促進酶的活性。
最終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減脂以及保持良好身材!
酶的話題我們就講到這裡。
2、甚麼是代謝?
說完了酶,再說代謝就好理解了。
前面講的脂肪代謝、糖類代謝、蛋白質代謝和檸檬酸循環,都屬於代謝的範疇。
代謝,是新陳代謝的簡稱。
甚麼是新陳代謝?
說白了,就是生命體跟外部環境之間,按照一定規律,不斷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的總稱。
舉個例子:
我們身體紅細胞的壽命只有120天左右。
其實每時每刻,紅細胞都在一批批消亡,又一批批生長。
當紅細胞消亡了,人體再生產紅細胞,就需要用到鐵做原料。
而鐵又主要儲存在紅肉裡(豬肉、牛肉、羊肉等)。
如果減肥者肉類攝入不足,就會缺鐵。
人體缺鐵,就沒法生產出足量的紅細胞。
長此以往:缺鐵性貧血!
手腳冰涼……有氣無力……疲勞困乏……月經不調……
更關鍵的是:
紅細胞的核心功能,又主要是運輸氧氣的。
而氧氣又是脂肪代謝的必需物質。
不吃肉本來是想減肥,到頭來卻又阻礙了減肥。
你說這是整的甚麼事……
紅細胞的消亡和生長,就是通過新陳代謝完成的。
我們能對新陳代謝有個基本了解和感知就好。
總之:
只有通過新陳代謝,生命體才能不斷進行自我更新,並保持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
沒有新陳代謝就沒有生命!
通過新陳代謝的概念,我們可以知道:
新陳代謝包含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兩部分。
物質代謝包括:
糖代謝、脂類代謝、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謝、核苷酸代謝和非營養物質代謝。
我們這篇回答的核心,就是講的脂類代謝。
當然在物質代謝的同時,一定伴隨隨著能量變化。
所以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不可分割。
物質代謝中的絕大部分化學反應,在各種酶的催化下進行,並伴隨著多種形式的能量變化。
而所有的能量變化,最終都緊緊圍繞一種物質進行:
ATP(三磷酸腺苷)
ATP直接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新陳代謝也是分類的,主要分三類:
分解代謝、合成代謝和不定向代謝。
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大家應該都了解,就不講了。
不定向代謝主要是指:檸檬酸循環。
人體中各種物質的代謝,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代謝路徑。
每條代謝路徑交織在一起,其實跟現實中的公交路線圖和地鐵路線圖沒啥區別。

而且為了方便,很多代謝路徑會有重曡。
就是大家一起共用,避免重複建設。
比如糖酵解(糖類分解)和糖異生(糖類合成)的代謝路徑,
基本完全相反!
從上往下看,是糖酵解的路徑。
從下往上看,是糖異生的路徑。
如下圖↓

那問題來了,如此錯綜複雜的路徑交織在一起執行。
每條代謝路徑,怎麼保證獨立而不串場呢?
必然要進行嚴格的調節!
比如,各種代謝途徑,並不是以恆定不變的速率進行的。
而是有時會加快,有時會受到抑制。
就跟公交路線一樣:路況擁堵了車速就慢,路況順暢了車速就快。
讀到這裡,你是不是會關心:
怎麼讓自己的代謝變快呢?
在ATP一節會重點點明。
並且每條代謝路徑都是不可逆的。
甚麼叫不可逆?
每條代謝路徑都有很多步驟,比如檸檬酸循環就有8步,並且大多數步驟都是可逆的。
但每條代謝路徑,一定會有至少一個步驟是不可逆的。
這個不可逆的步驟,類似於收費站。

收費站的存在,車輛只準單向開放,不能逆行。
這樣就保證了每條代謝路徑的單向性和獨特性。
每條路徑上的「收費站」,在學術領域有專門的稱呼叫:
限速步驟。
而調控這個限速步驟的酶,被稱為限速酶。
咱們得佩服人體的聰明和高效:
你的代謝路徑那麼長,步驟那麼多,如果我每個步驟調節。
多麻煩啊!
那麼我只需要在整條線路上建幾個收費站。
然後通過控制幾個收費站,就能控制整條路徑了。
聰明!
所以我們在減肥過程中,針對每條代謝路徑的收費站發力。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前面的脂肪代謝路徑中。
左旋肉鹼的轉運,就是脂肪代謝的一個重要收費站。
因此保證營養均衡,促進身體產生充足的左旋肉鹼,對減脂大有幫助。
但脂肪代謝的收費站,更多是體現在檸檬酸循環上。
3、甚麼是ATP?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簡稱。
咱們人體不能直接利用米飯饅頭裡的化學能。
所以身體必須要把食物裡的能量,轉化為身體能利用的能量形式。
就像你行動電話沒電了要充電。
煤炭裡也有能量,你為啥不直接充煤炭裡的能量?
還不是因為煤炭裡的能量,沒法被行動電話使用嘛。
所以只有把煤炭裡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然後才能充進行動電話裡。
而ATP,就是人體內部可利用的能量形式。
或者咱們這麼理解:
在人體外,食物的能量單位叫卡路裡。
但到了人體後,就入鄉隨俗,被稱為ATP。
ATP是怎麼發揮功效的呢?
這很像是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
不過游戲的玩家主要有2位,分別叫:ATP和ADP。
花呢?
這個花有個很高大上的學名:
高能磷酸鍵(~P)
其實ATP以及我們細胞所需要的能量,就儲存在高能磷酸鍵上。
平時這個花都是在ATP的手上。
只要ATP直接把花傳遞給其它細胞,能量就釋放出去了。
那鼓呢?
鼓就是酶,最常見的酶叫磷酸激酶。我們就把它當成一種鼓的品牌吧。
這個游戲怎麼玩呢?
比如在我們運動的時候,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於是ATP就得把手裡花(高能磷酸鍵)傳遞出去供能。
花被傳遞出去之後,沒了花的ATP就變成了ADP。
ADP的手上是沒有花的。
隨著越來越多ATP變成ADP,能量缺乏啊,於是鼓聲大作(酶開始發揮作用)。
於是外面的花(我們攝入的能量),紛紛傳遞到ADP手上。
有了花的ADP,就變成了ATP。
又可以繼續供能了。
這回大家理解了沒?
身體內部的能量供應,基本就是一個在ATP和ADP之間,反複擊鼓傳花的游戲。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陪練:AMP。

一句話概括:
ATP把花傳遞出去供能,一旦失去了花自己就變成了ADP。
然後ADP接受花,再變成ATP繼續供能。
是不是很無聊?
不過這個游戲起初,有個bug。
因為當我們進行肌肉運動時,需要消耗的ATP數量非常龐大,而且時間緊任務重。
身體根本來不及合成那麼多ATP(這需要大量的花)。
那怎麼辦?
於是身體進化出了一個花籃:
磷酸肌酸!
磷酸肌酸這個花籃裡,存放了大量的花(高能磷酸鍵)
在我們靜息狀態下,ATP非常充足,花放在手裡太累了。
這時候ATP就會把手裡的花轉給肌酸。
於是花籃(磷酸肌酸)就生成了。
這些盛滿花的花籃,會儲存在骨骼肌、心肌和腦組織中。
當你開始運動了,擊鼓傳花游戲開始:
鼓聲大作(磷酸激酶開始發揮作用)
花籃裡的花就會被傳遞到ADP手上。
ADP就變成了ATP,然後開始供能了。
好了,ATP供能的原理基本就是這樣。
PS:肌酸,可能健身圈裡最耳熟能詳的一種補劑了。
可以提高我們的運動能力。
對身體來說,ATP和ADP的濃度,直接顯示了細胞能量狀態的高低。
所以,如果我們把一條代謝路徑,比作是一條馬路。
那ATP和ADP,就是馬路上的紅綠燈。
ATP是紅燈,ADP是綠燈。

我們都知道,在一條馬路上,紅綠燈的時長,直接決定了馬路上車流量的速度。
怎麼理解?
ATP是紅燈。當ATP濃度高的時候,意味著身體能量充足。
那產能代謝路徑,就沒有必要運轉速度太快了。
趕緊降低產能,籲……!
ADP是綠燈。當ADP濃度高的時候,意味著身體能量不足。
那產能代謝路徑,就要加足馬力運轉。
趕緊提高產能,駕……!
所以啊,你要想提高自己的代謝,就需要提高ADP的濃度。
即讓身體處於能量負平衡狀態。
ATP和ADP的此消彼長,調控著我們代謝路徑的效率。
現在我們知道ATP是人體的能量貨幣了。
那這些能量貨幣是怎麼來的呢?
人體的存錢罐主要有三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大供能系統:
磷酸原系統、糖酵解系統和脂肪有氧氧化系統
大家不要被這麼拗口的名字給唬住了。
如果ATP是貨幣,那麼這三只存錢罐基本就是:
錢包裡的零花錢、活期存款和大額定存的關系。
我們逐一了解下。
比如:你平時換桶裝水,扔石頭或一蹦三尺高……
這些運動迅猛急促,且耗時極短。
那麼身體直接調取磷酸原系統來供能就行了,是前面說的磷酸肌酸(花籃)。
這就相當於你平時去商店購買生活用品。
直接刷支付寶和微信裡的零錢就行。
即取即用。
但錢包裡的錢是很少的,磷酸原系統裡的零花錢,只能支撐1-2秒鐘。
如果你哪天心血來潮,要跑個100米、做10個俯臥撐或深蹲……
這些運動可能得持續個7-10秒左右,磷酸原系統就支撐不住了。
這時候就得依靠糖酵解(葡萄糖分解)來供能。
這相當於你買電腦、冰箱、電瓶車之類的幾千塊大件商品。
零花錢就不夠了,得用到活期存款了。
糖酵解可以在無氧情況下供能 ,所以力量訓練也被稱為:
無氧運動。
最終,你決定跑個5公裡或來個半馬、全馬之類的。
這些運動都得幾十分鐘起步,耗時太長了。
這個時候,前兩個供能系統,就無法支撐了。
最終就得用上脂肪的有氧氧化來供能。
這在現實生活裡,就相當於你要買車買房了。
肯定就要動用家族裡四個錢包的積蓄來付首付。
並且還得各種跑銀行辦分期。
麻煩!
脂肪氧化必須得依靠氧氣,所以跑步、游泳這些運動也被稱為:
有氧運動。
所以減脂為甚麼困難啊?
這不廢話麼?
你買房辦貸款的時候耗費了多少時間精力?
這跟你去商店買瓶純淨水比起來。
怎麼可能一樣嘛!
PS:
在運動過程中,這三大供能系統,不是排著隊輪流供能的。
而是永遠同時供能。
只是比例不一樣而已。
一般運動持續到30-40分鐘左右,脂肪氧化的供能比例會達到最大。
這也是為甚麼減脂運動,要持續40分鐘以上的原因。
好了。
當講完了酶、代謝和ATP之後,咱們再回頭看檸檬酸循環和減脂的關系。
就會徹底通透了!
檸檬酸循環和減脂有甚麼關系?
1、有三步不可逆反應
分別是第一步、第三步和第四步。
這三步不可逆反應,就是檸檬酸循環的限速步驟。
對這三個限速步驟,進行調控的酶分別是:
檸檬酸合酶、異檸檬酸脫氫酶和α-酮戊酸脫氫酶。
而對這三種酶,具有調控作用的物質有:
(1)ATP:標志著細胞高能狀態的ATP,會抑制酶的活性。
(2)ADP:標志著細胞低能狀態的ADP,會刺激酶的活性。
(3)鈣離子:鈣離子是肌肉收縮的信號,實際上也是肌細胞需要ATP的信號。
當線粒體的鈣離子濃度升高時,可以激活酶的活性。
2、兩次氧化脫羧反應
兩次脫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這是人體內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在運動時呼出。
所以大家運動時,大口喘粗氣,而這呼出去的氣體。
就是燃燒掉的脂肪啊。
3、四次氧化脫氫反應
雖然氧氣不直接參與循環,但氧氣的存在是檸檬酸所必需的。
只有在有氧條件下才能生成ATP。
所以必須保證氧氣充足的環境。
這跟糖酵解不一樣,糖酵解在無氧或有氧條件下都可以進行。
4、有2個水分子被消耗
在檸檬酸循環裡,水,分別作為檸檬酸合酶和延胡索酸酶的底物。
所以啊,補水很重要。
水這是第多少次出現了?
5、草醯乙酸的來源
檸檬酸循環中的草醯乙酸,主要來自丙酮酸的直接羧化。
也可以通過蘋果酸脫氫產生,無論何種途徑,最終來源是葡萄糖的分解代謝。
有人服用蘋果酸來減肥,這是如此。
所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對減肥依然非常重要啊!
6、兩個蹺蹺板
兩個蹺蹺板,是本篇回答裡,極為關鍵的幾個核心知識點之一。
對我們的減肥非常關鍵!!!

這兩個蹺蹺板就是:
糖酵解和脂肪氧化;糖酵解和糖異生。
該怎麼理解呢?
三大物質代謝是互相制約的,因為身體本著效率優先的原則。
在同一時間,只允許一種代謝占據主導。
也就是,一種供能物質的分解代謝占優勢時,常常能抑制其他供能物質的氧化分解。
比如當你進行無氧運動時,此時糖酵解路徑占主導。
那麼自然就會抑制脂肪氧化的進行。
同樣,當脂肪氧化占主導時,又會抑制糖酵解的路徑。
所以糖酵解和脂肪氧化,就是蹺蹺板的關系。
但同樣,糖酵解和糖異生,也是蹺蹺板的關系。
當糖酵解增強時,糖異生就被抑制。
而糖異生增強時,糖酵解就被抑制。
也就是說糖類的分解和合成,同樣是典型的此消彼長。
在現實中,這兩對蹺蹺板曡加在一起,對我們的減肥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比如當我們在進行有氧運動時,此時脂肪的有氧氧化占據主導。
那麼自然糖酵解就會被抑制。
而當糖酵解被抑制時,糖異生就會增強(註意:這裡的邏輯要仔細理解一下)
糖異生的增強,就意味著身體要大量合成葡萄糖。
合成葡萄糖的原料從哪裡來?
如果你沒有提前攝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身體就會:分解肌肉!!!
也就是說,當你在進行有氧運動的同時, 肌肉也許正在源源不斷的流失。
現在大家有沒有理解,為甚麼有氧運動會流失肌肉?
就是因為糖異生的作用!
那該怎麼辦呢?
在運動前後,一定要及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
也就是為了給糖異生提供原料,而避免肌肉損失。
所以,那些把碳水化合物視為洪水猛獸的想法和做法。
簡直可笑。
深刻理解兩個蹺蹺板的原理,對你的減肥成功。
極為關鍵!
總之:
檸檬酸循環,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物質分解代謝的共同路徑。
並且通過檸檬酸循環。
三大物質也可以實現互相轉化,共融共通。
於是伴隨著檸檬酸循環的不斷旋轉。
1分子脂肪酸所生成的8分子乙醯輔酶A,像工業原料一樣匯入到檸檬酸循環中。
然後經過八步循環後,被徹底代謝掉。
並最終生成:水、二氧化碳和ATP。
從而為我們的生存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能量。
周而複始,生生不息……
大結局:
以上通篇回答,嘔心瀝血近26000字,歷時10天寫成。
胖掌櫃以脂肪代謝為核心,完整勾勒出了人體主要代謝路徑的基本關系。
並對脂肪代謝的關鍵環節,給出了針對性建議。
接下來,我把前面給出的所有減脂建議,全部羅列出來。
如下↓
(1)攝入不飽和脂肪酸
(2)減少飽和脂肪酸
(3)警惕反式脂肪酸
(4)熱量負平衡
(5)中等強度運動
(6)穩定血糖水平
(7)攝入適量咖啡因
(8)提高肌肉含量
(9)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10)攝入充足水分
(11)均衡攝入九大食材
(12)攝入鎂離子
(12)保證氧氣的充分供應
(14)適當攝入碳水化合物
(15)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
(16)避免高壓狀態
(17)不熬夜並保證充足睡眠
(18)穩定情緒狀態
(19)不長期久坐
(20)攝入紅肉
(21)補充鈣
……
看到上面這一堆零零散散的建議,你是甚麼感覺?
稀松平常:又是一堆正確的廢話!
是不是當其他人告訴你該如何減肥時,也會是上面差不多的建議?
減肥領域的死胡同是甚麼?
無論你講得再天花亂墜、鞭辟入裡、不容置疑。
可一旦到了落地執行環節。
你所面對的,要麼是一堆琳琅滿目的知識碎片,要麼只有六個字:管住嘴邁開腿!
總之:在極繁和極簡之間左右搖擺。
所以幾乎任何一個減肥者, 只要你多減幾次。
就必定會深陷迷茫之中:
減肥看似非常簡單,但又極其複雜。可看似極其複雜,又似乎非常簡單!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過這種迷茫。
即便我把減脂的核心原理,剖析到如此深度,可最後依然鑽進了這條死胡同。
所以,我們現在面臨的核心問題是,怎麼在極繁和極簡之間:
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就是把所有的知識碎片串聯起來,最終搭建起一套框架糢型。
而這套框架糢型,就是減肥領域的第一性原理。
如何搭建一套邏輯清晰、科學嚴謹又具有高度解釋力的框架糢型。
是一項兼具學術和實踐範疇的技術活。
為了窺破減肥領域的第一性原理。
2020年5月份,我曾把自己關在辦公室的小黑屋裡,連續攻關了5個通宵。
每天從晚上8點到淩晨5點。
期間幾乎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差點連拉屎放屁都省了。
草稿紙寫廢了一張又一張。
終於在第5天晚上,在整個人即將瀕臨崩潰的邊緣。
這套框架糢型的精髓,被我悟到了……
並在隨後3個月裡,搭建出了一整套專屬於減肥領域的框架糢型。
堪稱一絕!
從2021年開始,我會在知乎,把這套糢型框架的全部內容,逐步分享出來。
而本篇回答,也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而已。
或許在下卷裡,你即將領略到「減肥思維」糢型的冰山一角。
因為在下卷,胖掌櫃會首先為你呈現大名鼎鼎的:
減肥方程式。
這是對以上本篇所有減脂建議,甚至全網所有減脂建議的精華總結和精準提練。
掌握了減肥方程式,你在隨心所欲掌控體重的路上。
就已經超越95%的減肥者了。
至於我是不是在故弄玄虛吹牛皮,或許只有在讀完下卷之後,你才能做出判斷。
好了,接下來是本篇回答最重要的環節:
求贊!求關註!求收藏!

後記:
鑒於本篇回答已經太長,嚴重影嚮閱讀體驗感。
上卷至此結尾。
為穩妥起見。
《減肥方程式》和《減肥思維》的所有內容。
我會原創並首發於公眾號:瘦天鵝
應讀者建議,下卷的結論性和具體實操內容。
上卷完結!
後記:
大半年來,有很多同學私我,咨詢關於具體實操的問題,問題都太碎片化了。
我特意根據之前的讀書筆記,整理編纂了一本極其強悍的《減脂營養寶典》(贈送)。
合計12萬字。
你在減脂過程中所遇到99%的營養和飲食問題,都可以在寶典裡直接獲取權威解答。
本書搭配上卷+下卷,應該可以解決大部分同學的減脂難題。
內容摘錄如下↓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