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梅狐貍
1920年代是一個被忽略的卻極為精彩靈動的時代,在這個時期,旗袍誕生並逐漸取代了襖裙的流行地位,從此旗袍成為了中國最具特色的女性服飾……本文從電視劇中的常見的藍衣黑裙女學生裝束出發,先談一下這個時期的襖裙


在經歷1910s將為修身緊窄的襖裙、襖褲時期,1920s的襖裙、襖褲逐漸寬松。我們常說的「文明新裝」或者我們常見的民國女學生裝束cos常常效仿的就是這一階段的襖裙形象。
與我們對這一階段的襖裙形象(或者說是民國女學生形象)獃板固定的理解恰恰相反的是,1920s的襖裙徹底呈現的是一種百(腦)花(洞)齊(大)放(開)的勢態,其設計之新穎多變,其理念之嫵媚多姿,民國之前的時期也未能有超越者。

▲留意坐姿時上衣下擺的位置

▲留意裙邊裝飾與黃衣女子的衣領位
此時的衣長極短,大約只有50左右,穿起來就只能勉強蓋住肚臍。而且外擺呈圓弧狀,兩側開衩處甚至可以高至肋骨的位置。當時人諷刺說,流行大圓角時婦女們競相追逐潮流,連身形豐腴者也穿,顯得更為癡肥。

▲袖口寬大,直至呈現喇叭狀,就是我們常說的「倒大袖」

▲1910s高領窄袖的上襖,長度73.5(數據及圖片援引自中國絲綢博物館)
欲了解1910s時期襖裙,請點擊1910s:民國初年的女學生們 – 傳統服飾 – 知乎專欄

▲1920s倒大袖的短襖,長度僅50(數據及圖片援引自中國絲綢博物館)
可以看出,1920s襖裙的裝飾也更具有西方色彩,無論衣服還是裙子,面料常用蕾絲花邊、鏤空花邊等,甚至有荷葉邊、流蘇等裝飾。甚至於衣領也並非我們常規理解的立領,而是出現了多種領式甚至於無領。

▲袖子與下擺處的花邊設計(平鋪圖請參考上面出現過的那張圖)


▲裙邊的流蘇設計


▲姑娘外面穿了一件方領的馬甲


▲非立領設計的短襖

▲類似琵琶襟的特殊門襟設計

▲這種就是「琵琶襟」(本圖僅作名詞解釋用)

▲刊登於1926年《良友》的婦女新裝設計,甚至吸收了撲克牌中黑桃的設計


▲特殊的立領設計,及極具裝飾感的飾緣

▲這個廣告畫中女子的裙邊與袖口都裝飾有蕾絲,耳邊還有絹花,身穿精神馬甲,十分時髦
當時女子還十分喜好以絹花、絲帶、皮草裝飾自身。絲巾不僅會紮於頸部,還會垂於裙邊,柔風細媚,十分動人。而絹花或裝飾於鬢角耳邊,或裝飾於肩部,絲毫不懼媚俗。





女學生們真的穿藍衣黑裙麼?
陰丹士林這種染料進來以後,洋藍是一種頗為易得又穩定的染料,所以受到當時許多女學生的喜愛。女學生們大多相對於以上提到的更為樸素簡單。





從黑白照片看,也應為淺色上衣深色裙子,為藍色的可能性並不大。
而下面的深色裙子也並非許多cos民國裝束的人所以為的那樣簡單。要知道我們前面提到的裙子已經複雜到那個程度了,又是花邊又是蕾絲又是鏤空又是鑲邊的,女學生們再簡單樸素,其本身的時代基礎是可想而知的。

▲使用兩排扣子固定,形制類似傳統馬面裙,裙子底邊有流蘇(仔細看)

▲面料為黑色條紋紗,上面有細小的花卉紋和菱紋

▲裙子為芝麻紗,形制類似傳統馬面裙
這些裙子往往長達90厘米上下,這樣的長度已經遠非「裙長過膝」這麼簡單,已經是長度都已超過了小腿肚。
並且搭配的鞋子也並非很多人以為的有布鞋,而是以皮鞋為主。民國女性稍見時尚的,一般搭配的都是高跟皮鞋。不過當時的高跟皮鞋遠沒有現在這麼高跟,換算到現在也就是個中跟吧。



▲廣告畫中與藍衣黑裙沾邊的,也沒有女學生的形象。
我們一路那麼多圖片貼下來,也根本沒有一張是我們所常見的雙麻花辮吧!女性們或盤發或斷發,唯獨沒有麻花辮。



而如今這些所謂的民國畢業照,問題無非就是,男生們都穿日本裝,女生們紮著莫名其妙的麻花辮,而衣服太長而裙子太短,對於襖裙這種款式而言這樣的比例實在是顯得人五五分……至於衣服細節和質感,更不必多說了,心累
本篇僅述襖裙襖褲的一些內容,其實1920s的旗袍精彩程度不亞於此。服飾潮流往往可以展現一個時代的精氣神,1920s似乎常常被我們忽略,而每每翻看那時的服裝,便可體會那那時的花團錦簇。
▼1928年刊登於《良友》的中年婦女新裝束的設計……令人汗顏!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