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微博上有個聊天記錄看完真的讓人血壓升高。
有一網友曬出了一串聊天記錄,內容居然是和自己父親的吵架內容。
主要過程就是父親詢問女兒自己信用卡裡多餘的支出是怎麼回事,結果就因為這個疑問,父親被女兒破口大罵。
是的,不是父親罵女兒,而是女兒對父親破口大罵。
具體的,你們可以看下這個聊天記錄。
原來,這人目前在西班牙留學,每個月家裡都會給1342歐元作為生活費。
1342歐元約合人民幣就是一萬元。
對她來說,每個月一萬的生活費完全不夠她在國外生活,自己父親過來跟她理論這44歐元,就是要把她趕盡殺絕。
看完這個聊天記錄,大家有沒有覺得特別氣憤?那聽完我講完更多細節。
我估計你會忍不住罵街。
據網友扒出來,這個女生說自己的錢都用在了日常吃喝用上,其實不然。
有同樣是西班牙留學生表示這個女生所在的薩拉曼卡市其實並不算很大的城市。
甚至是那種走路都能到所有地方的小城。
物價比首都馬德裡和巴塞羅那這樣的大城市低不少,住的地方有一個月300-400歐元的學生公寓。
一個月壓根就不需要燒到一萬元以上。
那這女生實際上把錢花哪了呢?
例如她在自己的賬號上發的生活日常,她穿著fake椰子鞋在哈根達斯喝著近50塊的咖啡。
而那雙鞋,起步價是上萬。
其他都不用老徐去過多扒,老徐我的收入已然比她高,我都沒有一雙鞋是幾千的,更別提上萬。
另外一邊,她在國外大手大腳,而她的父親因為一個月的工資幾乎都給了女兒,自己在家就是清湯寡水隨便應付一頓飯。
就算做到這樣,還要忍受女兒的冷嘲熱諷。
剛才我們看到的那個聊天記錄,其實就是這個女生放出來的,然後她在下面用粗口指名道姓罵她父親…
老徐無法想象,這名父親是怎麼忍到現在的。
隨著聊天記錄被越來越多網友看到,關於這個女生的一些極端操作也被挖了出來。
比如在她的QQ空間裡,直接貼出自己父親的照片,打上幾個紅色大字:北大畢業生不願意供女兒讀書。
原因僅僅是因為起初父親不同意出錢讓她去西班牙留學。
為了報複,她居然拍攝自己當面辱罵父親的視頻,傳上視頻平臺。
對待自己的父親都如此了,母親就更別提了,一樣被貼上照片,指名道姓的侮辱。
從她的做法裡,老徐沒看出她對自己做的這些事情有半點羞恥,甚至是沉浸在把父母拉到網路上網暴之中,享受這種肆意唾罵侮辱的快感。
廣東話有句「生塊叉燒都好過」,說的就是這種人。
而且更無語的是,隨著資料被人越扒越多,大家才發現,原來她早就上過新聞。
還記得去年3月份,@人民日報報道過的留學生拒絕隔離跳窗逃跑的新聞嗎?
這個人,居然就是她本人。
沒想到吧?好事沒扒出來,這種喪心病狂的事倒是關聯上了。
當時她回國後體溫一直維持在37.2°C,屬於疑似病例,需要先隔離觀察。
結果這人居然想了一出跳窗翻牆的戲碼。
這還沒完。
拒絕隔離的新聞被曝出後,她還在網上跟網友對罵。
在她眼裡自己沒錯,還找了個借口說逃跑只是為了下樓跑步….
正是這樣的騷操作在網路上留下了痕跡,一年過後又被人挖了出來。
可見這是個多大的巨嬰,三觀夠扭曲到何等地步。
從對父母的態度,再到破壞防疫,她的種種行為只能用極度自私來形容。
老徐今天想到寫這個,除了實在看不下,我更想說說:教育失敗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關系著孩子以後的性格和三觀。
這個女生基本就是廢了,很多人都在可憐她的父親。
但我在想,是否她的父母也有責任呢?
據悉,這個女生還會把各種自己的性行為等直接披露在社交平臺,甚至包括一些「求包養」、「特殊性愛好」等等。
在被父親知道後,他只是嚴辭教育了她,卻沒有更多實質性的懲罰,該給錢還是給錢。
當然,發展到了她這個程度做甚麼都沒救了。
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一次擺在我們面前不得不去面對了。
無休止的溺愛,培養的不一定是愛父母的兒女,更多是「屠龍少年」。
2013年轟動一時的周凱亮弒殺雙親案,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這個周凱亮是個名副其實的啃老族,從他出生以來,父母對他是言聽計從,從來不拒絕他任何的要求。
結果到了30歲的年紀,他不但沒成家,還是無業游民,靠著父母的資助為生。
然而拿著父母的錢他也沒有用在實處,反而還買起了毒品吸毒。
花銷巨大,生活越發拮據的他想到了能一次性拿到父母的財產的方法:提前分家產。
結果從小到大對自己百依百順的父母,這次居然拒絕了。
惱羞成怒的周凱亮,借著毒癮直接斬首了自己的父母。
隨後甚至把父母肢解,將頭顱存放在冰箱,對外聲稱父母出去旅游。
雖然三十年人生中幾乎都依靠著父母一針一線養著,可他從未感激父母。
在他眼裡,恰恰是父母的這些溺愛行為使得他活得如此不如意。
比如,找不到女朋友。
他就說是從小父母不管他晚睡,導致身高不夠造成的。
再比如,工作不順心。
他就說是父母給他出錢補缺害他沒有經歷真正的成長。
在他眼裡,父母的一切都是罪過。
他的父母恐怕被害時都沒想到,他們奮力保護的孩子最後揮刀砍向了自己。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去年9月。
江西上饒一名21歲的男子把自己的母親和弟弟殺害。
原因只是他的媽媽不給他錢。
據邨裡人介紹,這人從小就出了名的好吃懶做,可就算街坊鄰居議論紛紛,父母也從不讓他受哪怕一點點苦。
這次拿錢被拒之所以讓他如此憤怒,就是因為一直以來只要他伸手拿錢母親絕對會給。
甚至他到21歲的年紀沒有讀書,也無所事事,依舊能隨便從父母那拿得到錢。
正是這種理所應當的獲得感,讓他覺得母親的拒絕是一種無賴行為。
甚至後來他才透露,自己不是不覺得自己失敗,但他認為自己活到現在這麼不如意,都是父母的錯。
認為是父母讓他太容易獲得滿足,所以才導致他不上進。
看到沒,作為家長是不是應該也要警惕這種過度的溺愛所帶來的後果。
在這些人眼中:所有的錯,都是父母的錯。
溺愛就是毒藥,是對孩子的慢性毒害,最後還會反噬到父母身上。
就如剛老徐開頭提到的那個女生,當時她坐在哈根達斯店裡所發出的感悟是:自己這樣還是比有錢人差好多。
怪天怪地怪父母,唯獨不怪自己。
老徐的讀者中有很多都是為人父母,我今天寫這個事情並不是為了罵幾句這個女生,因為她不配。
我更想拿她這個事情來給大家說說教育的問題。
子不教父子過,現在這個父親指代家長,我們無法期待說養出一個像她這樣的女兒該怎麼辦,唯一能做就是在教育上下點功夫。
讓自己的孩子,首先成為一個合格的人,再考慮成為合格的人才。
對於這種自私自利,把父母視若仇人的人,思想已經完全扭曲,讀再多又有甚麼用。
避免讓自己的孩子亦或者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就是我們終生要學習的最重要的事情。
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
來源:假裝在天堂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