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時候家人讓你覺得心涼?

家人

女兒說,我的家產不跟她和她哥平分就不給我養老時,最寒心。

上網之後發現這種嘴臉的子女真的還不少。

我把你養到 18 歲換不來你的養老,我花 10 萬把你從大學供出來換不來你的養老,現在,我還必須把我一輩子千辛萬苦積攢的家產分你一半,才能換來你對我的養老。除了覺得悲哀,沒別的感受了。

我就想問一下我們的子女,父母有沒有處置自己私有財產的權利?還是說我們的子女已經想當然的把父母的私有財產當成了自己的個人財產囊中之物?父母處置自己私有財產時,還需要聽取子女的意見?笑話!

小時候,女兒就遠比她哥要皮的多,學習不好好學習整天就想著玩,可我該給倆孩子的學習資料、教材都是一式雙份,一個有另一個也必須有,從沒有說過對哪個另眼對待。然後她哥把買的卷子都做完了,她把炫舞練到滿級。從小到大我沒打過孩子,也沒說過讓她向她哥學習這種話(雖然她哥確實值得她認真學習),從來都是好說歹說和她溝通講道理,不聽。

我為甚麼知道這游戲?就是我想了解她,嘗試和她交流溝通,於是就關心她的一些東西,發現除了游戲,她還愛玩微博,真的,很愛很愛玩,感覺周末在家她能甚麼都不幹抱著行動電話刷一天微博。我覺得我該給的能給的都給了,她自己學習不行考上個爛大學這怪誰?她哥大學學費貴一點,她學費便宜她都要和我鬧,讓我把和她哥差的學費補給她!行,可以,我把女兒養成了我自食苦果,補就補我活該,不說啥了。

我自問從小到大沒虧欠過兒女甚麼,就怕倆孩子說我偏心對他們成長不利,連他們上大學的生活費我都一視同仁盡可能多給,而不論當地消費水平的差異。然後,地方消費水平低的女兒總給我抱怨她生活費不夠,我就納悶她那些錢花哪了,一提讓她有規劃的消費,她就說我寵她哥;而消費水平高的兒子,每個月生活費還有結餘,寒暑假時還給我買一些小東西(雖然羊毛出在羊身上 0.0)。倆孩子上大學區別太大了,女兒學期期末把錢花的精光,就連回來的機票還得給我另外要錢;兒子上學拿獎學金,我基本上就沒怎麼為他的生活費操心過。我說給買機票讓回來(給女兒買機票了給兒子就得買,一碗水端平),兒子說不,他要坐火車回來,省錢。

倆孩子結婚時的錢,我也盡可能做到給的一樣多,絕沒有說是讓他倆為對方出錢這個道理,因為子女結婚是我這做父母的責任。從他們大學的志願,到他們各自的婚姻,我都沒有替他們做過決定,盡可能讓他們自己拿主意,因為我知道我哪天嗝屁了他們總要自己開始決定一些重大的事情。然後現在,我特麼還沒掛呢,女兒就惦記上我的財產了。

我發現女兒她已經魔怔了。現在是只要我給她哥甚麼東西沒給她讓她知道了,她就要說我 「重男輕女」 甚麼的,然後給她東西時候她照單全收,卻絕不關心我是不是也給她哥了。我真不明白她怎麼有臉說?

兒子現在在外地上班工作忙,還不忘每天給我打個電話(實話說有時候我著急看電視都煩了),說長說短先不論,就是每天都還記得家裡有個他爹媽在,只要放假了就往家趕,我都不讓嫌浪費錢。女兒就在我們本地上班,坐公交就能來看我,現在已經半個多月沒露面沒電話了。大家都忙我也理解子女生活不易,可這和生活沒關系,這就是純粹的上不上心。

你們說我應該對誰好?我已經做好有法律效力的遺囑,我過世後,我的所有遺產包括不動產在內,都歸兒子所有,女兒她一個子都得不到。我要真讓你和你哥分的一樣多,我覺得這對你哥很不公平。

她哥勸我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畢竟那是我女兒他親妹妹,再怎麼樣也是血親。我不這樣認為,不認這女兒就是了,這地球,誰離了誰都照樣轉。我查過,法律可沒有 「只能成年子女和父母斷絕關系,父母不能主動和成年子女斷絕關系」 的規定。絕情嗎?子女絕情的時候誰來指責子女?怕是會去扒子女絕情背後的原因繼而罵父母一句 「活該」 吧?輪到父母 「絕情」 時,就是真的絕情了,就沒人關心是不是子女讓父母哀莫大於心死了。

實話說,她要不現在就爭家產,將來看在你我今世親人緣分上,不論你好也罷壞也罷,或多或少我都會給你留點東西,自己孩子嘛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你這樣,我就只好讓你一分錢都拿不到。為了這點破家當鬧的跟潑婦一樣,她不嫌丟人我嫌丟人。

我看網路上子女對父母這架勢,很可能還會讓我反思自己為甚麼養倆孩子,兒子養得好女兒養成這樣子。感情我們的子女都特麼沒腦子自己分不清甚麼好甚麼壞?子女自己接觸到一些不好的東西父母沒提醒嗎?然後自己被影嚮思想發生變化,開始怪父母?不要說我不講感情,既然子女能這樣,那咱就在商言商,不要談感情的事。

現在網路是年輕人的天下,50% 的網民年齡在 30 歲以下,在網上子女怎麼可能說子女不好?而我們的父母怕是不會上網的遠比像我這樣會上網的多得多得多。別的先不說,我希望我們的子女能夠清楚明白的告訴自己父母,他們有權處置自己所有財產,他們就是把自己所有財產給街上素不相識的乞丐,子女也不能置喙。給不給子女另說,希望我們子女能夠教會父母讓父母明確這一點。

希望我們的父母在處置自己財產時認真考慮,想清楚。現在的子女,有時候還沒花錢僱的護工靠譜。在中國,你花 10 萬含辛茹苦把孩子供出大學時,你的子女正惦記著你的財產,正在說 「天下父母皆禍害」 呢,這就是中國父母目前面臨的現狀。

我想勸我們父母一句,子女對你好還罷了,不好也不必太癡心死皮賴臉生怕他們過不好。相信我,父母離開混蛋子女只會過得更好不會變差的。記住,至少在財產上,一切以是否對父母好對父母有利為衡量標準,對你好的多給,不好的且省省吧。不要再以 「子女利益最大化」 做為標準衡量自己的生活了。

父母自己的家產,就盡量拿著自己花了。我們的父母掙錢是不容易,可花錢還不簡單?歐洲去一趟,日韓浪一圈,巴西也還沒去過,多去國外轉轉多好?自己的錢自己花難道還不占理?估計只有在中國才可能不占理吧。

之所以有這個事,是那天他倆剛好湊一起來看我,說話說到養老這事了,我就給他倆說,將來只要我胳膊腿能動彈就不招呼你們,你們該忙自己的忙自己的,一旦我癱到牀上屎尿齊流的時候,你倆再忙都得管我,誰條件好多看一下我條件不好算逑,糊裡糊塗把我混下世就行。然後,我親女兒就讓先把財產平分了再說,這才直接促使我下定決心做出一些決定。

她說這話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雖然她甚麼德行我和她哥都知道,可也沒想到她能說出這話。我當時氣的,感覺一腔血直沖腦子,憋了半天說不出話,晚上喝湯手還抖,舀一勺全還給碗了。感覺,唉,真的特別沒勁。你能信她現在還跟我計較她哥和她學校不同專業不同比她多的學費的帳?就算我上網有年頭了,我本來也不信的。

她這算是超生,光罰款前後就交了兩次,出生時收了一次,後來又說政策變了讓補繳了一次,那時的幾千塊啊!沒辦法,誰叫是我孩子,然後就這麼養大了,結果我這真是還債來了。其實她小時候還挺好的,最少我跟她講道理,她能靜靜坐那把話聽完,現在,別說我這了,我只要跟她一提讓她把錢省著點花她就急。你將來還有孩子要養,就算不要孩子生個病怎麼辦?不聽。

幾十歲的人了手裡還沒點存款,出甚麼大事就找我和她哥借錢,她哥也有一個家要養活能有幾個錢?好嘛,那就我借她,我是想著,她在我這借不下還會去外人那借,向外人借還不如我直接給她,就算她還不上好歹咱自家人甚麼都好說,咱家的人腰桿要硬不能落別人閑話。這倒好,借出一個平分家產。她真就跟那十幾歲青春期小姑娘一樣,好話賴話分不清,吃今不管明,總說我偏心,難道我非得看著她花錢如流水還一個勁誇她給她錢支持她才算不偏心?多少歲的人了你?

說點偏激的話,就像有些子女後悔怨懟父母讓他 / 她降臨到這個世界一樣,我坦承我有時也後悔過,畢竟兒女對比在那放著裝看不見不可能的事,但往往只是一閃念,誰還沒點負面情緒,可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再沒記到心上,以後該怎麼樣對她就怎麼對她,直到她這次這樣,真的寒心,這是我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後悔。

以後,她過她的我過我的,她日子好壞和我都沒關系,包括借她的錢,我不要了,好了不沾她光壞了也別找我更別煩她哥!她到現在還沒拎清,她即便再找我再無理取鬧,在我這她這個理都是順的,可她找她哥在她哥那鬧她根本沒這個理,這個道理她現在都不懂。

對女兒,你我的親人情分就到此為止。我現在、將來都不用她管,她不給別人借錢叫人家下眼觀看她,能把她自己日子過囫圇就好。

對兒子,你把你日子先過好。只要我在,你妹她不用你管,她是我的責任。我下世了,你得替我管她。不論她是依然怪我還是罵你,她要還今天花明天的錢吃今不管明,你不必多管給她口飯吃別叫餓死就行,有你一口就有你妹一口;她要慢慢知道過日子了,你就幫她把日子往圓的過。

不為別的,就為這世上她就你一個親哥,你也就她這一個親妹妹。就是苦了我兒了。

我把我作為父母現在能做到的做到,至於她將來日子怎麼樣,看她自己了,我眼一閉甚麼都不知道。好,她不必謝誰,壞,也不要怨誰。

我這人心氣高,可這父母做的挺失敗的,唉。

小時候,我就怕女兒心思細膩多想,所以格外註重她,對她絕對比她哥小時候好,我也知道我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一聽女兒說我在哪哪重男輕女了,我就跟抗日時那偽軍見了小鬼子一樣,趕緊誠惶誠恐的給補上。結果,我越怕甚麼,她就越往我怕的方向發展,直到現在養成了扳不過來,唉。她當初要是個男娃,那也不存在甚麼重男輕女的問題了,男娃嘛,一天打兩頓怎麼著都教好了。以前兒子還說過我重女輕男,當時我心裡就咯噔一下,跟女兒頭一回說我重男輕女時一樣,忐忑不安,仔細瞄了瞄這兔崽子,看上去像是開玩笑才放心。

兒子老早就叫我過去跟他過,依我意思,我真不想去。倒不是兒媳婦不懂事,兒媳婦是個講理的人,當年小子結婚時人家對房和彩禮沒甚麼要求也願意嫁過來,這是小子和我的福分。再說兒媳婦這我也看得開,我又沒生養人家,我將來癱到牀上,人兒媳婦只要做到兒子照顧我時,她能端盆水搭把手,這兒媳婦就不錯算盡到責任了,要是能和兒子一起照顧我,那是我前世燒高香。其實是我自己不想去。人一多矛盾就多。像我們這種老家夥在現在這社會老了很多都是豬嫌狗不愛的,坐個公交車腿腳慢幾步年輕人嘴上不說心裡怕是都要埋怨的。我又還沒老到胳膊腿動彈不了,我自己房子自己住著不比住他們那自在?幹嘛非跑上門去討嫌看你跟你媳婦臉色?

現在想想算了,去就去吧。我把你養大,你盡一份心,這是成全你也是成全我。但我跟兒子挑明了,你將來要變得跟你妹一樣分家才養老,以我這氣性,快趕緊麻利的給我有多遠滾多遠。我就是死了臭了你倆把我撂野地叫野狗拉走,我把家產全捐給國家也不要你倆這種東西養老,甚麼玩意。父母是讓兒女養老,不是求兒女養老,更不是讓兒女給自己氣受的。

以前吧,我比較貪圖這個親人情分。現在經過這事我也看開了,就像現在流行的 「父母養子女是本分,子女養父母是情分」 一樣,子女養我我受著,不養我,我就找個專業點的護工,你把我送下世我房子錢都歸你。給房給錢也沒護工願意的話,房子錢捐給國家,我自己就趕在動不了之前一瓶藥也就去逑了。

我不是那種永遠放不下子女的父母。我們有些父母,孩子都工作了,過得不好,寧願自己夏天不敢裝空調也要貼補子女,我不是這種父母。皆因你舍不得裝空調,末了可能還要被兒女說 「我又沒讓你不裝空調」,這是何苦?從我這來說,子女過得不好,我會貼補子女,但我也會給自己裝空調。而你要是自己吃喝玩樂過得不好,那是你活該,我沒義務為你作為一個成年人的享樂消費買單。我是你父母,不是你的提款機,我的錢是用來幫你度過生活難關的,不是用來讓你買名牌包包出去炫燿的。我清醒的明白,我們的子女往往不會像父母一樣,當父母有難處時以不給自己裝空調來貼補父母。這不是說子女不好,這是人性使然,子女未來做了父母,他們的子女也會這樣對他們,而他們,也會用被他們子女認為是 「自我感動」 的方式對自己的子女。我覺得,做父母的要有一個 「對自己好點」 的意識,至少不要總覺得 「孩子沒過好是自己欠孩子的」,這種意識不要有。現在又不是我們那時候,翻遍整個家錢就那麼多必須得花到刀刃上,那時苦就苦吧畢竟還要養崽崽。現在條件都慢慢好了,沒必要再苦著自己,不是苦著自己不對,而是現在的子女變了。

現在的子女嘛,記仇不記好。

你省吃儉用供子女上大學子女是記不住的,還要說這是你自願的是你的義務,說這叫 「父母的自我感動」;

你看子女不用你的錢學習,卻拿你的錢出去一頓飯幾百上千的吃,再想想自己天天吃素心裡委屈沖子女發火,我們的子女立即就把你發的這一次火記住了。

以我對中國子女的觀察,我們有些為人子女者,他真的會有一種 「父母是求我給他們養老」 的思想意識,養老成了他們從父母那獲取更多利益的威脅工具,而有些父母因為心軟拎不清,明明家產頗豐足以自我養老卻貪戀所謂的兒女親情,遂只能任子女宰割被子女橫挑鼻子豎挑眼。關鍵是,你對你的子女有情分,你的子女卻只對你的家產有感情!這種情感錯位下的父母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怕只能鬱鬱而終了。還有一種子女,他喜歡窩裡橫,在外他比誰都乖和氣的不得了,比如在公司老板批評他他屁都不敢放,但回家後,立即搖身一變成大爺,在家裡稍不如意便肆無忌憚指爹罵娘。

常在新聞裡看到當爹媽的打官司向子女要養老錢,其實要擱我以往的性子,我才不要你按月給贍養費,我也不要你還甚麼養你花的錢,更不會要你的感情,你只要天天回來給我做飯,連做 15 年就行,一天也不要三頓飯,兩頓就行早飯不做,我怕你沒辦法像我在你幼時上學給你做早飯一樣,在我 6 點晨練之前起牀做好。但是,一天兩頓飯裡,頭 3 年你要做成流食,溫度要是嬰兒能吃那種,後 12 年我註重口味,今我說你飯鹹明兒你得少放鹽,明兒我說你飯不辣後你得加辣子,後我想吃回鍋肉你要不會得去學。(川菜是真的好吃)等你做夠 15 年飯,咱倆兩清互不相欠。這要求不過分吧?可現在,我真的不這樣想了,只要不是確實養孩子養的身無分文的父母,如此耗下去,真的不值得。

這世界發展變化太快了。我自認都算很潮的能和孩子聊得來的老家夥了,然而即便我再努力融入年輕人,再與時俱進也跟不上你們的想法。即便我再學習年輕人的那一套,代溝依然存在。比如對我說超生罰款的理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甚麼意思,而年輕人就有不同的看法。老人,終歸是要塵歸塵土歸土的。

父母種甚麼因確實要得甚麼果,我們的子女往往也不吝於讓父母獲得這個結果,但希望我們的子女也能夠了解,子女種甚麼因,也是同樣要得甚麼果的,即便這個果不是你父母給的,社會也會給你這個果。

來源:知乎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