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 王之漣
幾個月前,我認識了一個女孩。她叫月亮,那時她在 B 站上已經小有名氣。她的賬號叫 「這個月」,有十萬粉絲。
加上微信後,我點開月亮的朋友圈,第一條就是一張她剛剛抽脂、從麻醉中醒來的圖片。她寫道:被身材焦慮扼住了命運的喉嚨,把身上的脂肪都掃了一圈,後背、富貴包、腰腹、上下臂、媽媽臀。
這次抽脂有一個數值精確的結果:3000ml。代價也很明顯。隨後幾天,她連續更新朋友圈:腫脹的手臂、會勒得人喘不過氣的塑身衣、腰上浮現的數條深紫色瘢痕。
後來我在上海見到了月亮。她租住的公寓在徐匯區,兩室一廳,每個月要花費不菲的房租 —— 這是她做博主、接廣告後所改善的生活條件。她正準備拍攝當天的選題,畫好了全妝,戴了假發片,穿一件白色碎花裙。仙子尾假睫毛,小翹鼻,飽滿的蘋果肌。她很美,是標準意義上的美麗。
來之前,我看了一遍她在 B 站上發的視頻。她的美麗中有不少是人造的部分。不過,月亮並不避諱談論這些。她在視頻中詳細分享了自己整容、抽脂的經歷,也會分析對美貌的焦慮來源於何處:父母的打擊式教育、少時經受的校園霸淩、戀愛時男友的凝視。粉絲們認為她真實、不做作,也因此而愛她,追隨她。
月亮在客廳立了一面長寬兩米的全身鏡,傾斜放置,這樣顯得腿長。她喜歡在這面鏡子前自拍。餐桌上,她泡了一壺小紅書上看來的 「女團水」,一袋立頓綠茶泡著檸檬片,據說可以減肥。雖然剛剛抽脂,她說自己還沒有恢複到以前最瘦的時候,仍然有些微胖,120 斤。
我看著她的臉,忍不住問,這張臉花了多少錢?
她笑起來:
雙眼皮是最早做的,2500 元;
鼻子墊了兩次,一次兩萬,一次三萬;
最近去做了舌側牙套,六萬;
面部吸脂,按正常價格要八萬;
身體吸脂,3 次;
還有植發,她剛補上了發際線的兩個角。
她已經花了接近 20 萬。在她的美容計劃裡,最後一項是去填充鼻基底 —— 現在市面上流行 3D 打印骨頭技術,她想打印兩塊 U 形骨,從牙齦切開,往裡頭填充兩塊骨頭,這樣能使法令紋不那麼明顯。這項技術預估要 4 萬。
這樣做值得嗎?化妝、整容、抽脂。耗費如此多時間、精力、金錢,以及不得不忍受的身體上的痛苦。
在月亮發布的某期視頻中,她講述了自己 25 歲後最大的改變,結尾她說,如今只有金錢和美貌能帶給她安全感。「變美會讓你覺得尊重,淺薄的幸福也是幸福啊。」
她伸出腳趾頭,假裝拍一張照,要發到她的粉絲群裡(她有好幾個微信粉絲群,每個都到了五百人上限)。她覺得,在她單眼皮、胖的時候,如果和別人分享自己的腳趾甲,那麼她在別人的眼中就是一個笑話,得到的回覆會是 ——「你個醜女,很搞笑。」
似乎長相一般的女孩的分享僅僅是分享,分享的代價還有嘲諷和攻擊。但當月亮被公認漂亮後,單單是出鏡,就會引來女孩們的一連串發問 —— 拖鞋甚麼牌子,美甲甚麼色號,腳上用甚麼磨砂膏,晚上睡覺用不用腳膜。美麗意味著被關註、被傾聽。美麗似乎還意味著一種權力。
但月亮說,在她的粉絲群裡,那些沒露過臉的女孩的分享,跟她自己的分享沒甚麼差別,只是她帶著群主、博主、美女的標簽。
「甚至她們的分享更有參考性 —— 畢竟大概率,她們不會拿錢說話。」
「每一種流行都有女孩把命折在裡頭」
口述 月亮
今年三月,我又去做了一次身體吸脂。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做吸脂了,去年就做了一次,吸完了我暴飲暴食,然後胖了,我就又吸了一遍。我原來的體重一直都在 100 斤左右,特別胖的話也不會超過 108 斤,只要不暴飲暴食了,馬上就又下去了。但是從去年開始,我的體重就無法控制了,一下長到了 124 斤,挺可怕的。
我這次抽了 3000ml 脂肪,其實我現在還是 120 斤,抽脂不會改變體重的,脂肪不是很輕嗎?尤其是像我這種吃起來的胖,都是內髒脂肪很高。很多人如果一直抽脂的話,抽到最後也會抽不下去。這時候,人的皮膚底下其實沒有太多脂肪,但裡頭的內髒還是會很肥。
抽脂的時候,我特別看重腰圍,好像跟文化也有關系。以前我特別介意腿粗,但是現在好像腿粗很性感,大家都在填臀,我就不太管我腿了,腿跟屁股都特別滿意,我現在只在意上半身了。
手術之前,我指著腰兩邊最細的那個曲線,我跟醫生說,你把這裡給我挖透,給我使勁往裡挖!
下了手術臺,我第一句話就是問醫生,你給我抽了多少?他跟我說,3000 毫升,有 1700 毫升都是腰部的。然後我要來照片,想看那些抽出來的脂肪有幾袋?脂肪純不純?裡面摻沒摻血?
脂肪都裝在像那種農夫山泉 4 升的大量杯裡,幾個大桶裡面全都是黃黃紅紅的東西,像西紅柿炒雞蛋一樣。上面有刻度,標記這是手上抽出來的,這是胳膊,這是後背,這是腰腹。一個部位一個桶。
我身體抽脂做過三次,前兩次是兩個不同的部位,每次做完都覺得高興,迫不及待想看到第二天拆包的樣子,比拆任何高級禮物都要期待 —— 第一次的經驗告訴我,抽脂第二天拆開紗布,你就能看見纖薄的煥然一新的自己,跟電影《醜女大翻身》裡演的一樣。
但是到了第三次,情況就不同了。我率先關註的並非變化,而是即刻的難受。
抽脂是全麻,醒來的時候還顧不上疼,特別暈乎的,感覺都像瀕死了,而且會覺得特別冷,我就叫護士給我把空調開到 30 度。接下來就很難受了,身上緊緊裹滿了紗布,勒得慌,像五花大綁。
後來就是疼。抽脂我開了九個口,以每個傷口為中心的那個區域都是疼的,有一點像那種落枕了之後,斜方肌那一塊酸疼極了的那種疼,遍布全身的,在皮下的大面積的疼。因為吸脂是把一個很長的針戳進皮下,不停抽動,所以皮下所有地方都是瘢痕,人會感覺特別緊,牽扯的特別疼。
而且,所有抽過的地方都會有淤青,每個傷口都會滲出大片大片的腫脹液,混合著血液流出來,流完之後才能夠把這個口封上。後面的三個月,我就要一直纏緊身塑身衣,把松了的皮膚給勒回去。
我加了好多有關整容、抽脂的群,大家恢複的時候都很痛苦,各種人說勒到不拉屎,勒到心髒都不跳了。
這次做完抽脂,我就開始想,我何必呢,太難受了,我憑甚麼又遭這一趟罪呢?是因為我現在做博主,保持一個好身材是我的工作需求嗎?
但我想了想,不是因為工作需求,還是我自己本身的身材焦慮比較大。
我從小就是一個微胖的小孩。高中的時候,我特別自卑,覺得自己腿粗得受不了了。有一次,我買了一條牛仔褲,回來試穿的時候發現穿不上,我氣壞了,我說我哪天給截肢換成假腿,我就舒服了。
我接受不了胖這個事情。我那時一個月生活費 500 塊錢,我就拿出 230 元買減肥藥,淘寶就可以買。那種減肥藥勁兒特別大,吃了三年,我都吃出經驗了。減肥藥沒有副作用是不會讓你瘦的,有副作用就是一定會讓你生不如死的,每天晚上半夢半醒,早上心跳加快,時時刻刻都口幹舌燥,它才會讓你迅速瘦下來。
吃減肥藥,加上每天早上和中午都要跑兩個 800 米,後來我就特別瘦,褲子一天比一天肥,快要掉下去了。我就感覺特別的愉快,特別的欣慰。
結果到了大學,身體受不了減肥藥了。軍訓的時候,有一天我尿血,送到醫院是腎盂腎炎。醫生說,我用藥有問題。我想起那陣子我也一直心慌,我就不吃減肥藥了,開始科學減肥,買了一個體重秤監控體重。
但科學減肥效果又不明顯。有一次,我站上體重秤,我記得特別清楚,107 斤。我當時就把體重秤從樓上扔下去了,我要瘋了。
這些年來我就反反複複,一直跟體重過意不去。每次去逛街就感覺必須要買 S 碼,如果是買 M 碼的話,我覺得我在踐踏自己的尊嚴。但是我 S 碼又穿不上,所以我就只穿那種大袍子。
你要說我為甚麼對身材有這麼強烈的焦慮,我回看我的人生經歷,有時候我也會自己總結。比如之前我在北京的時候,那時候我本來就很瘦,長得也還可以,但我當時的男朋友,每次走在街上看見一個身高一米七像糢特一樣的女生,他就會回頭去看,說天啊太好看了。我心裡莫名其妙產生了競爭意識,就會覺得自己這兒也不太好,不夠高,腿也不夠直。當然,我和這個男朋友後來分手了。
有時候我會覺得,對身材的焦慮是因為我還沒有徹底意識覺醒,我還在媚男。比如說,我為甚麼一定要把腰整成這樣?屁股弄成這樣?胸再翹起來?並且我很驕傲我胸大。為甚麼呢?因為男人喜歡。
實際上在我自己審美裡,我不覺得大胸好看,我捫心自問過。
我也讀過一些書,一些女性主義相關的書籍。但這些閱讀目前還是沒有徹底緩解我的焦慮。我在一期視頻裡說,我像是站在池塘邊,一次又一次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
包括整容,當你進入整容圈子後,你就會越來越發現自己臉上的問題。原來我感覺我只有雙眼皮的問題,後來我發現,我還鼻子塌,臉上皺,腦殼平,後腦勺也很平。
真的,梳馬尾就能看出我腦袋很平,你看劉亦菲的腦袋就很飽滿。劉亦菲、周迅是我的美容標桿。
不過周迅是無法拷貝的。我自己感覺周迅的鼻唇角和我一樣,說話的時候嘴巴會有點撅,但她又好看。
你問周冬雨?雖然大家都喜歡她,但沒有人想變成她,大家只追求她瘦。大部分的女孩還是想成為 Angelababy 和鞠婧禕,還得是嫩糢時期的。人們總覺得人造的是可以拷貝的。粉絲可能不同意我這個觀點,但是整容圈的博主的確認為她們是人造的。
現在互聯網把追求美的人都聯繫起來了。我在微博上想找一個專門做鼻子的醫生的微博,很多人就會發在醫生這兒做了鼻子的反饋,接著我就關註她們,轉發她們的人往往也在寫微博,比如寫在南韓這家店皮膚管理很好,這家店打針很好,一串操作你會關註很多人。
然後就會有人建群,我大概有十個研究專門項目的群,比如研究雙眼皮的,研究鼻基底的,研究整牙的,研究抽脂的。
去年我開始做博主,我很樂於分享整容這些東西。我感覺整容也沒有啥不好說的。結果一個意外的發現是,我分享這些經歷會給醫生帶貨。
我在 B 站、微博、小紅書發了一遍我做抽脂的感悟。現在,你如果去給我做抽脂的醫生的醫院都可以看到,他的辦公桌上,很多患者打印下來我的照片。她們和醫生要求,要做成我這樣。
去年年底,醫生跳槽,自己出去開醫院了。我很驚訝,怎麼會這麼賺錢呢?
當然,我這屬於天然帶貨,整容醫院應該也早早意識到了成功案例的帶貨能力。據我所知,很多博主都是和整容醫院合作的。常見的帶貨是熱瑪吉之類的醫美項目,這種風險不大,帶貨也無可厚非。
但我見過大手術帶貨博主,比如團購抽脂,團購隆鼻隆胸,團購削骨。我理解的團購是薄利多銷,但當我看到危險系數高的手術項目也開始走起團購路線的時候,我就自然會想,賣得多,死得多。
這麼說可能有點惡毒。但是隨著容貌焦慮和整形意識流行起來,整形手術論斤賣也是繼整容貸款之後的一種難以避免的銷售糢式。這次我也看到了那個博主抽脂意外死亡的新聞,我發了一期視頻說,希望女孩們在做任何手術前,都一定要了解手術的過程和風險,盡可能選擇好的醫院和醫生。
總之很可怕,每一種流行都有女孩把命折在裡頭。
來源:先生制造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