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洋富商
1、囤糧不是應急搶購,而是終生囤糧
無論甚麼時候,都得做好應對災難的準備。因為災難說來就來,不會提前告訴你。即便是最強大的國家和最優秀的政府,也不能預測到未來一個月會發生的事。比如說,十幾天之前,令人尊敬的警察叔叔是這樣告訴大家的:
囤糧是一輩子的事。任何時刻,你都得囤糧。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為社會負責。多一個囤糧的人,就少一分缺糧導致的動亂風險。
2、不要囤三天的糧,而是至少三個月
後來是2+2+2……
後來是7+7+7……
你問我哪天會解封?我說再過n天就解封,你信嗎?
你得囤多少貨?很多部門都提供了「家庭物資儲備建議清單」,你看一下這個清單,讓你準備三天的食物,你覺得夠嗎?
這種「3天應急」囤貨的意思。這是遇到地震、水災、短暫戰爭之類的災害,讓你有幾天時間等待救援,或者背上逃生背包,在72小時之內逃到安全目的地。
為甚麼是三個月?因為
1)三個月的糧食不至於造成大量浪費,也不會占用很多地方,畢竟上海房價貴;
2)大城市若是連續缺糧三個月,一定會發生大亂。絕沒有一個大城市可以因為疫情連續封三個月不亂;
3)即便最壞的情況,你只需要比普通人多三個月糧,正如你遇到黑熊,只需要跑得比同伴快。
3、三級囤糧法
第二級:可以長期保存的蔬菜水果。這類食物沒多少熱量和蛋白質,但是可以改善口味、防止精神抑鬱或瘋掉。水果中,紅富士蘋果最好,室溫可以保存3個月。蔬菜中,大白菜、卷心菜、大蔥、蘿卜、西紅柿可以保存較長時間。若是出門搶購葉菜,盡量帶泥、帶根,可以像鮮花一樣插在水桶和臉盆裡水培保鮮。醃制的酸菜、幹菜、香菇、木耳、紫菜、幹海帶之類也可以長期存放。
第三級是長期保命級。不考慮味道,只考慮活命。選用原則:保質期長、高能量、高營養、不需要占用冰箱,不需要烹飪。首選肉類罐頭、壓縮餅幹。這類食物你要盡可能隱藏存放,不要張揚,也不要告訴鄰居。
餓到吃人這種事,迄今為止在上海還只是一句玩笑話。
4、除了囤糧,還得囤燃料
電力部門的人也是肉體做的,他們也會感染。自來水廠和燃氣公司的人也會感染。一旦全公司團滅,可能就會沒水沒電沒燃氣。
你試過在停水停電停燃氣的時候在家做飯嗎?最好親自試驗三天,你就知道自己需要存點啥東西了。
應急的燃料、爐子,都需要。可能還需要到小區的河裡打水,淨化一下再做飯燒開水。
千萬別直接喝城市小區河裡的生水,一定要消毒或煮開。疫情期間,你十有八九買不到藥(尤其是抗生素),醫院可能進不去,即便去了醫院也缺醫生。更不要指望方艙。
封城年代,即便很小的拉肚子,都可能發展為致命的病。若是沒有辦法燒開水,也沒有淨水消毒材料,那是很危險的。
5、別忘了寵物
家裡一定要有足夠的貓糧狗糧,不能讓寵物挨餓。
萬一主人被抓去方艙醫院,怎麼處理?
貓比較容易解決,只要食物和水充足,關在家裡二個月也沒事。
大多數貓糧放在外面時間久了會變質,甚至發霉,專家測試數據是大多數貓糧打開超過14天後細菌超標。貓罐頭開了放在那裡也會發霉。所以不能一次給太多貓糧或一次打開很多罐頭。
有一種辦法是買一箱火腿腸,貓餓了會自己撕開吃。要事先讓它練習,確保主人不在家它會自己撕開火腿腸外皮。
有些貓會自己撕開小包裝的貓糧。這就比較容易,扔一堆塑料袋小包裝的貓糧給它就可以。
狗比較費事,單獨在家會抑鬱癥。盡可能讓狗可以到達陽臺,看到外面的景色和人,以減少抑鬱。鄰居若有食物,也可以扔到陽臺上。(貓不可以放在陽臺上,有些貓看到外面有飛蟲飛鳥,會忘乎所以跳出去。)
給貓喝的水,多放幾個大盆,每個盆裡扔一片二氧化氯消毒片,可以防止水裡細菌繁殖。
6、除了囤糧,還得囤關系網
因為我們小區裡面有幾家餐廳和一個小超市。他們有特殊渠道搞到食物。雖然小區大門封鎖、不許外賣進來,小區裡面的店鋪甚至可以送外賣上門。
最近幾天,管控加嚴,小區裡的超市和餐廳都不許開了,但是我們小區依然有充足的食品供應。因為大家都加了店鋪老板的微信。他們認識很多供貨商,總有辦法搞到貨。
記住一點:餐廳老板和小超市老板的微信和電話,是你的寶貴資源。
上海小區裡還有很多鄰裡互助團購。人多力量大。政府工作人員人數有限,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足以解決食物配送問題的,要靠大家自己的關系網。
7、別吃野菜和綠化帶,也別指望陽臺種菜
其次,不要覺得野菜很多。我查尋小區裡的野菜,發現不夠全小區的人吃一頓。所以吃野菜是根本不可行的,囤貨才是硬道理。
第三,大多數普通人無法分辨類似的有毒野菜,即便是專家也得仔細辨認。上海已經出現幾次吃野菜中毒事件。
陽臺種菜是很多人的癖好。但是一個陽臺一個月的產量只夠吃一天。有這空間,不如多囤點現成的大白菜、包菜、大蔥之類可以長期保存的蔬菜。
8、多地點囤糧
別忘了在公司辦公室放幾箱備用食品。你隨時可能被關在公司。
別忘了整理好逃生背包。你隨時可能需要在封城前幾分鐘逃離。逃生背包裡也得有吃有喝。
別忘了你要逃生的目的地。或許是鄉下老屋,或許是父母家,或許是自己在郊區的備用租房。那裡也得做好準備,因為封鎖隨時可能擴大。
總而言之,囤糧是時刻都要做的事,不要想當然,不要輕信,要科學囤貨。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