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黃金眼》+《走近科學》,這國產節目把我人笑沒了!

小吳 修眉

國產民生節目,堪稱當代網民的快樂源泉。

前有浙江的《1818黃金眼》,捧紅了修眉失敗的小吳、手被炸傷的小張,還貢獻了無數鬼畜洗腦的段子

後有四川的《譚談交通》,一半是荒誕滑稽,一半是世間疾苦,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個赤裸的人生。

最近,我又挖到了一部寶藏級的民生調解節目。

真實、沙雕、接地氣,而且還十分短小精悍。

每集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卻足以讓我笑得我滿地找牙——

小莉幫忙

這是來自河南電視台民生頻道的一檔調解節目

節目名中的「小莉」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由一群女記者組成的調解團隊。

在每期節目中,由當天值班的「小莉」出面,調解求助者面臨的矛盾衝突,幫助解決遇到的現實問題。

由於比較小眾,這檔節目目前在豆瓣上暫無條目。

可是在B站上,相關的視頻卻非常火爆。

播放量少則上十萬,多則上百萬,彈幕的密集程度令人咂舌。

這檔看似普通的地方台節目,為什麼會受到如此歡迎?

今天,我就來帶大家感受下幾個經典名場面,從中你就能找到答案。

溫馨提示:千萬別在吃飯的時候看!!!

名場面一:狐狸精托生的眼睛

這天,劉女士找到小莉求助。

她自稱自己是「狐狸精托生」,有一雙「勾男人的眼睛」。

但是在說話間,她卻始終捂著眼睛、帶著哭腔,充滿了神祕感。

在小莉的追問下,她才放下了遮擋的手,並且講述了自己的難題。

原來在半個多月前,她為了追求更加迷人的眼睛,去一家美容整形機構做了眼部手術。

手術的結果卻讓她大跌眼鏡:花了一萬多塊錢,割走了眼部的一片肉,臥蠶也割沒了。

她自稱自己從前有兩千多個粉絲(抖音),大家都誇她是「萬人迷」,兩個眼睛「胡靈胡靈」的。

市場上的人都爭搶著與她合影,誇她是女神。

可在手術後,卻變成了雙眼無神的死魚眼,非常沮喪和後悔。

現在的她兩眼不對稱,一個大一個小,並且像針扎一樣痛。

她被大家諷刺道「女神變成大妖怪」,就連蘋果都賣不出去了。

聽完了劉女士的哭訴,小莉和劉女士一同前往當時做手術的醫院。

院方表示,目前尚在手術的恢復期,不能完全代表術後的效果。

針對劉女士提出的術後疼痛、大小眼等不理想的情況,也已經進行了五千元的賠償,雙方已簽訂協議此事完結。

面對白字黑字的協議,劉女士才終於冷靜下來。

小莉也建議劉女士如果確實感到眼部不適,先去做相關的檢查,獲得醫院的鑑定報告後再來做進一步的理賠。

最後,劉女士接受了這樣的調解,她還在鏡頭前提醒觀眾要珍惜自然美,不要去做整容。

名場面二:花23萬補習,物理只考2分

這天,周女士找到小莉幫忙,上來就是一頓對孩子的批評:

「人家考600分半個升學宴,吃頓飯挺高興。你那分都沒有我的血壓高,你讓大家來幹什麼?

好優美的語句,好優美的中國話,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小莉簡單安撫了周女士的情緒,讓劉女士慢慢訴說問題。

原來,劉女士曾安排孩子到鶴壁的一家補習補課。

上了大半年的課,這考試結果剛出來,直接把她氣暈過去:

花了二十多萬補課,結果中招卻只考了220分,物理這門課只考了2分。

聽完這話,小莉也驚了:「什麼輔導班?輔導的什麼?怎麼會花了二十多萬?」

女子答道:「校長給我承諾過,不是市高中,最低也是外國語。只要糧草充足,成績你就別擔心了。

小莉又聽呆了:「啥叫糧草充足啊?」

女子繼續答道:「就是交錢。

我直呼一個好傢夥,原來校長的比喻句才是最牛的!

光說還不解氣,劉女士又順手拿起了旁邊的教材。

一翻開,竟然全是白板,孩子一個字也沒有寫。

「兩個孩子補習花了二十多萬,分數加起來都不夠市高中。你看這書像是參加中招學生的書嗎?」

在了解了劉女士的難題之後,小莉和她一同來到了補習學校。

剛見到校長,劉女士就表達了質疑,直言他之前的承諾是騙人。

但此時此刻,校長卻對劉女士所謂的「承諾」矢口否認,逼得劉女士當場發誓。

不僅如此,校長還表示:雖然學費貴,但聘請老師的費用更貴。

算下來的話,自己是賠錢的。

說到這裡,記者詢問能否查看證明教師資質的文件,但校長卻表示了拒絕。

最終,由於校方的不配合,劉女士的調解請求也不了了之。

但在離開的時候,小莉發現門口的辦學許可證上並沒有物理這一門課。

既然如此,被送到這裡的孩子們上的輔導課又是否符合規範呢?這個問題相信大家心裡也有答案了。

名場面三:真假小莉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事在小莉幫忙節目組身上也應驗了。

自開辦節目以來,小莉幫忙欄目服務了無數當地的人民群眾,名聲也越來越大。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卻有人利用這檔節目名氣做起了壞事。

這天,小莉接到楊先生的電話,表示有人冒充節目組。

到達現場之後,小莉的確看到了一張醒目的廣告牌。

牌子的正面寫著「生活有困惑,小莉來幫忙」,反面寫著「法律諮詢服務」

楊先生表示,他看到廣告牌後以為這是「小莉幫忙」節目組的駐當地辦事處,才來此進行法律求助。

截至接受採訪時,他已經交了兩千塊給這家機構,卻沒有解決自己的事情,這才讓他感覺到不對勁。

小莉馬上和這家機構的負責人李某取得了聯繫,一見面對方就語無倫次。

小莉馬上提出了質疑:「你打著小莉幫忙的廣告,以節目組的名義來做宣傳,你覺是否合法呢?」

李某:「我們不一樣,你們是『 小莉幫忙 』,我是 『 小莉來幫忙 』 。」

「你們是免費幫忙,我們是商業廣告,要收錢的。」

這樣的「不一樣」,我也是萬萬沒想到,理直氣壯得讓人佩服!

小莉接著提出質疑:你既然自稱「小莉幫忙」,那「小莉」在哪呢?

沒想到的是,此時男子卻把手指向了自己:

「我就是小莉啊!」

面對真小莉一臉疑惑的表情,面前這個假小莉又補充道:

「我認為小莉是一種俠客,我就是小莉!我就是俠客!」

我當場發出一個爆笑,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小莉飛刀,果真是例不虛發!

最終,在民警的幫助和協調下,李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拆下了假冒節目組的廣告牌。

不僅如此,他也退還了違規收取的律師諮詢費,接收到了應有的處罰。

除了上述三起調解事件之外,節目中還出現了眾多啼笑皆非、荒誕滑稽的調解事件。

而節目組也深諳起標題的精髓,把每期節目中當事人遇到的矛盾渲染得無比神祕,讓人一看就停不下來。

以至於有網友評價道,這檔節目有走近科學內味兒了!

比如「男子網購一杯飲料,到店取餐時所有人都懵了」。

其實是外賣商家寫錯了地址,電話也聯繫不上,結果讓去門店自提的顧客迷路了。

比如「孩子看店,媽媽回來看到一幕崩潰痛哭…」

其實是孩子看店時,因退還貨物的問題和顧客產生口角,被顧客打了。

再比如「女子看新房,保安熱情陪同,可進屋後的一幕讓女子受不了了…」

其實是在看房時,保安將鹹豬手伸向了女子,引起了女子的反感並報警。

還有「男子撿了一沓錢,有點濕,去銀行換錢時快嚇傻!」

「孩子游泳上岸後嘴唇發紫,家長一摸泳池裡的水,瞬間怒了」「這店在小區,小朋友問起來,大人都羞於回答…」等等。

這些標題,是不是每一個都非常吸引人?!

堪稱繼承了《走近科學》的衣缽,建議所有自媒體從業者都進來學習(誤。

除了在標題上玩出花樣之外,《小莉幫忙》的後期製作也相當值得一提。

在每期節目中,每當有關鍵信息出現時,一定會配上在綜藝中才會用到的花字、表情包。

而遇到當事者語出驚人的情況,慢放、重播等鬼畜視頻中才會用到的剪輯手段,也屢屢出現。

在傳統的調解節目中,求助者通常都十分悲情,主持人通常都十分嚴肅,調解現場的氣氛也異常緊張,甚至還會有大打出手的狀況。

但《小莉幫忙》卻通過調皮的後期,營造出一種「沙雕節目」的氛圍,十分符合當代網民的口味。

而網友們發出類似「小莉幫忙,越幫越忙」等調侃性質的彈幕,也和節目中出現的大無語事件實現了良性互動,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近年來,隨著文化娛樂行業的飛速發展,國產節目出現了井噴的態勢。

在激烈的競爭之下,頂級的流量、昂貴的製作、巧妙的劇本等因素,成為了各家趨之若鶩的制勝法寶。

但《1818黃金眼》《譚談交通》《小莉幫忙》等地方節目的火爆出圈,卻證明了一個道理:

不管流量有多高、製作有多貴、劇本有多妙。

只有「從觀眾中來」,再「到觀眾中去」,才能被觀眾喜聞樂見,成為一檔真正的好節目。

*本文作者:阿怪

來源:豆瓣電影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