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朵夫
前兩天,我媽打電話說,我們家樓下菜市場要被取消了。
菜市場就在小區之間的馬路上。原本,每天早上5到7點,都會有三四十個小販來這擺攤賣菜。
附近小區的人都喜歡來這,因為近,價格也實惠。
到了7點,馬路就會被讓出來,小販們各自回家,清潔工人們馬上清理路面,供車輛使用,這兒又恢復了正常。
每次回家,一大早就听到樓下熙熙攘攘的叫賣聲和討價還價聲,我就覺得踏實,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生活氣息吧。
不過現在,小販們被要求搬進附近新建的大樓裡。
聽我媽說,大多數小販都不願意去,因為攤位費太貴,位置也不好,賺不到錢。
很多小販只好換地方,往更偏遠的、允許擺攤的地方跑。附近居民們買菜,以後也只能多走一段路了。
這不是什麼大事,卻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部紀錄片,吳建新導演的《九叔》。
《九叔》拍的是廣西南寧市的一個夜市。
很多地道的旅行者都說過,如果想了解一個陌生的城市,早上就去逛菜市場,晚上就去吃夜市。
因為這兩個地方,最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煙火氣和世俗味。
吃多了大同小異的連鎖餐廳,看膩了「 千城一面」的網紅景點,只要往菜市場和夜市裡一鑽,立馬能感受到每個城市獨有的風味……
南寧市中山路的夜市,每天到點才出現。
白天,中山路看起來破敗不堪,四周都在拆遷,偶爾有人經過,更顯得冷清。
但到了晚上六點鐘,不知道從哪冒出來幾百個小販,推著小車就來了。
白天廢墟一般的中山路,頓時燈火輝煌,行人如織,好不熱鬧。
南寧人對中山路有一句評價:
白天如草房,晚上似天堂。
二三十年來,中山路夜市已經成為南寧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閒聚會之地。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這個叫九叔的男人。
1982年,九叔被派到中山路當聯防隊員。
當時,南寧市因為創建衛生城,小攤販被趕得魂都沒有了。
只有九叔膽子大,允許這些小攤販在中山路擺攤。
當然,九叔也不是單純做好事,他每個月收攤販5塊、10塊的「 管理費」。
慢慢的,來中山路擺攤的小販越來越多,五六年時間,從四五攤發展到了一兩百攤,來中山路吃夜市的人也多了起來。
可以說,正是因為九叔當初大膽地擅作主張,才有了今天的中山路夜市。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那些能成事的,往往是九叔這樣敢闖敢試的人。
他們的初衷未必大公無私,但每個人互相成就,最後還真就做到了了不起的突破。
看到九叔管理的中山路不但沒亂,還帶來了經濟效益,區政府來找九叔,說他們打算接管夜市。
九叔說起這事,憤憤不平:
他媽的,我一打出頭,他們就來插手了。
從此,九叔被「 收編」為夜市1號管理員。
雖說是臨時工,但夜市大小事宜,都是九叔說了算,因為只有九叔,才能讓這幾百個攤販服氣。
夜市最難管的,就是越界和收錢問題。
每個攤販只要挪出來一張桌子,一晚上就能多賺好多錢,可大家都這麼搞,不就亂了嗎?
於是,九叔給每個人畫了界限。
開始時,有人不服,吵架鬧事,九叔就和他們打。
從小被母親拋棄的九叔,因為挖煤賣柴這些小事,被抓進勞教所關過好幾年,在裡面學了一身功夫。
靠著蠻勁,他硬生生把這些攤販管服了。
遇到新來的不服氣,已經70多歲的九叔,脾氣還是挺大。
他說:
你在這耍流氓,我比你更流氓。
看到未經他允許就擺攤的小販,九叔上去就一頓臭罵:你不經過我,就不能擺!明天我就取消它!
比越界更難管的,是收錢。
整個夜市,一年下來,要收一百來萬的攤位費,全靠九叔一個人收。
幾年前,九叔找領導,不想管收錢的事了。
他說:青秀區這麼多有文化的人,你找別人幹吧。
主任說:
有文化,人家就睬你嗎?他不交給你,你能吃了他?
最後上報給了區長,還是沒辦法,只能讓九叔來管。
因為只有九叔,能讓每個小販乖乖交錢,有人和九叔抱怨,生意難做,九叔不睬,說道:
生意難做關我屁事,該收的錢還是要收。
有個擦皮鞋的,每到交錢這幾天就消失。
九叔吩咐手下,今晚就把他趕出去,九叔說:
一個月300多,五六個人分擔,他還逃單,他媽的。
這麼多年,這個城市的管理者換了又換,但九叔這個中山路的夜市管理者,卻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曾經有一任南寧市市長和九叔開玩笑說:
九叔,你是夜市市長。
九叔這樣的管理者,乍看上去,好像是粗放,甚至粗魯的。
但其實粗放的外表之下,還藏著剛柔並濟的世俗智慧,每次檢查來的時候,他就「 抓到死」,一點也不讓越界。
但檢查走了,他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搞好衛生就行。
大家都有口飯吃,誰也不容易。
在夜市,哪有攤位的下水道堵了,也都是找九叔安排人來修。
三十多年來,每天晚上,警察和城管都不進中山路,靠著九叔和手下臨時工的管理,竟然也沒出過什麼大事,而且生意還越做越紅火。
我想像這樣的夜市,像九叔這樣的管理者,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曾經見過不少。
在這部紀錄片裡,像九叔這樣擁有精彩故事的人還有很多。
比如,有個開粥舖的,叫雞姐。
早年間,她賺了幾百萬,但因為沈迷賭博,2008年敗光了所有身家,還欠人40萬,而高利貸利息,一天就要還300。
雞姐跟高利貸談條件,把一個月利息降到1000塊。
雞姐跟對方說:
你再追,我就跑路,他媽的!
隔壁老闆看她笑話,說:老雞,你翻不了身了。
雞姐不信邪,拼了命地工作,一年之內就把債還清了。
再過一年,買房買車,「 招搖過市」,就是為了爭口氣,雞姐說:
翻不了身?我翻給你們看,狗日的。
夜市裡,還有一個賣烤魚的六叔。
年輕時,他遇上WG,沒讀過書,之後又上山下鄉,13歲回城,就開始當臨時工。
後來,他賭博抽老千被抓,又被勞教了3年。
如今,人到中年,六叔和老婆拼命工作,一年不休一天,就是為了供兒子讀書。
一天也沒上過學的六叔,不無驕傲地「 抱怨」:
他媽的,讀完大學又讀研究生,能不花錢嗎?還要買房。
看這部片子,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些平凡人物的韌勁和濃濃的煙火氣。
雖然都是底層的小草,但小草也有自己的脾氣和生機,今天你踩我頭上,明年我就長你墳上。
在《九叔》中,每個人看起來都平平無奇,但說起來,背後都是一段長長的故事。
最難得的是,導演幾乎不帶立場地記錄下他們,既不美化,也不醜化,更沒用一個簡單的標籤或是「 人設」,來概括其中的人物。
在整部片子裡,我們也沒辦法說清九叔、雞姐、六叔,他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你說九叔管理這個夜市三十多年,是為了這些攤販好?還是純粹為了個人私利?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力欲?
別說作為觀眾,我們說不清,就是九叔自己,可能也不一定說不清。
但這就是我們大千世界中,普普通通的、活生生的人。
我們今天看影視劇,都太習慣問一個人是什麼「 人設」。
甚至很多明星,也都有自己的人設。
可真實生活中,哪有什麼人設呢?
人性豈是這麼簡單用幾個標籤就能概括的?
真實生活遠遠比真人秀複雜,也比真人秀精彩,可惜這樣真實呈現中國老百姓的紀錄片真是太少了。
我常常在想,真實的生活已經足夠精彩,那些想拍電影的年輕人,不用費勁去編造一些雲裡霧裡的奇幻故事。
只要沉到生活中去,多到菜市場走一走,多去夜市逛一逛,生猛有勁的故事真是遍地都是……
來源 局外人看電影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