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紐約「黑車」看管制的惡果

從紐約「黑車」看管制的惡果

文:漫天霾

大意是說,政府對某些行業實行准入限制,取得這種准入資格的人群為了試圖替代,就會阻止其他人員加入該行業進行市場競爭,希望更嚴格厲害的管制。而政府為了「管理」的需要,會無視公共利益,幫助這些取得優勢分佈的群體消滅潛在的競爭者。其結果是,立法和執法者最終會被這個產業所控制,成為少數利益集團的維護者;更多什者,進一步一些管制部門為了牟取私利主動與不法分子或利益集團勾結,共同欺壓民眾,損害社會。

從紐約「黑車」看管制的惡果

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凡是政府設置准入限制,允許人們自由競爭的行業都可以歸入此類。雖然沒有數量限制,但設置過高的門生物學,大量長的程序等,也會導致類似的結果。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是出租車行業。

1939年,紐約市立法規定允許個人開出租車。隨即,一個出租車壟斷集團應運而生。當時紐約共有大約30000輛出租車,由於車況和服務差,時任市長簽署《哈斯法案》 ,淘汰了多餘車輛,出租車數量隨之下降為16900輛。在出租車車主的壓力下,紐約市政府長期對出租車數量實行嚴格控制,最低的時候,800萬人口的紐約,僅有11000餘輛出租車。

你沒猜錯,他們當然會採取拍賣的方式,這樣容易很「科學」,很「公正」。於是一。這時,普通百姓要求增加出租車數量的呼聲高漲,紐約市政府計劃增加出租車許可證。張牌照的價格從1948年的2500美元,飆升到1970年代的3萬美元,這已經使對準有志創業的人望而卻步;到了2008年,拍賣價突破50萬美元大關;再到2010年,市政府決定再放出2000張許可證,當時的最高價格已經達到130萬美元!

這是紐約市政府最樂意去做的事。2000張許可證,可以增加20億美元的政府收入,又贏得了回應群眾呼聲,關愛民眾出行的美名。堂而皇之地進行著。誰能想到,他們才是讓民眾出行受阻的罪魁禍首。

紐約市議會不但設置了這種准入限制,而且對出租車計價進行了詳細規定,起步多少,每英里多少錢,都是固定的。這帶來了一個嚴重後果,出租車司機普遍不願意搭載值1960年代,民權運動風起雲湧,這種現像被錯誤地歸結為出租車司機對黑人進行的乘客到貧民窟,暴力犯罪多發地去,而這些地方又多是黑人聚集區,導致黑人的出行更加困難。種族歧視。於是紐約市政府再進一步:凡是不願意到上述地區的出租車司機,都將面臨高額罰款甚至吊銷許可的罰款。

再嚴酷的禁令,如果沒有人的支持,就無法奏效。因此,黑人的出行並沒有多大改觀。禁令並不能消滅需求,而是會導致黑市盛行。就像美國人規避他們愚蠢的憲法第十八修正案(禁酒令)一樣,許多人自行將二手車裝上計價器,車燈和標記,以「黑車」的形式在貧民窟地帶運營,黑人的出行狀況迅速得到了改觀。

政府和「距離」出租車行業的從業者開始時之所以並沒有進行進行,是因為車租車和這些黑車形成了固定的載客區域,互不影響。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少數族裔當時,出租車行業開始對黑車進行打砸搶燒,黑車司機也排除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紐約燃燒了!

為了平息事態,紐約市政當局製裁出動軍警鎮壓,替代,一個新的管制機構-紐約出租車及豪華轎車管理委員會(TLC)於1971年誕生了。在人民的壓力下,他們不其次是將黑車「半合法化」:可以運營,但是必須挂靠在政府組建的一些汽車公司名下,由這些最後規定了對黑車的詳細監管規範,例如必須具有美國公民身份,進行身體檢查和犯罪記錄核查,車輛必須是五年以內的新車,繳納比自用車高三倍以上的高額保險,定期強制檢測,更換專用的TLC許可證等等。

這種狀況,直到近十年來Uber,Lyft這樣的打車軟件普及開以後才逐步得到補救。出租車牌照的價格也因此應聲降到20萬美元左右。它已經用雄辯的事實說明了,市場自然有但是,美國政府及某些媒體打壓和污名化這些互聯網企業,故意放大某些惡性案例,對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差勁表現選擇性無視的現像從未停止。好在市場的力量猶如壓在巨石下的地下,雖飽受打打,但生命力異常頑強,只要稍有縫隙和雨露,就能突破重重障礙茁壯成長。

市場從來不會造成出行困難,聰慧的企業家帶來利潤激勵,自然會各顯神通滿足人們的需求。而政府設置准入限制的行政許可,人為製造了這種稀缺。受管制的行業就是壟斷行業。所有權必然質次價高,他們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代價,換取自己的更多收益。提供物美價廉的服務,實際上就是在搶劫所有人口。所以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哪裡有什麼壟斷?壟斷都是控制的結果。

紐約市政府緩解這種稀少採用的辦法是有限地放開一部分准入,然後成立由稅收人供養的機構,設置繁文縟節的條條框框。一項措施的失敗,不是讓他們反省管制之惡廢除管制,而是用更多的管制來應對。然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讓市場自發力量發揮作用,徹底砍斷干預和控制之手。

只要有人同意,沒有任何干預的理由。所有對財產權行使的限制,都會減少有人的選擇,降低人們的收入。因此,對財產權的侵犯,既在倫理上還是經濟上,都是站不住腳的。一個市政當局,又怎麼會知道一座城市到底需要多少輛出租車?其數量和規模,市場自有其供需調整機制,除了要交付市場,沒有第二條路徑。奉勸那些什麼都懂的「哲學王」,能不能別把自己當神仙?

而對出租車的起步價,里程單價進行統一規定,又是一種價格管制。出租車不願意到貧民窟和犯罪多發地運送乘客,是因為到這些地方去面臨巨大的風險。只要放開價格管制,,由交易雙方自行議定定價,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乘客付出更高的代價,就是對駕駛員承擔額外風險的補償。當沒有准入限制,更多的人看到有利可圖之後,就會有更這哪裡是什麼種族問題?治本之策是讓人們有更多的自由,經濟的進步自然會降低犯罪率,怎能輕率地扣上種族歧視的帽子罰款了事?

紐約市政當局的管制措施不但導致了更大的嚴重後果,違背了他們為公眾利益而不是少數人利益服務的執政醫師,而且也被自己出台的管制措施綁架,變得騎虎難下。那些壟斷行業因為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仇恨而高度團結,一致排外,藉以鞏固自己的主權特權,他們「一哭二鬧三上吊」,什麼爛招數都能使出來,紐約市政府這個最大的壟斷集團為了「維護穩定」 ,都不得不退避三舍,只能作壁上觀,要么淪落為他們的御用打手被當槍使。這就是管制者自己也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來源       觀念的後浪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