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這部美劇比起來,國產劇都是幼兒園!故事是第一位的!

成癮劑量
文:秦禕墨
看了美劇《成癮劑量》,註意到了一個細節,好萊塢現在還能制作出這種巨大包含資訊量的作品,但是在國內現在基本上不可能看到了。
成癮劑量
《成癮劑量》除了題材敏感特殊以外,它的敘事是相當嫻熟的,多視角交叉敘事,除了極少數用字幕來交代「時間(年份)」的變化以外,基本上已經放棄了把「具體時間」「具體人物」一一交代清楚的細節。
如果觀劇你需要提高註意力,並且不可能存在快進的情況。交叉敘事的方法非常迅速的把藥商,fda,醫生,醫藥代表,還有服藥的患者進行穿插交代,後面還有檢察官,並且在單一畫面內採用臺詞和畫面的錯位進行資訊量的擴增。
比如:醫藥代表或者藥商在吹噓藥品的情況下,臺詞是這個聲音,畫面則是被藥品上癮折磨的痛苦不堪的患者。
簡單來說當國內的敘事還大量停留在1、2、3、4這樣一件事一件事交代的時候,根本無法想象這種級別的資訊量劇集如何進行拍攝和制作。
甚至於可以說,《成癮劑量》這樣的內容,是反「短視頻3分鐘剪輯法」的。這樣的故事你拿給某短視頻平臺上讓他們用3分鐘能細致的把故事一一交代清楚,都非常的困難。
這種多視角交叉敘事,臺詞畫面交叉曡加擴增資訊量,再配上一點點音效的作用,可以說超強的壓迫感就迎面而來。
根本不需要你在過多的去想如何把情緒拉滿,自然而然就做到了。
但是這樣的片子如果放到國內,基本上是反短視頻習慣的,你沒法在碎片化時間裡坐下來看一部分這樣的片子,如果中途打斷很容易遺漏資訊。
這才是長視頻真正的優勢,長視頻能不能打贏短視頻,是可以的。短視頻強調的單一沖突其實在長視頻過去幾十年裡,已經用過無數次。短視頻只是在拷貝長視頻走過的路。
而長視頻真正的優勢在於資訊量,記得以前看到過相關發言,關於提升長視頻資訊量來增強應對短視頻沖擊的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
只可惜這樣的長視頻,對於制作的要求太高了,從劇本到現場布景,演員的表演,後期的剪輯,對於編劇,導演,制片人進行內容整合統籌的要求非常之高。
簡單來說就是,MD我羨慕嫉妒恨。
這種片子就根本弱化了演員所謂的「流量主控畫面」的說法,演員所謂的「戲份」已經被極大削弱,退回到「角色」最原始的作用上來了。
可以說:國內流量戲看的還是「有流量那張臉的畫面」,也就是幼稚園糢仿畫這種,而這種大資訊量的長視頻,已經在寫博士論文了。
最後一段大白話翻譯一下吧:國內還在強調大男主,大女主,雙男主,雙女主,bgbl,而這種片子,你會發現,主角是誰?主角是他嗎的一群人……每一條線有一個主線人物,所有線交織來穿插敘事整個故事。在這裡,故事是第一位的。
真正的,故事是第一位的。
這種嫻熟的手法帶來的真實感也是極強烈的,它根本不需要給你一種「我給你講個故事」的感覺,它出場就是「我就是真實事件(當然這個真實需要打雙引號,主要是真實感太強烈了,你會感受到這件事的真實與這件事帶來的危機)」。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