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買菜加水果都能控制在 600 左右。前提是你要去菜市場購買。網上 app 買菜其實也不太貴,最主要的是它不好控制量一次就會送很多來,會造成極大的浪費,特別是青菜很久都吃不完,爛的也快。
我自己用的大米、油都是相對來說很好的,大米只吃一級還是特級的五常大米、油用的牛油果油、醬油醋都是選擇的無添加的,這些購買基本上都在平均消費水平上的。即使這樣吃飯也很省。不說別的,我敢保證關於吃相關的,我用的東西比市面上 90% 的餐館用的好。
半年買菜消費
我個人吃的很好,不會刻意的去選擇便宜的菜,排骨、牛排、三文魚。
7 月買菜詳情
因為一個人吃,即使你買很貴的牛肉羊肉,因為量少所以價格真的很便宜。
不要高估自己飯量!買多的蔬菜都是浪費了!肉還可以凍起來,即使備菜都是凍起來,相對新鮮的還是更好一些。
(省錢暫時只能想到這麼多了,後續想到再補充)
關於做飯的時間和精力:
我一般習慣於周日花 2 小時左右備菜
一周備菜
米飯🍚當天提前煮好一周的(大約 4 桶半米)煮好分裝直接冷凍,當天吃飯微波爐叮一下和煮出來沒啥區別。(米飯🍚)
我是晚上 7 點到家,洗碗 – 炒菜 – 洗碗,7 點半就可以解決,有時候菜簡單會更快。每天抽出半小時做飯真的很簡單。有人說我回家好累,沒時間。回家放下行動電話少刷幾條抖音就能換來第二天一頓健康餐,又省錢又健康,這是抖音不能帶給你的。
某天的工作餐
如何備菜呢
首先,你需要在去買菜的前一天想好下周吃甚麼。不用很詳細,你就大概先想一下想吃啥。我想吃牛肉、粉條等。然後根據這些去下廚房看看能做啥菜。(30 分鐘足以,花一晚的時間糾結,也比天天糾結來的痛快)
我的經驗是:2 道肉菜的原材料其實夠 3-4 天的需求。比如:我想吃孜然牛肉,你去菜市場買的小小一坨牛肉其實夠你做 2 餐。
確定好食譜買甚麼菜後如準備菜
我的習慣是按照一道菜所需食材搭配,
肉類:切好、泡好去血水、焯水(可省略,燉菜我會焯水,其他炒菜我嫌麻煩)、醃肉(可省略,去腥三件套料酒、小蔥、生薑。這個還是根據個人口味或菜譜調整)、冷凍
每晚做飯前解凍
蔬菜:
1、葉子菜我還是習慣先清洗在冷凍(做飯前一定不能解凍,解凍就爛了,冰凍住直接下鍋就好了)
2、像水分極多的蔬菜例如番茄我會當天現做現切。也會把和番茄有關的菜放到每周的前幾天吃了,盡可能保證蔬菜的新鮮。
3、剩下的蔬菜就洗好、切好冷凍。
關於材料備菜的用品:我是很不喜歡可重複利用的保鮮袋,難清洗、難晾幹。
一次性保鮮袋和保鮮盒是最好用的
關於做飯
每天回家肉菜我是微波爐解凍,沒有微波爐可以前一天晚上放進冷藏裡解凍。
做完菜直接放進冷藏,早上上班拿走。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關於不會做菜
下廚房 1:1 的方法,不要臨時起意,嚴格按照教學,基本不會出錯。
————————————————————
有豆友問具體的操作方法,我推薦一個我的備菜啓蒙小紅書博主:Freya 飛呀
其實現在各大平臺搜尋 「一周備菜」 都會有很多很精致美食博主教你如何備菜,她們會更加專業和詳細。
我作為北漂租房打工人總結下我學習美食博主的一些經驗吧。
1、關於好看的餐具廚具用品,你一定不要想象它多好用,因為她們大多是博主或者家庭主婦,相對於打工人來說對於節省精力時間沒有特別強烈的需求
你要切實際的去想如何清洗
我買了個甩菜水分的籃子,一共就那麼點蔬菜,甩前我要洗菜洗簍子,甩完包菜,洗簍子,濾網還賊難洗。真是甩菜 2 秒鐘,善後 5 分鐘,用了兩次再也沒用過了。
適用範圍
買了個專門刨包菜的擦板,用了幾次不吃沙拉了,也閑置了。包括擦絲器,你可以仔細回想你有多少機會吃到絲狀的菜,買了幾乎用不上。但是愛吃絲類的豆友就很有用。
2、還有菜的內容,有的是寶媽要負責一家人的口糧,有的需要做三餐。而且人家是自己的家!!!冰箱很大!!!(一定要考慮冰箱的容納空間)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去考慮。備菜是為了方便而不是增加自己的負擔。
3、蔥薑蒜我也會一次性備好,冷凍法、蒜蓉醬法我都試過,還是那種蔥薑蒜保鮮盒相對好用。
我遇到特別大的雷就是可循環使用保鮮袋,你裝了肉類或者醃菜,想洗幹淨太難了,為了去味你必須用洗潔精,你可以自己在家隨便找個袋子洗洗看。還要想著如何把一個袋子晾幹,太費精力了,我選擇一次性或者盒子。
這都是生活經驗不足踩的雷,就不要高估自己的勤快,也不要低估自己做飯的實力
所以我不太愛分享自己的常用物,特別好用的才拿來推薦,或者爆雷哈哈。
上點菜
來源:豆瓣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