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剛畢業就成了北漂,她發現在各種租房 App 上輸入:東北三環、三元橋附近、兩戶合租、通勤時間半小時內、月租金低於 3000 元這些找房標準時,幾乎沒有 10 平方米以上的房源,而每月 3000 元的房租占了他工資的三分之一。
文|《財經》記者 陳嘉瑤 王博
一線城市不僅房租過高,租金還每年上漲,租客不得不頻繁換房,降低生活成本。
「三次搬家猶如一次失火」,這是一句英國諺語,形容經常搬家給生活帶來的損失。
據貝殼研究院統計,中國租房人的平均租期約為 8 個月,而德國、日本、英國的平均租賃周期分別為 11 年、5.2 年、2.5 年。
這意味著漂泊在中國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走出校門後,幾乎每兩年就面臨一次家中 「失火」。
即便如此,為了獲得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和更有發展的工作機會,每年仍有上百萬大學生選擇留在一線城市。
魚與熊掌當真不可兼得?其實,中國區域均衡化發展到今天,年輕人已經不必在生活品質與事業前途上做排除法。
《財經》記者統計了 2019 年至今主要一二線城市房租占收入的比例,結果顯示:
老牌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雖然活力依舊,但對年輕人來說,30% 的房租收入比實在是壓力山大;
而蘇州、長沙、佛山、東莞等新一線城市房租收入比一直處於 10% 左右的較低水平,並且發展空間、人才政策也越來越好,適合畢業生作為職業發展的起點。
北上深:機會與苦難並存
2019 年 – 2021 年,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連年穩居房租收入比前三名,是租房壓力最大的三個城市。其中,北京、深圳數據幾乎持平,三年來交替占據榜首,按人均租住面積 20 平方米計,北京、深圳的租客每年約有 30% 的收入用於租房,壓力不容小覷。
貝殼研究院 2021 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本屆畢業生中 89.1% 受訪者表示,可接受的房租收入比範圍在 30% 及以下,其中,10%-20% 為主要區間範圍,占比約為 40.9%,其次是 20%-30%,占比約為 26.7%。
雖然租住成本過高,但北京、深圳、上海仍然是全國工作機會最多的城市。這些城市匯集了全球最多的 500 強公司,擁有金融、科技、地產、能源等多元化產業,無論你是想在寫字樓裡敲代碼,還是想去工地搬磚,北上深都能包容地接納你,給你提供相對公平的職場環境,以及國際大都市的優質資源。
但留在這些一線城市的代價也與機會成正比。
進入畢業季以來,北京、深圳、上海的租金在需求拉動下一路上漲。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上海、深圳、北京 6 月租金均價分別較上月上漲 2.85%、2.56%、2.92%。
李琳是北京師範大學的應屆畢業生,6 月 20 日開始集中看房時,她發現此前相中的房子租金已經比 10 天前上漲了近 300 元。
李琳想找到月租金低於工資三分之一的合租房,但預算內合適的房子有限,加之市場火熱,有時上午剛預約看房,中午房子就被租走了。最後,她只能花 2500 元租了一個隔斷房。她總是擔心鄰居舉報,房間被拆,露宿街頭。
李琳的一個同學在學校工作,租房成本比她還高。因為工作單位附近可租的都是昂貴的學區房,她不想離工作地點太遠,就只能每個月用一半的工資約 3600 元,租一個 20 平方米的單間。
李琳的同學看過的一間房,月租金 2800 元,面積約 10 平方米;受訪者供圖
在租房成本高居不下的北京和深圳,有的畢業生為了節約成本,甚至會搬進租金相對較低的城中村,但在近幾年的城市化改造進程中,城中村也面臨隨時拆遷的風險。
往往是拆遷通知一貼,這些年輕租客們,就得匆匆搬離村莊,押金也無從要起。
高性價比城市廣州、蘇州
畢業生的出路難道只有北上深?根據表 1 的房租收入比來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中,也存在著一些高性價比城市,如廣州、蘇州等,這些城市的對畢業生相對友好,又不乏發展潛力。
《財經》記者據各地公布的官方數據統計發現,廣州、蘇州近三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於深圳,房租均價卻遠低於深圳。
廣州房租均價約為深圳的三分之二,蘇州僅為深圳的三分之一。
綜合三張統計圖表,2019-2021 年,廣州都是房租收入比最低的一線城市,友好程度甚至還經常超過天津、杭州。
郝一凡在廣州一家製造企業工作,他的租金預算是不超過收入的六分之一。按照這個標準,他幾乎可以在廣州隨便找房合租。
去年 6 月,他在珠江邊租了一間 10 平方米的次臥,打車 10 分鐘就是廣州的 CBD,月租金只有 1600 元,約是北京同等區位的一半。
相比廣州,蘇州的租住條件更友好。
今年 5 月 27 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了一年一度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將 15 個城市列為 「新一線城市」:成都、杭州、重慶、西安、蘇州、武漢、南京、天津、鄭州、長沙、東莞、佛山、寧波、青島、瀋陽。
近三年,蘇州一直是 15 個新一線城市中房租收入比最低的,而且蘇州的房租三四年來幾乎沒有波動。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黃卉認為主要原因在於,蘇州租房市場房源供給相對充足,所以租金水平一直處於低位。
當然,蘇州不是唯一選擇,綜合三年數據來看,長沙、佛山、東莞等新一線城市,房租收入比也相對較低。
這些城市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雖不及北上深,但租金也沒有一線城市那麼高不可攀。
按人均租住面積 20 平方米計,三座城市近三年的房租收入比都處於 10%-13% 區間,與蘇州基本持平或略高於蘇州。
除了租住友好,這些新一線城市的經濟增長能力也不輸一線城市。
2021 年第一季度,蘇州 GDP 總量排名為全國第六。製造業是蘇州的支柱產業,2020 年蘇州工業總產值在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上海。
2020 年大灣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 城 GDP 總量為 8.95 萬億,約為全國 GDP 總量的十分之一。其中佛山和東莞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僅次於深圳和廣州。
近年來,新一線城市為了吸引人才,還不遺餘力的推出了搶人措施。
蘇州早在 2012 年就推出了 「名校優生」 等人才計劃,為符合資格的學生提供最低 3 萬元的一次性就業資助金。今年 2 月,蘇州又推出了連續 5 年個人社保全額補貼政策。
3 月,長沙發布了自貿區人才集聚發展措施,制定了 45 條人才政策,如為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提供最低 3 萬元的租房和生活補貼等。
4 月,佛山接棒長沙,推出了 「一站式」 人才綜合服務平台,包括人才住房租賃、人才消費金融和安全保障三塊服務。
政策扶持,是新一線城市對畢業生發出的誠意滿滿的邀請函,緩解了青年人的租房、購房壓力。
光房租低還遠遠不夠
房租收入比只是衡量一座城市友好度的參考指標,並不是年輕人選擇就業城市的唯一標準。
三張統計圖表顯示,很多城市雖然房租收入比很低,卻仍然對年青人沒有吸引力,如保定、廊坊等。
據各城市統計局數據,2010 年到 2020 年兩次人口普查期間,保定、廊坊的常住人口增長率分別為 3%、1%,遠遠低於深圳、廣州的增長率 69%、47%。
保定 2020 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34,112 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
長城汽車是保定最閃亮的名片。7 月 2 日,保定市委書記在參加長城汽車科技節時明確,長城汽車在保定的地位,相當於華為之於深圳。
但深圳除了華為之外,還有騰訊、萬科、比亞迪等多家大型企業,它們分布在不同的行業,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為年青人提供豐富就業機會。
從人口和收入數據來看,保定在豐富產業結構,提供多元就業機會方面,還存在很大改進空間。
與保定類似,廊坊的居民收入水平也不高。2020 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43,700 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名處於低位。
廊坊自 2013 年以來強調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但效果一直不甚理想。2020 年廊坊 GDP 總量為 0.3 萬億元,在河北省內排名第六,不及三線城市唐山、滄州、邯鄲。
此外,受北京、天津的虹吸效應影響,人才流入北京、天津,也是廊坊等環京津城市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據教育部統計,2021 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 909 萬人。按近五年最低就業率 77% 計算,今年有近 700 萬畢業生走入社會。
受疫情疊加效應影響,這屆畢業生面臨更嚴竣的就業形勢和生活考驗,但城市化發展到今天,他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房租收入比、人口淨流入、地理位置、發展業態和經濟增長空間,這些客觀條件雖然可以作為理性判斷的依據,但如果你為了理想,義無反顧地放棄歲月靜好,北上深也仍然不會辜負這份勇氣。
(*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趙敏、李琳、郝一凡為化名)
來源:財經雜誌 微信號:i-caijing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