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晃蕩
每天你都有機會跟別人擦身而過,你也許對他一無所知,不過也許有一天他會變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重慶森林》
很多人對重慶大廈沒有印象,卻能第一時間記起王家衛拍的《重慶森林》,想起影片裡斑駁的畫面:林青霞踩著高跟鞋奔走在水泥森林中,路人王菲潛入暗戀的梁朝偉家裡,盡情釋放自己……
電影裡王菲跟著這首歌縱情搖擺,我們來跟著她的節奏,進入重慶大廈這片森林。
1994年,王家衛的一部《重慶森林》獲得無數觀影者的追捧,而作為拍攝地之一重慶大廈闖入了人們視野。拿「森林」二字形容該大廈再貼切不過,即使沒有王導搖晃的鏡頭、迷離的畫風,這棟大廈潮濕陰暗密不透風的特質也完全契合森林定位。一座位於香港繁華都市中心卻「臭名昭著」的大廈。這裡聚集了來自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形跡可疑」的人。
《重慶森林》開場阿武說道:「每天你都有機會跟別人擦身而過,你也許對她一無所知,不過也許有一天,她會變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然而,在重慶大廈,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遇見怎樣膚色怎樣品性的人,它殘舊、陰暗而神秘。而身份不同的每一位訪者眼中的重慶大廈相去甚遠。


663和阿菲是憧憬中的愛情,而愛上販毒男的女逃犯和警察223才是這座樓宇里的愛情。重慶大廈成就了王導故事裡的氤氳曖昧,逼仄黏稠,故承載了太多浪漫,神秘而讓人心之嚮往。
它只是位於香港,並不屬於香港

一系列的命案,讓重慶大廈成了港人不願踏足的危險境地,何況介於兩座星級酒店間破敗不堪格格不入的這棟混合居民樓實在有失香港這座國際化大都市身份。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麥固敦教授(Gordon Mathews)於2011年底推出的《世界中心的隔都:香港重慶大廈》一書中說道。

亞洲最能反映全球化的地方


因為100港幣的住宿在這座寸土寸金的無根之城實在另外來者興奮。

大廈里的每一個人都是故事,做著跨國貿易來此淘金,或是尋求庇護來此避難,或是背包客求得廉價住宿。當然,因重慶大廈「名聲在外」而來此獵奇的人群比比皆是。
香港最不可入住的賓館
在便利店與招待所比肩而鄰的大廈內部,無數痴男怨女在此上演一幕幕離愁別恨,跟隨王家衛的鏡頭,他們在昏暗的霓虹燈下展示著身體,欲望和暴力,他們是一群被拋棄的孤獨的靈魂。

曾經一個朋友說,她去香港家人只叮囑一句話:你可以在香港任何地方行走,除了那座大廈。它被貼上太多標籤,「罪犯的天堂」、「偷渡者、性工作者的棲居地」、「毒品販賣」。
這裡有政治犯、非洲商人,也有身無分文的窮鬼。你可別以為住客們都窮得叮噹響,就拿非洲商人來說,每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20%的手機都來自重慶大廈。

——吳強
花200不到住了首度賓館,一條黑漆漆的過道兩邊都是門,不到5平米的窄長小房間,一個單人床順著房間擱著,床的一側是寬40公分的小桌,床的後面是一扇窗,窗戶外3米處是另一扇窗,衛生間一邊抵著門口左側的牆,一邊抵著床,寬窄不到一米,坐上去除了擱腳別無餘地。
——鮑昆
骯髒混亂是它的保護色



1941年,日軍侵華後不久香港淪陷,重慶市場被迫停業。
1945年,二戰結束後,原在重慶市場做生意的華人再次重開重慶市場。
1958年,一名移居菲律賓的福建華僑蔡天寶先生,向政府購入重慶市場五萬平方英尺的土地建一棟臨海豪宅。該批菲律賓華僑為了紀念抗戰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將重慶市設為陪都,決定以舊名重慶市場的名稱將這棟尖沙咀臨海地段豪宅取名為重慶大廈。
1961年,大廈落成,先開放3樓至17樓住宅,重慶商場1962年裝修完成。後來這棟住宅大廈變為「混合大廈」,由於大廈業權分散,一直未有人能夠成功統一業權而重建大廈。
2011年11月11日,大廈首度完成外牆翻新工程,大廈業主舉行了亮燈儀式慶祝大廈落成50周年。
到香港一定要去看

真實於香港文化的高包容性高開放性才允許一棟大廈裝進一個世界,不同國度不同言語的個體能互相say hi。可它在慢慢衰老,也許有天它也走上九龍城寨一樣的命運被港府夷平,畢竟它被冠以「香港少數族裔的九龍城寨」。再者這裡的每個人都值得去交談,來讓我們更多面地認識世界,體恤個體生命的複雜多變。不幸發生在任何地方,不必害怕走進重慶大廈,更不要肆意污損它。
再見,睡了一晚的你,如果未來,你也和九龍城寨一樣的命運,消失在香港,我一定搖旗抗議,因為你本是香港,何來異類,何來清除?
來源:香港電影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