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從20世紀末開始,7大危機瘟疫般在全中國蔓延,撼動了這個最基礎產業和中國人的生存根基。中國農村,這個5000年來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家園,走到了最危險的崖邊。

汙染驚人
地下水不能喝。農村買水喝的農民越來越多,今年已成普遍現象。當年都是到河邊沙灘取水喝,村裡也都有井水。現在河水、井水都不能喝了,自來水也幾乎不能喝了。沿河工業造成河水嚴重汙染;農民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劑,導致地下水也不能喝了。
害蟲越殺越多。農民每年都要向地裡打多遍農藥,使用農藥四五次屬正常,如果種植果樹,每年打葯高達20多次。現在害蟲繁殖速度依然成倍增長,農民每年將成噸農藥傾倒在農田裡。
垃圾包圍農村。如今農村各種垃圾嚴重增多:農田地膜殘留物;各種農藥、化肥、食品包裝物;各種塑膠袋和生活垃圾。

殯葬尷尬
中國是典型的農耕文明,農民在骨子裡依然將土地視為生存的最終依託,將土葬視為生命的最後歸宿。儘管國家推行火葬已五十多年,但目前大部分農村對死者遺體根深蒂固的處置方式依然是傳統土葬,經濟較發達的農村花錢買土葬、花錢買他人屍體頂替已故親人去火化的殯葬怪事屢有發生,火化後的骨灰二次裝棺土葬現象也極為嚴重。
殯葬儀式也越發隆重繁雜。具體表現為:農民辦喪事都要在堂屋搭設靈堂哭喪停屍;選擇墓地時都要看風水,遺體停放時間長短要算所有後人的生辰八字,如有衝突,下葬時間必須延後,以至有些老人的遺體在家裡要停放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下葬時辰、方位都有考究;葬後祭祀也很隆重。受傳統文化影響,農民〝事死如生〞、〝視亡如存〞觀念根深蒂固。親人死後都要做七個〝七〞,一日三餐供奉,七七四十九天後要做道場,燒小洋房、洋車、美女、美鈔。山西甚至出現配陰婚現象,臆想死者在另一個世界也能過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富裕農民更不惜花費幾萬元用大理石、水泥翻修祖墳。
厚葬是中國喪葬民俗的主流,儒家的〝人世〞思想和等級觀念使得中國人很在乎〝生貴死榮〞。喪事不僅僅是死者的事,更多的則是活人的事,這樣,市場經濟對人的價值金錢化的強化和〝孝道〞的異化結合,使得農民在辦喪事時互相攀比,許多人把辦喪事當成了炫耀財富、權力、地位、家庭勢力和社會關係的機遇,喪事異化了。〝活著不孝,死了胡鬧〞就是真實的寫照。

勤勞不富
蔣家莊村民蔣堅強是當地有名的種地能手,1980前後就有2萬多元的存款。30年來他一直靠勤勞伺候土地,但他沒有致富還背了20萬元的債務。他返貧的原因是:農產品價格幾十年來變化相對很小;醫療風險大;農村攀比之風盛行,孩子結婚、生子費用越來越高;養豬賠錢;銀行貸款利息高。
有3類人在農村賺了錢:犧牲生態環境搞規模化養殖的農戶;侵佔集體公共資源的人;能說會道、上騙政府、下騙村民乃至親戚父母的人,不勞而獲。

禮崩樂壞
以前農村很貧苦,人情味很濃。精神世界匱乏,核心很乾淨。如今農村早已禮崩樂壞,樸素的精神異化嚴重,人情味變淡。〝以前要臉,現在要錢〞。
有的村支書把公章掛在腰上,不吃請不送禮絕不辦事。村幹部臭名昭著,村民奔走呼號,但前者卻穩坐江山。
離婚已經從當初的抬不起頭變成家常便飯,歷來穩固的農村婚姻已不堪一擊。

晚輩忤逆
村裡一些高齡老人因活得高壽卻活受罪。
一些高齡老人過年期間過的忐忑不安——因高壽而倍感內疚。很多人自殺之心早有,因有同齡老人彼此寬慰、相勸,死心雖然沒了,但活罪難逃。
89歲田婆(化名)有超過30個兒孫,大年初一早上,她盼著兒孫來探望,但直到炊煙日暮,她還是失望了??這天最先來看她的,是村裡一位比她小五歲、比她更孤獨的老人。大年初二,按照老伴活著時定下的規矩,田婆的每個兒子分別送來了200塊錢〝養老費〞。一年中,除了送200塊錢以外,兒孫很少出現。
村裡一位年過百歲的老人發病時,最先發現的兒媳卻故意緊閉屋門,未及時告知就在院中的丈夫,以致老人錯過了送診搶救的時間。為了讓老人死得迅速而又悄無聲息,一些狠心的兒媳還通過在一日三餐上減量,讓老人在長期的自然飢餓中死亡。老人明知如此,卻不敢聲張??

賭博盛行
農村麻將與撲克聚賭風氣20年長盛不衰。農閒時,麻將牌局會持續幾晝夜,直到他們把兜裡的錢輸光。過年從初一直到正月末,是牌局最盛時光。一些人因為賭注太小〝不過癮〞,會去很遠的鄉鎮或縣城中找棋牌室賭博。村裡一些人〝借高利貸〞賭博,最終妻離子散,或遠走他鄉躲債。
農村女人原來以賢惠聞名,現在都忙著研究六合彩和麻將了;現在的農村,決不是新聞聯播裡的農村。
近十多年來,「面子」成了村裡最講究的聲譽,攀比是農民生活中的必需品,鄉村淳樸之風不再,傳統禮教全線崩裂,金錢至上、道德淪喪,有關忠孝道義的一切倫理氣息在中國農村徹底死去。然而,又何止是農村?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