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中國賞秋地圖

秋色

伴隨著蟬鳴漸消

炎熱的夏季悄然與我們告別

秋色席卷而來

在中國的大地上

呈現出意象萬千的秋景

星球研究所歷時一個月

精選全國 281 處賞秋勝地

為你呈現這份可能是全網最美的

中國賞秋地圖

現在

就讓我們一起看看

中國最美的秋季景致

究竟在哪裡

(中國入秋進程示意圖,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01

秋色

金秋時節

秋高氣爽之中

大地被多種顏色渲染

形成異彩紛呈的秋景

我國陸地植被類型豐富

伴隨著秋天的到來

形成濃鬱的秋色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出自唐朝王績《野望》)

我們為你挑選了

23 處色彩最豐富的賞秋勝地

每一處地點

都可以用極致來形容

(中國賞秋地圖⎜渲染篇,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在四川九寨溝

你可以看到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chán)湲(yuán)」

(出自唐朝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下圖請橫屏觀看,九寨溝秋色,攝影師 @曾勇前)

在大興安嶺

你可以看到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出自漢朝劉徹《秋風辭》;下圖為大興安嶺秋色,一江秋水向東流,攝影師 @趙高翔)

楓林似火,紅葉如霞

是秋天的符號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出自唐朝杜牧《山行》)

我們為你挑選了

全國 26 處賞紅葉勝地

南北紅葉,各有千秋

(中國賞秋地圖⎜紅葉篇,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在山東青州

你可以看到

「隔斷紅塵三十裡,白雲紅葉兩悠悠」

(出自宋朝程顥《秋月》;下圖為山東青州紅葉穀,金秋時節,漫山紅遍,攝影師 @趙永清)

在四川巴中

你可以看到

「微陽下喬木,遠色隱秋山」

(出自唐朝馬戴《落日悵望》;下圖請橫屏觀看,四川巴中光霧山紅葉,攝影師 @趙永清)

金黃的樹葉在陽光照燿之下

是秋天令人陶醉的景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出自唐朝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我們為你挑選了

全國 21 處賞黃葉勝地

胡楊、梧桐、懸鈴木等物種

各有獨自的秋葉風採

(中國賞秋地圖⎜黃葉篇,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在新疆阿勒泰

你可以看到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出自唐朝王勃《山中》;下圖為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禾木邨,由於山坡坡向的不同,遠處的山峰秋色各異,攝影師 @焦瀟翔)

在鄭州

你可以看到

「黃葉青苔歸路,屧(xiè)粉衣香何處」

(出自清朝納蘭性德《如夢令》;下圖為鄭州人民公園,法桐(懸鈴木)已然金黃,廣場中央的樹木仍顯蒼翠,攝影師 @焦瀟翔)

在秋季黃葉植物中

銀杏尤為獨特

它是原產我國的特有物種

葉型優美,軀幹挺拔

我們為你挑選了

全國 25 處賞銀杏勝地

以西安、洛陽、蘇州、揚州為代表的古城

多有銀杏古木

(中國賞秋地圖⎜銀杏篇,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在西安

你可以看到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出自唐朝賈島《憶江上吳處士》;下圖為西安古觀音禪寺內的千年銀杏樹,相傳此樹為唐太宗栽種,攝影師 @韓飛)

在河南登封

你可以看到

「況有短牆銀杏雨,更兼高閣玉蘭風」

(出自清朝納蘭性德《浣溪沙》;下圖為河南鄭州登封少林寺內的銀杏,秋天到來之時更增加了幾分古韻,攝影師 @焦瀟翔)

02

秋實

秋高氣爽之時

也迎來了萬物的豐收

一年的辛勤耕作

終於迎來了收獲的喜悅

秋天的美好

不僅來自於眼前的明媚

還來自味蕾的享受

根據農業部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資料

我們為你呈現

5 種秋季蔬菜的主要分布地點

在領略秋景的同時

也可以去這裡品嘗豐富的秋實

(中國賞秋地圖⎜時蔬篇,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在江西

你可以領略到

「社日中秋並一晨,小陳蔬果會比鄰」

(出自清朝文昭《八月十五日田間請客》;下圖為江西婺源,每到秋天家家戶戶都會晾曬辣椒、菊花和柿子等物產,攝影師 @石燿臣)

在吉林

你可以領略到

「園蔬有餘滋,舊穀猶儲今」

(出自晉朝陶潛《和郭主簿》;下圖為吉林白城洮南市,農民們在晾曬剛剛採摘的辣椒,攝影師 @邱會寧)

春天的繁花似錦

在秋天轉換為碩果累累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出自唐朝孟浩然《田家元日》)

我們為你呈現

7 類秋季水果主要分布地點

甜美的水果

是秋天的味道

(中國賞秋地圖⎜鮮果篇,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在湖北

你可以領略到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出自宋朝蘇軾《贈劉景文》;下圖為湖北宜昌秭歸,當地的橙子如約在秋天成熟,攝影師 @魏啓揚)

在安徽

你可以領略到

「邨暗桑枝合,林紅柿子繁」

(出自宋朝範宗尹《游龍華寺二首》;下圖為安徽黃山姬川邨,邨民在採摘成熟的柿子,攝影師 @城市穿梭客)

在秋季

不僅大地回饋豐收

在江河湖海之中

也蘊藏著別樣的滋味

一些秋天成熟的水生植物

被稱為 「水八鮮」

我們為你呈現

全國 36 處 「水八鮮」 分布地點

尤其以蓮藕分布最廣

(中國賞秋地圖⎜水八鮮篇,請橫屏觀看,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在蘇州

你可以看到

「最是江南秋八月,雞頭米賽珍珠圓」

(出自清朝鄭燮(xiè)《由興化迂曲至高郵七截句》;下圖請滑動查看,芡實俗名雞頭米,是江南地區傳統的一種食物,攝影師 @丁嘉一)

在嘉興

你可以看到

「時唱一聲新水調,謾人道是採菱歌」

(出自唐朝白居易《看採菱》;下圖請滑動查看,菱的果實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剝殼後可食用,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03

秋卉

秋季雖不如春季開花種類多樣

但仍有菊花、桂花、木芙蓉等植物

在秋風瑟瑟中綻放

用絢麗的身姿

呈現別致的典雅

菊花種類繁多

姿態奇特多變

借菊觸景,倚菊抒情

是對秋天的借物感懷

我們為你挑選了

全國 26 處賞菊勝地

公園、園林多有賞菊之景

(中國賞秋地圖⎜賞菊篇,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在安徽黃山

你可以看到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出自晉朝陶潛《飲酒》;下圖為安徽黃山,當地農民正在採摘菊花,攝影師 @堂少)

在新疆博樂

你可以看到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出自宋朝錢時《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下圖為新疆博樂菊花種植園,一只小鳥站在菊花叢中的向日葵之上,攝影師 @賴宇寧)

桂花又稱木樨、丹桂

是原產我國的芳香植物

桂花香氣素淨淡雅

也是賞秋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們為你挑選了

全國 20 處賞桂勝地

(中國賞秋地圖⎜賞桂篇,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在杭州

您可以看到

「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出自宋朝黃庭堅《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 ;下圖中為杭州淨慈寺,桂花落雨,貍貓閑逸,攝影師 @喵嗚不停)

你還可以看到

「木犀開後,香遍江東十裡」

(出自宋朝管鑒《鵲橋仙》;下圖為浙江杭州,桂花灑落於湖中,香飄四溢,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除菊花與桂花外

全國各地還有許多其他植物種類的

秋花勝地

我們同樣為你挑選了

22 處賞秋花地點

(中國賞秋地圖⎜其他秋花篇,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在福州

你可以看到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出自唐朝杜牧《紫薇花》;下圖為福建福州西禪寺,園外的紫薇在秋日裡盛開,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在南方大部分地區

你都可以看到

「山氣秋更清,山花秋亦好」

(出自明朝謝複《秋香徑》 ,圖為一只野兔在石蒜花下駐留,石蒜又名彼岸花、曼珠沙華,是我國南方野外常見的一種秋花植物,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04

秋月

自古以來

中秋賞月

也是賞秋必備的元素

我們為你挑選了

全國 17 處中秋賞月勝地

以南京、揚州、杭州、蘇州為代表的

江南之地最為突出

(中國賞秋地圖⎜賞月勝地,制圖 @鄭藝 & 鄭伯容 / 星球研究所)

但其實不管身在何處

只要抬頭望月

就是最美的中秋之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出自唐朝張九齡《望月懷遠》)

在人煙稀少的野外

你可以舉目四望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出自唐朝李白《關山月》;下圖請橫屏觀看,四川貢嘎山,月亮悄然升起於山間,攝影師 @孫祺)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

你可以登高眺遠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出自唐朝李白《渡荊門送別》;下圖為杭州,在西湖蘇堤之上眺望城隍閣,皎潔的明月映照著高樓,攝影師 @三夏)

希望這一份

中國賞秋地圖

能夠陪伴你度過美好的秋天

祝福人間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出自宋朝蘇軾《水調歌頭》)

溫馨提示

疫情尚未過去

外出賞秋需做好防護

請大家愛護花草

不亂丟垃圾,不損壞公物

本文創作團隊

撰文:河邊的卡西莫多 編輯:所長

圖片:周昫光地圖:鄭藝

設計:鄭伯容審校:李張子薇 山月樓 陳志浩

頭圖攝影師:邱會寧 吳昊 張勇

封面攝影師:曾勇前 陸雨春

來源:星球研究所 微信號:xingqiuyanjiusuo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