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49中事件,真相和溫度,一個都不能少

文: 北遊  

追求真相需要冷酷,對待生命需要溫度。

這是我對成都49中事件,最想說的一句話。

不少人把兩者搞反了。

對待真相他們很馬虎、很稀泥,對待生命卻很冷酷、很無情,一臉的 「 理中客 」。

他們既沒有耐心讓子彈飛一會兒,也沒有耐心對悲劇當事人給與足夠的同情,對待真相和生命的方式一旦顛倒錯位,那還不壞事?

成都49中事件,就壞事了。

成都49中事件,真相和溫度,一個都不能少

一是壞在真相還不明了的時候,各種猜測版本已經被諸多自媒體和網友第一時間預定為 「 真相 」了,這種態度過於馬虎。

二是壞在生命逝去的第一時間,成都官方回應的表述生硬了一些,沒有回應民眾的主要關切,也沒有表達出對生命逝去應有的同情和溫度。

兩相疊加,民情激憤。

    讓子彈飛一會兒

當然,任何一個熱點事件出現後,網絡上、微信群各種路邊信息滿天飛舞,有沒有問題呢?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恰恰相反,數量之中有安全,如果你不允許各種信息出來,只能有一個信息源,你如何知道這個唯一的信息就是真相呢?所以,我們要允許各種路邊社的報導,允許一些可能不實的信息進入公眾的視野,俗話說, 「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各種信息在相互碰撞的過程,就是公眾比對篩選真相的過程,真的自然會留下,假的自然會淘汰,阻止信息的交流,我們離真相只會越來越遠。

但是,我們不能被網上的各種信息牽著鼻子走,對待真相要冷酷一點,嚴謹一些,不要讓情緒佔據大腦,要善於分析比對,來篩選出真正符合常識和邏輯的真信息來。

就好比這次49中事件,越是離奇的版本,其可信度就越差,比如像 「 佔用老師孩子出國名額出手推人下樓 」、 「 救護車兩個小時才到學校 」之類的信息,僅憑常識都可以推斷出,這些所謂的 「 真相 」其真實的機率並不算高。

這種種匪夷所思的猜測,似乎不是在講發生在成都這樣一座以開放包容著稱的準一線城市,發生在49中這樣一所在成都位列中游的學校內,而是發生在一個封閉的小鄉鎮,一個可以隨意調動教育系統、醫療系統、司法系統的地方大員在呼風喚雨,在動用幾乎所有人員和力量來配合掩蓋一個不算敏感的學生死亡事件。

如此誇張的敘事,你難道沒有產生一點懷疑嗎?

如果事實真相真如網傳,林同學僅僅因為佔用老師孩子出國留學的機會,就被老師在學校公然用硫酸威脅並推其墜樓(照片可以看出林同學非常高大),這老師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我想,任何一個有著基本城市生活經驗的人,聽到這樣的傳聞,至少也會感覺到不可思議吧。

再說,這種事情掩蓋的住嗎?這可是殺人案,發生在學生到校的時間段,在學校這麼多學生和老師的眾目睽睽下去殺人,去掩蓋,能夠擁有這種能量的人物的孩子,還需要屈尊去49中讀書,去全國人民都知道的479難道不香嗎?

這裡插一句,說一下49中在成都教育圈的大致情況:撇開私立民辦學校不談,只說公立,人們常說的479,也就是4中、7中、9中是成都頂級的公立學校,其中7中最好,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也是其中最高( 「 一塊屏幕 」曾經轟動全國),接下來有川師附中、列五中學等等次級的公立學校,而49中原名聖燈中學,原本名不見經傳,後來改名49中,近年來作為成華區重點發展的學校,風頭正勁,初升高收分直逼區內老牌列五中學(演員吳磊的母校)。

成都49中事件,真相和溫度,一個都不能少

所以,49中在成都只是屬於中游,當然算不上好的學校,但也並非某些自媒體所說的那麼差勁。

我介紹49中情況的原因是,達官顯貴並不一定看得上這所學校, 「 隻手遮天 」的領導的子女就讀49中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也不大。

我當然不是在完全排除網友這些推測的可能性,因為我並不知道真相,我只是說,越是駭人聽聞的說法,可能越需要我們在心中打個問號。

在真信息並不充分的情況下,妄加揣測事情真相,尤其是這個真相並不能挽回孩子的生命的時候,寧願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可能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讓溫度多一點兒

真相當然是重要的,我常說,要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就是因為價值判斷的基礎是事實,你的評價如果建立在虛構出來的事實之上,那你的評價不但毫無價值,相反有傷害更多人的風險。

但是,追求真相並不是我們唯一的目的。

在追求真相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體恤和同情正在承受痛苦的孩子的親人。

而不少自媒體人擺出一副 「 理中客 」的姿態,冷漠無情,只對事實感興趣,絲毫不顧及剛剛失去親身骨肉的父母的心情,甚至對當事人的所謂動機妄加揣測,缺人道,缺溫情,實不應該。

至於那些扯到國外勢力的陰謀云云之人,我就不想說什麼了,你們高興就好。

必須要承認的是,成都官方回應過於草率、水平不高,是激化民情,讓公眾產生不滿情緒的導火索,這恰恰說明,在此類事件中,真相固然重要,溫度一樣不可或缺。

很多人在說,如果官方的回复再詳細一些,對一些關鍵細節交代的再具體一些,而不是如今天這樣惜字如金,冷冰冰、硬邦邦,給人滿眼的敷衍感受,可能公眾不會像現在這麼群情激憤。

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理智的看,對於成都這樣一座城市服務相對規範開明的城市,在一個並不涉及機密敏感的事件上,相關部門作出如此低級的回應,你心中難道就沒有感覺到一絲一毫的怪異?

也許,事實可能並非你看到的,可能真實情況真如當地區教育局回复記者所說的那樣, 「 墜樓原因複雜 」,有著不便明說的難言之隱呢?

萬一是學生家長本身也不願意孩子隱私公開,或者怕牽扯其中的學生隱私公之於眾,產生二次傷害呢?

至少目前為止,我們並不能夠排除這樣一種可能性。我甚至都不願意引述網上所謂 「 自殺動機 」的傳聞,因為我不希望這些未經證實的所謂 「 真相 」,對剛剛經歷喪子之痛的林家人的傷口再撒上一把鹽。

更多的真相,我相信還是要等 「 子彈再飛一會兒 」,可能才更加準確。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並不是所有熱點事件的信息都需要完全披露,這是當事人的權利,而不是公眾的權利,公眾的知情權並非沒有界限,公眾的知情權並不能凌駕於公民的個人權利之上,除非當事人是一個罪犯,被依法剝奪了某些原本屬於他的合法權利。

逝者已逝,除了尊重公眾的知情權,更要體恤當事人的心情和利益牽扯方的權益。

如果非要我在知道真相和悲劇停止之間做選擇,我寧願選擇後者。

當事人需要真相的時候,公眾理當圍觀站台,因為爭一人之權利即爭所有人之權利,支持他人爭取合法權利,就是為自己爭取同樣的權利,當事人需要同情和關愛的時候,公眾也應該有著基本的憐憫之心,去感同身受。

還是那句話,追求真相時,我們一絲不苟,面對生命的時候,我們溫暖憐憫,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不但可以追求智慧,也擁有愛的能力,除了關心真相,我們也要關心人啊。一個不懂愛的人,即便知道了全世界的真相,那又如何呢?

一個冷冰冰的人間,並不值得。

 

來源     北遊獨立評論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