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記者是麥克斯・艾奇遜(Max Aitchison),他身高 1.83 米,一臉絡腮胡,很難被誤認為女性。他測試了 25 家服裝店,包括 Selfridges、Matalan、優衣庫,和內衣品牌店 Agent Provocateur,全都允許他進入女性試衣間。
在服裝店試衣服時,保護安全和隱私是最重要的,
但在英國,情況變了。
如果你是一名女顧客,要做好女子試衣間被男人隨時闖入的準備。
因為店員們不會阻止,這是英國服裝行業的新趨勢……
上周,《星期日郵報》的女記者夏洛特·格裡菲斯(Charlotte Griffiths)在公司派對前,想買件新衣服。
她的辦公室在倫敦西邊的肯辛頓高街,出門150米外的地方是快時尚巨頭,Zara的分店。
過去十年,夏洛特經常在這家Zara買衣服,她對裡面的一切都很熟悉。
一樓是女裝區和女子試衣間,二樓是兒童休閑區,負一樓是男裝區和男子試衣間。
她是女人,當然去女子試衣間,這不會搞錯。
在挑中一件滿是亮片的衣服後,夏洛特徑直走到女子試衣間試穿。這裡面有6個試衣點,彼此用布隔開,中間是一片公共區域,還有一面大鏡子。
夏洛特換好衣服後走出來,還沒來得及看鏡子,突然愣住了:
有兩個男人在店員的帶領下,走進女子試衣間,坦然得好像這是世界上最正常的事。
這兩個男人身高都超過1米8,用夏洛特的話說,「長得很有男子氣概」。他們拿著一大堆款式各異的衣服準備試穿,其中,包括夏洛特試穿的亮片衣服。
可是,就算男人要試穿女裝,也不應該在女子試衣間試穿吧?
吃驚的夏洛特跑到櫃臺前,問店員這是怎麼回事。
店員解釋更衣室的那名同事是新來的,搞不清楚情況,她會去解決。
這個答複讓夏洛特放心了,她繼續挑選衣服。過了一陣子,她找到一件滿意的衣服,再次走入女子試衣間。
此時的試衣間裡,所有隔間都滿了。
距離公司派對的開始時間只有十分鐘,夏洛特必須馬上試穿,於是她走到公共區域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脫掉上衣。
她認為這是安全的,畢竟這是女子試衣間,
可誰知道,當她脫得只剩胸罩的時候,之前那兩個男人竟然從隔間裡走出來!
她以為他們早走了。在上身近乎赤裸的她面前,兩個男人自顧自聊天,離她非常近。
夏洛特感到極度的尷尬,還有莫名的恐懼。
「我只好雙手交叉,捂在胸前,眼睛一直盯著地板。」她在文章中寫道,「我通常不是一個羞怯的人,但當時的感覺,我感覺要被吞噬了。」
換好衣服後,她再次去問之前的店員,她聳聳肩,表示愛莫能助:「我們能怎麼辦呢?他們覺得自己屬於這裡。」
Zara分店的經理告訴她,總公司在男女試衣間的使用上,沒有做出明確的指示。一般來說,如果顧客拿著女裝去試穿,他們被允許去女性試衣間。
「在有些店裡,我們讓男人進入女子試衣間會有人抱怨,但在另一些店,如果我們不讓他們進入,也會有人抱怨。」
「我們必須非常小心,現在是敏感時期,人們很容易被冒犯。」
這段經歷讓夏洛特驚了,也讓她的同事們驚了。隨後,一名男記者自告奮勇,要測試英國服裝店允許男人進入女性試衣間的情況有多廣泛。
這名記者是麥克斯·艾奇遜(Max Aitchison),他身高1.83米,一臉絡腮胡,很難被誤認為女性。
他測試了25家服裝店,包括Selfridges、Matalan、優衣庫,和內衣品牌店Agent Provocateur,全都允許他進入女性試衣間。
整個過程沒有遭遇任何阻礙,麥克斯僅僅是手裡拿著女裝,說認為自己是女人,店員們就讓他進去了。
在內衣店裡,他被稱呼為「先生」,但知道他要去女性試衣間後,店員說「相當確定沒問題」。
倫敦耐克城的店員有些猶豫,說:「如果女顧客只穿著內衣,看到男人進來後會感到不安。」但在麥克斯強調自己就是女人後,她們也讓進了。
《星期日郵報》詢問了25家服裝店的總部,他們的試衣間使用規則是甚麼。
Next、H&M、John Lewis和M&S說,顧客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試衣間。也就是說,顧客認為自己適合哪個試衣間,就用哪個。
雖然聽著荒唐,但這符合英國零售商協會的指導政策。
協會顧問塔瑪拉·希爾(Tamara Hill)說:「服裝零售商應該努力做到包容,並鼓勵他們的顧客選擇自己覺得最舒服的試衣間。」
「自己覺得最舒服」,這話聽著好像沒問題,可是其他顧客不那麼舒服了呀。
英國女權組織Fair Play For Women強烈反對目前女性專用空間被占用的情況。
她們認為服裝店遵循的跨性別包容指南是「簡單粗糙且不完整的」,是「將一個弱勢群體的需求提升到另一個弱勢群體的需求之上」。
組織的發言人妮可拉·威廉斯(Nicola Williams)博士說:「這就是允許人們自我識別性別帶來的問題。你不需要看起來像跨性別者,也不需要實際是跨性別者,只要說自己是,就可以進入女性的專屬空間。」
做過變性手術的米蘭達·亞德利(Miranda Yardley)是跨性別女性,她也不贊同眼下的風氣。
「將女性更衣室交給任何自稱是女性的人,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是女人。」
過去幾年,隨著跨性別包容政策的實施,各地都出現女性專屬空間被擠壓的情況。
2016年,《時代》報道紐約上西區的游泳隊女隊員不敢使用館裡的女子更衣室。
原因是三月份,游泳館更衣室外張貼標語,允許任何人使用與其性別認同相符的設施。
在那之後,游泳隊裡7歲到18歲的女孩們,都能看到一個長著大胡子、穿著男式游泳褲的禿頭男子出現在女子更衣室。
女孩們很害怕,但游泳館員工說,詢問他的性別涉嫌歧視,只能讓他留在那裡。
最後,18個女孩們選擇用旁邊的家庭更衣室,因為那裡不限制性別。可是家庭更衣室的淋浴噴頭只有一個,女孩們只好排很長時間的隊。
女性被趕出女性空間,絕不是孤例。
今年7月,洛杉磯南韓城的水療中心Wi SPA發生類似的事。
一名女性在水療中心的女子更衣室裡,看到一個男性脫衣服,露出了男性生殖器。
因為沒人把他趕出去,她憤怒地跑到前臺質問店員,並錄下視頻。
「所以,現在男人可以去女性區域了是嗎?在你們的水療中心裡,當著其他女人、年輕的女孩,還有未成年少女的面,展示他的那裡?你的意思是,你們Wi SPA縱容這一點嗎?」
店員說該男子進入女性區域符合他們的政策,因為他是跨性別女人。
一名女顧客高喊道:「如果你覺得不舒服,感覺被冒犯,就去別的地方做SPA啊!」
另一名男子幫腔,說那個人肯定是跨性別女人,哪怕他有男性特徵。
最後,錄制視頻的女性和另一個女顧客說她們再也不來了。
這段視頻傳到社交網站上後,引起網友熱議,也在Wi SPA門口爆發沖突。
支持Wi SPA的人和反對的人在店門口對峙,一派說著跨性別女性就是女人,一派說著女性空間不應該被男性入侵。
爭吵很快變成集體鬥毆,人們扭著身體在地上撕打,
在警方介入後,三方打了起來,場面無比混亂,最後有20多人被逮捕。
這起事件被主流媒體簡單地解讀為極右翼對跨性別支持者的挑釁。拍攝視頻的女性被稱為「恐跨」,她的支持者則是極右翼陰謀論者和排跨激進女權。
但在社交網路上,可以看到人們的恐懼是廣泛的,大多數普通人都對女性空間被入侵感到不安。
「真是令人震驚的視頻。這些人真的否定了生物性別的存在,完完全全不想保護女人和女孩們。」
「這確實太過頭了,我和女性們站在一起。想想看,如果我的女兒在韓式水療中心看到一個成年男子的器官,結果受到精神創傷,我可不能忍受。這件事和左派右派無關。這就是女人們想要自己的隱私權。」
「搞甚麼啊???這事真的是太太太過了。」
在英國試衣間一事上,人們也有相同的看法。
「任何允許男人進入女子試衣間的店,不管甚麼理由,我都不會去了。我對甚麼文化差異、男女通用這套說辭沒興趣。這純粹就是不可接受。」
「這件事肯定不對,特別是有小女孩在裡面的時候。」
「就算男人想試穿女裝好了,為甚麼不能去男子試衣間呢?啊,這個世界真是瘋了!」
在規則糢糊不清,容易被濫用的情況下,貿然採取太過開放的政策,確實會造成令人不安的情況。
在跨性別者使用女性空間的問題上,人們還能吵很久,女性覺得自己被剝奪空間,跨性別者覺得自己被歧視。
也許,得在設施建設齊全、政策權衡多方需求後,問題才能被解決吧……
來源:英國那些事兒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