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亞輝
汽車是損耗品,但凡損耗品都需要保養,汽車保養本身不是騙局。但是如何保養,保養項目選擇和保養時間如何安排卻不被很多車主熟知,和題主類似,有很大一部分車主認為汽車保養並不重要,而且很容易在 4S 店被宰坑錢,這是一種錯誤但普遍的觀念,如果不保養汽車,汽車的使用年限可能會大大縮短,但面對汽車保養中如此多的陷阱和潛規則,汽車到底何時保養、保養甚麼項目,如何做到心中有數,沒有顧慮呢?
先了解幾個概念:首保、小保養、大保養
汽車保養 [1] 是指當車輛行駛一定的時間或裡程後,為了保證車輛的性能及安全性,廠家規定的常規保養及檢查項目。 首保,指新車購買後的第一次保養,一般是免費的,小保養,一般指汽車行駛距離不長,為保障車輛性能而做的常規保養項目,一般間隔 6 個月或者行駛 5000 公裡時,需要例行對車輛進行保養,一般僅更換機油和機油濾芯,以及進行其他常規檢查;大保養,是指在廠商規定的時間或裡程,對車型的進行全面的保養,一般包括機油,機油濾芯,空氣濾芯,積碳清理,防凍液添加,節氣門清理等全面的汽車保養和養護 [2]。汽車小保養和大保養是按照一定周期交替進行的,對於不同的品牌車型,常規大小保養的裡程數會有不同,但對於大部分的車型來說每隔 5000 公裡需要進行一次小保養,再每隔 10000 公裡自檢一下,如果有問題就需要進行一次大保養 [3]。
最大的殺器:保養看保養手冊
不同車系和品牌的車型,其保養周期往往不同。目前,市場上流行的保養規則有兩三個對比標準,如車子的行駛裡程數、保養間隔時間和發動機工作時間等,一般車商都要求以哪個先到來執行。自己的愛車如何保養、甚麼時候保養呢,一個最大的參考就是保養手冊 [4]。

誇大車輛問題導致過度保養,從而浪費時間和人力,小保養變大保養,是很多汽車維修店的套路之一。保養前要仔細閱讀保養手冊,在保養手冊上,你的愛車在甚麼時候需要保養甚麼項目、如何保養都有比較嚴格地規定,而且價格公開透明,在保養前仔細閱讀保養手冊,並嚴格按照保養手冊執行,就不會出問題,也不會在保養時被店員各種花言巧語蒙蔽,避免花冤枉錢。

汽車保養中的 「坑」
小病大修,無病大修,只換不修
汽車保養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一些小小的故障,有些維修商欺負車主不懂,誇大汽車的故障,報出一些本來不需要的維修項目,或者只是簡單維修就能解決的問題,直接要求車主更換零件,大大增加了維修成本,維修商也趁機賺取利潤,讓車主吃盡啞巴虧。此時,車主可以向維修店索要檢測維修憑證和相應的檢測憑據,可以作為日後申訴,要求賠付的證據。
易耗品保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勤

有些易耗品的更換周期,如空濾,很多 4S 店可能都不會給你展示它的髒污情況就建議你更換,其實如果空濾不怎麼髒,完全不用更換。輪胎胎面磨損到警戒線時,就必須更換,正常情況下,輪胎使用年限為五年,五年後不管輪胎現狀多好還是得換;空氣濾清器和空調濾清器,按規定一般兩年換一次;剎車片基本上開個五六萬公裡也沒問題,通常在混合路況下 (一半市區、一半高速),前剎車皮可用 3~5 萬公裡,後剎車皮可用 6~8 萬公裡;剎車油按規定 4 萬或者 6 萬公裡更換一次;汽油濾清器一般來說,在每 5000 公裡更換機油的同時也應更換機濾,以保證機油對發動機的良好潤滑效果;汽車空調工作 5 年左右就會逐步老化,制冷效果下降,出風不強勁,五年後根據情況可更換;車用蓄電池設計壽命為 2~3 年,基本在 3 年左右要更換一次 [5]。

很多易耗品更換根本沒有必要那麼頻繁,保養手冊裡按照建議執行一般不會出現差錯,服務顧問說換啥就換啥是不能慣著的!
瞞天過海以舊抵新
以舊抵新,把廢棄部件重新打磨、噴漆成 「新」 件,安裝到你的汽車上,並收取車主新件的價錢。用修複件或者舊件冒充新件,這種惡劣做法利潤可達 50%-80%[6],建議在維修車輛時換下了維修件,車主自己帶走,不留給維修廠任何舊件,最大程度避免以舊抵新現象發生。
第二大殺器:別動,先別拆
上面這麼多坑,有時候真是防不勝防,當我們把車開到 4S 店時,我們有時候已經沒有了很多話語權,在 4S 店的大環境下,我們註定會被 「宰殺」,但是,我們在 4S 店有 「一票否決權」,未經我們同意,4S 店員工不允許擅自拆解,這一點在 4S 店的員工要求中有明確規定,任何拆卸、換件、維修需要經過書面簽字同意才能維修和保養 [7]。很多時候,店員會問你拆不拆,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慎重,要求店員帶你到車邊上看著拆,如果真有問題可以拆卸維修,如果需要簡單維修則不需要換件,這個時候你要時刻喊出那句話 「別動,先別拆」,這句話可以讓你省去很多銀子。

總結:汽車保養不是騙局,但是很容易被不良店家利用,成為欺騙和隱瞞消費者榨取利益的工具,我們需要記得 「兩個殺器,三個大坑」:保養手冊是我們的底牌,不要丟,上面清楚寫明使用年限、公裡數就該做的保養項目,按照上面的來即可,如果真要保養,去 4S 店裡面需要敢於喊 「卡」,要真的見到你的壞件才能做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維修和換件;避免三個大坑,針對三個大坑的對策,就是註意配件留底,最好拍照或親自驗證,保證自己對愛車情況和所換配件有十足的把握,這樣才能做到車既保養的值,又保養得好!
來源:知乎日報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