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落後的年代,人類面對瘟疫時總會恐慌到失去理智,以致從局部擴散到更大範圍。類似慘劇在過去幾百年中比比皆是。1665至1666年間,倫敦發生了當地歷史上最後一次廣泛蔓延的鼠疫,超過八萬人死於這次瘟疫之中,足足相當於當時倫敦人口的五分之一。據說最嚴重的時候,倫敦每週因鼠疫而死的人都在7000以上。
圖這次瘟疫衍生出著名作家丹尼爾 · 笛福的歷史小說《瘟疫年紀事》
但奇怪的是,這場大災難,雖然從倫敦開始擴散,但英國北部卻安然無恙,基本沒有遭受侵襲,這與英國中部德比郡(Derby Shire)山谷中的亞姆村(Eyam)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是村民們把瘟疫擋在英國中北部的「大門」外。
人們沒有想到,這個位於諾丁漢附近的安靜村莊,會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具犧牲精神和英雄氣概的地方。
圖 亞姆村鳥瞰
亞姆村很小,居民們主要來自中世紀英格蘭開採鉛礦的礦工,由於鉛礦的儲量足夠供應南北所需,英格蘭政府就把連接南北的交通補給點設在了亞姆村,成為英國南北商人的必經之路,村民們也得以受惠過上優越的生活。
圖今日亞姆村
然而,原本富足安寧的生活被不速之客打破:一名從倫敦出發的布料商人把瘟疫帶到了亞姆村,與布料商人接觸最多的裁縫一家四口,兩天後發燒昏迷、皮膚潰爛死亡。隨著醫生及探望者的離開,村民們也出現了高燒症狀。
此時,從幾百公里外的倫敦才傳來鼠疫大爆發的消息,為了躲避瘟疫,村民們決定往北撤離。
第一個提出反對的是牧師威廉,他把村民們召集在教堂裡商議:如果往北撤離,肯定會把瘟疫帶到北方;如果留在村裡,或許可以阻止瘟疫波及剩下的大半個英國。
經過簡單的討論,村民們做出了最痛苦的選擇:留下來,阻止瘟疫通過亞姆村蔓延至北方。走的話未必能活,誰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瘟疫;不走的話就會死,哪怕沒感染的人也很容易被感染,但我們願意試試。
圖威廉牧師的墓碑
通過決議,寧死不走的村民們先把通往北方的道路封鎖,留下幾個身強力壯的男子在路邊阻止行人,其餘人將自己關在有水井的籠子或圍牆裡,確認感染者再將其移送到酒窖和地下室中,未感染或確認痊癒的人才能離開。
遺憾的是,進入酒窖和地下室的所有人都沒能活著出來,在那個缺乏抗生素和醫療水平的年代,感染瘟疫的存活率可以忽略不計。
圖 村中的酒窖和地下室
隔離後的亞姆村曾嘗試各種方法防止瘟疫在村民間傳播。資料記載,村民威廉姆 · 莫泊桑的妻子在被確認感染瘟疫的前一天告訴丈夫,周圍的空氣聞起來甜甜的。也正是這句話讓莫泊桑意識到她被傳染了。這就是當時人們在瘟疫中學到的全部經驗——如果一個人的嗅腺出現好聞的味道,往往意味著他已經感染瘟疫,體內的器官已受損甚至腐爛。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村民被確認染上黑死病,村子裡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墓碑,到最後幾乎整個村子都是。之所以只有墓碑,是因為被感染的屍體只能集中深埋,留下墓碑是為了寫幾句話告誡活下去的人。
比如礦工萊德寫給女兒的是:
親愛的孩子,你見證了父母與村民們的偉大
醫生寫給回娘家的妻子:
原諒我不能給你更多的愛,因為他們需要我
牧師威廉寫的是:
善良需要傳遞下去
這段歷史也被寫入1950版的英國教科書中。
亞姆村民的無私與勇敢,很快就感動了方圓百里的居民。為了表達謝意,附近居民約定輪流送來食物與藥品。留守村民怕瘟疫傳染給這些趕來幫助的人,只同意把物資放在村口圍牆上,也就是如今豎立路牌的地方,曾經兩米高的圍牆,早已倒塌只剩半米牆根。
圖今日村口的路牌
到了1666年8月,在村民們自願隔離400天後,瘟疫才隨著感染者的死去而消失,瘟疫對這座封閉的城池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全村344個村民中,有267人死亡。
據說,連續十天,德比郡當地報紙都以「賢者之鄉」為頭版,內容是「全村只剩下70個人活著,其中33個是16歲以下的孩子,剩下的都是這些孩子的母親和監護人」;圖片則是每一塊都寫著勸誡語句的墓碑。
圖 亞姆村的墓碑
令人揪心的是,這33個孩子被單獨分別留在教堂的各個角落,除了牧師每天送一次食物外,任何人都不能接近,也不允許孩子們相互有肢體接觸。對親人的思念和長期的精神壓抑,讓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患上精神疾病,其中一部分在鬱鬱寡歡中死去或因為抑鬱而自殺。
十年後,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偶然聽到一名仆女談起父母的事蹟,被感動得當場落淚,隨即要求全國周知,並特赦亞姆村後代世襲免稅。至此,亞姆村的事蹟才廣為人知,在後續無數詩人畫家的藝術作品中,亞姆村民一直被冠以「賢者善人」的代表。
也是在同一年,在亞姆村的主街道上,建立起一座英格蘭鄉村風格的大房子——亞姆大廳。儘管距離大瘟疫結束已有十年,但村民們擔心傳染病會再次流行,他們決定未雨綢繆,萬一再發生這樣的慘劇,就把村裡的感染者全部集中送到這裡來,即能遏制傳染病蔓延,又能使病人得到很好的照顧。
圖 亞姆大廳
而這些村民的後人也一直在貫徹祖先的勸誡,不僅拒絕了國王的補償,連幾百年後的德比郡政府,無數次送錢送地都不要。最近的一次就發生2019年初,他們拒絕的理由是:「我們可以種植農作物、飼養牛羊維生,而且也住慣了這裡的石頭房子,還有很多人比我們更需要這些錢。」
圖 今日亞姆村
今日的亞姆村被當英國北部居民當成聖地,圍繞在村外的岩石城牆仍然驕傲地佇立著,幾個世紀沒有改變。有些新婚夫婦還會把婚禮放在這個曾經被瘟疫肆虐的地方舉辦。雖說現在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並不多,但知道的人都會特地趕來看一眼,也會追著村民們要買他們私人家的羊奶、蔬菜水果,為的就是表達一點心意,以及對善良的尊敬。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