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提名的黑人大法官告訴你:甚麼是女人?

黑人大法官

文:西奈山峰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席位,是兩個美國(川美、拜美)爭奪的一個重要陣地。

大法官是終身制,出現空缺的時候,由總統提名新的人選,參議院審議。

總統有共和黨的,有民主黨的,所以他們提名的大法官要麼是「保守派」,要麼是「自由派」,往往都代表自己的黨派主張。

聯邦高院判決的案例,往往能代表這個國家未來的某些國策,有的能永遠決定這個國家的未來道路。

比如近幾十年來「自由派」大法官占優勢的聯邦高院,對一系列涉及種族問題,性別問題,教育問題的判決,都讓這個國家持續走上了越來越左的「進步主義」道路。

川普任上,竟然幸運地提名了3位大法官,使聯邦高院9個大法官中的「保守派」占了多數。

這些所謂的「保守派」,沒能在弊選的問題上發揮甚麼好作用,最能代表其「保守」立場的,是一些有關性別與生育的問題。

最近,一名原法官提出退休,拜登迎來了他提名大法官的第一個機會,不出所料,他提名了一位黑人女性大法官。這比較符合民主黨推行的「政治正確」,如果他能提名一位黑人變性人大法官,那就更正確了。

按照程序,參議院對這位黑女提問。

參議員問:你能給出女人的定義嗎?

黑女:不,我不能。

參議員:你不能?

黑女:我不是生物學家。

這個問答看起來有點可笑是吧?其實它富含深義,牽涉到了科學、哲學、甚至神學問題。

好好想想,你能給出女人的定義嗎?

頭髮長的是女人?那比丘尼是女人嗎?

有乳房的是女人?天生平胸的、乳腺癌術後的不是嗎?

有YD和子宮,能產生卵細胞的是女人?那天生畸形的類似「石女」們是嗎?閹割之後再造器官的變性人是嗎?

祂  美國變性人四星上將

許多人會哈哈大笑了,但如果是在美國和西方,最好收斂一些,因為那樣觸犯了「政治正確」,涉嫌性別歧視,會吃官司罰個傾家蕩產的。

所以呀,這個黑女對參議員的回答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搞笑。她確實無法也不敢明確定義。

LGBTQ(變性、同性)大潮席卷文明世界,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人說,有這些嗜好的人畢竟是少數吧,少數人的權益也應該受到保護吧?

許多事情都是從少數開始的,最後成了全人類的惡習。比如煙草、酒精、毒品……

而LGBTQ對人類的影嚮,會比煙酒毒更大億萬倍。煙酒毒,初嘗者都不會感覺它有甚麼魅力,幾乎都是出於年少時逞強逆反而故意為之,但不知不覺發現上癮時已經晚了。

而LGBTQ同樣可以像煙酒毒那樣培養興趣並產生依賴,由於性的力量通達靈魂,依賴上這類性趣之後,人的精神世界就根本變異了。

煙酒毒,以其明顯的危害,使大多國家可以理直氣壯地控制,而LGBTQ代表的卻是人類的一種「解放」潮流。除了伊斯蘭世界之外,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敢明確反對。例外的可能只剩下一個俄羅斯。

在這種已經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確」之下,成批的青少年被培養性趣並依賴上它,走上了一條從生理到心理都發生根本變異的不歸路。

圖片

工業革命時代,英國人除了特別小的孩子之外,無論男女幾乎人人吸煙。幸好,科學家發現了煙草的危害,國家以「公共安全」的正義理由強力控制。

但LGBTQ看上去並不危害「公共安全」,並且還代表著某種人性解放,已經形成了越是支持它的政府越是好政府的「政治正確」的共識。

現在倫敦的一家醫院就有5000多孩子排隊等著變性手術,這還只是初級階段,隨著拜登、黑女、索羅斯這種「自由派」越來越「政治正確」,「無害的、代表解放的、政府無理由幹涉的、甚至還要半官方鼓勵的」LGBTQ群體,成為像當年英國人吸煙那樣的潮流,並非沒有可能。

來源:太初之道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