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默克
12月24日早上六時許,北京市朝陽區民航總醫院的女醫生楊文,被95歲患者的兒子持刀殺死,頸部幾乎被割斷。
12月24日是平安夜。2019平安夜不平安。
數日後,楊文醫生的同事們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大肆描寫了患者家屬如何惡貫滿盈、凶手如何情緒極端,楊文醫生如何「性情溫柔」,又大肆渲染醫生是一個多麼弱勢的群體,悲情控訴:「治不好你家人的病,難道我們就不配活著下班麼?!」
擅於使用微博,確實是一門好本事。還活著的醫生們馬上收穫了數以億記的輿論支持。許許多多大號小號營銷號個人號連發推送,通過集體叫罵患者家屬、同情醫護人員,收穫了N條十萬加百萬加。
另外,不知道是好事之徒還是醫院水軍,不停在社交媒體上編造「真相」。我記得的包括如下幾個:
一個是這麼說的:「殺害楊文醫生的凶手母親,已被民航總醫院轉到朝陽醫院重症監護室,並接受VVIP的免費醫療」。
另一個說:「犯罪嫌疑人孫文斌的大哥叫孫文山,承包『北二外』的大學食堂,是黑社會狠角色」。
還有一個說:「95歲患者每月拿六七萬工資連津貼,家屬都靠啃老過日子,拼了命也不能讓患者斷氣」……
說句實話,從一開始我就對這種輿論潮十分懷疑。近年來,每次醫患糾紛,每次醫生受傷或死亡之後,這種「全民愛護醫生、共同仇視醫鬧」的輿論潮就會出現一次。然而,這種輿論跟社會的普遍認知似乎完全不一致啊?曾幾何時,醫生收紅包、與醫藥代表利益勾連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看個感冒幾百塊,看場重病賣房賣車傾家蕩產,印象裡似乎不少人提起醫院都恨得牙痒痒的。還有國人真會把醫生這行業看作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嗎?
所謂事出反常必為妖。這新聞裡反常的細節太多了。集體齊唱「醫生醫生我愛你」只是其中之一。一個每月拿七萬工資連津貼的退休老幹部是什麼級別?會被醫院扔在重症監護室,連病房都住不進去?凶手他哥是黑社會狠角色,還需要他弟親自動手殺醫?安排幾個馬仔打斷醫生的腿不行?
最重要的是,有司想把大家往「這不是醫患糾紛,而是刑事案件」上引。殺了人,這當然是刑事罪案。但刑事罪案也得有起因啊,起因究竟是醫患糾紛,還是患者家屬自己「情緒極端」?
好在,中國還是有些記者願意去跑腿調查的。近兩天,案件事實逐步被還原了。被哄傳的「真相」,原來都是謠言。
28日下午5時許,《中國新聞週刊》記者在位於朝陽區定福莊南裡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二外」)家屬樓,在殺人者孫文斌的姐姐孫英家中對其進行了採訪。孫英家共兄弟姐妹五個,55歲的孫文斌在家中年齡最小。孫父已在早先幾年去世,其母魏某今年95歲。孫家是從京郊梆子井村一帶經農轉非而進入城市的。孫家大哥退休前在鄉鎮私企上班,大嫂原是「北二外」的職工。孫英自己也已退休,她現在所住的房子是原為「北二外」職工的公公留下的。
對於網傳的「犯罪嫌疑人孫文斌的大哥叫孫文山,承包『北二外』的大學食堂,是黑社會狠角色」一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該校餐飲中心並無「承包大學食堂」的孫文山其人。
殺人者孫文斌早年曾在「北二外」做過印刷排字工人,後辭職,並做過養牛、養豬等,但都賠本,後來離了婚。目前無業的孫文斌自己在外租房子住。曾與孫文斌在「北二外」共事過的一位學校員工稱,孫文斌平時「不太愛說話,也不惹事」。
有人說,這個採訪是「為患者家屬賣慘」。然而,只有了解患者一家的真實狀況,才能明白患者的小兒子為何殺死醫生。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患者一家本來都是農民,後來才農轉非進入城市的。患者年老,她的兒子兒媳都是退休的普通人,殺人的孫文斌更是無業者。這種職業和經濟狀況,證明他們基本屬於北京的底層人士,很難長期負擔老母親在重症監護室的高額費用。
接受採訪時,孫英說:他們和醫院的兩大矛盾之一,在於能否將母親從急診科轉向住院治療,但得到的回應是醫院沒床位。她說,在急診治療下去意味著無法使用醫保而需要自費,但家裡的經濟情況不好。據孫英介紹,隨著母親病情每況愈下,醫療費用不斷增加,讓孫文斌不滿,他總是嘮叨,「想住院又不讓咱們進,醫院就想置咱們於死地,讓咱們把錢都花在這兒,傾家蕩產」。
患者家屬與醫院有另一個矛盾,也是最主要的矛盾。他們認為,是醫院亂用藥導致母親昏迷的。
患者女兒孫英稱,在來到民航總醫院之前一段時間,魏某曾因「有些喘」,在朝陽區小莊醫院(北京市朝陽區第二醫院)住院,出院時身體各項指標檢查合格。
後來母親魏某因為不想吃飯來到民航總醫院就醫,要求「輸點營養液」,在輸完液後身體情況變差,本想離院的魏某因狀況不佳而在該科繼續治療,身體情況卻越發糟糕,出現了高燒不退、昏迷等情況。
患者家屬的話,與醫療行業新媒體「醫學界」在報道中引用了民航總醫院急診科一位醫生的描述「患者95歲老年女性,腦梗塞後遺症,長期臥床鼻飼營養,生活質量不高。12月4號楊文醫生首診的,病人來時嘔吐、納差、意識不清,家屬簽字拒絕一切檢查,僅要求輸點液,但是輸液後病情無改善好轉,幾個家屬就認定是楊文醫生輸液給輸壞了」互相矛盾。
醫生說病人來時就「意識不清」,但病患家屬說,母親就醫前大體正常,就是「楊文醫生輸液給輸壞了」。
兩造爭端的焦點就在於輸液。那究竟患者被輸的是什麼注射液呢?據民航總醫院一名醫生向記者承認,楊文醫生給患者開了營養液和醒腦靜並告知了患者。
「醒腦靜」是什麼東西?原來,是一種中成藥注射液。
中成藥注射液不良反應高發,這不是什麼祕密。官媒也多有披露。
按新京報的說法,中藥注射劑「不安全」的原因,可以歸咎於「注射」和「混合物」這兩個關鍵詞。
在傳統的中醫療法中,中藥經過熬制口服進入體內,藥物容易被消化酶和胃酸破壞,加之食物影響藥物吸收,最終導致進入體內的藥量減少,口服用藥的療效往往被降低。
西醫的注射療法,則是把藥液直接注入體內,迅速獲得希望的血藥濃度,因而作用迅速。
中藥注射劑則是個不中不西的怪胎。它的藥劑仍然來自傳統中藥,卻採用了西醫的現代注射法。
採用注射療法時,高濃度的藥物迅速到達血漿和組織,本身就容易發生不良反應,西醫也是如此。
但問題的關鍵是,西醫輸液的藥劑是成分單一的溶液,相比之下,中藥注射劑的成分顯得很複雜,增加了不良反應的可能性。
在128種有不良反應記錄的中藥注射劑中,只有9.37%是單一有效成分藥劑,有52.34%是單味藥但有多種有效成分,另有38.29%乾脆多味藥混合。
製作工藝的落後,決定了中藥注射液裡提取出的所謂「有效物質」實際上是一堆未經過安全檢驗的複雜混合物,既沒有經過雙盲試驗檢驗,它的有效成分的分子式和作用機理也沒有得到清楚地闡明。而含量測定是控制藥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
以清熱解毒注射液為例,處方中有金銀花、黃岑、連翹、龍膽、生石膏、知母、梔子、板藍根、地黃、麥冬、甜地丁、玄參,表面看來是12味藥,但所含化學成分或多達數百種。其中生石膏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鈣,將它直接注入人體,可能有極大安全風險。
一位專家曾對中國青年報表示,中藥注射劑的主流製備方法,讓「多種雜質不易剔除、質量不易控制、不良反應較多、產品穩定性較差……」
「像中藥這種影響因素很多,原材料質量不夠穩定的天然藥,即使單獨一味藥,其製劑質量已經不容易控制了,多味藥組成的複方注射劑連含量測定項目都沒有,其質量怎樣保證,豈止令人擔憂!」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7年)》指出:2017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和口服製劑所占比例分別是54.6%和37.6%;2017年中藥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按照給藥途徑分布,靜脈注射給藥占84.1%。
根據法治週末的數據:2013年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報告為12.1萬例次,其中嚴重報告占5.6%。與2012年相比,中藥注射劑報告數量增長17.0%,嚴重報告數量增長22.3%。2014年,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報告為12.7萬例次,其中嚴重報告占6.7%。與2013年相比,中藥注射劑報告數量增長5.3%;嚴重報告數量增長26.0%。2015年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報告同樣為12.7萬例次;不過,其中嚴重報告比例增加,為9798例次,占7.7%。
患者注射中成藥液後過敏的例子,在知乎、論壇上一搜一大堆。連我的同事朋友也提供了一些案例。
至於為什麼被有識之士紛紛詬病的「沒有經過嚴格的科學實驗,沒有經過安全性有效性驗證」的中藥注射劑,不但沒有退出市場,還占據了醫院小半壁江山?
虎嗅網在《一年12萬起不良反應,中藥注射液一年仍能賣千億?》一文中說「中藥注射劑往往屬於獨家品種,在藥品招標中享有單獨定價權,利潤空間很大。產品競爭較弱卻有高回報,使得越來越多的藥企盯上了「中藥注射液」這塊肥肉。
圍繞著中藥注射液的是各方的利益均沾,自然是有更多的藥企、醫藥代表、醫藥、醫生願意為中藥注射劑的推廣和使用,亮綠燈,開後門。
作為普通人的你我,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健康竟然被當作金錢勾當的砝碼。」
回到本次北京孫文斌殺醫事件。
「性情溫柔」的楊文醫生給患者魏某開的「醒腦靜」,就屬於不良反應極高的中成藥注射液。
按照醫學類比較權威的媒體「丁香園」的條目裡說,醒腦靜的成分有人工麝香、梔子、鬱金、冰片,輔料為聚山梨酯80、氯化鈉。
劃重點——該條目清楚寫明,醒腦靜注射液的不良反應是過敏性休克,必須及時搶救。
這種不良反應,對於年輕力壯的患者來說,可能就扛過去了,渾身起些紅疙瘩,發發高燒,休息幾天可能就緩過勁來了。
但對於一個有腫瘤和腦梗後遺症的95歲高齡女病人來說,可能就扛不過去了。昏迷不醒,躺在急救室裡,每天花至少一兩千醫藥費。這算不算「輸液給輸壞了」呢?
現在回過頭去看,楊文醫生同事在社交媒體上散發的那篇文字裡對病患者家屬行為的惡意描畫,是不是顯得有了一些合理性?
殺人者死,這沒什麼疑問。譴責一切暴力,本號絕對贊同。
但,在一個95歲、滿身病痛、器官慢性衰竭的老年婦女身上,濫用充滿爭議、不良反應比例極高的中成藥注射液,這個醫生難道真的醫德醫術俱佳,「性情溫柔、全是好評」,到了大家必須異口同聲善頌善禱的地步麼?這家醫院真的是把治療和護理病人擺在第一位麼?
今年五月,因女兒在美國涉及賄考醜聞,步長製藥董事長一度陷入輿論漩渦。步長製藥就憑一種中成藥注射液「丹紅注射液」,一年就賺了幾十億。而「丹紅注射液」因不良反應頻發,26次被列入重點監控名錄。
而早在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網站發表的一篇論文《30例醒腦靜注射液不良反應》(通訊作者: 郭曉昕,主任藥師),就表明了當時患者注射醒腦靜後起碼發生了三十起不良反應,其中中老年患者占56.67%。
醒腦靜注射液,同樣被全國多省市納入當地重點監控藥品名單。
在醫學界大聲疾呼:「悼我同袍!嚴懲暴行!」的同時,病患者們能不能同樣大聲疾呼:
「我們也想活著回家,請別給我們打中成藥注射劑!」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