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見過最殘暴的一起殺醫事件,請問良知在哪裡?

殺醫案

文: 平凡的鳴 

據媒體報道,12月24日清晨,北京民航總醫院,一名女醫師在急診室遭一名病患家屬持刀刺頸,最後因傷勢過重,於25日凌晨去世,引起大陸輿論廣泛關注。

當我看到楊文醫生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患者家屬從背後割斷頭顱的那一幕,那一刻,我仿佛感覺到一股黑夜的陰冷浸透了我的脊梁……

這是一篇令人不適的文章,但良知告訴我,我必須寫下去,因為,我不想再看到如此悲劇再次發生。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凶手就站在楊文醫生的背後,正若無其事地與楊文醫生攀談交流,突然之間,凶手從腰間拔出早已準備好的尖刀,悄然於背後扼住楊醫生的咽喉,十分麻利地抹斷楊文醫生的脖子,緊接著又十分殘暴地朝著楊醫生連砍數刀十分明顯的蓄意殺人),從其殘忍程度可以看出凶手並沒有想要留下活口的意思,幾乎刀刀致命,其用心之殘忍、用力之凶猛就是要當場置楊文醫生於死地,現場的幾個人幾乎拉都拉不住,凶手表現之凶戾,不亞於一個訓練有素的殘酷殺手。

「他掏出刀的那一刻,真令人膽戰心驚,不寒而慄。」一位120急救醫生向「醫學界」描述了他看完視頻後的感受,「手段簡直太殘暴了,直接背後抹脖子,真的讓人上班時後背發涼。這是我見過的最殘暴的殺醫,就是奔著殺人去的,捅心臟都有救活的希望。」

一個小時後,醫院的急診科門口停著7輛警車,搶救室現場有大量血跡,楊文醫生躺在搶救床上,滿身是血,頸部有多處刀傷,其中一刀砍斷了右側頸全部肌肉,砍斷了食管、氣管、頸內靜脈、頸總動脈,和通往身體的神經,連頸椎骨都斷了 慘案發生之後,想必幾乎所有人都會有和我一樣的驚愕:

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到底是多大的仇恨?

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死者楊文醫師生前同事所描述的前因後果:

第一個問題:病人的診治經過。患者95歲老年女性,腦梗塞後遺症,長期臥床鼻飼營養,生活質量不高。12月4號楊文醫生首診的,病人來時嘔吐、納差、意識不清,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胃腸道、泌尿系、肺部)並伴有心衰、心肌損傷,加上基礎病多、高齡、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療效果不好預後差是肯定的。家屬簽字拒絕一切深入檢查,僅要求輸點液,但是輸液後病情無改善好轉,幾個家屬就認定是楊文醫生輸液給輸壞了。

他們一家子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會因為一點點的病情變化和懷疑我們的用藥,不停的吵鬧、辱罵、威脅,我們建議病人轉院,建議家屬走醫療鑑定,都不同意。他們就在搶救室天天跟我們干架,小兒子尤其極端和情緒化,總說老太太死了,我們誰都別想活。半個多月,我們上班都是忍氣吞聲、膽戰心驚。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不聯繫病人住院。就一句話,天天犯渾的一家人,誰敢接診收治?!

第三個問題:明明知道一家子犯渾,你們沒有安全意識麼?!我們有,我們謹小慎微的伺候,我們向上反應了,科裡醫院都記錄和備案了該患者及家屬情況,也囑咐我們注意安全。可是就算警察事前來了,也沒有用,就像家暴發生多少次,施暴者都可以冷笑面對,直到最後殘忍的砍出那麼多刀。

「距離我的同事、我的戰友楊文醫生遇害已經三天了。我經歷了這件事從頭到尾的過程,我清楚一切的前因後果、一切的細節。為什麼我一直不發聲?!我麻木了周圍人對我們死活的麻木,我悲憤於社會大眾對我們的偏見和仇視,我們臨床一線底層的吶喊在人心的曠野上,震盪不出一絲的聲響,不然何至於一次次的暴力傷醫殺醫事件屢見不鮮。

但這一次,我不想沉默了。

我悲憤於凶手的殘忍,在楊文醫生凌晨五點多伏案工作時,悄然於背後揪住她頭髮,扼住她頸部,連砍數刀,那都不是刺傷,那幾乎是割頭了。多大的仇恨,要這麼去發洩,治不好你家人的病,難道我們就不配活著下班麼?!我們也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我們竭盡全力,我們更希望治好所有的病人,但那不現實。

我寒心於周圍的麻木,兩個小時後,當我僥倖躲過屠刀,接手搶救室工作時。楊文醫生就在我身旁,被冰冷的搶救著,她的熱血還灑滿了一地,空氣中都是血的腥味,我經歷過無數次慘烈的搶救,但這一次大腦完全空白了。

一屋子的搶救病人和家屬明明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可是又假裝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沒有人安慰同情一下兩個多小時前還救治他們的醫生,沒有人譴責行凶的那一床家屬,他們只關心他們的治療和住院,並且不停地催促。

凶手的其他家屬冷眼旁觀看著我們的慌亂、無措、難過。搶救室的電話沒完沒了的響,外面好事的媒體、個人,不停地打進來詢問,他們不知道這部電話,我們還要打出去呼叫全院的救援。

直到昨天晚上,我還要繼續給凶手的媽媽提供醫療服務,還不能對其他家屬感情用事。因為病人死了家屬不滿了,輿論會說我們發洩情緒在無辜的患者身上。為了輿論,要讓老太太好好地活,調集一切醫療資源,她成了「英雄的母親」,活好了,反過來打我們的臉,輿論說你們早幹嘛去了。

說了這麼多,有什麼用呢,太陽照常升起,我晒到身上可還是冷。她再也晒不到了。」 

反思: 這是我見過最殘暴的殺醫事件,當我看到楊醫生被害視頻的時候已是深夜,看完視頻後,我首先是一聲嘆息,緊接著是從後脊梁傳來絲絲涼意。令我忍不住憤慨和反思,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怎麼會出現這麼一個泯滅人性的畜牲呢?這個人還有良知麼? 凶手抹殺楊醫生的畫面開始一遍遍地在我腦海里回放,我一遍遍地回想著這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我逼著自己一遍遍地思索著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儘管這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

 首先,我覺得這是典型的巨嬰心態。 從死者楊文醫師的生前同事的敘述中可以看出,患者家屬不接受疾病也不接受治療。95歲的高齡患者,已經多病纏身、病入膏肓,如不積極配合治療,恐怕再高明的醫生也回天乏術。

然而,醫生的苦口婆心卻換來患者家屬的猜測、質疑和辱罵甚至死亡威脅。似乎患者的病情惡化,醫生就必須得負全責;似乎醫生就必須得按照能令患者家屬滿意的方法進行治療(試問誰更專業?);似乎醫生就必須在短時間內讓患者恢復健康、似乎醫生就必須在短時間內讓患者萬病皆除、永葆青春、長命百歲萬歲。否則,就是醫生害死了家屬的母親,家屬的母親活不了,你醫生也別想活,必須得讓醫生償命、必須得讓醫生為患者陪葬!這是什麼樣的巨嬰心態? 而根據警方的通報,行凶之人孫某今年55歲,在那個出生年代,正好是最缺乏基礎教育的年代,巨嬰心態加上教育的缺失帶來的是人格的喪失、人性的泯滅和道德的淪喪。而這個凶手身上所體現的凶戾與獸性無異,甚至禽獸不如! 其次,我覺得集體的麻木也是幫凶,醫鬧糾紛上演多年,有多少人真正重視過,有什麼能夠真正保護患者與醫生的權益?!包括在搶救楊文醫生的病房裡:

一屋子的搶救病人和家屬明明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可是又假裝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沒有人安慰同情一下兩個多小時前還救治他們的醫生,沒有人譴責行凶的那一床家屬,他們只關心他們的治療和住院,並且不停地催促。

凶手的其他家屬冷眼旁觀看著我們的慌亂、無措、難過。搶救室的電話沒完沒了的響,外面好事的媒體、個人,不停地打進來詢問,他們不知道這部電話,我們還要打出去呼叫全院的救援。

似乎剛剛發生的這一切都與他們無關,幾乎每一次釀成慘劇就是這樣子,只要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有血性、麻木不仁,就和魯迅先生筆下的砍頭現場,一模一樣

12月27日下午,悲傷情緒瀰漫在民航總醫院體檢中心二樓禮堂,約400人聚在這裡追思楊文醫生。追思活動持續了約一個半小時,中途有醫護人員掩面哭泣著走出來。

在楊文醫生遇害的地方,桌上擺放著兩束黃色的菊花。

最後,願逝者能夠平復願悲劇不再重演

我們將進一步跟蹤關注楊文醫生被害事件

來源:“今朝有酒醉”微信公眾號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